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换亲小日子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换亲小日子!

本来么,  赵喜儿年纪还小,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儿,所以性子会稍显单纯,这都无可厚非。

但赵喜儿在大事上很有主见,  根本不会出错,  也无需担心。

至于说拖周亭宴的后腿,那就是周亭宴自己要操心的了。周亭宴愿意一力为赵喜儿撑起一片天,  可轮不到她这个当婆婆的指手画脚。

打从搬来府城,  周寡妇就想好了,  该是她管的事情,  她不会推脱。但不该她/插/手的事儿,她也决计不会横加干涉。

否则,  就是她这个长辈不识趣、没有分寸了。

因着周寡妇的极力维护,赵黄氏对赵喜儿的说教和批判到底还是没能坚持下去。

但不可否认,周寡妇的态度就是这个家里的风向标。哪怕赵黄氏再想多说其他的,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赵喜儿他们一行人回县城之前,先去喝了齐家公子和县老爷家千金的喜酒。

到底是在府城赫赫有名的老字号,  齐家点心铺这次的排场摆的很大。赵喜儿他们才刚到,  就被齐掌柜和齐家公子甚是热情的迎了进去。

齐家公子在府学的人缘不错,自然有不少同窗今日到场。而周亭宴,  理所当然就被安排在了府学学子这一桌。

“嫂夫人,我娘子再三提前交代,  务必要请你带着两个小侄女过去小坐一下。”安排好周亭宴,齐家公子喜气洋洋的看向了赵喜儿。

“我吗?”赵喜儿愣了愣。她跟那位县老爷家的小姐可没任何的交集,  突然过去会不会显得太唐突了些?

“是。我娘子说了,一定要跟嫂夫人认识认识。还有两个小侄女,她也想亲手抱抱呢!”齐家公子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香香和甜甜。

其实他自己也很想抱来着。不过他没抱过孩子,  还是这么小的小姑娘。生怕一不小心抱掉了,齐家公子这才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再然后,赵喜儿母女三人就被请去了喜房。

赵黄氏和周寡妇都没跟进去。既是因着跟新娘子不认识,二也是最起码的礼仪。

终于见到赵喜儿本人,李蓉蓉整个人都特别的高兴。二话不说先让赵喜儿将两个孩子都放在床上,才拉着赵喜儿说起了话:“我在县城的时候就听说过嫂夫人的大名。如今来了府城这么久,可算如愿了。”

“弟妹听说过我的吗?”因着李蓉蓉率先喊了“嫂夫人”,赵喜儿便也没跟李蓉蓉见外,顺势将香香和甜甜都放了下来。随后,跟着回了一句“弟妹”。

如此这般,虽然两人之前从未见过面,但互相之间却也无形间变得亲近了。

“当然听说过。我当时留在县城,最喜欢吃的就是嫂夫人点心铺的点心,都好好吃,而且是百吃不腻。没成想来了府城也能吃,样式比在县城还要更加的多,我几乎每样都吃过呢!”李蓉蓉家世出身不错,自小也吃了很多好吃的。

不曾想竟是被赵喜儿做的点心给迷住了,连李蓉蓉自己都很是意外。

乃至而今最让李蓉蓉惊喜的,就是齐家点心铺跟赵喜儿达成了长长久久的合作。

“再好吃也不能吃太多,小心长胖了。到时候弟妹可别找我哭啊!”提到自己最擅长的点心,赵喜儿登时就笑了,话语间就多了几分亲昵。

“姐姐你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最近是真的长胖了不少,差点连嫁衣都穿不下了。”李蓉蓉之前还是喊“嫂夫人”,这会儿就变成“姐姐”了。足可见,她对赵喜儿的印象是多么的好。

“那倒也不会。你现下瞧着挺好的,跟你的嫁衣正正好。”赵喜儿倒是没觉得李蓉蓉哪里胖了,反而很是羡慕李蓉蓉的窈窕身材,“你看看我,就知道什么是胖了。”

“姐姐才是真的苗条,一丁点也看不出来是生了两个孩子的娘亲。要是我以后能像姐姐这般,我就心满意足了。”李蓉蓉摇摇头,仔细上下打量完赵喜儿,神色认真的回道。

“你也很快了。”今天可是李蓉蓉的大喜之日,赵喜儿自然是满心祝福。

“借姐姐吉言。”好听话谁都愿意听,李蓉蓉也是如此。

而说到孩子,李蓉蓉忍不住就转头看向了床上的香香和甜甜:“姐姐好会养孩子,两个小姑娘都好好看,光是看着就讨喜。”

“是我娘和婆婆养的好,我可不敢居功。”赵喜儿脸上的笑容越发大了起来。

“姐姐好福气。我以后肯定要多跟姐姐走动走动,好好向姐姐学学怎么跟长辈相处。”李蓉蓉说这话的时候,嗓门明显就降了下来,显然是不想被其他人听到。

赵喜儿立马就有些慌了:“我可帮不上什么忙。我就是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夫家。我婆婆是个好相处的,我可不就享福了。”

“姐姐说笑了。要是旁人,我肯定不了解。可是姐姐的话,因为一些原因,我对姐姐可是很知晓的。”李蓉蓉没有明说是什么原因,但赵喜儿心知肚明。

“所以才说我运气好么!”赵喜儿也没故意去提具体的原因,直接就会心的笑了。

毕竟本来也不是多么值得谈论的好事,李蓉蓉大喜的好日子,还是别说起赵明治这个碍眼的烦心人了。

此后,李蓉蓉又很是欢喜的跟赵喜儿道了谢,为的是赵喜儿帮忙挑头饰这件事。

齐家公子是真的很感激赵喜儿的帮忙。又见李蓉蓉确实喜欢赵喜儿挑的头饰,他当然没有任何的遮掩,直接将真相告诉给了李蓉蓉知晓。

李蓉蓉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是高兴齐家公子的一番良苦用心。但凡齐家公子想要敷衍她,随便选一样头饰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特意去请赵喜儿帮忙,这无疑也是一份人情来着。

赵喜儿连连摇头,直说不是她的功劳,而是齐家公子的心意。

同时,赵喜儿也提及了齐家公子之后送去他们家的谢礼,毫无疑问将李蓉蓉也一并感激了:“真是沾了妹妹的光来着。”

“那都是姐姐应得的。”对自己喜欢的人,李蓉蓉向来很是大气。此刻对上赵喜儿,亦不例外。

在一早知道李蓉蓉的存在时,因着赵明治的关系,赵喜儿觉得她肯定不会跟李蓉蓉有多的接触。直到今时今日亲眼看见,赵喜儿发现,李蓉蓉还挺好相处的。

听李蓉蓉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以后会跟她多多来往,赵喜儿当下也不拒绝,还仔细跟李蓉蓉约好了年后见面的日子,又陪着李蓉蓉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方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喜房。

喝过齐家公子和李蓉蓉的喜酒,赵喜儿他们没有过多耽搁,就收拾东西回县城了。

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他们合该早点回去准备准备的。

尽管很长时间没有回来,县城这边因着有何伯一家人住着,家里的宅院依然满是人气儿。

“还是家里舒服!”虽说府城也是自家的院子,可在周寡妇的眼里,到底是不一样的。

赵喜儿也觉得回来了县城,感觉格外的亲切:“娘,不然咱们年后在县城多住一段时日,再去府城?”

“我倒是没问题。主要不是担心你舍不得亭宴么!”对赵喜儿是如何的粘周亭宴,周寡妇一直都看在眼里,只不过她之前从来不会拿出来打趣赵喜儿。

如今周寡妇是真心实意将赵喜儿视为亲闺女一般对待,言语间就更没了顾忌,尽显熟稔和亲近。

“不怕的。夫君年后要准备科考了,肯定会更加的辛苦。而且我也担心要是跟去府城,会不会影响夫君读书。要是害的夫君分心了,那就是我的过错了。”赵喜儿当然不想离周亭宴太远。

可事有轻重缓急,科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赵喜儿可比周亭宴紧张多了。

“亭宴年后真要准备科考了?会不会太急了点?”周寡妇本来想的是,周亭宴在府学最起码也要呆个三五年。

反正周亭宴而今还年轻,哪怕到了三十岁再去考举人,也是不晚的。

不曾想上个月周亭宴回来突然提起,府学的先生建议他来年就下场去试试。而周亭宴本人,也已经答应了。

这不,周寡妇就有些发愁了。

“夫君心下有数的。真要是没有把握,夫君肯定不会答应下场。而且府学是什么地方,府学的先生都觉得夫君可以去科考。那就表示,夫君确实有这个实力和能力。我是觉得吧,反正咱们又不是非要强求夫君必须考上,就先让夫君去试一试呗!大不了就是三年后再考一次,咱家如今完全可以支撑得起科考的费用,自然是不必担心的。”赵喜儿想了想,如实跟周寡妇说出她的感受和想法。

“我哪里是在意银钱?这不是担心亭宴的身体嘛!”要是早先的周寡妇,确实会为了银钱发愁。可如今的周寡妇,最不担心的就是银钱了。

反之,周寡妇更在意的是周亭宴的身体。考一次秀才,差点没把周寡妇吓死。再来一次,周寡妇委实担心自己承受不住。

“府城的大夫不是已经说了,夫君的身体如今已然没有大碍,不影响科考的。”赵喜儿倒是对周亭宴很有信心。

最起码她知道,周亭宴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但凡周亭宴真的承受不住,肯定会提出来的。

“哎,话是这样说没错,可到底还是不放心啊!”周寡妇就只有周亭宴这么一个儿子,曾经很长的时间里,她这辈子唯一的支柱就是周亭宴。

哪怕如今有了赵喜儿这个儿媳妇,也多了两个可爱的孙女,周寡妇长久以来的习惯还是没办法轻易改变,免不了就很是担心。

赵喜儿自然懂得周寡妇的心情。这个时候过多的劝慰也是没用,赵喜儿索性就将怀里的女儿也塞给了周寡妇,直接把周寡妇的注意力转移走。

果不其然,被两个孙女带走注意力,周寡妇的心情明显就好了不少。

赵喜儿回到县城的头一日,有去点心铺查账。

香翠两姐妹都是踏实肯干的性子,又是赵喜儿一手带出来的,做事很是可靠。交给赵喜儿的账本也没有丝毫的问题,直让赵喜儿倍感轻松。

而查完账本之后,赵喜儿紧接着被告知的就是,香翠有心上人了。

“喜事啊!”赵喜儿点点头,没有丁点要反对的意思。

等问清楚喜欢香翠的那人还是赵青山米粮里的管事儿子,赵喜儿就更没有异议了。

喜上加喜,赵喜儿在跟周寡妇仔细商量之后,就把香翠的卖身契给了她。

香翠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还能拿回自己的卖身契。

她本以为,她这辈子能在点心铺做生意就很是幸运了。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意识到,原来她更大的运气是在这儿。

几乎没有任何思考的,香翠将她这一年来赚到的银钱全都拿了出来,想要尽数给赵喜儿。

赵喜儿笑了笑,全部收下。不过半个月后香翠出嫁的那一日,赵喜儿又添了一倍的银钱,直接给香翠当了压箱底的银钱。

与此同时,赵青山也把管事儿子的卖身契拿了出来,可谓是为这门亲事再度添砖加瓦了。

香翠是真的很感激赵喜儿。哪怕嫁了人,她也没有离开点心铺,而是主动提出还想继续给赵喜儿做工。

这一次,她说什么也不要分成,每个月只拿五两银子的工钱。更多的,她坚决不要。

“五两银子可不行,十两吧!”赵喜儿看得出来,香翠是发自真心的。所以她也没一口回绝香翠,反而煞有其事的跟香翠打起了商量。

“十两太多了……”香翠一脸的纠结,委实不想答应。否则她会良心不安的。

“那就八两吧!”知道是她给的陪嫁太多,赵喜儿也不为难香翠,改口说道。

香翠面上闪过些许迟疑,到底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说心里话,她也不想违背赵喜儿这个主子的意思。但是赵喜儿真的对她太好了,香翠委实有些招架不住。

有了香翠打头阵,何伯一家人对赵喜儿就更加的感激了。

尤其是香草,直接找上赵喜儿,主动提出也要每个月拿八两银子的工钱,多的一文银钱也不肯拿。

“怎么?香草你也要嫁人了?”赵喜儿好奇的问道。

“没,没有。”香草红着脸摇摇头,眼神颇为坚定,“我没想过要嫁人的。我觉得就这样一直留在周家,帮主子看点心铺的日子很自在,也很轻松。我完全可以养活我自己,还能帮衬爹娘、姐姐和弟弟。我很满足了,一丁点也不想出嫁。”

“不嫁人?”赵喜儿倒是没有想到,香草竟然还会有这般想法,“何伯和桂婶感情很好,香翠嫁的也不错,你怎么会不愿意嫁人?”

“我就是……”香草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跟赵喜儿坦白了,“不想嫁去婆家伺候人。”

“那你就加把劲,多赚点银钱。等以后嫁了人,就可以买两个下人回去伺候你了。”没成想香草是为着这样的缘由,赵喜儿也没多说其他的,反而帮着出起了主意。

“就算我以后能买下人回来,那也是伺候我自己,干嘛要白白伺候别人?”见赵喜儿不像是完全不赞同她的反应,香草不禁多了几分底气,抬高下巴,很有架势的说道。

赵喜儿顿了顿,忍不住就笑了起来:“我本人呢,是很赞同你这个想法的。不过你的想法最终能不能成行,还得看你爹娘答不答应。”

“不怕。我姐已经嫁人了,等以后我弟再娶个媳妇回来,他们就顾不上我了。”香草说着就小心翼翼的朝着赵喜儿的身边凑了凑,试探着说道,“少夫人,你肯定愿意一直留我在点心铺干活的对吧?我发誓,我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干活,决计不会偷懒的。”

“香草,我觉得吧……”被香草一副紧张兮兮的架势逗乐,赵喜儿冲着香草摇了摇头,“你应该还是拿三成的分成。否则,你很难达成你想要的生活。”

“可是我……”香草当然知道,只有她自己手头有了足够的银钱,才能更加的有底气。

可香草也不想跟香翠有区别。香翠都能一个月只拿八两银子,她同样也能做到。

“这样。因为香翠嫁了人,又拿回了身契,以后只是点心铺的普通伙计。等她哪日有喜,之后再生孩子、做月子,难免不能兼顾点心铺这边。但你,即将成为点心铺的管事,理当拿三成的分成。”赵喜儿本来没想这么快就把香翠两姐妹区分开的。

毕竟是亲姐妹,又在同一个点心铺干活,如若差别太大,难免会生出分歧和矛盾。

可有了香草今日的表态,赵喜儿便又改变了想法。

正如她刚刚所说,因着嫁了人,哪怕香翠依旧一心想要在点心铺好好做事,日后也会因着各种缘由分心,乃至请假。

不像香草,最起码短期内,她不会出现任何的其他状况,自然更能让赵喜儿重用。

当然,既然做出这样的安排和决定,赵喜儿也没瞒着,直接将香翠也叫到面前,如实把话摊开来讲。省得之后香翠再知道,又生出旁的想法和念头,那就不值当了。

香翠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没有丁点的异议。

香草是她的亲妹妹,由香草当点心铺的管事,继续拿三成的分成。这些香翠都能接受。

而且她已经拿回了身契,无疑是赵喜儿给她最大的恩典。更多的,香翠不奢求,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更不必说,赵喜儿说的,也正是她会担忧的。她如今嫁了人,肯定会生孩子,心思难免也会分出一部分到自己的小家上。

自然而然的,她就没办法像香草那般,一门心思忙活点心铺的生意了。

于是乎,香翠两姐妹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既然做出这么大的改变,何伯和桂婶难免也就知道了香草那极为惊世骇俗的想法。

老两口凑在一块很认真的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来香草怎么莫名其妙就不想嫁人了。

虽然他们一家以前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可自打被买回周家,他们就过的越来越好了。

尤其香翠如今因着嫁人还拿回了自己的身契,何伯和桂婶只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

他们已然活到这把年纪,自己是无所谓拿不拿回身契的。可儿女能够拿回身契,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

实在想不通,何伯和桂婶就只能找香草好好谈谈了。

“我就是不想嫁去婆家伺候人,这有什么不对?”香草的态度很是坚决,不带丝毫可以回转的余地。

“当然不对。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你姐而今不就嫁的很好?”桂婶皱着眉头问道。

“我姐嫁的好吗?”香草撇撇嘴,声音并不大,却也保证了桂婶和何伯都能听到,“我姐夫这个人确实还行,对我姐也还算不错。可我姐自打嫁了人,是不是得一边忙点心铺的活,一边照顾家里?是不是得伺候那一大家子吃饭洗衣,还得打扫家里里里外外?如若她没嫁人,有爹娘和我一起干活,她需要这么累?”

“她婆家也不是没人帮忙。”桂婶这话有些没有底气,却也还是说出口了。

“呵!那能一样吗?咱们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从来不会理所当然认定必须我姐做任何事。可去了婆家,那就是人家随便搭把手,我姐都得感恩戴德,否则就是不知好歹。反之,人家就算每天就坐在那儿等吃等喝,我姐也得闷不吭声的好生伺候着,动作稍微慢点还得挨骂。但凡敢顶嘴,那就是不孝!”当着桂婶和何伯的面,香草说的很是直白,也很透彻,“反正换了我,我做不来,也过不了这样的日子。”

“那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你看,看咱们少夫人,嫁来周家不就过的很好?凡事都不需要她费心,夫人对她也跟亲闺女似的疼爱……”桂婶还想多说什么,就看见香草的脸色带上了几分讥诮。

下一刻,桂婶的诸多话语就堵在了嗓子眼,再也出不了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