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我靠买买买养活全家 > 第114章 其中一名

第114章 其中一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我靠买买买养活全家!

齐珺挑选了三十名有眼缘,看着顺眼的,提交选项,接下来的就交给系统。说是有眼缘,其实都是些瘦到皮包骨,但脸上的神情还抱着对生活的希望。只要有信念要活下去,下家的名额,百分百的到他们的手里。同时,系统所派出的三十名专业人员,拿着下货单和口哨,身后背着三袋一斤的大米,三袋一斤的番薯来到了齐珺所选人的家门口。其中一家。清脆的敲门声响起,专业人员笔直地站在门口,没有任何东张西望,目光紧紧地盯着大门。大门打开,一名头大身小、嘴唇干裂,瘦弱的身躯像随时可以被风吹走的女人出现。冷风一吹,她单薄的衣裳显得很多余,跟没有身着衣裳,是一样的。她颤抖的抱着自己,抖动着身躯,希望这样可以暖和一点。专业人员见状,在身后的背篓里,多了一张宽一米八,长两米的毯子。“你是?”沙哑的声音响起。专业人员单脚后退一步,单膝弯曲,和女人的视线平齐。“恭喜你,被我们商家选中,我们这儿有便宜的商品,还有优质的上门服务......”女人一听,感觉专业人员是上天派来的神。尤其他还背了大米和番薯,怎么看都不像是骗子。转瞬间又苦涩了,他们手中已经没有银钱,就算东西再便宜,也没有钱买粮食了。“我们没有钱,你另找别人吧。”说完,女人无力地关上房门,最后一点希望来临之后,也要破灭了。专业人员保持礼貌的微笑,看到站在屋檐下的男子,侧过身子,说道:“打扰了,请允许我进来一下。”女人没有力气阻拦强健的专业人员,只好把他放了进来。屋檐下的男人同样身着单薄的衣裳,但比女人好些,没有抖得厉害,他皱了皱眉,不自觉地走到锄头的旁边,单手慢慢握住锄头。如果专业人员做出对家里不利的事情,他拼了这条命,也要保护这个家。只见专业人员来到院中的瘦弱干柴的树下,回头看了一眼,拿了男人家的铲子。一下,又一下的挖着。几分钟后,一个小木箱显露出来。男人和女人齐齐搀扶着上前,看到那个木箱的时候,恍然大悟。专业人员把小木箱放在男人手中,轻轻打开尘封已久的盖子。里面的铜钱,就这么被显露出来,重见天日。“这里总共有三两多钱,不知你们是否选择购买我背篓里的粮食。”专业人员微笑地说道。帮这户人家找出埋藏的银钱,是因为他们家孝顺。为了家中生病的老太太,掏光了家里所有的银钱。现在的他们连粮食都买不起,这才会造成如今瘦骨嶙峋的模样。“买!我们买,这大米多少钱?还有这番薯。”就算后面再饿死,现在也要买下大米。男人希望自己可以在临死前,享受这辈子都没有享受过的大米。“新客人首次购买,大米两文钱一斤,番薯两文钱

一斤,毛线六文钱一团。”这是美廉买菜的价格,主要是为了吸引人员购买。第二次购买,就会变成十文钱一斤。因为是新客人的优惠价格,所以专业人员拿的不多。限购,才能让东西更珍贵。三袋一斤的大米,三袋一斤的番薯,总共只花了十二文钱。男人和女人相拥哭泣,老天没有放弃他们,他们可以好好的活下去。“不知这张?被子?的价格是?”男人颤抖地发出他嘶哑的声音,问道。专业人员微笑点头,拿出背篓里的毯子。“这是一张毯子,价格不贵,新客人第一次购买,只需要五十文。”男人一听,果然很便宜。镇上的被子都要几两银子,这个毯子一看就很暖和。五十文,很值。“好,我买。”男人接过毯子,从木箱里拿出相应的银钱。女人觉得自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拿着大米和番薯就往厨房里走。夫妻二人都是勤劳的,在家里老人没去世之前,经常上山捡柴。家里的柴一点儿都不少,如果不是村里都不缺柴,他们离镇上很远,不至于过成现在这样。家里的东西都变卖了,一床被子都没有的他们。如果不是遇到了专业人员,用不了几日,他们就会离开人世间。专业人员走后,他们认真地看着下货单里面的东西。大米十文一斤,番薯五文一斤,暖和的毯子一百二十文一张。他们把毯子拿进屋,让自己三岁的孩子好好盖着。一股暖意让孩子冷邦邦的身躯逐渐变暖,把他从阎王爷那儿拉了回来。“这个毯子是我们这儿没有的,我们买回来转手卖给别人吧。”女人吃了一个番薯,有了力气的提议道。男人点头,他刚进屋感受了一下孩子在毯子下的温度,的确很暖和。“嗯,相信我们拿去镇上卖,五百文也会有人买的。”男人记得专业人员说的,一天可以下单一张毯子、一斤大米和一斤番薯。大米和番薯留给自家吃,毯子就拿去镇上。他们村离镇上走路都要一个时辰,他手里还有钱,可以三天去一次镇上。披着一张毯子走过去,卖两张毯子。.如此循环,他们家有了活下来的机会!“嗯,五百文一张,肯定可以的!”女人拉起男人的手,晶莹的泪珠像脱了线的珍珠,掉了下来。因为他们的这个想法以及后面的行动力,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创造了很大的财富。可以送货上门的货物,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拿到买来的东西。在后来,系统跟齐珺说了这户人家卖毯子的事情,就给这户人家放大限购的数量。从前一日只能买一张毯子,到每日可以买一百张毯子。并且,他们村,有他一个下家,足矣。其他的粮食,相应的增加了限购量。这一户人家,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商店,转手卖下货单里面的东西,做了齐珺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