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2章 会盟

第2章 会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元让以为此人如何?”

回营途中,曹操骑在马上,转视夏侯惇。

所说之人,自然是指才分别不过数刻的郭嘉郭奉孝。

“不过一好作大言、故弄玄虚的狂生罢了。”

“不值一论。”

夏侯惇摇了摇头,反问曹操道。

“兄长以为呢?”

曹操笑了笑。

他对郭嘉的第一印象倒是很不错。

两汉之际,极为讲究风仪、容貌。

汉武帝时,公孙弘年过七十,因容貌甚丽被拜为博士。

三国末期,名将杜预因脖上有瘤(大脖子病),备受江陵百姓嘲笑,以至于攻破江陵时,还特意将那些嘲笑过他的人都抓起来砍了。

而今世郭嘉,无论仪表还是气质,都能称之为上上之选。

回想先前郭嘉自比张良姜尚时,神态自若的模样,曹操缓缓道。

“此人重恩,心怀大志,不拘小节。”

“虽然尚不知才学如何,但有此三点,也足以称之为奇士了。”

“兄长褒奖的未免太过了吧。”

夏侯惇撇了撇嘴,心中不服。

他眼珠子咕溜溜的一转,忽然笑道。

“兄长,依我看,此人定是在故弄玄虚。”

“不如你我先将其所留锦囊拆开一个看看?”

“兄长意下如何?”

曹操皱了皱眉,说道。

“可此人临走之时说过,勿要提前拆开。”

“哼,兄长,若是此人连我提前拆开他锦囊都算不到,那说明此人也不过如此。”夏侯惇一脸理所当然。

曹操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此言倒也有理。”

归根到底,他心里对于郭嘉留下的这些锦囊也没有多大信任。

就在马上,夏侯惇取出郭嘉所留锦囊,随手拆开一个,然后面色立刻涨红一片。

“这、这——”

“嗯?”

曹操心知有异,探头望去,只见纸上写有数行小字。

“吾料夏侯将军必偷看此囊。”

“哈哈哈哈——”

曹操顿时大笑不止。

“此子当真是一妙人。”

同时也将纸上所留的另外数语记在了心里。

……

数日之后,诸侯各引兵马,陆续皆至,安营下寨,接连二百余里。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

袁绍因汝南袁氏出身、族中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之故,被众诸侯推为盟主。

盟约立,歃血毕。

袁绍高坐主位,望向一人,道。

“公路,便以汝总督粮草,供给诸营,无使有缺。”

“诺。”

袁绍又道。

“还需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

“何人敢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长沙太守孙坚便出列道。

“坚愿为前部。”

袁绍大喜道:“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左侧席上,曹操面色一变,心中惊疑不定。

盖因袁绍这番布置,竟与锦囊所言无二。

袁绍恰好瞥见,不悦道。

“吾这番布置,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愿闻孟德高见。”

众诸侯亦是转视曹操。

曹操自知失态,出列谢之。

待军议结束,曹操回到营帐,迫不及待的便要取出锦囊,想想又觉得不妥,于是吩咐帐前吏道。

“勿使他人入帐,违令者,斩!”

“诺!”

待帐中再无他人,曹操方才小心取出锦囊。

“吾料夏侯将军必偷看此囊。”

底下又有一行小字。

“若孙坚为先锋,袁术总督粮草,可拆青色锦囊。”

他依言照做。

等看完青色锦囊中的手书,曹操更是惊疑,想了想,便召麾下众将商议。

不多时,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纯皆至帐中。

此六人俱为曹操族亲,深为曹操所信。

曹操将郭嘉所留锦囊、以及先前军议之事如实相告,末了说道。

“依奉孝所言,公路必于粮草之事上多加掣肘,致使文台军败。”

“卿等以为如何?”

六将闻言皆是满脸狐疑,面面相觑不止。

因夏侯惇最为年长,故而,另外五将,皆是望向夏侯惇。

夏侯惇正因先前之事而心有不服,当即回道。

“兄长过虑了。”

“如今诸侯齐聚于酸枣,共谋讨董。”

“袁公路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这等昏聩之举。”

“狂生所言,兄长切不可信。”

“大兄所言极是。”

其余五将亦是出言附和。

曹操不置可否,思量片刻后,忽问。

“营中可还有多余粮草?”

众将又皆摇头。

曹操皱起眉头,已然有了决断。

“讨董大事,不容有失。”

“奉孝实非常人,既有此断,吾不得不虑。”

“吾当亲往说之。”

于是,曹操先往袁术、袁绍营中,说以利害,又去寻孙坚,再三叮嘱。

如此仍觉不放心,便点两千人马交予夏侯惇,令其见机行事。

这番布置之后,曹操自感万无一失。

却不成想,不过数日,便有败报传来。

孙文台大败于汜水关下,大将祖茂战死,兵士死伤无数。

幸得夏侯惇引兵接应,方才逃得一命。

众诸侯闻孙坚大败,尽皆失色,再聚大营之中,商讨进兵之策。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至午时,忽有一将,自帐外闯入,衣甲带血,模样狼狈,正是孙坚。

坚拔剑嗔目,直指袁术道。

“董卓与我,本身是没有仇怨的。”

“我之所以奋不顾身,来与董卓决一死战,上是为了给国家讨贼,下是为了给将军报仇。”

“而将军您却听信谗言,怀疑于我,导致我兵败,将军难道能够安心吗?”

袁术汗如雨下,惶恐无言,片刻后,忽指身侧一谋士道。

“皆是此人进谗,某即杀之!”

不等这谋士分辩,便斩下其头,以作赔罪。

众诸侯亦是在旁劝和。

孙坚冷哼数声,虽然有怨,但也只得作罢,转而走至曹操身侧,躬身一揖道。

“悔不听孟德贤兄之言。”

“贤兄料事如神,智略过人。”

“此番若无贤兄所遣兵马相助,在下不得归也。”

众诸侯闻言,这才想起,早在数日之前,曹操便屡屡就粮草之事进言。

顿时皆深感曹操有先见之明。

与之相反的是,袁术、袁绍俱是面色难看至极。

瞥见众诸侯神色不一,袁术更隐有嫉恨之色,曹操一时只觉头大,无奈道。

“皆是为国家讨贼而已,所幸文台无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