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巧织夏 > 第14章 割麻

第14章 割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巧织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永远不会知道从麻到布要经历多少道程序。

七巧在夏家默默的看着娘将一丝丝麻线织成布,看夏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的劳作。

李氏和许氏的身子骨总算一天天有了起色。

三巧的死给夏家人蒙上了阴影,但是活着的人日子还得继续。

手脚伤要养,心也在养,七巧一直想寻找一个突破口。

这一天二娘徐氏要割麻。

就在夏家的院坝下面是一个土坎,坡坎上就长着长长的苎麻。

七巧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听二娘喊六牛来帮忙。

“娘,我来了。“

六牛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嘿嘿哈哈”反复拍打着麻茎杆上的叶片,一会儿功夫一大片苎麻就只留了茎杆,偶尔茎杆上有点嫩叶还残留着。

七巧看六牛耍宝,像足了孙猴子的模样。

难怪一大家子都说他猴跳舞跳。

坡坎上,二娘在剥麻,她折断茎杆让麻皮破裂,手指插入麻皮与茎秸之间,先上后下划动两下然后上麻杆就被剥了皮。

李氏出来见状就喊六牛。

“六牛,将你娘剥的麻拿上来,我来刮麻。”

“好,就来。”

六牛将自家娘亲剥下的麻一把一把的搬到了院坝里。

李氏端来一盆水将麻泡在盆子里,又取来一顶斗笠搭在膝盖上以防水打湿衣服裤子。

只见她原手持刮刀,拇指套了一个竹筒,用力让剥取的粗麻片从竹筒与刮刀之间拉过,麻皮就脱掉了,余下的就是青麻。

刮好的青麻被李氏摆放在一边,六牛又帮忙搭在竹竿上晾晒。

“七巧,看哥哥厉不厉害?”六牛边忙边冲她说:“以后我要当大将军,上阵杀敌。”

“不错,不过,大将军不仅能杀敌,还要排兵布阵,你会识字吗?”

“爷爷说下年就送我去上学堂,我肯定能识字的。”

七巧惊讶老爷子还有这样的打算。

“奶,六牛要去上学堂吗?”

“七巧,叫六哥。”

“那你也没叫我妹妹呀。”

“行,你叫我六哥,我叫你七妹。”

这还差不多。

“嗯,你爷爷说咱们老夏家吃亏就吃在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六牛小说不得还有造化,让他去镇上上学堂。”

“奶,我可以上学堂吗?”

有学堂上,好歹为自己能识字算数打一个掩护。

“咱女孩子上学堂没用,又不能考状元。你还是跟着我们学女红吧。学绩麻纺纱织布,以后还可以靠这个挣点零用钱。”

“可是,我想识字。”

“七妹,等我上学堂了教你。”

“对对对,你爷爷也是这个意思,以后六牛从学堂回来就教你几个哥哥,你的任务很重噢,你得好好学,要不然怎么教他们?”

“放心吧,奶,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六牛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从家里到镇上的学堂有多远?”

七巧记忆中是没有去过镇上。

“有十六里路。”李氏道:“文秀才在那里办了一个学堂,大多数时候都不收束修,只要家里给带一块猪肉或二十个蛋什么的就中。”

这什么神仙秀才,居然在支教!

这么说来穷苦老百姓的孩子都有上学堂的机会了?

“并不是谁家都有这块肉或蛋的,更多的娃娃还得干活呢。你去地里看看,谁家的男娃儿不是五六岁就下地干活了。也就我们家劳动力多,六牛这个年纪还没个正形。”

穷人上不起不学堂,除了出不起束修外更多还是因为没时间。

庄户人家谁家没个三五个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拉扯长大。

再大一点的男孩子就要当劳动力使了。

上什么学堂,上学堂认那几个字又不能当饭吃。

还是地里种出庄稼才是王道。

七巧很感慨爷爷识大体有远见。

其实她这几天也在想,不仅六牛,五哥这个年纪也可以上学堂的。

只是她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怎么开口。

没想到事情居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顺利。

“奶,就六哥去上学堂吗?他会不会害怕,要不,让五哥和六哥都去,这样也有一个伴。”

七巧看着老太太麻利的打麻,变着法儿的想给自家哥哥蹭一个上学的名额。

“五牛都十岁了,过几年就说谈媳妇的事儿了,还上什么学堂人家会笑话的。”

“不会吧,上了学堂能识字,谈媳妇儿是不是更容易?”

“上学堂识几个字有什么要紧,又不是考秀才。”李氏乐呵呵的说:“女方看男方啊,还是要看家底,家风家教。只要有力气干活有本事养家,就好谈媳妇。咱们家没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一大家子和和气气商商量量的干活能养活 一家子,谈媳妇也不是难事儿。”

就比如大牛,谈的就是邻村叶家的闺女,原计划今年冬进门。

因为张家催得急三巧先出了门子,一年之内不能又娶又嫁,所以将大牛的亲事推到了明年正月间。

二牛也订了亲,是桃花山那边陶家的闺女,两个孙儿媳妇老太太都很满意。

就等着明年正月和冬月进门呢。

三巧不出事,就应该是和和美美的一大家子。

结果……

想到三巧,李氏想起了七巧。

以后这丫头的亲事可得上心,好好找那有本事的人家才行。

也不对,还是要娘家人有本事才能护住她们。

看三巧就知道了,要不是自家人硬气要不是七巧聪明发现问题不对,三巧的死就是白死了,连冤家对头都找不着。

“奶,我脸上花了吗,您看我干嘛?”

七巧心虚,奶奶该不会怀疑她什么附体吧?

“我就在想,要是五牛六牛能考个秀才功名什么的,让他们上学堂也许是一件好事。”

自家也不是出不起这点束修修,少一个人干活儿也没事儿。

“对啊,要是两个哥哥当了秀才,是不是可以有免除徭役田税、见官不跪、遇罪不轻易处罚、出门游学的权利?”

这一问,直接将李氏给问懵了。

“我哪懂这些,得问你爷爷。”

夏老爷子刚好扛了一把锄头去地里看了田缺口回来。

“啥事儿?”

“七巧问家里有秀才是不是可以免什么税啊,免什么跪什么的。”

老太太还真是学不圆滑这话。

七巧连忙将自己的疑问抛了出来。

“那是自然,秀才可不是谁家都能出的,那得祖坟山冒青烟。我们昌元县一共也没多少秀才,老老少少加起来恐怕也就只有二三十个。”

“爷爷,让五哥六哥上学堂考秀才。”

七巧兴奋的说道:“以后我们就不怕王家刁难了。”

“你呀,想得简单!”

夏老爷子直接笑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