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那年城头一炮,轰出盛世中华 > 第7章 德意日的故事

第7章 德意日的故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那年城头一炮,轰出盛世中华!

几日后,城北老鸦巷。

高景泽觉得郭京是懂流量,会选址的。

老鸦巷虽偏,但是却紧邻汴梁外城最大的酒楼——清风楼。

等以后小报刊印出来,即便专供清风楼里的食客们,就够赚一笔了。

只是……

“为什么不选在内城?”

高景泽蹲在活字印机旁边,研究着它们的用法,一边问道。

郭京则搬着大捆大捆的纸张,气喘吁吁地解释:“一来内城租金太高,二来内城里那些个人,历来对小报不喜。”

“哦?那内城里的人,都喜好什么?”高景泽随口又问,意作闲聊。

郭京把手里的纸张堆进屋内,如释重负:“酒楼谈买卖,青楼戏花魁,茶馆赏茶艺,唯独不喜朝事。”

“果然,历朝历代皆如此啊!”

高景泽想起穿越前,老家的小卖部前,每到夏日午后,总会在聚起那么一堆中老年,拿包花生米,开几瓶九度,就开始指点江山。

你问他如何发家致富他不知道,但是你要问他国际大事,他能给你扯一天。

高景泽起身,无意扫见雕版里好像少几个活字,指着雕版问道:“这怎么少了几个字?”

郭京也凑了过来,解释道:“哦,官家名讳嘛,不能有。太师的名讳,以前有,自从上次……现在也不能有了。”

好家伙儿!

这是属于大宋版的违禁词了。

等俩人规整完小院,已经到了午饭时,高景泽尚无食欲,便打发郭京先走。自己来到屋内,端坐桌前,翻看着郭京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小报。

这些小报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之为报,更类似后世的宣传单。

纸张很小,内容很少。

并且所有的小报都没有如xx晚报、xx日报这样报头,里面所刊登的内容,也是极为单一,比如朝廷的人事任命:“政和七年,春,三月,童贯领枢密院;政和七年,夏,五月,蔡攸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录院。”

当然也有些国际大事,比如“金主命:同姓为婚事者,杖刑,离之!”

这些内容,也多与朝廷邸报相似。

“难怪内城的达官显贵,富足大户们对这些小报没兴趣,这样的内容,狗都嫌弃啊!”

有着现代传播学扎实理论基础,并且浸淫新媒体多年的高景泽,深知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他把这些小报丢到一旁,铺开纸张,摊开笔墨,写到:“报头:神霄仙报、主簿:半佛仙人,刊页:一期三版,刊期:三日一刊。”

写完这些,高景泽放下笔,沉思片刻,又把“主簿”两字,换成了“主笔”。

主簿一般是官名,为避混淆,所以改成了主笔,通俗易懂!

加上主笔,有利于打造个人Ip,以后就算搬去临安,若是想继续传媒事业,或是外延其它业务,也是大大有利的!名气,才是混北宋最大的底牌!

至于报头为何要叫神霄仙报,而不是汴梁晚报之类的,高景泽是这么考虑的。

首先,宋徽宗那货,有着极深的道教情结。又深信神霄派的那一套说辞,这样的小报,就算将来捅了天大的篓子,闹上了朝堂,宋徽宗应该在潜意识里不会太反感。

其次,林灵素刚刚获宠,与宋徽宗正处在蜜月期,但是根基尚浅,若是汴梁城里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份小报,他又可以想一些什么神霄法旨现世之类的说辞,给自己贴金了。

最后,“仙报”这个定位,也容易引起市井之流的好奇心,配合“半佛仙人”这个主笔人,神秘感直接拉满,有利于销售。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仙报”,那讲的自然是仙界之事,一些不方便拿出来说的当朝政事,可以架空成仙界逸闻,避免真的惹了不能惹的人,被请去开封府喝茶。无心之人看个乐呵,有心之人也能有所玩味。

寓教于乐,善莫大焉!

“要是能警醒一些人,也算是我为你们老赵家尽了一份忠义之心了!”

做好了小报定位,高景泽又开始思考第一刊如何一刊而红。

“老东家既然觉得老赵让人去金国买马这个消息能狠捞一笔,那想必所料不差,毕竟他对市场比我熟,但是老东家这么玩……”

宋徽宗如此遮掩,自是不能让人知道他派人去了金国。

辽国又不是傻子,这个节骨眼上,你说我老赵家只是去买马,自己信吗?

“敢刊发这个消息……我就只能遥祝老东家下辈子投个好胎了!”

高景泽咧嘴轻笑,提起笔,在纸上写到:“海外有仙域甚广,域内有三国,名曰:德、意、日,三国互交亦互战。德意有盟在先,却貌合神离。不时,日攻德,意得知,遂派仙人往日……”

洋洋洒洒数百字,把老赵家第一次接触阿骨打的事情写完,高景泽吹干墨迹,仔细端详片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又提笔加了几句:“呜呼哀哉,想我凡国小民,且知唇亡齿寒,联弱抗强,意国仙皇,却灵智不开,骚操拉满,欲之后事,三日后刊,容我半佛仙人娓娓道之。”

写完后,顿觉不妥!

“我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教化万民的!”

随即划掉了加上去的部分,又改:“意仙皇派仙人往日,诸君以为如何?一:德日鏖战,市价低迷,意仙皇是为囤积仙丹仙物。二:意仙皇名为囤物,实为结盟,意图趁火打劫,扩疆开土。三:意仙皇欲为和事佬,仙域以和为贵!”

“诸君可直抒胸臆,择一、二、三写于小报之上,再刊之日,送报小郎当场查验,若对,赠报一份。”

高景泽满意地扔下笔,长舒一口气:“这就对了,参与性直接拉满。你们不是爱指点江山吗,那就好好指点指点德意日吧!”

待到郭京归来,高景泽把手稿扔给郭京:“剩下排版印刷之事,就交给你了。”

郭京一边点头,一边展开手稿,思忖片刻,哈哈大笑:“妙,二郎,妙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这德意日,便是辽宋金无疑了,我猜的可对?”

高景泽笑道:“你是提前得知此事,自然容易代入。若是你不知官家差人去那白山黑水买马,你能猜到?”

郭京不服气的“呵”了一声。

高景泽指了指三个选项:“猜一个!”

郭京考虑了半天:“我选一!”

高景泽笑着推门而去,郭京在后面追问:“对不对?对了吧?喂,你说话啊!”

见高景泽不答,径直朝着院门走去,郭京在后面喊道:“你去干嘛?”

“找我三叔!”

“晚点不行吗?”

“不行,我要去送他个泼天的功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