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举之孙山就好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举之孙山就好!

第十四章[二合一]

管理一个国家,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问题,而问题有先后有轻重缓急。

朝廷政务永远解决不完,每一位官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

尤其是在永昌帝也从来不想当个昏君,对政务十分的负责。

上面皇上认真负责,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太张狂,如果一旦做了错事被发现,真的会被砍头。

官员们也不敢太躁,真正要贪污**的官员,巨贪无比的官员真是是不想活了,拉着整个家族想死,才会做这样的事情。

大雍朝自建国,皇帝的手中就拥有一股势力,名为镇龙廷。

镇龙廷专属于皇帝,只听从皇帝的吩咐,斩杀昏官,为皇帝执行各种秘密的任务。

所有的官员都害怕镇龙廷,因为实在是太恐怖了。

有镇龙廷的监视,所有的官员都相信,哪怕皇上想知道他们今天晚上吃什么饭,消息都会非常快速的出现在皇上的书桌。

不过一些心照不宣的事情,商人供奉的一些茶水费官员们不举报,皇上不追究。

不过像贪污**的这种事情,根本就杜绝不了,不过只能在最大的范围当中限制。

因为头上有一把利剑悬浮,官员们在做坏事的时候总会想,如果万一被镇龙廷发现了,那可怎么办

所以搞事情也得偷偷摸摸,不敢明目张胆的欺压老百姓。

真正把老百姓们给弄得哀声载怨,揭竿而起之后,那可真的是作死

而且各种情况导致大雍朝的老百姓的小日子,也不至于特别难过,除非有天灾**,否则基本上都能混个半饱。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护住肚子,吃饱喝足,就没有任何的怨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谁要是让老百姓真的是过不下去了,那老百姓们也胆敢揭竿而起。

永昌帝也是腹有诗书之人,尤其是对历史的研究,再加上帝王术的理解,要比朝廷的好多官员都要清楚老百姓的威力。

对于朝廷的事,永昌帝还是非常上心。

尤其是在选拔人才,扩充朝廷的人才储备,科举制度当仁不让,是一件好事。

不过最近让永昌帝比较头疼的事情也出现了,随着朝廷的稳定,就算每三年一次会试,也还是拥有很多的官员。

只要考上了进士,就可以吃朝廷的官粮,如果当上了官,每月还有俸禄。

一年压一年,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进士,而大多数已经当官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太多的位置了。

那只能在原有的官位上,添加一些职位,至少不能让这一些进士白吃白喝白拿呀。

这就造成了朝廷官僚体制的臃肿,有一些事情并不是人干的多了就越来越好。

尤其是朝廷的官员,官大一级压死人,有一些事情因为官僚体态臃肿,导致流程要多转好长时间。

往往更耽误了很多紧急的事情,这可能就是甜蜜的负担吧。

永昌帝只是稍微的感觉了一丢丢情况,但是并没有往深处多想。

因为不可能不科举,如果真不科举,全天下的读书人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到时候读书人围攻京城,怒骂皇上,说不定还得遗臭万年

永昌帝只要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一不小心被读书人用笔杆子写进诗词歌赋,或者是野史,遗臭万年,能懊恼死。

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架不住人家有笔杆子能煽动舆论呀

反正老百姓们都很信服读书人,读书人在老百姓的心中的地位很不一般呢。

“咳咳咳咳”

御书房,永昌帝得了伤风,虽说身体已无大碍,但是嗓子还是在咳嗽。

谷太监弯着身子,恭恭敬敬的端上一碗冰糖梨水。

“万岁爷,这是皇后娘娘为您亲手熬制的冰糖梨水,御医都说冰糖梨水化可止痰。”

谷太监也收了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递给的荷包,不多不少一张银票。

“咳咳,朕的御书房何时变成了筛子,什么人都知道朕的情况。”

永昌帝脸色未变,手中拿着的湖笔,正在批阅奏折,嘴里的声音却带着一丝寒气。

“奴才不敢求万岁爷饶命”

谷太监直接趴在地上,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在心中不断的怒骂自己。

飘了飘了,你真是飘了,怎么能替皇上做决定呢,皇上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儿自己怎么就忘记了皇上的

谷太监一直跪在地上,永昌帝也没有喊他起身,就这么一直等最后一个折子批完。

永昌帝终于说了一声,声音有一些冷酷“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谢万岁爷”谷太监趴在地上慢慢后退,退出门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谷太监算是从小跟着永昌帝长大的老人,所以才心中更加的懊恼。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主子是一个一次不忠终身不用的人,自己算是毁了。

谷太监长的是白白胖胖,已经把眼睛给挤没了,平时笑的时候非常的让人亲近。

只是不笑了,眼睛里冒着冷光,显得十分的阴险狡诈。

谷太监觉得不对,总觉得自己怎么有一种上当受骗了呢,肯定有小人想踩着自己上位呀。

“咱家倒是要看小贱人,敢踩着咱家的身子往上爬,是真不想活了”谷太监总觉得这事情太有玄乎,他怎么就飘飘欲然了呢

“既然万岁爷都说御书房都成了筛子了,那就别怪咱家不留情面了,小夏子,跟咱家走,把端来甜汤的宫女拿下”

“来了干爹”

谷太监带着麻杆的干儿子,凶神恶煞的开始整治御书房的宫女和小太监。

还真别说这么一查,就查出来了不少的问题。

虽说不一定是要陷害万岁爷,但是不少的宫女还有小太监都搜到了,来自全后宫不少娘娘的打点。

平时后宫中的娘娘们就是问一问皇上去哪里了,到哪里去了,这一些事情而已。

慎刑司,就是皇宫里负责处置违法太监、宫女的地方。

慎刑司也被后宫中的小太监和宫女们称为鬼门关,意思就是只要是进了慎刑司的人,基本上是必死无疑了。

“吃里扒外的东西,给咱家打”

“问的详细一点”

谷太监凶神恶煞的说道,小眼睛透露着含光,他就觉得这些人就没安好心,让自己犯了错。

同时在这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有数不清沾满了暗红色鲜血的刑具,都冒着寒风。

除了刚进入的宫女小太监,还有力气呼喊着救命啊,冤枉啊

其他垂死挣扎的人,根本就没有力气说话了,只有那胸膛慢慢的起伏,说明人还活着。

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吓得要死,谷太监觉得后背发毛,但是他要借此警告自己千万别嫖,千万别做对不起皇上的事情。

一旦做了错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他的下场。

永昌帝很不开心,就觉得非常的不顺

坐在龙椅上,永昌帝也忍不住叹气。

从来没有任何时刻能够像现在一样感同身受,所有人都在盯着皇位。

永昌帝有一种随时随刻地都有被害的可能,看所有人都不像好人。

原来本来没有什么事情的小举动,现在在他看来,也就是有问题想要害他

身边没有好人的永昌帝,真是觉得自己很生气很可悲。

而这种状况随着朝廷官员们越是追赶着让树立太子之位,永昌帝就越生气。

只不过这种事情他只是在心中暗自的生气,当皇上这么多年,荣辱不惊,面部改色已经是基本的操作。

而且皇上的所作所为,就是让所有人都摸不清头脑,如果人人都能将皇上的行为举止摸透。

甚至有聪明人可以根据皇上的一些喜好,让皇上做出符合自己心目中要求的决定

永昌帝作为聪明人,怎么会让别人把控自己呢

就像现在一样,没有人知道永昌帝到底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永昌帝是一个合格的皇上,就连后宫中,各种嫔妃也是环肥燕瘦,各式各样的美人他都喜欢。

没有人知道永昌帝的喜好,因为他所有的妃子都是不同类型的美人。

而且所有的妃子都没有独宠,从来就没有后宫出现什么独宠佳人。

永昌帝是一个滥情且无情的人,他最爱的永远是自己。

看着摆放在旁边的一大堆奏折,其中有一多半都在上折子请求立太子。

“是啊,朕慢慢的变老了,总有人想走捷径,想要从龙之功。”

“咳咳,呵呵这也想看一看到底朕的皇子们是什么想法”

永昌帝手上摸着龙椅,龙头都被摸出包浆来了。

对于皇子们想要争夺皇位,这件事情他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是从这时候过来的。

但是知道归知道,并不代表着永昌帝希望年轻力壮的儿子们,抢了自己的位置

“既然想选太子,那就选那就声势浩大的选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太子吧。”

“咳咳,咳咳咳”

永昌帝像是要把肺咳嗽出来,嗓子咳嗽的特别的疼,胸膛也特别疼。

也有可能就是干燥上火了,毕竟寒冬腊月里冻着谁,也不可能冻着皇上。

只不过没有人敢在私下里体贴皇上,就害怕被训斥。

谷太监很快就将御书房的人清理一遍,剔除了非常多的宫女和小太监,又填充了不少的宫人。

而永昌帝得到所有的情报,看完之后他真的是觉得好啊,真的是太好了

“所有皇子的嫔妃都都涉及了,都是朕的好妃子啊”

“呵呵,去问一问皇后到底是怎么管理后宫的如此混乱,如果三天没有一个答案,那就退位让贤。”

永昌帝冷酷无情的说道,谷太监直接叫了一个小太监去传皇上的口谕。

坤宁宫。

慕容皇后听到皇上的口谕,内心中感觉到一阵阵羞耻,但是不得不遵守圣旨。

“臣妾遵旨,绝对杜绝这种事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慕容皇后回答的绝对是款款大方,而且直接找到所有的嫔妃开始训斥。

“胆敢窥视陛下行踪,真是胆大妄为”

“皇上开恩,饶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的话直接打入冷宫”

慕容皇后一身正装,气势很强硬的说道。

在场的所有嫔妃无一人敢说话,这就是慕容皇后的厉害之处。

皇上的一道口语可以说是让整个后宫都行动了起来。

慕容皇后借此发挥,直接开始问责所有的嫔妃,将这趟浑水彻底的搅浑。

大皇子刘靖得到一消息之后,赶紧进皇宫,拜见母后。

“母后,儿臣担心您。”大皇子刘靖神色忧伤地说道,来时匆匆,看似很奔波。

“本宫不是说不让你进后宫吗,为什么你又不听话让你父皇看到,心中不会多想吗有什么事情自己不能做决定。”

慕容皇后张嘴就是训斥,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怎么这么没有主意。

“儿臣”大皇子刘靖刚想张嘴辩论一下,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行了不用说了,你现在立马出宫,最近表现的要好。本宫推算你的父皇可能真的要选太子了”

“你作为嫡子长子,无论从任何方面都应该成为太子,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慕容皇后骄傲的说道,没错,打心眼里她都觉得太子之位就应该属于自己的儿子。

太子之位虽说垂手可得,文武百官甚至是连中立派就应该拥戴大皇子当上太子。

大皇子刘靖一听母后的话,整个人都精神了,他本来还有一些郁闷,但是听到这话瞬间精神起来了,他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此时此刻。

“儿臣听母后的话,进行告退了。”

“皇儿不用怕,按照母后的话去做太子之位非你莫属”

“儿臣遵命”

慕容皇后和大皇子二人非常的高兴,因为胜利在望了。

后宫中,各个妃子的宫中人人自危。

而有皇子的嫔妃们聪明的人,早早的就察觉到了不对。没错,皇上真的是扛不住了,要立太子之位了

“哈哈哈慕容皇后不会觉得手拿把稳吧,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

庄妃作为二皇子的亲生母亲,张狂的大笑着。

想当年,永昌帝子嗣不丰,为了生皇子,广纳嫔妃,并承诺谁要是早日生得皇子,就可以当上皇后

当年庄妃是最先说怀孕了,仅差三天,慕容皇后也摸得了喜脉。

庄妃当年真的是觉得自己肯定是要当上皇后,因为最先怀孕的是她,后宫当时所有人都说庄妃最有福气

但是架不住人家慕容皇后早产了,就是聪明啊,哪怕拼了大皇子的健康,也要当皇后。

本来庄妃就觉得自己的错,谁让她肚中的皇子,是个安稳的性子呢。

只不过后来阴差阳错间,庄妃得到了一个消息,就是慕容皇后早日催生,就是为了抢先一步生皇子。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大皇子的身子骨,一直比不上二皇子的原因。

庄妃从此就看皇后娘娘不顺眼,她跟这个女人势不两立,这个女人真的是太阴险太狡诈了

只要想起以往的事情,庄妃就忍不住,幸灾乐祸的骂“想得美,皇上怎么会选择一个整天听从母后吩咐的木偶。”

“大皇子就相当于慕容那个女人手中的提线木偶,20多岁的人,有点屁事就母后母后母后”

庄妃这辈子看不上大皇子,她觉得大皇子就是一个跟屁虫,没主见,不像个男人。

永昌帝那么英明的人怎么会选择一个提线木偶,到时候这个江山是属于刘家的还是属于慕容家的

到时候坐上皇位的是大皇子,还是垂帘听政的慕容皇后

呵呵,慕容皇后觉得他自己的小心思别人不知道,却不知所有人都知道是一条恶犬。

“娘娘,您说的对谁都比不上咱们家二皇子最有担当了,气度不凡。”

庄妃的贴心大宫女青瓷附和的说道,小心的为庄妃捶着腿。

“那是二皇子能文能武,所有的皇子谁能比得上他”

庄妃只要想起自己英俊不凡的儿子,瞬间就觉得非常的骄傲。

大宫女青瓷不停的附和,但是她心中只要是看到二皇子刘真,就忍不住浑身发颤,因为刘真的暴虐性子,真的打死了不少的宫人。

翠微宫,年仅十五岁,刚刚步入朝堂三皇子的母妃淑妃也很开心。

“三皇子也在其中,岁数刚刚合适,真的是太好了”

因为刨去最小的皇子,仅有三位刚刚成年的皇子竞争太子之位,说到底每个人都有机会,为什么不争一争呢

再说了,四皇子和五皇子本身就是一对双胞胎,虽说岁数小,但是就算岁数大,他们也已经被抛离在皇权之外。

双胞胎被誉为灾星,可是容易出现一些过错的事情,所以杜绝危险,不能继承皇位。

至于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都还没有进上书房呢,根本就不涉及什么争夺太子之位。

不管行不行,至少先得入局,万一呢,万一捡到漏呢

在史书上记载的多了,大多数情况下准备凄凉的,不一定得的好处,往往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情况变化。

锦乐宫,贤妃也正在焦急中,就连她的小儿子八皇子,她都不想再看了。

虽说现在皇上的身体还非常的健康,但是备不住哪天就抽了过去啊。

万一皇上哪一天驾崩了,就现在的局势看来,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都有机会。

“必须先入局”

贤妃真的是认真的想到,真的是皇上说的这些事情,而且做出来的改变实在是太快了,让人应接不暇。

贤妃本来觉得就凭皇上的身体状况再活上十几年不成问题,到时候竞争皇位的可就是小儿子了,完全不成问题。

而且就算大儿子没有当上皇上,到时候他多年争得的一些朝堂上的势力,不管多少,都将会落入小儿子的手中。

没错,贤妃想得非常的美,而且想法非常的自我。

当年故意将孩子生下来和妹妹的孩子互换,其实也是太过于自我了。

而慕容皇后觉得自己出生于世家大族,天生高贵,看不起其她的嫔妃。

但是同样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贤妃,在绅士上可不比她差,只不过对比慕容皇后的聪明才智。

不过贤妃太自我了,只是稍微一些流言蜚语,就吓得宫外生子。

甚至来了一场狸猫换太子的戏法,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贤妃当然已经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的事情,但是她不愿意将这一切怪罪到自己头上,要怪也怪怪谁呢

怪罪妹妹,没错,就是她的错,是她想让自己的孩子享受荣华富贵,所以才换了皇儿

一切都是卢青黛的错,都是庶妹的错

贤妃在脑海当中想的多了,甚至真的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庶妹的错。

毕竟这件事情说出来谁也不会信,作为后宫嫔妃,谁会将自己的儿子换到宫外

丽贵人凄凄惨惨的抱着两个双胞胎,四皇子和五皇子,她哭惨了,都是她的错。

还有其他两位美人生的六皇子和七皇子,由于岁数太小,大多也没有其她的想法。

后宫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行动。

后宫在某些程度上也决定了前朝的状况,消息已经传递出去,有不少的官员都兴奋了。

京城都已经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太子之位之争。

没有人关注永昌帝这个即将成为过去式的皇帝。

其实永昌帝正值壮年,如果活得好的话,活个二三十年没问题,活得不好,十年之内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所有人好像都把他忘记了,没有人关注永昌帝,所有人的激情都关注到了太子之位。

因为这关注的下一任皇帝是谁,该抱谁的大腿,一代天子一朝臣,皇帝的喜好对于选拔官员,也有所不同。

早朝,永昌帝时不时的用手堵住嘴巴咳嗽两声,他就是有这种自虐的心。

小小的咳嗽,明明喝上几碗苦药,就可以根治。

现在永昌帝就连御医都不怎么相信了,总有坏人想害朕,这种想法深刻的刻在他的内心了。

高高坐在台上的永昌帝,可以清楚的看到所有臣子的丑态。

唾沫星子乱飞的各位大臣,不停的叫嚣张啊,大皇子怎么怎么样,二皇子怎么怎么样,三皇子怎么怎么样。

看来不少大臣背后都有自己效忠的主子

明明朝廷大臣食君俸禄,做着背弃之事。

永昌帝就这么冷冷的看着某些跳的最欢的人,他在心中都已经记下来了。

全部都给朕等着朕早晚扒了你们的皮。

“ 朕决定立太子之位,但太子之位对江山社稷至关重要,所以诸位爱卿的意见也非常重要。”

“毕竟太子需要服众,受到朝廷大臣以及民间的支持。为期三个月的时间,谁能得到的支持最多哪位皇子就立为太子。”

永昌帝就像是一个裁判,丢出去了一种决赛的规则,所有人都将会在规则中游玩。

朝廷大臣们一听,原来还有这样的做法,大家都觉得可以,还算公平公正。

“皇上圣明”

所有的官员们跪在地上,直呼皇上圣明哦。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廷大臣们就看着永昌帝慢慢的离开了,就连皇子们都非常的兴奋。

出了金銮殿,皇子们看看对方都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呵呵,皇兄皇弟,本殿下先走一步”

二皇子刘真桀骜不驯,天生就不服气,脾气暴躁的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大皇子刘靖则是从容不迫,三皇子刘端满眼好奇,甚至还想挑拨离间。

三皇子刘端准备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也不想想,哪有那么多的渔翁之利。

御膳房,突然间冒出两位公主。

本来正接受教学的两位公主,突然间来到御膳房,真的是让御膳房稍微惊乱。

御膳房的马总管赶紧低头哈腰儿的过来询问两位公主有何事

“常乐姐姐准备给父皇做枇杷膏,对不对”

“毕竟常乐姐姐担心父皇,一直说要去见父皇,对咳嗽最有效果的当然是枇杷膏了。”

平安公主比较刁蛮,平时说话也非常的冲,而且这次她明明就是故意的挑拨常乐公主。

后宫中谁不知道,就连嫔妃送汤水都已经被慕容皇后训斥。

而且永昌帝情绪一直不高,心情一直不好,现在整个皇宫所有的宫人走路都要小心着,生怕走错一步。

常乐公主也不知道怎么说,但是总觉得说的也挺对,毕竟父皇一直咳嗽,也不是一件好事。

“嗯,对我要亲手为父皇做枇杷膏。”

常乐公主憨厚的点点头,准备亲手为父皇制作枇杷膏糖,她也想吃一点,最近嗓子不太舒服。

而且常乐公主也准备送给母妃,平时多吃一些枇杷膏糖,对嗓子好。

平安公主长得很漂亮,性格也古灵精怪,平时也深受永昌帝的喜爱。

两个公主非要拼出一个上下高低的话,明显平安公主作为敏妃的独生女,更受永昌帝的宠爱。

但是常乐公主是贤妃的女儿,平时也非常的受宠,所以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宫人,敢给常乐公主使绊子。

“那我就不打扰姐姐了,明天要告诉我,父皇喜不喜欢哦”平安公主说完之后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直接将常乐公主留在了御膳房,同时也拿话堵住了常乐公主。

“来吧,我们来制作枇杷膏糖。”常乐公主是真没那么多心眼子,乐呵儿的说道。

真的有一些人自出生就已经决定了,能不能搞事情,

没长那个心眼,就是没长,先天没有带下来的天赋,后天也培育不了。

在马总管真是呵呵了,他可不想参与这档子事,于是直接派下来了两个小太监。

“常乐公主,奴才还要做事,就让这两个小太监帮您的忙吧。”

马总管恭恭敬敬的说道,然后就离开了躲离是非之地。

常乐公主在两个小太监的帮助下,开始制作枇杷糖,整整熬坏了三锅。

消磨了半天的时间,才做出来三小罐儿糖。留一罐给父皇,剩下的两罐给母妃和八皇弟。

明明是冬天却在厨房里出了一身汗,幸亏奶妈拿来了衣服。

常乐公主开心的蹦蹦跳跳,跑到乾清宫,说要拜见父皇。

谷太监可不敢私自做决定,赶紧去给永昌帝报信。

永昌帝正在宫殿中看书,难得的咸鱼时刻,竟然被打扰了。

“让常乐进来吧”永昌帝无所谓的说道,连动都没动,继续再看书。

“父皇,你看看我亲自为您熬制的枇杷膏糖。”

常乐公主从来没下过厨,这次是又点火又熬糖,手上都起了水泡,是真的下了苦功夫了。

永昌帝眼神很好,当然看到了常乐公主的手,以及傻乎乎的笑容。突然间感觉内心暖暖的,原来朕也是有人惦记的人。

“朕一定要好好的品尝,嗯不甜很好吃”

“对吧,父皇,我可是熬坏了三锅。终于做好的,我觉得好吃”

永昌帝摸摸常乐的头,看着头发毛躁,整天乐呵呵的样子,就觉得心情舒畅。

永昌帝也知道自己生气,没有人敢凑上来,这是找死的行为。

而且随便一套话,就把平安给套出来了,果然啊,常乐没有脑子。

永昌帝其实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也知道常乐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相信真心为自己好的女儿。

上元县,童生考试放榜日。

在距离最近的酒楼上,开着窗,好多人都在探头等待着放榜。

林有财喝茶的手都在抖动,感觉比他当年科举都要紧张。

小胖子林朗早早的跑到楼下面看热闹,揣着小手,样子特别像街上混人,跟谁都能搭上两句话。

唯有林熙超级淡定,喝着茶,似乎不是自己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