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领主:大秦开局,招募杀神白起 > 第44章 张仪使楚,黄忠归降

第44章 张仪使楚,黄忠归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领主:大秦开局,招募杀神白起!

入楚王宫,再出楚王宫。

张仪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虽在旁人看来他形神自若,游刃有余。实际上只有张仪自己清楚,每一步走错,出了意外他都将身首异处。

落座后,一直沉默不言的白公胜便用新城郡的事情询问张仪,质问赵政为何还不归还承诺的城池。

张仪回答说,是因为魏国屡次进犯。秦军若是撤离,新城郡便会落入魏国之手。

新城郡本就是魏国领土,被楚人占了去。他们对此有领土欲望是很正常的。白公胜无法反驳。

张仪又提出,将要以魏国鄄城,邺城作为道歉,一并赠送给楚国。只是需要楚国派兵前去接收。

事实上,鄄城和邺城还稳稳地在魏国手里,秦国攻魏的战线仍围绕韩国展开。

但只要楚国出兵,到时裤裆里掉黄泥,不是屎也是屎,楚国人根本说不清。

白公胜极力反对,但楚王怀欣然同意。

楚王怀是真的不知道张仪在说谎吗?不一定,只是他大概觉得,有秦国在北方牵制魏国,他们也可以趁火打劫,扩张领土。

这位楚王还真是率真得可爱呢。张仪微笑着,习惯性捻动胡须。

宫门外的血迹早已清扫干净,张仪负手信步去了驿馆,打算休息一日再返回秦国复命。

黄昏。

驿馆的官员奉上晚餐。张仪端起碗,正要进食,忽看到下方压着一张纸条。张仪眉头挑了挑。至少到目前为止,纸还是只有秦国有的东西。

张仪放下碗将之展开。

上面写道:

“白公胜欲杀先生,请速离郢!”

“嗯?”

张仪挑了挑眉头,四下张望,想不出孤身一人身在楚国,会有谁向自己传递消息。

从白公胜在朝堂的表现来看,恐怕真是做得出这种事情的人。

哪怕这张纸条是假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张仪也得做好防备才是。

想明白这点,张仪在油灯上点燃纸条,放下碗筷,连行装都没收拾,便匆匆忙忙上街,朝一角走去。

…………

洛阳。

菊花常开不败。

姹紫嫣红盛满整个宫苑。

整座城池的建造进程稳步推进,大部分建筑都已完成。若是从高处看去,已是一座完完整整的新城!

章邯退守新郑后,不日又移军东城,与赵国军队对峙。

李存孝伐魏,连取四十余城。赵云自阳翟率军前往支援。身处魏地的秦军一边休整,一边等待后备援军抵达。只等楚军赶赴前线便要展开接下来的进攻,一举瓜分魏国。

白起仍驻守上党,与廉颇对峙。双方互有攻伐,白起略占上风,但未取得显着的成绩。

秦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井井有条,逐渐富裕起来。国库各种资源均超过两百万,可谓富强!

赵政停留在洛阳,一面等候张仪从楚国带回的消息,一面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讨伐之战。

难得有这样空闲的日子,凉亭中,赵政倒了酒欣赏菊花。

陪同他的是韩国贵公子,韩非。

“韩先生,”赵政看着前方,“韩国也有菊花吗?”

“有。”

韩非穿着华服,贵气袭人。配上他忧郁的神情,足以轻易迷倒万千少女。“只是恐怕都已凋残了。”韩非回答道。

“其实,这些菊花就是从韩国移栽来的。”赵政喝了口酒,缓缓道。

韩非微微发愣。他侧目瞥了赵政一眼,似想知道赵政的想法,是否借此嘲弄他。但赵政的表情里完全看不出此等卑劣的情绪。

韩非又回正身子,撇开这个话题,问出自己好奇的问题道:

“韩国既灭,韩非便是亡国之人。不知大王留我残躯,有何用意?”

赵政轻轻摇晃着酒杯,默然看着其中清冽的酒液缓缓晃动。

赵政觉得,他留下韩非的目的,韩非不可能不清楚。但韩非却有此一问,不知是想听赵政亲口说出,然后拒绝,还是如何。

后方传来一阵脚步声打断两人。

赵政回过头,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黄忠站在亭下。黄忠抱拳行礼道:

“败将黄忠,见过大王!”

“免礼,”

赵政回答,随后向黄忠介绍道,“我身旁这位,是韩王的弟弟,韩非。”

黄忠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之色,随即抱拳道:

“末将拜见殿下。”

韩非只冷淡地点了点头,便撇过头去不愿再看黄忠。亡国之人,何以称君?韩非看到黄忠,不自觉便联想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

“赐酒。”

赵政抬了抬手,小太监快步上前,为黄忠奉上一杯酒。尊者赐,不敢辞。黄忠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爽快!”

赵政大笑了两声,问:“这些日子在洛阳可还习惯?”

“是。”

黄忠礼貌性地回答。被俘来到洛阳后,赵政没有以俘虏的身份对待黄忠,只是命他交出武器,不许离开洛阳,没有过多限制。

黄忠怎么说也是五虎上将之一,赵政自是希望将之收下。但身为秦王,赵政不能亲自折节下士去劝降黄忠,便派了同为弓将的李广前往。

李广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很容易便和黄忠称兄道弟。在一次醉酒后,李广从黄忠口中得知,昔日的主人韩墨给黄忠灌输了很多秦王赵政残暴不仁,毫无信义,刚愎自用,好色如命之类的东西。黄忠因此心底反感赵政。

李广哈哈大笑,给黄忠一番解释,也不知道有没有打消黄忠的疑虑。

“习惯就好,”赵政起身,踱步向下走去,“休息够了,还得做点正事儿。汉升,陪我一路吧!”

“唯。”

黄忠跟上赵政。

两人一路来到迎新殿,在这里,赵政接见了王安石,又交流了一些关于洛阳政务的事情。

王安石告辞,大殿内便只剩下赵政和黄忠两人。

黄忠听不懂洛阳事务,也不明白赵政命他前来的原因。只是赵政对他如此优待,如果连这件事情都不愿听从,就有些寡不知恩了。

黄忠不时四下打量大殿,深深为这座大殿的构造所迷。其宽宏的气势,令人如置身海洋一般,只觉浪潮滚滚,深感自己的渺茫。

随之,黄忠意识到殿内竟只有他和赵政两人。

如果黄忠愿意,这或许是最好的机会,杀了赵政为自己的旧主报仇!

哪怕赵政佩剑,而黄忠赤手空拳,他也有信心能够胜过赵政。

但黄忠完全没有这样做的欲望。他只是默默站着,觉得无聊,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住处和李广一起喝酒。

又过了一两个时辰,赵政才处理完诸葛亮从咸阳送来的政事,打了个哈欠。

不觉外面已是黄昏。

赵政又不停歇地起身出了王宫,前去寻公输班,交流了洛阳的建造与准备迎接讨伐之战的机关武器之类的情况。

等到和公输班聊完,天已经快黑了。赵政这才想起了身后的黄忠一般,转过身对他道:

“汉升,我下午收到消息,草原之上有三十万骑兵正星夜兼程,赶往秦国。我需要你送一封信前往孟津,交给孟津守将。你可愿意走这一趟?”

黄忠有些迟疑。

从心底来讲,谁愿意没事儿找事儿,它当然是不愿意的。但黄忠也找不到理由拒绝,只好抱拳道:

“悉尊君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