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八零,娇软美人事业爱情双丰收 > 第83章 准备工作

第83章 准备工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八零,娇软美人事业爱情双丰收!

苏甜甜带着两个孩子吃了饭,再一看墙上的时钟,才发现已经快要七点多了。

现在已经有《新闻联播》了。

但是,这《新闻联播》也不是人人都能看的,得家里有台电视机才行。

这年头,电视机可是个稀罕东西。

别说苏甜甜家里了,就是整个窝棚区,也找不出哪家有电视机的,可能只有住在筒子楼里的钢铁厂领导们,家里才可能有这物件。

《新闻联播》在收音机上也能够听,但收音机也是个贵件儿,苏甜甜家里没有,刘芳菊家里也没有。

他们要听《新闻联播》,得上外街,到那边的供销社里头才能听上。

《新闻联播》这东西,苏甜甜上辈子没少听,新鲜劲儿早就过了。

两个孩子还小,也没到能听懂这些东西的岁数,他们家干脆就不去凑热闹了。

再说了,明天一早,她还得去集市上采购呢。

抱着两个孩子聊了会儿天,眼看着过了八点钟,苏甜甜就催着他们去睡觉了。

这个岁数的小孩子,有那闲工夫学习,还不如多睡一会儿,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身体好了,以后读书也不费劲。

孩子们睡下以后,苏甜甜进了卧室,从桌子底下摸出个笔记本,对着蜡烛一笔一画的写起了明天要做的菜单。

这也是为了方便记账,自从搬到钢铁厂以后,家里头每天支出多少,收入多少,苏甜甜都是一笔一划记下来的,这样一来,家里头还有多少钱,心里也有数。

反正,陆谦在钢铁厂里头当高级工程师,别的没有,纸笔那是管够的。

陆谦也支持老婆读书写字,有点文化,不当睁眼瞎,总比连报纸都看不懂要好。

等到九月份,壮壮也要上学了。

陆谦干脆从外头找来了一套小学课本,没事就在家里头教苏甜甜和壮壮读书认字。

苏甜甜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上辈子当了老板以后,也是自己去扫过盲的,至少小学课本上的字儿认起来没什么问题。

这辈子还年轻,苏甜甜觉得,等以后有了时间,去读个夜校什么的,拿张毕业证也是挺好的。

至于陆谦,那就更加有志向了。

一九七七年刚恢复了高考,他就去试了一次,可惜成绩不太理想,加上厂子里又给他升了高级工程师,就没有去读大学了。

今年,他准备再考一回,目标不是别的,就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青华北大!

苏甜甜知道了他这个想法,也是被吓了一跳。

青华北大!那是什么档次的学校?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陆谦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告诉她,准备考那儿读书去,还不得把她吓死。

不过,等苏甜甜冷静下来,再细细一想,又觉得合理了。

陆谦能从红花村考进钢铁厂,那脑子确实是杠杠的,再加上前两年高考那么激烈,他还能考上华兰大学,就说明这人确实是有几把刷子的。

只不过是在工作和学习之间选择了工作,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才会放弃钢铁厂的工作去读。

毕竟他现在可是有一家老小要养的人,那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还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一家人考大学的考大学,读小学的读小学,每天晚上的学习班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苏甜甜看了会儿课本,把明天要弄的菜给计划好了,时间也差不多到10点了。

陆谦还没个影子,估计今天晚上是要在钢铁厂那边睡了。

钢铁厂还留着他的宿舍,方便他晚上加了班去休息。

苏甜甜洗漱了一番,直接就睡下了。

一夜好梦,陆谦果然没回来。

第二天一早,苏甜甜六点钟就爬起来了。

从床上把两个孩子薅起来,抓紧时间洗洗刷刷一番,又把昨天晚上剩的大米饭拿出来,炒了个蛋炒饭,和孩子们一块吃了,就急匆匆的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了。

集市上人多眼杂,她不可能带着两个小孩儿一起过去,得先把他们送到刘芳菊家,拜托刘芳菊帮忙照看着,再自己去集市上采购。

刘芳菊知道她今天打算试营业,一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了。

一见到她,就热情的招呼道:“甜甜,来啦?那边集市上正热闹,我估摸着你也快来了,就先出来等你。”

苏甜甜见到她这么热情,那颗心顿时就定下了一半。

苏甜甜:“谢谢刘姐,我这两个孩子还得麻烦您帮我看着了,一会儿我中午做了饭,你和芳梅一块儿过来吃。”

这倒不是客气话。

她反正今天是要试营业的,中午准备做几个菜,弄成盒饭,拉到厂区那边去卖。

多做刘芳梅和刘芳菊那两份,根本算不了什么。

人家帮她看孩子,她也得有个表示。

不过,刘芳菊是个实在人,不愿意占她的便宜。

刘芳菊:“甜甜,你弄那么多菜本来就不容易了,用不着再做我俩的,要我说,你中午上我们家来吃,还是方便又省事。”

苏甜甜摇摇头:“哪能让你们又帮我看孩子,又带着孩子上你们家蹭饭啊,就这么说定了,中午你们过来吃,也尝尝我的手艺。”

刘芳菊还想说什么,但苏甜甜赶着去集市,把两个孩子往她手里头一塞,就急匆匆的走了。

窝棚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从她们家走到外街集市,还是要个小十分钟的。

苏甜甜一路走就一路在盘算,一会儿到了集市,要去买些什么。

她今儿打算做两个荤菜,再加四个素菜。

菜单是昨天就计划好的,两个荤菜就做糖醋小酥肉和辣椒炒肉,一个辣的一个酸甜口的,吃不吃辣都有的选。

素菜就做油淋茄子,素炒花菜,西红柿炒鸡蛋和黄焖土豆块儿,都是颜色鲜亮,吃起来下饭又顶饱的菜。

每份盒饭里头两个菜搭配着,两个荤的卖八毛钱,一荤一素卖五毛钱,两个素的就卖三毛钱。

这价格,放在红花村上,那肯定是贵的没谱了。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在红花镇的小饭铺上吃一顿,点上三四个菜也就五毛钱,大米饭还是管够的。

但这儿是钢铁厂,工人们普遍都拿着十几块,二十块的工资,那种工龄长的,一个月光是工资就三四十了,根本就不缺钱。

钢铁厂的食堂里头,一个素菜就卖三毛钱,还看不见一点油星子。

正是因为这样,外街上才会有那么多小饭铺,工人们三五成群,一人来点一个菜,凑上一桌子还能喝点酒,不比吃食堂快活?

但就算是小饭铺,那一个素菜也是要两毛钱的,胜就胜在大米饭管够,用不着再花五分一毛的去打饭。

她这盒饭跟食堂和小饭铺比起来,那叫一个物美价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