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墨香无声 > 第21章 失之东隅(二)

第21章 失之东隅(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墨香无声!

第二日清早,墨门弟子将院落收拾干净,请出祖师墨翟画像,赵天青朗声道:“遵前钜子高长山遗命,请第二十七代弟子夏华继任钜子。”原来他没有墨泉剑和钜子令,一直只是代理钜子。众弟子齐道:“我等听命钜子、惩恶扬善,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文正等人没想到墨门钜子继任仪式如此简短,却不知墨门一贯倡导兼爱节用,不事奢华,即便钜子继任这等大事也不可破了规矩。钜子身为魁首,往往身体力行,同门之间虽有辈分,却不分等级尊卑,危难之时大家舍命保护钜子,实是出于自觉自愿。

夏华向下一看,只有寥寥几十名墨者,慨叹连年打仗,墨门死伤者十之**,堂堂江南大派,而今衰落至此。虽是为了北伐大业,但近些年如此尚武好斗,实已背离墨子当初创立墨家之精神,便道:“墨门倡导非攻兼爱,不尚武力,如今时逢乱世,不得已而用之。恃强斗勇,有害无益,各位在此好好休整,熟练技艺,各自守好门户。”墨门众弟子多露出诧异之色,赵天青走近几步小声问道:“钜子,难道我们不去北方杀赵军吗?”

“如今形势不明,师叔有伤在身,咱们暂且修整,来日方长嘛。”仪式完毕,夏华要去江南相助司马睿,召众人商议。彭海、周氏兄弟等与夏华意气相投,又闲来无事,都要一同前去。

夏华见一旁的赵天青欲言又止,道:“我想听听师的叔意思。”

赵天青想想道:“也没什么,既然钜子决定去江南,我这就挑选几名好手护送你前往。”

“我这次去其实是私事,你们在此处好好休整,不必劳师动众。”

赵天青道:“若是私事,我倒有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师叔但说无妨。”

赵天青叹道:“咱们墨门与汉赵斗了五年,先是胡汉,后来是羯赵,如今非但没能收复中原,江淮一带也常被侵扰。”夏华想起自祖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也不由得心寒。“石勒南侵之心一日不死,汉人百姓便没法生活。我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擒贼先擒王,潜入襄国城一举击杀石勒!原本我想伤好之后去办此事,昨日见钜子武功如今胜我十倍,若钜子亲自前去击杀石勒,为天下人兴利除害,也免了连年征战之苦。”

夏华听赵天青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听文正道:“赵大侠心怀百姓,令人敬佩。文某在襄国城多日,眼见赵国势大,而大晋朝廷积弱,正应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话,就算侥幸杀了石勒,赵国尚有铁骑十万,那石虎石雷等人,又怎么能善罢甘休?”

听了文正这番话,夏华道:“现如今赵强晋弱,并非咱们汉人没本事,是因贤者在野,庸者在位。坊间传言,王与马,共天下,皇上虽有富国安民之志,但处处受王家牵制,王敦胆大妄为,胆敢起兵造反,咱们为国除贼,才是侠者所为。平叛之后我就上疏皇上,广纳天下贤才,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贤者在位,国家兴盛,赵国岂敢再欺负咱们大晋?”

赵天青见夏华引用尚贤之意,也不再说什么。夏华道:“我此去之后,墨门大小事务全由师叔处理,代行钜子之事。”又领来林北道:“这是二师兄林秀的儿子,劳烦师叔好好教导。”他心想此去不知是福是祸,不想连累大家,见文正行动不便,好不容易和文家庄子弟重逢,便劝他留在合肥城,为文家将延续这支血脉。只和李清扬、葛洪骑三匹快马上路,

夏华知葛洪当世神医,如今兵荒马乱,万一司马睿患病,也好出手诊治,免得被宫中的庸医害死。

策马一路东行,这日已到了长江边上,只见对岸猎猎旌旗,看来各路勤王兵马先到了。三人搭乘一条客船,听船夫讲到武昌军①顺江而下,已过庐江郡,距离建康不过三、四天船程。夏华望着滚滚长江,想起祖逖中流击楫,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几人下了客船,直奔戴渊军营寻找王胜和陈五。那守营军士不认得夏华,将其拦在外面。这时葛洪从后面赶了上来,营中士兵大多受其诊治恩惠,这才将几人放了进来。

李清扬笑道:“原来葛大哥才是军中名士。”葛洪谦道:“我只是……治病救人,哪算什么名士?”几人正谈笑间,早有士兵报信,王胜、陈五迎了出来。

王胜双手抱住夏华肩头,激动道:“夏兄弟你可回来了,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我早说过师父武功盖世,龙庭土鳖拦不住他,你还不信!”陈五笑嘻嘻上前行礼。

“那日与夏兄弟一别后,我便后悔让你孤身前往,龙庭教内高手如云,万一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公主对你……,我可怎么向她交代?”

他又看看夏华和李清扬,急切问道:“公主可救出来了?”却见夏华面色沉重,默然不语。王胜心中一凛,转向李清扬颤颤问道:“李姑娘,你说……你说呀。”

李清扬眼圈一红道:“明珠姐姐她……她过世了。”

王胜面部仿佛凝固,几秒后内心的悲痛撕扯着满脸沧桑,泪水夺眶而出,他与司马明珠在异国患难多年,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兄妹。低声道:“是属下无能……属下无能,踉踉跄跄面朝北方,跪倒连连磕头。”

夏华忍痛将他扶起,叹道:“我们本已将明珠救出,可她中了奇毒百花损,无药可医,到了淮南时,眼见她捱不过,我俩拜堂成亲后,便把她葬在父母墓旁。”

“她一生凄苦,你二人成亲,也算是了却她一桩心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王胜擦干眼泪,将三人请入账内。

几人落座歇息,王胜理理心绪,斟了一杯酒递给夏华,又自饮一口叹道:“原想在合肥借兵救下公主,戴将军不敢作主,我便亲自拜见陛下。谁想陛下听闻公主身陷险境后,还是犹豫不决,担心出兵后败给赵国,腹背受敌。如今防备王敦要紧,便不肯出兵相救,现在看来就算出兵也是徒劳了。”

“石勒虽恨明珠,祖豫州在世时还不敢怎样。如今大晋内乱,此消彼长,也不顾忌公主身份了。可当初毕竟是晋赵联姻,他不想落个杀妻的骂名。毕竟两国对峙,脸面上的事还得过的去,这才用了慢性毒药百花损。明珠离开了赵国,自然可以宣称明珠是病死的,也堵住了悠悠世人之口。我也是这几日才想通的,否则我们又怎会轻易救出明珠。”夏华如今参透了此节。

王胜点头道:“石勒并非粗人,确实不好对付,如今我在戴渊将军麾下行走,兄弟不如留下,咱们同心协力,讨平逆贼。”

“我正有此意,听说王敦叛乱,特来拜见皇上,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夏华道明来意。

王胜道:“以兄弟武功,定可保陛下平安。只是你出身寒微,未必能赐予要职。”

夏华哈哈笑道:“夏华岂是贪图富贵之人?此来一为天下苍生计,二为不负明珠所托,高官厚禄对我来说,没什么意思。”

王胜愧道:“兄弟心怀高洁,是我小觑了。戴将军等都在城内商议军情,明日咱们便去面圣。”

建康城内,点点桃花似离人泪,颗颗梧桐青白如泣,夏华想起当年与司马明珠乘车入城,青梅竹马,睹物思人,又是一阵伤感。他随着王胜来到台城宫外,禁卫通报后,传二人觐见。进入宫门,绕过几处庭殿,偌大的太极殿外,远远望见司马睿身着戎装,正与几名将军商议。王胜边走边说道:陛下身边是太子司马绍,左边是刘隗、刁协,右边是戴渊、周札。二人拜见后,司马睿见夏华穿着粗陋,问道:“这位壮士是什么人?”

“陛下,他就是十年前送浔阳公主回来的夏华呀。”王胜提醒道。

司马睿略加思索道:“哦,原来是那个少年,朕还真没认出来。”

夏华见司马睿气色沉郁,两鬓花白,比十年前苍老许多,道:“陛下,微臣深入襄国城,虽救出了公主,但无奈公主中毒已深,无法救治,实在是愧疚难当。”

司马睿叹道:“这也怪不得你,赵国虎视眈眈,当初派公主去,也没想着她能安全回来。你们来得刚好,朕正要听听赵国的情况。”

夏华见司马睿对明珠之死如此淡漠,怒由心生,便想前去理论。王胜使劲扯住他衣袖,抢话先道:“回陛下,虎牢关陷落,黄河以北又落入了赵国手里,黄河以南的赵国兵力分散,倒还不成气候。”

司马睿并未注意到夏华情绪,道:“如此甚好,我们集中兵力讨平逆贼,王敦一败,赵军自然就退去了。”

“陛下英明,不知王家的事考虑如何了?”刘隗在旁接道。

司马睿道:“这个嘛……王导乃是朕的肱股之臣。冤有头债有主,如果因为王敦的事情,尽杀王氏宗族,岂不有失民心?”

刁协苦谏道:“陛下仁厚,臣等敬佩。可如今形势紧急,那日王含趁乱逃走,他熟知朝廷军力部署,万一琅琊王氏再纷纷归附,朝廷该如何处置呢?”刘隗也劝道:“当年托陛下恩德,王氏子弟得以重用。但如今权倾朝野,却不知进退,公然起兵造反。依臣看来,晚战不如早战,除恶务尽,陛下一代明君,望早下决断才是。”

司马睿来回踱步,眼神闪烁道:“卿等不必多言,我大晋十万兵马,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区区王敦?”夏华心中冷笑,司马睿志大才疏,想是无必胜之心,给自己寻条后路罢了。刘隗、戴渊等人见司马睿心意已决,再不多言,各回营帐布置去了。

一个人的决心,在敌人面前才知道有多么重要。没有一颗必胜的心,再多的智慧,也是难以施展的。

注:①武昌军:因王敦镇守武昌,此处指王敦所率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