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举之孙山就好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举之孙山就好!

第十三章[二合一]

上元县林家的流水宴席,举办的特别盛大。

有头有脸的人全部都应了邀请,有不少当地的当家夫人,带着适龄的女儿前来赴。

林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家族,而且眼看着林家越过越好,谁都想借此攀个亲。

尤其是大少爷林熙长得俊美,据说学识也不差,今年就要童生考试,如果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秀才,那可真是不得了了。

所以看似是为三宝举办的满月酒,更像是借此机会的一次相亲会。

林夫人盛装出席,一身红衣,肤白貌美,整个人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在场的当家主母有的身份比林夫人高,就比如县令的当家夫人。

但是要真说日子过得滋润,大多数都比不过林夫人。

“林夫人今天真是容光焕发”

“恭喜恭喜,喜得千金”

“人逢喜事精神爽”

没有一个人在这好日子给林家添堵,除非是彻底的翻脸,否则两个家族不死不休。

林夫人一副当家主人的样子,端庄雍容,而这个宴会也看出她的手段。

林家五口人一起出现,大儿子俊美有气度,二儿子调皮可爱,三闺女憨态可掬。

有儿有女,家族事业蒸蒸日上。

林有财非常开心,带着大儿子林熙在前面招呼来往的客人。

林熙早早的就吩咐小胖子林朗“好好的盯着咱妹妹,万一有人做坏事,你就喊哥哥”

“放心交给我吧,我肯定会保护好妹妹”小胖子林朗非常认真的说道,板着小胖脸儿,一眼不眨的盯着三宝。

小胖子林朗在宴会上出现之后,眼神跟着妹妹走。

林夫人吩咐奶娘将三姑娘抱下去,小胖子林朗穿的像个小红包,屁颠屁颠的跟着下去。

回到三小姐的闺房,奶娘准备给三小姐喂奶,就看着二少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奶娘

小胖子林朗休想偷我妹妹

林夫人热情的招呼,前来做客的当家主母们,每一位都能搭上话,不冷落所有人。

而整个宴会非常的有秩序,没有任何混乱的情况,林夫人对后宅的管控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整个上元县对于林夫人的评价更上一层楼,甚至有不少的女儿家,回家之后就训导自己的女儿。

“看看这就是当家主母的气度,看到林夫人的样子了吗,威不威风。家里家外一把手,人家出生高贵,气度不凡呀”

“千万不能自甘堕落,嫁也要当家主母,千万别被那花言巧语迷惑。”

不少的当家主母敲敲打打,警告家里的小姑娘们春心荡漾,也要有个限度。

这可是关系着未来一生,成亲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而有不少的小姑娘们脸皮比较薄,被母亲这么一说,有一些都已经脸红的不行了。

而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小姑娘,则是觉得母亲说的对,决定早日为自己做打算。

为期三天的流水宴结束后,上元县十里八村兜里漫着林家的消息。

天气渐冷,腊月来临,新年到来上元县的商铺也进了很多天南海北的好货。

林家的消息已经是作日黄花,准备新年的物品已经成为了大事。

林家大小姐正式取名林三宝,这名字取的是真俗啊

取名字的老父亲,林有财却不觉得俗,当看到鄙视的小眼神的小儿子林朗,还有一脸无奈的妻子和大儿子。

林有财振振有词“林熙是咱家大儿子,所以是大宝贝,二儿子是二宝贝,三闺女是三宝贝哪个不是我的心头肉。”

“老话说的好,小孩虚弱,瞒着鬼神,顺着咱们家三个儿子取名字,正好瞒天过海,让鬼神误以为咱家有三个儿子。”

林有财真稀罕自己的闺女,说起这话振振有词。

林夫人都忍不住抽搐嘴角,也不带这么偏心眼子。

“爹爹,说的对这就是咱们家的三宝。”

林熙抱着胖妹妹,一脸宠溺的说道。

总有一种感觉,这是失而复得的的妹妹。

小胖子林朗在旁边急的直转圈圈,这里边不停的嚷嚷“让我抱一抱,让我抱一抱”

在胎里三宝养的特别的好,又是一个吃饭香的小孩子,吃了睡,睡了吃,长了一身小奶膘。

三宝特别喜欢林熙,全家除了娘亲,三宝最喜欢让大哥抱着了。

进了腊月就是年,而过了年就是每年一度的童生考试。

韩夫子已经给乙丙班放假,只留下甲班的学生们一直上课,给他们查漏补缺,讲解当年科举的经验。

林熙每天到点就回家,可想回去吸奶香奶香的妹妹。

林熙的心态特别平稳,甚至有时候还会看一些闲书,根本没有把童生考试当做一回事。

而他这种态度却引得学生的不满,凭什么,大家都是在学习,特别认真的准备。

就是这种无所谓态度,让大家看着不顺眼。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做模做样

指不定回家是怎么学习呢,说不定买了好多书籍。

背地里不知道多么用功

以祝家明为首的学生,最近压力也是特别大,似乎将心中的郁闷之气,找个地方发泄。

而和大家完全不一样状态的林熙,就成了第一个的炮灰。

林熙懒得搭理这些人,反正这些人从来不敢明面上,只敢在背后里嘀嘀咕咕。

林熙无所谓,真的敢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人还没出生呢

“还有三天就要过年了,就直接放假了。科举的事情和注意的点都已告知,大家自己注意。”

韩夫子用温和的眼神看着这一群即将开赴考场的学生。

明年可能大家都再也见不到了,考上之后要么去大书院学习,考秀才,要么去县学。

而没有考上的学子们,年岁也大了,也该想想生存了。

要么找个活干,要么回家自己读书,不能再这么花家里的钱了。

“谢谢先生”学生们躬身行礼,然后离开了。

韩夫子目送着学生们离开,又看着冷风中的夫人,二人相互拉着手。

送别了一茬又一茬的学子,最后还是夫妻二人相伴生活。

“别担心,大家都会有好的前程。”

韩夫人特别温柔的安慰道,她的夫君永远是这么可爱,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姓名。

韩夫子叹了一口气,眼神略带忧郁,前几天他透露风声,其实想认林曰聪当徒弟。

但是林曰聪并没有认下,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毕竟认师徒是一件双方选择的事情,既然林曰聪无意,韩夫子当然不会勉强。

只不过心里还是有一些失落,他想找一个好的徒弟,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是想一想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而且也不打算继续往上考了。

在上元县也不算是多么出名的人,也没有多少人脉,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

“夫人,前些天你一直不舒服,要不要去童大夫那里看一看”

“不用了,大过年的可不能去药铺,不吉利”

“别瞎说,和你的身体相比。吉不吉利的不算事。”

“夫君”韩夫人嘴上说着不,心里美滋滋。

韩夫子不信鬼神,因为圣人书中也不信,所以他希望夫人能去看一看大夫。

不过还是拗不过韩夫人,说了又说,还是将事情推移到了过年之后。

对于韩夫人来说,有一些事情宁可信其有,再说了,也耽误不了几天。

对于每天全力以赴的考生,时间过得又快又慢,感觉还有好多天才能考试,但是转眼间童生考试的日子就到了。

童生考试的时间,并不统一,不过大致都是在二月份。

上元县张县令和县学的教谕共同出题,决定童生考试的试卷。

林有财和林朗过来送老大林熙考试,父子特别紧张。

至少比当事人林熙紧张,当事人林熙就好像没事人一样。

林熙提着考试专用的篮子,里面是林夫人,早早的就备好的考试所用的所有东西。

林夫人是出门之前检查了又检查,每天都要检查几遍,就怕遗漏了什么物品。

“爹,胖朗,你们两个人都回马车上呆着,或者是直接回家吧。

留着仆人在这里等着,考试结束,我就直接回家了。”

林熙嘱咐道,看着紧张兮兮的两个人,真是觉得非常的好笑。

“不不,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好好的考,别担心,今年啊呸呸呸你一定能考上,放心大胆的考。”

林有财刚才刚想说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但是一想这不对呀,还没考呢,怎么杀自己的威风。

“对哥哥你是最棒的”

小胖子林朗裹得像个球,眼神里充满了对哥哥的信任。

林熙摸摸小狗头,信心满满的转头离开。

童生考试的队伍已经排得远远了,不过有仆人帮忙排队,不着急。

一阵东北风刮过,所有的考生都觉得浑身发颤,实在是太冷了。

因为防止作弊,所有人都不允许穿棉衣,大多数的人只能一层又一层的套单衣。

最多不能套十层,这已经是极限了。

十层单不如一层棉,在冷风中,大家就觉得自己的双手都已经冻的没有了知觉。

林熙一直练武,长时间泡药浴增强体质,虽然也觉得挺冷,但是还不至于让他觉得无法行动。

经过检查之后,林熙终于进了考场,分配的做事也挺好,远离茅房,没有任何味道。

小小童生考试,只要将所有的科举书籍倒背如流,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信心满满的林熙,有条不紊的拿出文房四宝,做好了准备考试。

试卷发下来之后,林熙更是答的又对又快,很快就不行动,闭目养神了。

而这样子的做法实在是太卷了,直接让坐在斜对面的祝家明着急了。

但是有时候越着急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越着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祝家明就感觉脑子一片空白,脸色苍白的他双手抖动,不知道该在试卷上写些什么。

而像他这种情况的人也不在少数,哪有人一本正经,什么都不害怕。

大多数的学子都在奋力写字,成败在此一举了。

平时再多的表扬,也抵不过最后的评判。

科举算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也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

已经去了茶楼里面等待的父子二人,喝着茶,吃着点心,等待着林熙的出现。

京城,朝堂上,文武百官也在商讨着今年的科举。

三年一次大考,为朝廷提拔有用的人才,而今年应该是大考之年。

很多官员都想去全国各地做考官,这基本上算是一件最简单的,而且还能获得好处的差事。

可以选拔人才,而且有了师座的情谊,在官场上也好相见。

而且遇到真正的好苗子,还能够提前结交,反正也耗费不了多长时间,也耗费不了什么精力,为什么不做呢

对于一些中立者来说,最近朝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不少的官员都想外出避难。

不想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继续的上下沉浮,早晚会被染成其她的颜色。

大皇子已成婚,并且已有嫡子,永昌帝已经是有孙子辈儿的老人了。

本来没有什么事情了,已经全部都被镇压。

但是永昌帝因为天气转凉,得了小小的风寒,休息几天就好了。

永昌帝生病了,这件事情算是彻底的让朝堂动荡了。

就连好多皇子都在想,原来父皇也不是万能的,也已经开始变老会生病了。

朝堂上的官员就如同见到荤腥的鲨鱼,全部都沸腾起来了,从龙之功,准备开始下注。

“为了江山社稷,请皇上立太子”

“臣等复议”

每天都有不怕死的官员,好像得了什么大病,想要从龙之功。

然而永昌帝越是生病,身体越是不健康,愿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而且他觉得这就是在逼宫。

让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接受自己的年纪大了,真的是太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