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本明月仙 > 第76章 斗垮东林党

第76章 斗垮东林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本明月仙!

天启皇帝又宴请了郝仁,这次只有君臣二人共餐。

天启听郝仁汇报了江南巡查一年多来的工作。郝仁便敞开而谈,天启听的很入迷。

两人边喝酒边聊很是融洽,好像是一对知心的朋友。天启又让郝仁喝了那雪鱼汤,这次是用那金锅做的、汤特别鲜美。

魏忠贤有好东西当然要送与皇上的,何况皇上喜欢喝鱼汤,用这金锅做汤做出的味道当是天下一绝,所以这锅必须皇上用。

天启同郝仁谈到自己正在完成郑青的事业,他凭记忆画出了郑青设计的土枪的图样。然后用木头再做成模、再让人根据模型铸枪。

如果郑青不死这长枪怕是要批量生产了,可郑青死了,他的枪也被炸没了。好在自己当时听郑青讲解过这枪的原理和构造,大致知道怎么去做。

郑青的理想是造出连续发射的远射程长枪,这枪如果做成能敌的住千军万马,它比大炮更灵活,每人配一支长枪的话派几千人就可以战胜努尔哈赤几万人的部队,灭了努尔哈赤都不是问题。

郝仁听后也大加赞赏天启皇帝的想法,说应该再找一个郑青来做这事。

天启说要自己做,郑青死的悲惨、死的壮烈,他要帮助郑青完成这件大事。

天启没告诉他做的大飞鸡变成了凤凰涅盘。自从那事后他便不再试验飞鸡了,把心思放在这火器长枪上。

他现在把刚画好的图拿出来,拿给郝仁看,郝仁惊叹皇上的精巧,把那构件画的一清二楚的。君臣二人聊着聊着就又聊到了撤潘地上。

天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无奈,那些潘王也不全是不知报恩的人,多数人还是知皇恩的、每年也进贡,现在突然收了他们的土地,无异于要了他们的命,这些人按祖制是不可以经商,不可以做官的,只能做地主。把土地一收他们可就成穷人了。朱姓子弟成了穷人自己怎么百对列祖列宗。

郝仁又再次重复了撤潘地的重要性,天启最后说再过几年再谈这事吧!现在天灾不断、外敌又胜,还是先维持现状吧!这个国家已伤痕累累;不能再出乱子了,等局势稳定一些再议此事。

郝仁只的不再提这事,席宴到散时天启皇帝说让郝仁到江南做西江总督,问他可有异意。

郝仁知道皇上信任自己、给自己重任、当然感谢皇上、他磕头谢恩,答应到江南做总督,就这样君臣二人愉快的告了别。

过了两天郝仁接到任命,带着家人到江南任职去了。

郝仁到江南金陵任职没多久朝中又掀起一场风波、这场风波彻底摧毁了整个东林党,将东林党彻底打沉。

可谁也不会想到这场风波的起因竟是十几年前的挺击案,那当年的刑部主审王之寀便是这场风波的导火索。

他在天启皇帝刚登基时便上书要重新审理挺击案,写的《复仇疏》在朝中掀起一阵风波。后来天启为他升了官但没再追查这事。可他万万没想到现在郑贵妃,九王已死,又有人拿这案说事,居然把他送到了天牢之中、这件事玩的有些大了。

这一天刑部接到郑贵妃的娘家侄儿郑安报案,他说当年挺击案发生时主审挺击案的王之宷曾向郑贵妃敲诈勒索了两万两银子。

当时郑贵妃没钱让娘家出的银子,银子是郑安亲自送给王之寀的,现在郑贵妃以死,郑家也以泊落,他想要回这两万两银子,所以报的案。

这报案人说这话让谁听着也不真,可刑部把这事告诉魏忠贤之后魏忠贤却说让刑部查一下是否属实。

刑部成了专案组调查这事,结果一查居然有三位证人指证王之案确实收了郑安两万两银子,

这三位证人一位是郑安的亲信,两位是王之寀的下人,三位证人的口供一至。

说当年王之寀在东林党的指示下诿导梃击案的主凶说是郑贵妃派人找他打太子的。最后郑贵妃让郑安去向王之寀说情、王之寀要两万两银子的消灾钱。郑安把银子送给王之寀时是王之寀的两位家人把十箱银子抬回家置放起来的。后来王之寀又将这十箱银子送给几位东林党的大臣,自己留了两箱四千两银子。

刑部把这个结论报给皇上后,皇上立刻批示要一查到底,刑部在魏忠贤的指示下抓捕了王之寀,将他投入了天牢。

被捕后王之寀柜不承认此事,可有三位证人指证、刑部还是对他用了大刑。大刑过后王之宷还不承认。魏忠贤让刑部到他家搜查,结果收出了四千两银子,这四千两银子与别的银子不同,这是当年万历皇帝娶郑贵妃时下的聘礼,是内库的银子,所以银子上有标印,这一下王之寀蒙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家里还有四千两银子,现在从家里收出,这下他跳进长江也洗不清了。

这结果一出那朝中的三合党人马上开始上书弹劾东林党人,说他们穿着道德楷模的外衣,干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是一群道貌安然的伪君子。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弹劾东林党的奏折上了几百封,天启看着头又开始疼了。

老实说天启不相信王之寀敢敲诈当时红极一时的郑贵妃。

要知道当年连太子都怕郑贵妃,王之寀一个蛋大的刑部小吏最在太岁头上动土,真是不敢想像。

可魏忠贤把证人证据都摆到天启皇帝面前时天启也没了主意。

天启无奈,只得让再追查王之寀剩下的银子的下落。

这王之寀打死也不认这事,这个案子算是僵在了那里。案子是无法进行了,可弹劾东林党人的奏折越来越多,后来就连地方府衙县令也开始写奏折弹劾东林党人了。说什么的都有,有弹劾左光斗多年不洗澡的,有弹劾东林党人周延儒怕老婆的,有弹劾东林八君子在东林书院胡言乱语辱骂皇上的、等等花样百出。

这当中唯一没人弹劾的就是同魏忠贤关系好的阮大铖。一时间东林党人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朝堂上几十名东林党官员每天都吓的不敢上朝了。

东林党人不敢上朝,这天启皇帝是不想上朝,于是百官早上一到朝堂就见魏忠贤传出今日不朝,有奏折交内阁转上的口逾。

就这样一直托了半年多,天启皇帝本来还想装聋做哑的玩下去,可有人沉不住气了,这崔呈秀不知从那得来风声,说东林书院的几位君子要阴谋造反。

于是他搜查了东林书院,在东林书院搜出有反动诗词、有骂魏忠贤阉党干政的,有骂皇上玩物丧志的,还有东林书院的人同朝中大臣们的来往书信。

这些东西很快被魏忠贤拿着让天启皇上观看,天启看后知道不管不行了,让查封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一查封那郑贵妃的侄儿郑安又加紧了四处喊冤告状。魏忠贤又搜集了很多东林党人平时不注意露出的破绽,比如收过谁的礼了,为谁说过话了,那件事处理的不公了、和东林书院那些反判份子勾接了、等等一切能至东林党命的证据。

这些弹劾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王之寀的事。这王之寀是东林党人,在天启心中王之寀是个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人,所以当他上(复仇疏)的时候天启虽不愿翻刑部的旧帐,但也不愿凉了忠良臣子的心,给王之案加官三级让他到外任职。

几年过去了,现在王之寀忽然在天启面前成了伪君子,真小人,当年郑贵妃的竹杠都敢敲。

天启起初不信,别人说的多了也成了似信非信、于是他问了他最信任的魏忠贤,他问道:

“你说王之寀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敲诈当年的郑贵妃吗?”

魏忠贤很聪明,几句话就把全部东林党给干掉了。

他回答道:“皇上啊?这王之寀绝对没那么大的胆子,他也没那么大的能力,但他有东林党这棵大树撑腰,什么事也能干的出来啊?当年东林党能左右万历皇帝的立储问题,难到还不敢对郑贵妃下手吗;你记不记的郑贵妃临死时在遗诏上写的冤字,这都是拜东林党人所赐啊?这王之采所得的银子一个人落了四千两,剩一万六千两银子可都分给了朝中的几位东林党重臣。可见他们是攻守同盟、其势所大呀!后来东林党人在移宫案中至所以为皇上立大功、其实是怕郑贵妃得势找他们秋后算帐,他们打着保大统的旗号在掩盖他们的卑鄙行为啊!这东林党在朝中作猖几十年,盘根错结的党徒众多,早以是可动撼江山的大患了。皇上再不管恐会出大乱子的、特别是东林书院教出来的学生。个个能言巧辩、时常讨伐政务、散布反动谣言,这是要暴动的前兆啊!”

天启道:“他们有这么厉害吗?”

魏忠贤道:“当年万贵妃都落的个破财消灾,皇上可想而知这东林党人手断有多么毒辣!”

天启道:“我说当年的挺击案中两位被指证的太监怎么会被当场打死,原来是这王之寀刑讯逼供啊!”

魏忠贤又道:“当年挺击案的卷宗臣也看过,那行凶之人张差本是疯子,后来被王之寀用饿死他的手段恐吓后,才按照王之寀所教给他的话,指证是郑贵妃的身边的太监庞保,刘成指使所为。因此才把挺击案的主谋定为郑贵妃。这之后众大臣不依,连名上书要万历皇帝处置郑责妃、郑贵妃无奈只的跪求太子,也就是先皇,先皇到万历皇上那里求情才不再追查此事。从那时起郑贵妃便背上了谋杀太子的冤名、只到现在这案情才真像大白、原来这一切都是王之寀有意为之,意在敲诈郑贵妃一大笔银子啊”

天启道:“我也问过当年拦住那张差的柳公公,具柳公公所言,那张差并无特别之处,到像是一个疯子,”

魏忠贤道:那莽汉张差只是蓟州樵夫,因家中集的柴薪让人烧了,气疯后进京申冤,走错路才手提木棍到了慈庆官、柳公公拿下他后他也实说了原由,可到了刑部王之寀审理后就成了张差是两个乡亲介绍,让他跟着一个不知名的老公进京干些事情,这老太监让他带木棍去打人,遇到人就打死,然后老太监还会救他,事成后给他几亩地和一些钱。这张差就跟着这老太监到了慈庆宫门口,那老太监手一指让他进去打人他就去了。

再后来十三司重审张差时,张差又说是同村马三道和张守财介绍的太监庞保和刘成、再后来庞保和刘成被打死、那张差的同乡马三道和李守才被判流刑,这就是当年挺击案的经过、皇上你想一下,如果郑贵妃要请人刺杀太子,会找一个疯子做这事吗:再则那慈庆官又不是只有先皇一个人在,这疯子手提一个木棒就能杀人吗:这些疑点他王之寀能看不出来吗!结果他一审把案审成了谋杀案、最后得了郑贵妃的二万两银子才算了事,可想这王之寀心有多毒、这东林党势力有多大,”

天启想了想道:“你说的也是,谁会请个疯子来杀人,看样子郑贵妃确实是冤枉的。”

魏忠贤这时忽然跪下道:“皇上啊!东林党一天不铲除,国无宁曰啊?”

天启道:“东林党一直以来都以忠君卫国的面目展示在朕的面前,想不到他们还有这么阴暗的一幕,真是罔负圣恩,命今东厂全力置办东林党一案,将东林党一网打尽。”

魏忠贤道:“皇上圣明,臣这就去办。”

就这样梃击案的结果一下子黑白颠倒了,魏忠贤的目的得到了。

魏忠贤行动很快,不到一个月时间朝野上下二百多名东林党人便被以各种不同的罪名抓了起来,都被关进了天牢。

那被下人指证说收了王之寀所分赃银的几位大臣当然也在其中,他们进了大牢后也被严刑逼供,可他们都否认此事,结果被打死几个,左光斗也在其中。

王之寀又被严审时只的承认是自己一个人得了二万两银子,并没送给任何人。这样便坐实了王之寀的罪名。

东厂的人想玩个猫戏老鼠的游戏,说让他把银子吐出来还给郑安便可放了王之寀,王之寀的家人为了救他四处借银子还债、又借了四千两交与东厂。

结果王之寀没等到凑够两万两银子出狱,而是冤死在了狱中。

东林党被一网打尽后魏忠贤把所犯死罪的东林党人名单报给了皇上,天启在名单上圈出几个他信的过的大臣不让处斩、其余的秋后全被斩首。

东林党人被斩杀一半以上,风风光光的东林党,在朝中显赫了几十年后被魏忠贤彻底铲除。

魏忠贤其实和东林党没有多大矛盾,他们也没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他所以要灭东林党是因为别人对他的捧杀。

他现在是九千岁,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只和皇上差一岁了,全国到处都兴起一股建魏公祠的热潮。他正得意之时东林党却不识时务,要上书让皇上制止这种行为。

这些东林党人都是一股热血的要皇上远离阉党、那王之寀上的《复仇疏》中更是劝皇上不要宠信宦官。这些人攻击魏忠贤,可他们上的所有书都要经过魏忠贤的手皇上才能看到。

魏忠贤扣压了这些奏析,有时候他也拿一两份让皇上看,并专找皇上正忙着搞研发,没空关注这些事时才拿上去,皇上正常让魏忠贤把奏折扔一边、说让他处理。

魏忠贤得了这话便不再提上书的事,他恨东林党人,可他也没办法将他们整垮。只到这郑安开始告状、魏忠贤觉的机会来了,正好他的干儿子崔呈秀主动请缨、要斗一斗这东林党人。

魏忠贤随势就向东林党开战了、这一战、大获全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