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不过的守候 > 第146章 斑马斑马

第146章 斑马斑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不过的守候!

“独”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繁体字写作独,是形声字,犭为形,蜀为声,本义为一个,独自。

独的释义有四个:

第一:单一,单独,独自。贾谊的《陈政事疏》中有:“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第二:老而无子孙的人。《礼记》中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刘向的《战国策》中有:“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第三:唯独,只有,仅仅。《孟子》中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第四: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司马迁的《史记》中有:“独不怜公子姊邪?”。

独这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词就是:孤独。我曾经去过那么两次县图书馆,不经意间翻阅了林语堂先生的书籍,其中里面的对“孤独”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虫,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瓜果、走兽、飞虫自然热闹,可那都与我无关,这就叫孤独。看来,孤和独是分不开的,因孤而独啊。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玩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今天读这一段文字,格外的有感触,是啊,俗人都显得聪明灵光,只有我看上去愚昧无知:俗人都苛察计较,只有我迟钝糊涂。恬然守静像大海一样无所不容,如大风一般飘荡好像不会滞留于某个地方。众人都有才可施,唯独我愚笨无能。我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只看重道的指引。

在半生的过往中,我曾经无数次的遇见孤独,并对它拼命的抵抗,到处寻找可以避开它的方法,但它如影随形,怎么甩也甩不掉。

经历世事沧桑,天命之年过后,才知道,人本就孤独的来,也孤独的去,这是常态呀!偶尔的热闹喧嚣,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不同的阶段遇到当时相同频率的人一起走一程而已。

人间只是一场场路过,就像住店,一觉醒来,各奔前程一样,能够长久陪伴的人只有自己的影子,孤独是注定的,所以叫:形影孤单,能够坦然面对孤独,享受孤独是人生的一种豁达。

而孤独和寂寞相连,寂寞就很少让人享受了,曾经听一位得道的高人说过:“寂寞是人最大的苦。”,人如果能够耐得住寂寞,那就是战胜了自己,是强者。

感觉寂寞是灵魂的孤独,能够在有生之年两个相近的灵魂相遇,相知,相懂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要珍惜的,因为那是忍受了太多的孤独寂寞才遇到的。

此时我能够理解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那份相懂的愉悦,能够理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那份重拾的孤寂。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不用去外界寻找,好好修为自己,修自己的内心,去掉一个个执念,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会让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知音啊!

用赤诚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用善念来感受这个世界,用灵魂来行走于这个世界。如果你慈悲于宇宙万物,都懂他们,你将溶于万物之中,那你还孤独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做一个孤勇者,沿着大道,一起,向宇宙出发!

“舍”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会意字,由亼(ji,二声)、屮(cao,三声)和口上下组合而成合起来表示客栈、客舍之义。

舍有三个读音:,she,四声,三声,shi,四声。

舍(she,三声)的释义有两个:

第一:舍弃,放弃,停止。《荀子》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二:施舍,给予。《左传》中有:“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由这个舍字很容易想到:断舍离,这三个字在我的头脑里一直是感觉修炼中的用语,刚才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一个网络用语,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那么我们舍什么呢?舍那些舍不得的东西,你眷恋什么,就要舍什么,因为无论什么,终究是要离你而去,人要试着接受这样的现实,就像感情,爱情,亲情,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会流逝一样。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哪!但情没有了,还有更高级的东西:慈悲啊!是对所有人的好,没有分别,那是谁也动不了的。岂不是更好?

人没有那个能力,保证自己认为的美好的东西不改变,那只是人自己的妄念,而事实上,在这个世间的所有的东西,都会随着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着,就像食物时间长了会变质腐烂一样,一切都不会是当初的那样,再也回不到以前。

人的改变是正常的,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喜欢的人不再是原来认知里的完美的他了,是因为从前自己的认识错了吗?不是,是时光已经走过了那一段旅程,你当初认识的他,是真实不虚的,而现在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得转变观念哪。

其实不光是对方变了,自己也变了,只不过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改变而已。所以,不用否认自己过去的认识,也不用否认他人曾经的美好,只是接受现在,接受改变即可。

就像遨游于宇宙中的两个星球,因为有相互弥补的东西而被吸引,也因为相近的东西很多而产生共鸣,相互碰撞以后,如果不分开,那么它们的合体就会因为彼此重量的增加而偏离自己的轨道,会下沉。

而我们的灵魂是要提升的呀,身体越轻越好,当然选择是每个人的权利,可以选择捆绑在一起,然后沉沦,那就要在世间轮回。也可以选择放弃,提升自己,也放过他人,但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对于现实的一切痛苦,不用嗔怪任何人,都是自己自作自受。是不是这样?

我们再看看这个词:舍不得,也就是说要舍的是不得的东西,舍弃负面的东西,人的内心不会空,那正面的东西就会填充进来,若如此,不是很好嘛?

但人往往感觉拥有才是幸福的,失去或者放弃是痛苦的,人不愿意痛苦,只想幸福,这只是一厢情愿,世间没有那么美好的事,二元世界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你有多幸福就会有多痛苦,所以,无所谓拥有,缘聚缘散,去留无意,只享受当下,随缘即可。

其实细品一下,真正的痛苦不是失去什么的时候,是人在名利情中你执着的心想放又放不下的时候,才是痛苦的,所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要相信,舍弃的一定是不好的东西,有失有得,不失不得,那么你得到的就会是好东西了。是什么?德呀!有了德,才会真正的拥有一切。

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是灵性开启的高维时代,需要我们用修行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境遇,不再只需要智慧,有可能要绝圣弃智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领悟,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就可以了,同道之人,我们一同沿着大道,携手前行,可好?

“争”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篆文是会意字,两只手一上一下,像在抢夺一件东西,楷书写作争,也写作争,今写作争。

争的释义有四个:

第一:夺取,争夺。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第二:竞争。《韩非子》中有:“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有:“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第三:争执,争辩,争论。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中有:“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第四:争着,抢着,争先恐后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有:“永之人争奔走焉。”。

与争组成词语的很多: 争吵,争辩,争斗,争气,争分夺秒,争先恐后,百家争鸣。

我渐渐的发现,无论是字还是词,本身没有褒贬,是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境遇,赋予了字,词不同的意义,便有了好坏之分,褒贬之意。更确切的说,是人自己的观念赋予了字,词当时,当下的意义。所以,会众说纷纭,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争”这个字,在我们小时候,偶尔可以在墙面上发现几个字:力争上游!人们的头脑中,争这根弦崩得很紧,好像是一种积极上进的动力,但仔细观察,争的背后是什么?争名夺利呀!争的是一种虚荣,一种显示心的满足,是一种比较以后的骄傲,是一种盛气凌人的姿态。

这种心里状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人年轻的时候,或许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不算什么,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渐渐老去,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就是一种负能量,在吞噬着人的善良,伤及自己以及最亲近的人。

所以,性格中有着争强好胜的特质的人,到了老年,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平和自己的心态,会为难自己,会无意中自戕,自虐,自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较劲,这大概就是争带来的后遗症吧,很可怕。

我们再看看“争斗”,争演变成斗的状态。我们看“一地鸡毛”这个词,怎么才会造成一地鸡毛呢?两个鸡掐架呀!

可以还原这样的场景:两个鸡对立的站着,本就小的眼睛却因为愤怒而瞪着,怒目圆睁啊,脖子挺着,头昂着,鸡素子在颤抖着,发出咕咕的声音,所有的毛都竖起来了,随时准备攻击对方,一旦一方有行动,那么这场厮杀之后的场景就是这个词:一地鸡毛!

这很像两口子打架,两个战斗鸡,而那鸡毛就是他们的孩子,牺牲品,所以,百年才修得共枕眠的两口子,不用这样相爱相杀的,伤及无辜的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是双方都最疼爱的人,这样的争斗,不光是两败俱伤,而是全军覆没,成本太高了,所以,修为自己,不能让自己的坏情绪泛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平服自己的内心才是上策。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词:呆若木鸡,这个词的背后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盛行斗鸡,齐王很想赢得比赛,专门请人训鸡,请来的这位道人,对于活蹦烂跳的鸡不是让它越来越斗志昂扬,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它一点点失去斗志,当把这样一个训好的鸡弄到台上的时候,其他的战斗鸡一看,这些鸡像木头一样,扭头就走了,那么这只像呆子一样木讷的鸡就获胜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词哈!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虽然有些晦涩,懵懂,但多少可以从中参悟到争是不接近于道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还是沿着大道前行,才不至于路越走越窄,走进死胡同。有谁不愿意走宽敞光明的大道呢?那就不用那么争,稳住心,安住神,尽人事,听天命即可,你可否认同?

“强”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异体字为强,是形声字,虫为形,弘为声。本义指虫名,后用此字代强,表示有力。强有三个读音:qiang,二声,三声,jiang,四声。

强(qiang,二声)的释义有五个:

第一:弓有力。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杜甫的《前出塞》中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第二:强壮,有力。《荀子》中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第三:强盛,强大。《韩非子》中有:“国无常强,无常弱。”。

第四:略多的,过盛的。白居易的《寄令狐相公》中有:“梁园不到一年强。”。

第五:加强,增强。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强的组词很多:强势,强者,强健,强盛,强项。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强项,显出强势,成为一个强者,有强健的体魄,一个强盛的国家。

强的组词还有刚强,由刚而强,但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柔弱胜刚强。”。看起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有时候该柔的时候,还是柔一些比较好。刚容易折,而柔则不同,它会有韧劲,叫:柔韧。持久性强,不会轻易折。

那么究竟什么是强呢?我们看看老子在《道德经》中怎么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从老子这里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所以,有一种说法叫做: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如果是这样,在彼此发生矛盾的时候,眼睛不用再向外看,找对方的不是,而是反过来看看自己,因为敌人不在外面,在你心里,在你的观念里。是不是这样?

经常看到两个人吵架,我们很多时候,会把声音高的人认为是强者,其实,越是外在表现出强势的,他的内心越是虚的,是空的,因为内外是相互对应的,阴阳相对的。所谓:外强中干吗。

而与之相反的是,越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柔柔弱弱的女子,她却是最有张力的,她因为柔,可以百折不挠,因为柔弱胜刚强啊。

在生活中,男人应该刚强些,女人应该柔弱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家里,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所以,如果女人很强,势必让男人感到压力,不爽,那么家庭氛围就会不好,直接影响的不光是彼此的情绪,更让孩子不好受。

所以女人可以在职场上强势,但到了家里就要转换角色,要示弱,女人就是家中的风水,你通过自己所有努力得到的财富为家中所做的贡献,不如你做回自己,做一把真正的女人,如水般柔美的女人。那是家中最好的风水。

若果真做到,又有哪个男人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呢?那家里还会有一地鸡毛的战争吗?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愿我们女人更好的修炼自己,做战胜自己的真正的强者,可好?

“炼”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繁体字写作炼,是形声字,火为形,柬为声。本义为冶炼,销熔金属使之纯净。

而“柬”呢?是会意字,由束和八组成,表示区分若干捆束的东西。或表示将捆束的东西分开,并加以选择。柬是拣的本字。本义为选择、挑选。

而“炼”和“练”也不同,“练”是形声字,纟为形,柬为声,本义指丝织前的一道生产工艺,使丝变得柔软洁白。

所以,火字旁和绞丝旁所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炼的释义为:锤炼,冶炼。刘安的《淮南子》中有:“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

炼这个字我们太熟悉了,每天早晨的锻炼身体是很多人的挚爱,昨天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网红校长在带领全校学生跳戈步舞,帅气,潇洒,学生们一个个像小精灵一样的舞动,锻炼中嵌入了舞蹈的美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所观之人也想跟着节奏跃动,真好!

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曾经是一代人手中的挚爱,激励着一代人的成长。

那么,钢铁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我们以电炉炼钢法介绍一下炼钢原理,供大家参考:

就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

把生铁冶炼成钢的实质就是适当地降低生铁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调整钢里的合金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炼钢的主要反应原理,也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

这里提到了几个词,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比如氧气,在人是不是可以是阳气?比如碳,是不是可以同叹气的“叹”?比如硫,是不是可以同停留的“留”?比如磷,是不是可以同降临的“临”?

所以,人体的阳气如同炼钢中的氧气一样,助燃助力,不能缺失,所以,人要有阳光般的心态才是一个人健康的前提。

那么在炼钢中除去碳,是为了提高钢的韧性,减少脆性,人也如此啊,少些叹息,过往不念,多做好事,善事,人便不那么脆弱,柔韧性多些。

硫和磷在钢中过多就是有害物质,是啊,我们的情绪更多得时候是那些曾经产生过负面情绪事件的影子过多的降临,并在心里积累,停留造成的。所以,不用总停留在过去,无论好坏,过去就过去了,一直向前走才是勇者,叫:勇往直前。

人如果可以借鉴炼钢的原理炼就自己,人生是不是会有很大的改观呢?一定的,要想成为真金,那就得炼,叫:真金不怕火炼哪!钢同刚,无欲则刚啊!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啊!老子的《道德经》中每个字都会让人回味无穷。

王阳明更是强调事上磨,事上炼,知行合一,践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在强调炼,那么我们还等什么?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那就让我们无畏无惧,不虚此行,好好的修炼一场吧!

“恒”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会意字,甲骨文由表示上下二横的二和二横中间的月字组成,二代表天和地,月代表月亮,合起来表示月亮悬于天地之间已经有亿万年的时间;

古文表示弦月,这时就离满月之日不远了,而此时的月色最为光明且光亮持续的时间最长;

金文又加上心旁作形符,表示恒心;在篆文中,恒字中的月写作舟,表示心乘着一叶舟往返于天地之间,经年不变;后来。由日代替了舟。写作恒。

“恒”有两个读音,分别是heng,二声;geng,四声。

“恒”(heng,二声)有三个释义:

第一:永久不变的,固定的。《孟子》中有:“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刘禹锡的《天论》中有:“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

第二:一般的,普通的,平常的。刘向的《战国策》中有:“甘茂贤人,非恒士也。”。

第三:经常,常常,总是。《孟子》中有:“人恒过,然后能改。”,“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恒相组成的词很多:恒心,持之以恒,我们常常慨叹自己做事没有恒心,不能坚持,不能持之以恒,这让我想到了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每天的太阳都会准时的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且阳光普照大地,这种恒定,持久,才会滋养万物,那是一种包容,慈悲,一种大善。

恒心需要正信,正念,正心加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也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这样的正行才会让心恒定,持久。

由“恒”想到了“衡”,衡量,说到衡量,这是一种比较,评定,比如很多人会拿拥有的物质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金钱不光是一种工具,拥有它的多少更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志,所以,趋之若鹜。

但我们如果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世间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却是无价的,比如空气,比如清风,比如阳光,比如云彩,比如真情,所以,但凡可以用金钱衡量的都不是最贵的,最贵的东西都是无价的,是宝贝,所以称呼为:无价之宝。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的财富得和他的德行相匹配,如果德不配位,财富反而是一种祸端,伤及自己及家人。

由此看来,还是多积累德行吧,做善事,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有再多的钱,一天也只吃三顿饭,睡一张床,穿一套衣服,对于一个没有太多欲望的人,太多的金钱反而是一种负累,够用就行了。

而且也不用给子孙留下多少财产,留德就行,自然会有天佑之,若如此,还用那么拼命去追逐钱财吗?得道之人早就说过,尚钱而下下之举呀!唯有修德于天下方可治本。

用正念加持的恒心去做对人有益的事,用正行展现自己的修为,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同道中人,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回家了!今天是母亲节,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更祝愿大地母亲,节日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