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 第65章 上梁

第65章 上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后世来者在古代被迫种田!

今天是温家老宅的动土日。

一大早,温氏几家便准备了祭祀品,就等刘师傅来举行仪式。

这次是温沐晨动的第一锄头,接下来只要交给刘师傅他们就好了。

温家建的是一进的四合院,这边不用分太多人过来。

再看隔壁的沈家新宅,再有个5天就可以上梁了。

这两天,镇上的瓦窑已经开始把最好的瓦片运了过来。

温慕清给了沈誉100两银子,算是给温沐晨出的建房子的费用,

沈誉爽快的接下了,娘子的用意他明白。

接下来空闲的几天,沈誉带着大伯几家、李氏几村长家,还有几家愿意种植花椒树的人家,进山把那些大的花椒树都挖回来了。

除了几家的院子能种下,其他家都种在新开的旱地里了。

这里建房上梁小摆、进房大摆酒席。

上梁就请建房的人、亲近的人喝酒就行,因此温慕清还得准备几桌席面。

这个席面要有酒、有肉即可,不必大办,走个形式就成。

上梁的时间选在了正午,太阳正盛的时候。

大伯母几家和村里的几位妇人,今日来帮忙做席面,主菜由温慕清掌勺。

祭祀桌上有猪、鱼、鸡、蛋、豆腐、香烛等祭品,由瓦匠、木匠等边说好话边敬酒。

祭梁结束后,便由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顶,或用绳将正梁拉上去。抬梁或拉梁的时候,鞭炮齐鸣,上梁师傅要唱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在上梁的过程中,要将正梁平平稳稳往上抬,忌讳一前一后,高低倾斜。

将正梁放平稳后,男主人要将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寓意五谷丰登,并将红布披在梁上。

匠人将果品、食品等用红布包好,边说好话边将布包抛入由主人双手捧起的箩筐中,这个程序称为“接包”,寓意接住财宝。

当主人“接包”后,匠人便将糖果、花生、馒头、铜钱、“金元宝”等从梁上抛向四周。

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人越多东家越高兴,此举称为“抛梁”,意为“财源滚滚来”。

抛梁结束后,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这叫做“晒梁”。

上梁仪式结束后,就开始摆酒席了。

25个工人、两做饭婆子、刘师傅,还有今日来帮忙的人,沈家几人,一共准备5桌菜。

今日的菜品有酸菜鱼(微辣的)、番茄酸笋鱼、白切鸡、干锅鸭、卤猪肉、麻辣豆腐、小炒肉、大骨干笋汤、凉拌黄瓜、清炒豆芽。

每桌还配了一壶酒,因为吃完饭还要继续做工,工人们都只喝了一口意思一下。

他们没有吃过味道这么丰富的鱼,一时间鱼肉成了最受欢迎的菜品。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又到月中了,沈家的新宅在上梁10天后建成了。

所有工人都在温家赶工,争取5天后上梁。

沈家的前院都铺了青砖,只留了靠院墙的一排种植物。

之前一直没从盆里移栽出来的玉兰花苗,今日便由李老头和沈誉移栽好。

之前已经种下去的葡萄藤和桃树边不动了,让他们在老宅那边继续生长。

反正老宅以后也会继续打理,客人多了也可以到那边去住。

温慕清第一次走进建好的新宅。

从第一道院门往里走,进入四合院的大门,左手边是倒坐房。

进入大门,往左边拐就是前院,前院左右各一间小的住房,前院有从垂花门进入内院。

这个和普通的四合院又有区别,把正房两边的耳房都给成了厢房。

原有的东、西厢房往前院院墙移一些,这样就多出来两房间,内院便有了五个房间。

因为地方够大,房间之间还空出一些空间,很好的保护了住房内的隐私。

每个房间都分出一小间浴室和茅房。

这茅房、浴室,温慕清有提议过,做成能直接往外排水的那种,很方便。

院外的旱地里做了化粪池,宅子下还做了排水通道,联通各个房内的浴室。

新房子进了家具,家具还是有些木漆的味道,还要再晾去去味。

因此为了方便选了十二月初五,当天沈家、温家一起办暖房宴。

10月19,温家上梁,温慕清提前一天去接弟弟回来了。

这次的上梁宴依然有之前的人来帮忙。

上梁仪式的程序和之前一样,只不过是换个男主人,有温沐晨参与仪式罢了。

温家的家具,温沐晨交由姐姐来选了,最后这个任务自然又由沈誉包揽了。

用的材质一样、选的家具也差不多的样式,只是这部只保留一间正房,两间厢房,一间书房。

几十个人盖一个院子自然很快,上梁后两天就全部搞定了、

一进的四合院,院内铺了青砖,也保留一排土地种植物。

完工后,沈誉给刘师傅结算了工钱。

沈家100两、温家60两,这里面不包括材料费。

只是建房、挖地下室、做暗格、挖化粪池的银子。

一般家庭建个青砖瓦房,一进的院子,包括材料一起也要70两左右,就只是建房,没别的要求。

沈家内院和前院的客房、住房下都挖了地下室,入口比较远,在沈誉夫妇房间内,因此工费贵些。

温家这边只在厢房下面挖了两个地下室,入口在正房内。

最后沈誉还给了刘师傅20两的酒钱,请大伙儿喝酒,希望他们遵守自己的的职业操守。

刘师傅是济仁堂的周大夫介绍的,信得过,只是下面的人他并不了解。

还好的是,挖地下室的几个人都是刘师傅的儿子或者侄子。

新家当然得配马车啦,因此消失了几天的林若寒又来了。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给他们送马车,他实在是受不了那个驴车,更看不惯沈誉驾驴车。

这马车是全新的,很豪华,和林若寒的差不多,只是少了一个标志牌。

“怎么样?这马、马车还不错吧?”

林若寒把马车交给林子祥,让他教会李老头驾马车。

“嗯,不错,谢谢你,让你破费了。”

温慕清见沈誉没说话,便回了一句。

“嫂子,你这话说的,就凭我们家和你们家的关系,这马车还显得轻了呢。”

“那你倒是送些符合我们之间情谊的。”

沈誉话一出,温慕清就拍了他一下。

这人怪了,不懂他傲娇些什么,都不能好好说话。

“不过还真有,这不我这几天去了云城,那边的管事把第一批酿制的葡萄酒给我尝了一下。”

“第一种是嫂子给的方子,他们放的糖多了些,有些甜,很适合女眷引用。”

“第二种是拿现成的米酒加糖泡那个黑色的葡萄,颜色很漂亮,就是酒烈了些,不过口感不错。”

“我回来前,已经派人把第一批酿制的葡萄酒送进京都,不出意外的话会有赏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