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依然的重生日子 > 第204章 搬新家

第204章 搬新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依然的重生日子!

分配楼房的方式主要是邵峰的建议,生活条件不好的不想拿钱的,只能选择小户型,但产权不归个人所有,条件好的拿一部分钱出来,房子归个人所有,还有就是你可以分期付款用每个月的工资一个月交多少,不影响生活,理由是:不能占国家的便宜,邵峰家就交了七百块钱,在这个年代可是不少啊,也有很多人花钱买的为的是将来房子能属于自己的,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有房子。

也有的人家拖家带口的,想要拿出来一笔钱很难,每天因为这事吵吵闹闹的,也有人过来找邵峰的麻烦,被自家媳妇那后世理论给说的晕头转向,回去之后都想办法掏钱买了,不买将来这房子就不是你的,你买了将来即使你不在这住了房子也能卖掉,还不会便宜了,因为单位补贴了一部分。

依然没理会别人家的风风雨雨,在家里设计房间呢。关系不错的都过来问她家里打算怎么设计,用什么样的家具?什么样的床?搬家的时候孩子们都快三周岁了,完全能自己睡觉了,所以现在缺啥完全可以慢慢的购买不着急的。

大大方方的拿出来设计图给大家看,一看都吸了一口冷气,装完之后家底就干了,还是同意按照她这样的卫生间的洗脸盆都和陶瓷厂约定好的方形大脸盆和坐便式马桶来装修,张姨还专门统计一下名单,还有那漂亮的瓷砖也跟着定了。

哥哥也要了三室一厅,一厨,两卫的格局,位置在另一栋楼,嫂子在这期间生了一个女孩,第二个又有了还没出生,老大被姥姥带着,和自家姑姑还是挺亲的,关键是姑姑总用好吃的撩她。

姑嫂关系还挺好的,哥哥每次来妹妹家吃饭都是赶着媳妇儿回娘家了,才会过来吃一顿。

依然把大马桶和大尺寸方形洗手盆,还有洗澡盆的设计图给了哥哥,让他联系厂家批量定制应该能行,可以的话和厂家谈谈其中的利润,不过也没抱多大希望。

果然自家和哥哥两家的这些没花钱,厂子是国营单位不可能给你多大的利润,给两家都是免费的就很好了,也因为这次行动救活了陶瓷厂,新颖的马桶和洗手盆,高品质的洗澡盆都能出口了。

一想到还没定厨房墙面瓷砖和屋地瓷砖,看来还得去陶瓷厂,邵峰拿着画好的瓷砖图样和要求的尺寸,

家具在附近的家具厂定制了,木料都是上好的水曲柳,家具厂上门量的尺寸,当然图纸再次被采纳了,两家又获得了免费的上好全套家具,这两件事哥哥和邵峰都向领导报备了。

这个时期想雇人是很难的,好在有哥哥在,两家一起干,自家出涂料灰膏,水泥沙子都是在外面买的,也不能啥都不买,窗户套都得自己换,定的还是家具厂的水曲柳木料,但自家的是大窗户,又去五金厂定的防护栏和花洒。

这些事依然在带娃期间,都没亲自去管,要出去干什么都得孩子入园了才行,相信所有的家属都入住了也该建幼儿园了。

楼交工后,别的单位领导来了很多过来参观,这年头不计划生育,没有娱乐活动,黑天就是造人计划,孩子一多住房供不应求,一二十口子住在几十平米的房间里面,条件可想而知吧。

研究所开了先河,就都过来参观了,也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相对出现了很多的建筑公司,不过现在的建筑公司也是国企。

房子装修好之后,又来了一批人参观,当领导说出房子的成本和装修后的报价时也很吃惊,看了装修好的房间又觉得值这个价钱。

房子装好还在晾着呢,夫妻俩发现还缺抽油烟机,得了,又开始找空间里面留着最原始的油烟机进行拆卸,画出的设计图,进行了十多天的改进,以她的名义送到单位,领导马上向上递交报告,等到依然搬家时油烟机已经安装好了,领导还表扬了自己并给了一千块钱的奖金。

晓晓和孩子们到了新家都很高兴,满地打滚,看见自己带着防护栏的床时,马上就放弃了妈妈,要自己睡。

小榛子和小松籽是女孩儿,她们的是高低双层床,旁边是五层台阶上上面的双人床下面是衣柜加书柜和学习桌,款式很新颖。

晓晓带着外甥们睡在双层实木床的房间,这个是最大的房间,两套双层高低床,不过男孩子住,靠近窗台有一张大学习桌,桌子下面是孩子们的笔,本和书籍,另外一人一组衣柜,好在房间够大,不显得拥挤,窗台上两盆君子兰。

依然夫妻则是大双人床,房间里有一张大床和一套家具还有一个不大的书柜,最矮的那组家具上有一盆绿萝垂下柜子。

每个房间都有衣柜和书柜还有书桌,并不拥挤,窗台上都摆放着两盆花,客厅就简单多了,一张能坐十多个人吃饭的大长椭圆形餐桌,十把实木椅子,吃完饭椅子向桌子下面一推节省了很多的空间。

靠墙的地方摆了一溜组合沙发,前面一张茶几,而沙发上面的墙上挂上了那张合照,旁边是老人家的题词。

原来的房子暂时还没收回,园子还可以接着种,领导们说:等着统一分配菜园子,自己爱种啥就种啥。

大家一起入住也就不用请客吃饭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两栋楼并排建在那,楼房前面建了个小广场,小广场上都是水泥地面,还可以溜娃,可以晨练,广场边上都建有围墙,和研究所隔开自成家属院,依然家要溜娃是最热闹的,前后各帮个娃,一只手还另一个娃,晓晓背着双肩包也领一个娃,在别人看来她的身上是挂满孩子。

姐弟俩在楼下看着孩子们自己走着玩了,依然看着自家小弟从刚出生到现在的少年模样,心里很有成就感这是自己养大的孩子。

“晓晓,你什么时候回去上学啊?那边学校开始恢复上课了。”依然真是舍不得他。

“等过年爸妈过来一起回去呗,还能再陪你三个月。”

“你的初中课程已经学完了,现在都七一年了,这几年你的成长很快,你看姐姐想摸摸你的头都要摸不到了。”依然摸摸弟弟的头,这孩子个子蹿得特别快和自己170一样了,每次摸头都得把手伸得很高才能摸到。

晓晓憋了半天:“姐,长姐如母,我不会忘记你的,长大了会报答您的,谢谢姐。”

依然一下子就湿润了眼眶,抬头咽下哽咽:“好,姐姐就等着晓晓养着了,不过姐姐谢谢你,这几年为了外甥们你也很累了,都没有自己的玩乐时间。”

晓晓:“比姐你的付出,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好了,这不是应该的嘛。”

时间过得真快学校正式复课,晓晓也该回家去了,来研究所这边的四年时间里,很多人都进步得很快,没有外面的那些纷纷扰扰,在知识的浇灌下,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都变得很知性儒雅,同事们来回的打招呼都很客气,原来的家属里面有老人家的胡搅蛮缠的都被感染的说话文绉绉的,所以说:传递着正能量还是很有必要的。

五个小娃娃都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脱裤子尿尿了,依然从未给孩子们穿过活裆裤,不干净细菌还多。

窗户上安装了防护栏也不怕孩子们有危险了,在房间里面随便玩,客厅的餐桌上放了很多的画纸和蜡笔,给她们穿上罩衫让他们随便画,画完之后他们自己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给爸爸妈妈舅舅看,果然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好标准,老三小梗米画得最好,线条特别流畅,可以说是天生就是吃绘画这碗饭的。

邵峰也非常正式的奖励了小梗米一朵小红花,邵峰给孩子们做了一个一米长一米宽的漂亮贴画贴在墙上坐光荣榜,哪个孩子做得最好,哪个孩子就得一朵小红花,月底时再给得小红花最多的孩子最高的奖励。

这个办法得到了很多家庭的响应,有比较孩子们才会进步得很快,衣食住行都做得很好,晓晓是他们的总教官,关键是每天小舅舅带着他们五个下楼晨练,饭前一个小时的时间。

等到晓晓离开时,孩子们已经形成规律了,因为是军事研究所以家里面有孩子的都出来晨练,每天的晨跑弄得跟部队一样,可就是参差不齐的娃娃兵,稚嫩的空腔里面喊着口号,惹得这里面的老首长们都每天早起带娃娃们一起晨练。

看着小家伙们和爸爸一起回来吃饭,红扑扑的小脸因为晨跑有着健康的红润,进门脱鞋,自觉的把鞋放进鞋柜,换好拖鞋,踩着小凳子洗手洗脸一气呵成。

小家伙们知道自家的大秘密,也很少邀请小伙伴来家里面玩,嘴巴特别紧,每天进入空间里面第一件事就去泡温泉,洗漱好就去书房看书,时间把孩子规矩得很有规律,现在完全不用特意操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