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本明月仙 > 第66章 九王的结局

第66章 九王的结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本明月仙!

他刚赶到承天门就听到了爆炸声,这声音太大,整个北京城全都听到了。魏忠贤抬头看到那皇城东边升起的黑色磨菇云知道那是营造司的方向,可他没想到皇上会在那里,但他知道营造司紧贴着皇城,是不是谁要炸开皇城从那里闯进皇宫。他慌着问杜子君,杜子君道

“有这种可能”。

现在的承天门正是呼亮在把守,他是要迎接九王进宫的。可他想不到于龙飞在营造司闹出这么大响动、紧跟着魏忠贤带着几百人赶来了,他知道这事出岔了。

魏忠贤按计划应被九王带着来闯宫,可九王没见着魏忠贤倒是手提钢刀张牙舞爪的赶来了。

他正在想大概事情败露之时魏忠贤对守城门的锦衣卫喊到:“皇上现在在宫里吧!”

一个锦衣卫道:“皇上可能去了营造司,”

“皇上既去了营造司那里这么大声响,你们这些孙子怎么不去护驾”

呼亮这时只得从门洞里出来迎了过去,他现在是没了主意。

正犹豫间魏忠贤到了身前、又喝问道:“皇上在那里”

“回魏公公,皇上应该是去了菅造司”。

魏忠贤一听大怒道:“你是想造反不成,皇上去了营造司你不去护驾站在这里干什么。”

呼亮傻了,一时语塞,魏忠贤也不理他。带着人直奔营造司而去。呼亮回过神后也带人跟了过去。

不一会他们到了那还冒着烟火味的废墟前。魏忠贤看到地上到处躺着的死人便知道皇上在这里遇到了袭击,并且怕是受难了。他慌着看了一眼都被炸成了肉酱的云虎和胡儿,又找到了于龙飞,这货也面目全非身上到处在流血,人早死去。

魏忠贤见于龙飞也死判断皇上没被他们带走或杀害。

他马上让人搜找皇上、这时北京城的府兵听到爆炸声也到了。他们听说皇上在这里马上也开始寻找。

呼亮也翻砖掘土的开始找皇上,他们边找边喊着皇上。

时候不大,太监们翻开了郑青的地窖,黄啸天扶着皇上慢慢的露出了头。

魏忠贤一见皇上便哭,他把皇上扶出来赶快检查皇上可有伤。天启和黄啸天都没伤,但都被爆炸声震聋了,一时听不到说话。

魏忠贤喊着护驾,让东厂的人全围着皇上,然后用一木板要抬天启,天启不让抬,只是握着魏忠贤的手不放。黄啸天也扶着他两人一起护着天启往回走,那些锦血衣卫被东厂的人挡在了外围,一群人簇拥着回了皇宫。

九王在四方赌庄早就得到了信、营造司爆炸、于龙飞阵亡、魏忠贤那里全军覆没、自己的计划全面泡汤。现在只有逃了,他让手下杀了魏忠贤在四方赌庄的卧底,然后带着几十个手下坐着马车赶紧向大名府逃去。

他一路不停的奔跑,一天便到了大名府,回了自己的老巢王府。到王府后先杀了杜子君派来的卧底,又派人把王府外胡俊堂派的暗哨抓起来砍了;然后让手下封闭王府的大门,等着朝庭来瓮中提鳖,。

忙过后他想起了冯老七的供状,这可能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到藏金阁去找那供卷、结果设找到,和这供卷一起丢失的还有他最爱的王妃云姬。他不明白云姬为什么会带着那供卷逃跑,他怀疑是不是魏忠贤收买了云姬偷走了他的证物。

九王彻底绝望了,干脆喝酒取乐吧!他把家中的好酒取出,又把一群王妃叫到一起喝酒尽兴,高兴一天是一天吧!也只能这样了。

魏忠贤把皇上送回宫后马上派人围了四方赌庄、东厂的人办事利落,四方赌庄的人有一个是一个老少男女都抓了起来。

杜子君一审这些人才知道九王刚逃走,他报给了魏忠贤、魏忠贤没权命令捉拿九王、人家是皇叔,这得天启说话才行。可皇上现在吓的神智不大清楚,耳朵又听不到说话,他只得写了让皇上看,天启看到魏忠贤写的是九王策划了这场刺杀,奏请把九王抓来京审问。

天启想了好一会才大喊道:“立刻抓九王进京,朕要亲自审他。”

魏忠贤得了这句话马上写了圣旨,让杜子君带着圣首到大名府抓捕九王、并让身在大名府的吴仁杰配合抓捕。

杜子君领了圣旨带着几百名东厂的徒子徒孙连夜赶往大名府。

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有一个是一个全部进了皇宫问安、几百人都站在乾清门外等候见皇上。

魏忠贤不理这些人,让他们在乾清门站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下午才告诉他们皇上无恙,让他们先散去,这些人这才敢回家。

皇上的耳朵第二天便能听清说话了,问魏忠贤刺杀自己的祥情。

魏忠贤将自己遭到四方赌庄的围堵,又调人抓捕了这些人然后赶来救驾等等一切讲给了天启。

天启听后生气的问道:“东厂不是有人在盯着四方赌庄吗?还有九王那里也有人看着,竟还能出这么大的事,这次要不是黄啸天、郑青等舍身护驾,朕早就去见先皇了。你们东厂是怎么做事的?”

魏忠贤无法回答只是磕头请罪,哭的想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天启也没再怪罪他,只是可惜了云虎和郑青。

魏忠贤又派人去抓捕何勇,必定何勇同四方赌庄有关系。抓捕的人去后设见着何勇,何勇到厚德堂求见魏忠贤去了。

魏忠贤把一肚的气要在他身上发,马上让人去自己的厚德堂抓捕何勇。

何勇被抓后说要面见魏忠贤、魏忠贤现在那有空见他,让他到东厂的地牢里等。

过了一天魏忠贤抽出点时间见了他、这何勇一见面便拿出五十万两银票,说这是十几年来四方赌庄给他分的红利,现在全部上交。他同于龙飞的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并没参与于龙飞的任何事,于龙飞和九王的关系他从来都不知道。

魏忠贤其实也不相信何勇会参与刺杀的事,又看到银票后想起自己也是股东,也分了红利,要抓起何勇难免他会卖出自己,到时不好收场,于是拿了何勇的银票也放了他。

魏忠贤怕皇上问起此事便把银票如数交与皇上,并证实何勇是无辜的,皇上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是撤了他教坊司的职,并没为难他。

九王在家只逍遥了一天东厂的人便到了,吴仁杰带着府衙也到了王府。

吴仁杰要九王打开府门接圣旨,九王一手提着酒壶走到门前隔着府门喊道:“本王是洪武爷的子孙,不会被你等小人污辱,既使要死本王也要死在自己的王府中。”

吴仁杰道:“你虽贵为皇室子孙,可行的却是谋反之事、今皇上有旨,要你进京请罪,你若不识对务,顽抗到底怕是会牵连王府上下无数无辜之人为你丧命,你还是打开府门、自缚手脚同我一起进京面圣为好,”

九王道:“你等说我谋反、你等可知道当年我父皇临终留有遗诏,说太子无德便可废之,立我为君。我的那位太子兄长只登基不足一月、大孝之期末过便色欲熏心,每日吃阳药幸数女,不管朝政,最终死于非命。按父皇遗诏我本该继承大统,可满朝文武不但无人为我说话,还欺负我和母后。把我母后骗出乾清宫,让母后交出玉玺,又把我母后软禁起来。这可是你等大臣做臣子的本份,现今你等拥立的皇上玩物丧智,每日只顾做些奇淫巧匠之事,不能善理国事。我欲为大明废之而后立,有什么错,我为的是大明朝。你等为的是什么,你等不过为的是头上的乌纱,为的是自己的前途、所以本王不会屈服于你等。本王今天就要去见先皇了,你告诉皇上、此事乃我一人所为,与王府上下,与母后都无关。希望他念在同宗的份上放过其他人。本王这就去也”

说完一壶酒下肚,瞬刻间口鼻出血倒地而亡。

吴仁杰听说他要自杀忙挥手让人撞门,人还没到门前门自动被打开,王府内的上下老少一二百口全跪在院内、九王躺在地上以死。吴仁杰让官兵抄了王府,把府中人全部扣押起来然后星夜回京复命。

吴仁杰到了京城后把抓捕九王的实情全部告诉了皇上。皇上听后背上惊出一身凉汗,九王临死前说的话虽有牵强但也多是实话、父皇的确无德,刚做皇帝就沉迷于酒色不能自拨,虽说那美女是郑贵妃送的,可父皇必定是可以拒绝的、他没拒绝郑贵妃送的美女说明父皇不能自律,这以是失德,何况当时还是大孝之时。

后来众臣因对郑贵妃不满而拥立自己为帝后,自己也没把心思全放在国事上。而是还为梦想而不停的创造新式家具,制造可以驮人的飞鸡,九王这些说的都没错、父皇和自己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皇上,都有失德之处。九王和自己只是胜王败寇的关系,并非他就一定是个坏人。

想到这里道:“九王以死其它人能免罪就免了吧!”

吴仁杰道:“皇上,这谋反之罪可是珠九族的大罪,其他人怎么可以免罪,”

天启道:“若要诛九族朕也在九族之内,还是不要再杀人了,”

吴仁杰道:皇上,当年宁王造反后可是灭了满门的,谋反之罪不可只杀一人而终啊!”。

天启道:“九王以死,再杀他人也没意义了,还是不杀人了吧!”

吴仁杰道:“九王以死不假,可造反是重罪,杀人是为了让天下人看,让他们知道造反是会牵连亲朋无辜的、这样便可给人以警戒,再说国法是如此;吴仁杰执法,不敢徇私。”

“宁王当年造反时拥兵几万、攻州下府,同朝庭抗衡几个月、死伤几万人,现在九王必定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后果、既他以死其它人就流放以示警戒吧!”

吴仁杰不敢再争只得道:“是皇上、臣明白了、只是这案是谋反大案当移交大理寺审理”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吴仁杰走后施纪求见了天启,施纪当然也主张严肃处理九王的谋反事件。

施纪道:“皇上,为君王权谋是不可以仁善治国的,谋反是大罪、如不严惩,将不能以君威面天下,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天启道:“如果做君王必须杀人的话,朕宁可不做君王,”

施纪道:“皇上是仁意,可九王不会觉得,或其他王爷看皇上仁善而更起歹心。皇上需威武天下方可成明君,臣还请皇上严查九王谋反案一干人等,将其一网打尽、以正君威,”

天启道:“九王以死、郑贵妃也不会有几天的日子了,这事就让他过去吧!要怪就怪那道不该有的遗诏,还有父皇不能自律才引起这些事。朕意以决、老师不用再说了,”

施纪无奈、只得又道:“皇上现在对撤除潘地可有计划。”

天启道:“朕想收回多数潘地,给各潘王也留下养身之地,满千亩田地余地千亩养老,不满千亩者留地五百亩、多出的全部收回,老师以为如何,”

施纪道:“皇上圣明,臣赞同皇上的国策、此政一出国家每年将会多出二倍的税银,我大明富国强兵有望了”

天启道:“只是这政策如何去实行还请老师指点迷津,”

施纪道:“这次九王谋反,皆因封地自国,私欲澎胀而起,更有陕西暴乱一事,两事都与潘王封地有关。事以至、皇上不必再朝堂大议此事,可招回郝仁再行撤潘地之事则可,”

天启道:“老师说的有道理,朕这就下旨招回郝仁、再行撤潘地之事。”

施纪道“皇上如这次下定决心撤收潘地,就不可再动摇军心,即使是众王再次上书,外敌来犯也不可再有变。皇上需使雷霆手段,才可成事、千万不可心软,再次搁浅这强国之策。”

天启道:“朕知道了老师,不必再鼓励学生,这是朕早就定下的国策,无须质疑此事”

施纪道:“如此臣可安心也”,

君臣两个又次定下撤地之事,天启皇帝下旨招郝仁进京,计划搞定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