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巧织夏 > 第13章 刷浆

第13章 刷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巧织夏!

“三巧,我可怜的三巧……”

村民走后,许氏看着家里三巧的灵桌痛哭不已。

许氏这一哭,家里瞬间就变得凄凉,女人和孩子都在抹眼泪。

奶奶李氏自三巧上山后就卧床不起了。

徐氏和黄氏这几日也没有让大嫂做事,两妯娌默默的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听到大嫂哭,她们又躲在厨房里抹眼泪。

“哎……”

夏老爷子看着三巧的灵桌也是一声叹息。

按规矩,人死后人供灵一年的。

三巧的灵位供在家里,更是为这个家平添了几分惨景。

“大娘,您别哭了。”

七巧让五哥将自己抱了过去直接抱住了许氏的胳膊:“大娘,人死不能复生。您这样伤心三姐在天之灵看见了也会难过的。”

“七巧啊,大娘的心都碎了。”

是啊,这样的事放在任何一个当妈的身上都会心碎。

“大娘,七巧也想三姐,也心疼。可是我们的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啊。您看您的身体已经垮成这样了,奶奶也病了,您这一哭,二娘和我娘都在哭,大伯和大哥他们眼眶也红红的……”

一家子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大娘,您也看见了,王家还在欺负我们,他们在煽动村民来对付我们。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要加油努力奋斗。只有我们夏家强大了,才能不被人欺负。”

“七巧说得对。”夏老爷子突然间被小孙女这话惊醒:“老大家的,别哭了,哭也没用,咱们得想法子。”

当前最重要的事儿是村民们闹腾。

今天解决了,明天后天呢?

只要王家一日不收小河沟村民们的麻线,村民们就会闹起来。

“爷爷,咱们家不也有腰机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织布?”

“是可以织布,只不过是织来自己家穿。”夏老爷子发现小孙女眼里闪着光,知道这丫头是个聪明的:“你是想织了布拿去卖?”

七巧确实是这样想的。

“哎,你到底是小孩子。”

昌元县所有的织布作坊都是靠着王家布行生存。

王家有一个大的作坊叫王家麻坊,里面有上百的工女,所以他们在大量的收购麻线。

昌元县也散布着一些零星的家庭作坊,织出来的布全都卖给王家。

普通人家也织布,织出来的布与王家布行出来的布就是两种模样了。

夏家人也会织,织的布就给自己家人裁剪衣物。

而且,这些布很粗糙,穿在身上都硌人。

只有他们这些男子才穿着干活,女人和孩子大多还是去买布料来裁剪衣物。

所以,七巧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不能实现。

“爷爷,我们总要试一试。”

若不然,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自家的麻线卖不掉,村里人的麻线张家也不收,这才开始呢,时间一久肯定要闹矛盾。

七巧想要找到平衡这事件办法就只有自己家搞个作坊。

收了村里人的麻线纺纱织布。

当然,布还得找一个销路。

“哎……”老爷子又是一声叹息:“这事儿你就不用想了,倒是你们几个,明天该干嘛干嘛日子还得过。”

“老大老二,明天你们去半山腰那块土打一个粪坑。家里的多余的粪挑上去储存,回头种小春的时候用得上,也不用那么辛苦的挑。”

“老三,你和大牛去富春家抬两只小猪崽回来,富春说满了双月了,现在喂到过年有点小,等明年栽秧子的时候卖肥猪倒也合适,又正好可以多积点肥。”

“二牛,你去你幺姑家背小兔子,六牛,以后找兔子草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你不要整天猴跳舞跳的。”

“啊,噢,好。”

不对,自己都找兔子草了,那七巧干嘛?

“七巧是女孩子,自然不能跟着你满山跑,等她伤好后要跟着你奶奶她们学绩麻纺纱织布。”

“对,我要绩麻纺纱织布!”

七巧对爷爷的安排很赞同。

一家之主肯定是要有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知人善用,合理分工。

眼下最要命的是自己的伤。

伤筋动骨一百天,昨天爹又上山找了一些草药回来,五哥用石对窝捣碎了,娘给换了药。

换上去的时候凉悠悠的,结果没一会儿就火辣辣的疼。

娘还说要忍着点,这是正常的。

七巧很怀疑有没有用。

结果爷爷说在乡下跌打摔伤都是用这些草药敷,敷了就很,很有效。

既然有经验七巧也就不再反对了。

这个时代也没有手术什么的,都是中草药发挥疗效,能治就好,治不了那就成残疾了。

七巧想老天爷大约不会给她开玩笑吧,让她老大远的穿到异世来成一个跛脚女什么的。

毕竟,自己拿的是一个女主的戏份。

只不过,实在是有点惨。

眼下,要怎么样才能渡过这个难关。

这一宿七巧都没睡着觉。

第二天,许氏强撑着吃了一喝稀饭,还主动揽下了照顾李氏的任务。

今天该徐氏煮饭了,黄氏自然就是绩麻线。

“算了,我还是去织布吧,那里都有一斤多的麻线了又卖不掉,织了布回头给五牛裁一套衣服,今年长了个头了,衣服裤子都短了一截。”

“老三家的,我那里还有几两麻线,你一起拿去织了。”李氏躺在床上听见黄氏说织布:“留着也没用。”

“好,娘,我知道了。”

七巧坐在堂屋里,睁大眼睛要看着亲娘织布。

结果黄氏从厨房主里端了一大碗米浆出来。

“娘,您这是干嘛?”

“刷浆。”

黄氏在纱线上均匀的刷新鲜米浆,看她动作熟练在纱上飞快的刷着,七巧有点傻眼。

上辈子,她进山里去采访夏布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也见过村民们织布,就直接用麻线织的啊。

经过黄氏解释才七巧才明白浆纱是必须的流程。

因为麻线粗硬,织造过程中易起毛头,纠缠打结会影响织造效率。同时也能让纱线更加的服帖,增强纱线的强度和韧性。

看来上辈子的采访记录里她漏掉了一些准备工作。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现场看才能更了解。

“你这丫头,又不是第一次见我织布,今儿个怎么这么话多?”

七巧……赶紧的闭上了嘴。

言多必失,小心掉马甲。

不能动不能说,那就默默的看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