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逃不过的守候 > 第147章 董小姐

第147章 董小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逃不过的守候!

“长”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象形字,甲骨文状似一个头发很长的拄着拐杖的老人的侧形。本义是距离长短之长。“长”有三个读音,分别是:chang,二声,zhang,三声,四声。

我们先来看看“长(chang,二声)”的释义,有七个:

第一:“短”的反义。《荀子》中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第二:时间长,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来日方长”。

第三:长度。《论语》中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第四:辽阔,辽远。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第五:长处,优点。刘向的《战国策》中有:“请掩足下之短者,诵足下之长。”;李渔的《芙蕖》中有:“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第六:擅长。徐珂的《清稗类钞》中有:“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第七:常常,经常。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们再来看看“长(zhang,三声)”的释义,也有七个:

第一:年长,年纪大。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孰与君少长?”。

第二:老人,年纪大的人。韩愈的《师说》中有:“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三:长辈,长官,师长,首领,头领。徐珂的《清稗类钞》中有:“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第四:生长,增长。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

第五:抚养,长大。《诗经》中有:“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第六:生育,出生。《庄子》:“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

第七:列在首位的。《孟子》中有:“长子死焉。”。

今天为什么来说这个字呢?两个原因:一来是因为现在的季节到了夏天了,那么夏对应的就是长。夏长;二来,怀孕的儿媳妇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肚子长的厉害。让我对一个“长(zhang,三声)”很有感觉。

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万物能够在地球表面生长的条件有三个:阳光,空气和水。我们的灵魂何尝不是如此,需要的是阳光般的性格,更多的氧气,阳气,和如水般的温柔。

长,成长,能够让人身体成长的是营养,也是我们的五谷杂粮。而能够让人的整个身心一同成长的,却是我们最不愿意遇到的东西:磨难,是在磨难当中依然初心不改的那份坚持,忍耐。是千帆侧过,依旧是少年的一种情怀。历练才会让人成长。

曾经听朋友讲过茅台酒酿造的过程,让我很受启发,好酒不经过百转千回的历练和相当长时间的静候,是出不来那种香醇的味道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通常吃的一种水果:苹果,山上的苹果最好吃,为什么?我想,是不是因为苹果本身要适应山上的这种环境,也就是昼夜温差大而要拼命的给养自己,才能生存造成的呢?

这很像一个人成长历练的过程,高高的捧起,又重重的摔下,像过山车一样,需要的是自己精神的给养足够多,足够长。什么最给养人呢?品性,好的品性,本性,本真的自己。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不改的是那颗初心,真诚之心,善良之心,忍耐之心,是这份对于信念的笃定,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无论如何变换,通向光明的路永远属于心存正念的践行者。

我们可否一同携手,迎难而上,共同成长?如果可以,我们会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你相信吗?

“立”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在古文字中是会意字,由大和一上下结合而成,合起来表示人站在地上。本义为站立不动。

“立”的释义有七个:

第一:站立。《庄子》中有:“提刀而立,为之四顾。”;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有:“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第二:竖立,耸立。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有:“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第三:创立,建立。桓宽的《盐铁论》中有:“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

第四:建树,成就。《论语》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第五:生存,存在。《韩非子》中有:“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第六:确定,确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第七:立刻,立即。司马迁《史记》中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这是“立”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那么为什么想到一个字呢?因为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夏天来临,万物进入生长阶段。

说起夏,想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四个季节中,每一个季节的特点都不一样,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在经过了春天的生发,种子发芽,破土而出,落地生根以后,就到了长的阶段了,也就是夏天,夏天的特点就是热,骄阳似火。

曾经听我大姐解读过为什么锄禾要日当午,是因为除草必须要在中午太阳光最足的时候,才可以把连根拔起的草晒死。看起来一旦生根的东西就不容易死了。

说起“立”字,想到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也就是说踮起脚站着不能久立,大步前进不能久行。看起来要站稳脚跟才可以立足啊!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矩。那么很多年轻人已经三十岁了,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建树,有些丧失信心。

我倒是觉得不必拘泥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厚积薄发,更厉害,所以,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多学习,积累知识,丰盈自己,一旦有了机会,知识会转化为智慧和才华喷薄而出,岂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就是不破不立呀!破除的是观念,才可以顶天立地呀!

那么我们究竟要立的是什么呢?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谓的三观,这是方向,也就是志,志当存高远,行当积跬步啊!志向要远广些,但行动上要脚踏实地才行。古人的话,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回到过去的思想,回归本真的心,徜徉于古人的世界,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不如我们一起,携经典,创未来,如何?

“周”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甲骨文像种满了庄稼的农田之形,本义是细密、紧密;篆文是会意字,由用和口两部分组成,表示能言善辩,说话没有破绽。

“周”的释义有九个:

第一:环绕,循环,围绕。班固的《汉书》中有:“周而复始。”;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中有:“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第二:普遍,周遍,遍及。晁错的《论贵粟疏》中有:“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柳宗元的《封建论》中有:“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

第三:周到,周密。《左传》中有:“其藏之也周。”;《孙子兵法》中有:“辅周则国必强。”。

第四:全,全面。韩愈的《原毁》中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第五:合适,合用。屈原的《离骚》中有:“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第六:周济,救济。同赒。《论语》中有:“君子周急不继富。”。

第七:亲近,相合,团结。《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八:遍,转。陆云的《与陆典书书》中有:“诵玩千周,以当侍会。”。

第九:朝代名。

以上是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

我们单从字面上看看,“周”字是一个口,没封口,里面是一个吉祥的吉。吉祥当然是很多人希望的一个状态,吉祥如意。而字典中标注的周的繁体字是周,是一个周。一个辶,那么感觉这个周是运动的,由此看来,周这个字接近于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我很喜欢听海来阿木的歌,其中有一首《你的万水千山》,歌词中有一句“我曾经等过你,因为我也相信,你说的万水千山细水长流,如今不能再爱你,让暖阳护你周全。若再次的邂逅于人海也还爱你。”。

对于“周全”这个词,是在这首歌中体会到的,是的,爱一个人,如果在这一世只是有缘无分,那么,就像暖阳一样,只给他温暖,护他周全,足矣!

爱如果可以去掉私,去掉自己的欲望,没有任何条件的去爱,那么这种爱就不再狭隘,而是一种慈爱,是种包容的爱,是一种彼此不再捆绑的爱,是一种来去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爱,是一种纯粹的周全。

我更愿意舍予这样的爱,因为彼此都会很舒服,“舒”字就是舍予呀!你可否愿意舒服的去爱?那就抛开自己的欲念,只护他周全吧!偶然有感,同大家共享!

“旧”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的字源中解释为:繁体写作旧,臼为声,萑(huan,二声)为形。本义为猫头鹰。

而臼呢?字源中解释为:篆文是象形字,像一个舂(chong,一声)米的石臼的形状,中间四划表谷米的意思。

旧字的释义有六个:

第一:古老的,过时的。《诗经》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第二:过去的,原本的。《诗经》中又有:“不思旧婚,求尔新特。”;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第三:老交情,老朋友。陈寿的《三国志》中有:“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左传》中有:“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第四:祖辈。

第五:疲劳。《左传》中又有:“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

第六:长久,久。范晔的《后汉书》中有:“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

以上是字典中的解释。

我们来看看繁体字的旧,“旧”,是上中下结构,底下是舂米的臼,上面是草,而中间是一个佳字,那就有点意思了,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旧的东西是好的,它用臼承载着,米是食,民以食为天哪,所以,舂米的家伙也格外器重,而旧只不过是在上面蒙上了一层草而已。可以这样解析吗?

想起了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里的旧时相识,让人很是伤感,我仿佛置身其中,感觉到李清照的那种惆怅,那种借酒浇愁的意境。但借酒浇愁愁更愁啊!还是少喝点为好!

我们现在的人很不喜欢旧的东西,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喜新厌旧,不光是对东西这样,对人也是一样,所以,离婚的很多,不行就换呗。岂不知什么东西都要有磨合的时间,当时间足够长了,也就是磨合期过了,那就好用了,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现在人缺乏的是一种耐性,一种等待,一种包容,一种宽厚,一种仁慈。如果可以增加一些这样好的品性,去除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浮躁,草象征着浮躁,比如,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突破自己,臼象征着限制,那么旧的东西,除去上面的草,再从臼里脱离开,那不就剩佳了吗?是不是这样?

过了天命之年的我,买家具都倾向于古香古色的,像旧家具一样,人也喜欢穿旧的衣服,宽松,不裹身儿,有一种自由不受束缚的感觉。感觉无论是旧物还是旧人都是倾注了以往的情感的,都是有过去的印迹的,所以,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儿开始怀旧应该说是正常的吧!

所以,不要轻易扔掉旧的东西,抛弃旧的人,百转千回以后,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会又好用,又好使的,我们不妨试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