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闻香识玉情穿古今 > 第41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41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闻香识玉情穿古今!

今日启和帝揉着太阳穴,听大臣们上奏国事,最后商讨去边城与瓦拉谈判求和事宜。

百官大眼瞪小眼互不作声,生怕当这个出头鸟。

国丈老太师贺兰博叹气颤颤巍巍地出列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应派有分量的人去谈判求和,一个皇子带个朝中重臣去谈方显有诚意,臣愿意去。”

启和帝摇摇头:“太师年事已高,这一路上身子骨受不住,还是另派他人去吧。”

老太师见启和帝没批也不再作声,确实如此。

今日清王萧景涵也在,只是他冷眼看着,本身和亲就是示弱,是国耻,他不想沾染,如果是他宁可打也不和,他有信心打赢。

但是五年前他已经为自己的强出头付出惨痛代价,断了腿不说,又被人趁机下了毒。

他只能紧紧扶着轮椅把手,看着这群跳梁小丑。

而站在朝堂上的大皇子福王和四皇子安王都在考虑这件事的受益性,去谈判是求和,应该没有大的危险,有随行的大臣去谈,自己压阵就好,做好了父皇表扬,出岔子有大臣垫背,站出来还拉人气。

先想明白的福王首先出列:“儿臣愿意前去瓦拉谈判。”

四皇子安王也不甘示弱随后道:“儿臣也愿意。”

皇帝见这两个儿子都争先恐后的,龙心甚悦,头也不那么疼了。

皇帝接着问:“诸位爱卿们认为哪位皇子去更合适啊?”

福王一派和安王一派都站出来,互相支持自己的皇子,老皇帝又开始头疼了,不过也看得清楚,这两个儿子野心都不小。

只能问向一旁的木桩子杜丞相,因为他从来都是不偏不倚,一向公正,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多年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原因。

杜丞相站出来,郑重地回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大皇子福王去更为合适,清王曾大战瓦拉人,瓦拉人对其有敌意,明显不合适,而安王经验不足,福王作为年纪最年长皇子,而今没有太子,去谈判会让对方觉得更有诚意。”

安王一党表面上不服气,但是杜丞相的话无可辩驳。

其实杜亦诚心里想的是,这等自辱国门之事,面对昔日手下败将,清王定是不屑谈求和,福王一向喜欢沽名钓誉,当然最合适,而安王一丘之貂,虚为争抢,实则是在为福王推波助澜,真推荐他去,他也不敢去。

而听在旁人耳中却是理解成,丞相终于因为与福王沾亲带故,站在了他们这边,而且在极力抬举大皇子。

大皇子一党洋洋得意。

皇帝心如明镜,不过也觉得杜丞相言之有理,皇子人选便定下了福王,启和帝又问:“哪位爱卿愿意陪着大皇子一同去呀?”

话音刚落,寂静无声,谁都不言语,因为大家都明白去了做得好都是皇子的功劳,做得不好,那就是全是自己的罪责了,费力不讨好。

福王心里将自己的人细数了一遍,确实没有够担当,够份量的。

启和帝转眼一瞧,面前一群人状如鹌鹑,寂静无声,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廷养着你们都干什么吃的?需要往前冲的时候都往后退。”

总尚书耿怀佑看清了形势往前一步道:“老臣倒是愿意同去为朝廷效力,但老臣的身份不合适啊。”

启和帝看了看他:“那耿爱卿觉得谁更合适啊?”

耿怀佑用眼睛斜瞟着杜丞相支吾:“这……”

皇帝瞬间明白了耿尚书的意思,清了清嗓子:“杜爱卿,可否愿意陪福王同去呀?”

杜丞相皱了皱眉头,这个耿怀佑还真是跟他不死不休,总给他下绊子,他不喜欢这丧权辱国的差事,而这个他却无法拒绝。

闭了闭眼,脸色微沉:“臣……可以去。”

至此人选大定,诸位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耿怀佑却唯恐天下不乱,还补了一句:“杜大人的外甥女不是刚刚入了福王府吗?还算沾亲带故的,一起去正合适,还能互相照应着。”

大臣们在后面忍不住偷偷笑,有的甚至笑出了声,因为全京城都知道,杜丞相的外甥女儿不知廉耻,勾引福王,自荐枕席,逼得福王不得不纳入府中为妾室。

杜丞相再次出列面无表情地陈述道:“启奏皇上,江逸云并非臣嫡亲外甥女。

当年为臣的妹妹借住一家农户生了女儿,而那农户也刚刚生了女儿,刚出生的时候被那农妇母亲偷偷调换了孩子。

直到前不久才发现,领回真正的嫡亲女儿江还月,因为江逸云自己不愿意认回亲生父母,而臣妹顾及己在膝下养育多年难以割舍,才养在府中。

所以她并不是江家的嫡亲女儿。

她已入福王府就是福王的人,所以已在江家族谱上除名了。”

此事属于江家秘辛,所以外人都不知道。

百官听闻才回过神来,这话有三个含义。

第一,这个女子本身就不是江家血脉,找回的江还月才是。

第二,这女子亲生母亲偷换人家孩子居心不良,而这女子忘恩负义,不肯认回亲生父母,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三,江家族谱已把此女除名,所以此女与江家再无关系,更是与杜丞相扯不上一丝一毫的联系。

都暗叹怪不得那女子不知礼义廉耻,原来是一脉相承心术不正。

杜奕诚本来是不想这么早揭穿此事,但是这迟早是要公之于众,而且这涉及站队问题,启和帝虽然是同意派他去,但也是试探,所以一定要撇清。

况且福王一向与自己的姑爷清王不合,虽然福王继位的可能性更大,但他不喜福王为人,将来更不会为其效力。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嫡亲外甥女以后也让人嘲笑,今日朝堂之上便是如此,不尽快陈出实情,今后不一定还会有什么更过份的。

而福王听闻却皱起了眉头,本以为纳了这个女子,就可以拿捏一下沧州太守和杜丞相,可是没想到却是这种结果,看来这个女子没有了当初的用处,他不会养一个闲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