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3章 锦囊

第3章 锦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军议结束,曹操自归营帐。

夏侯惇、夏侯渊等亲族六将,自得知孙坚大败的消息后,早早便在帐中等候。

曹操顾视诸将,苦笑道。

“果不出奉孝所言。”

“只恨吾智短,未能全信,以至文台大败。”

语气之中,说不出的遗憾,惋惜。

夏侯惇在旁瓮声道。

“兄长不必后悔。”

“那人先前不是交给你数个锦囊吗?眼下也才拆了两个而已。”

“先前只是我等不知,如今既知此人有此等智计,不如依其锦囊所言行事,想来定当有所得。”

曹操点了点头。

“元让所言不错。”

随后一拍额头道。

“是了,依奉孝所言,现在却是可以拆开另一锦囊了。”

说罢便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数个锦囊,仔细看了看后,从中挑出一个拆开。

曹仁、曹洪、曹休,夏侯渊,乃至夏侯惇,都是一眨不眨的望着曹操从锦囊中取出的手书。

“大人,手书上写了什么?”

见曹操久久无言,曹休忍不住发问。

曹操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一脸古怪道。

“你等可曾听过关羽,刘备之名?”

“嗯?”

众将对视一眼,皆是不解其意。

……

数日后,诸侯强攻汜水关。

未克。

忽有一军士来报,言:“华雄引铁骑下关,来寨前大骂搦(nuo)战。”

众诸侯顿感脸上无光。

而曹操及身后众将,皆是不由望向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所立三人。

此三人俱生有异相。

一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另一人则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最后一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似是察觉到了曹操诸人的视线,两耳垂肩之人,抬头举目,正与曹操对视。

曹操冲他微笑致意。

那人一愣,却是连忙恭敬的略微弯腰,回之一笑。

袁绍问道:“贼人猖狂,谁敢出战?”

“小将愿往!”

乃袁术帐下骁将俞涉。

袁绍即令出战。

战不三合,便被斩于马下。

众人大惊。

夏侯惇忍耐不住,正欲起身,被曹操生生按下。

冀州刺史韩馥道:“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袁绍又令出战。

去不多时,便有飞马来报,言:“潘凤又被那华雄给斩了!”

众皆失色。

曹操与手下诸将对视一眼,又忍不住齐齐望向那面如重枣者,表情莫名。

袁绍怒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但有一人在此,何惧他华雄!”

话落,那面如重枣者便欲开口,但见曹操恰在此时出列,只得作罢。

曹操道:“我知一人,可斩华雄。”

袁绍急问道:“何人?”

“关羽!”

面如重枣者立时一愣,本来微眯着的双目,亦是睁开,疑惑的望向曹操。

袁绍当即喝问道。

“关羽何在?”

“小将在!”

关羽按捺住心中困惑,抱拳出列。

袁绍见关羽甚是陌生,料来并非什么知名将领,便问:“汝现居何职?”

公孙瓒道:“跟随吾弟刘玄德,充马弓手。”

袁术折了大将,心中正忿忿不乐,见状嗤笑道。

“量一弓手,安是那华雄之敌?”

“若依孟德之言,使其出战,怕是又要败上一阵,徒折吾军士气。”

袁绍亦是犹豫,斟酌道。

“使一弓手出战,若被华雄所知,定遭其耻笑!”

“此人仪表不俗,甚有威仪,华雄安知他是马弓手?”

曹操轻笑开口,看似从容,心中却有几分忐忑。

若是这关羽未能如郭嘉所言,反而也被华雄给斩了,那他定会受诸侯讥讽。

但想起郭嘉先前的几番表现,最终曹操还是坚定道。

“吾知此人有贲育之勇,定可斩那华雄,盟主勿疑!”

关羽感激的望了曹操一眼,沉声道:“如不胜,请斩某头!”

“便从孟德之言。”袁绍终于同意。

于是,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羽饮了上马。

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关羽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孟德果有识人之明!”济北相鲍信见状大叹,余下诸侯也皆深以为然。

曹操面色不变,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一只手却是死死攥住怀中锦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未卜先知,料事于前,所谋无有不中!”

“此人莫非鬼神乎?”

夏侯惇、夏侯渊等,亦是满脸愕然,面面相觑不止。

盖因今日之事,竟又与锦囊所言,别无两样。

……

华雄死后,董卓因李儒之言,唤李傕、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

袁绍因之大怒,率联军强攻虎牢关。

董军数战不利,又因李儒进言,董卓便欲迁都长安,以避山东诸侯。

彼时关西尚有两位重臣坐镇。

一为京兆尹盖勋,另一人则是左将军皇甫(fu)嵩。

其中皇甫嵩将兵三万,屯于扶风,董卓深以为忌,便以朝廷名义,征皇埔嵩为城门校尉。

嵩之长史梁衍劝道。

“董卓寇掠京邑,随意废立皇帝,如今又征召您,您去了,大则有危亡之祸,小则受困顿之辱。”

“如今董卓在洛阳,而皇帝将要西行。”

“如果将军率众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则董卓可擒也。”

皇甫嵩不从,就征。

盖勋孤掌难鸣,以众弱不能独立,亦还京师。

消息传来,曹操为之叹息不已。

“皇甫公固然一世英杰,惜乎不能达权知变。”

“今既应征,董卓再无所忌。”

“以董贼之残暴不仁,恐真如奉孝所言,不日将迁都长安,甚至火烧洛阳!”

“元让,妙才,速传我令,多备引水之物。”

“诺!”

几日之后,又有一则消息传来。

言是董卓遣军劫掠颍川,却在阳城为颍川太守李旻(min)所败,积尸成山。

曹操大为惊奇道。

“我素知李旻其人。”

“此人无甚兵略,麾下亦无甚勇将,如何是西凉精骑的对手。”

“还杀的积尸成山,由此看来,西凉军马此番损失定然不小!”

抖了抖战报,曹操失笑数声,仍是觉得想不通。

不解之际,忽听夏侯惇瓮声言道。

“兄长莫非忘了奉孝先生籍贯?”

曹操一怔,随即以手扶额,大笑不止。

“哈哈哈哈,确是此理!”

“此必是奉孝之谋。”

“有奉孝在,董贼遣军劫掠颍川,可谓自投罗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