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依然的重生日子 > 第205章 上幼儿园

第205章 上幼儿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依然的重生日子!

晓晓已经回去上学了,他离开的二个月时间里,依然一家七口也渐渐的适应了他不在的日子,五小只有时候就会说:小舅,我们走吧;小舅吃饭了;小舅回屋睡觉啦。

邵峰每天带着自家小分队每天早上晨练,回到家里依然已经把早餐放在餐桌上了,每人固定的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片面包,邵峰是三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依然一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老公,孩子们也该上幼儿园了,咱们这里是不是应该办个幼儿园?要是有个幼儿园我也能去上班了。”依然和自家老公絮叨着。

“不想带娃了?”邵峰笑着问媳妇儿。

“都长大了,哪里用我带啊!现在上小学完全可以就是太小了。”

“这个问题已经好多家长在提了,有几个没工作的家属文化都达到高中毕业,打算开始招聘她们当老师了,不过我没表态这择优上岗是最好的,文化高不一定就教的了孩子。”邵峰说。

“那你可瞒得太紧了,都没告诉我。”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咱们不掺和她们的事。”

很快,家属们原来分的平房都被收回了,统一给每一家分了半亩地菜园子,正好是周末夫妻俩带着娃们直接去感受田园风了。

孩子们特别精,才三周岁居然到菜园子里认识了草,也拔得像模像样,一家七口人半亩地一天的时间拔草加起垄就完成了。

邵峰还给自家园子搭建一个旱厕,建得很结实安全就是娃娃们上去也不用担心掉下来,后来家家都在自家园子里建一个旱厕,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不然土地的养分从哪来?

晚上,孩子们累得呼呼大睡,也难为他们了,两口子晚上起来悄悄给他们盖上毯子。

娘六个三天就把菜园种好了,已经处于七月末了还能种一茬秋菜,种了二分地白菜,二分地萝卜(白萝卜,红萝卜,绿萝卜),还有小油菜,茼蒿,苦苣,芝麻菜,樱桃萝卜,水萝卜,香菜,地油豆,把空间里面一尺高的粘玉米苗拿出来移栽进园子周围,这样也来得及。

栽玉米苗就夫妻俩进行的,混合了空间河水长势自不必说,其他的菜也浇了空间河水,在上冻之前菜都能长好,玉米也能长到水煮的程度。

周围的邻居也很羡慕这对小夫妻,居然把园子打理得这么好,郁郁葱葱的一片,再和别人家的菜园一比较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自家的菜三寸高的小苗苗时就可以吃了,别人家的长得特别瘦条根本没法吃。

五个娃娃因为自己的努力吃到了园子里的菜都很有成就感,还说以后进入空间也要进行劳作,不做: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果然孩子们进入空间之后,各种忙碌两口子也不阻止就让他们忙活,完全没有一个三岁娃娃懵懂的样子。

孩子一水水的身高110,比同龄孩子都高了十多厘米,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都搞研究的明白基因的原理,遗传很重要。

建好了幼儿园,孩子可以入学了,依然给孩子们穿着统一的小学生服,戴着太阳帽背着双肩小书包,书包里面有手绢,卫生纸,小坐垫,八开的本子和铅笔一个保温杯。

夫妻俩看着五个没心没肺的娃娃和他们拜拜的样子,心里的担心没有了,返回家里拿了五套孩子的入园午休用的小褥子和小枕头,小被子,每一套小行李上面自己都打上标签,留上记号免得出问题。

办完手续才知道园里提供二餐,一个月二块钱的伙食费,二块钱的学费,太划算了。

依然在家里把家里的各处的卫生都擦一遍,孩子们的衣服被子都送进空间统一清洗消杀,烘干;厨房该增加物品就增加物品;五个孩子的衣服几乎都是同款,区别在于标签的颜色和大小。

把一家子初冬的棉服和保暖内衣都准备好,就没自己什么事了,让孩子适应几天幼儿园的生活自己就能上班了。

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就会和爸爸妈妈讲述一天之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讲述完还让爸妈点评做得怎么样?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也更加进步了。

看着孩子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依然给幼儿园园长说下班晚一个小时接孩子们,会多花一块钱的学费,园长和老师们也同意了,自己也要上班了。

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就会和爸爸妈妈讲述一天之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讲述完还让爸妈点评做得怎么样?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也更加进步了。

邵峰也开始忙碌起来,单位进行了一个大项目的研究,他所在的部门所有人都参与了,接孩子们的工作就得自家媳妇儿亲自来。

上辈子夫妻俩对各个行业都有涉猎,而且技术水平都比较资深所以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研究所混的风生水起。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模式,尤其是夫妻都是互补的,不用口头上说,而是生活中产生的默契就是一个眼神就弥足珍贵,何况有外挂的小夫妻呢。

依然接了一溜娃娃回家了,换好家居服,洗完手都乖乖的坐在餐桌前等着妈妈给洗好水果,切成块摆出漂亮的拼盘造型端到桌子上,每个盘子上里面都有小叉子,可以叉起来吃。

娃娃们戴着小罩衫乖巧的吃着水果,小嘴巴塞得像小松鼠可爱极了,另一只小手还拿着纸巾,随时擦嘴用。

孩子多,吃东西就是香,一大盘子水果拼盘很快就吃的光光的,排队去卫生间洗手,洗完手还把洗手盆和地挨着擦一遍,餐桌依然自己就擦完了。

依然看着安静看书的孩子心里特骄傲,看这都我生的娃,自律性很强的娃娃。

生活像时间的滚轮不断的滚动前行,老家那边依南和佳华他们俩果然下乡了,去的地方是依然海边的家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并在当地和知青结婚了,符合要求都是高中毕业。姥爷有时间还能去看看他们,海边那个家大舅妈留下陪着两老,大舅在那里新建立的特种部队就职了,原来十几家现在已经发展到四十多户人家了,都是随军家属。

老家的爷爷和他的老伴每天在家里相爱相杀,斗得都很热闹,后奶奶有时候还会跑二叔家里去诉苦,随便打打秋风。

二叔也学聪明了每次她一来就亲自带点东西,亲自把老太太送到爷爷身边。

佳怡结婚了,对象是在政府上班的,两口子都在一个单位,公婆不和他们一起住,大姑陪嫁一栋三间平房,其中作为舅舅的孟繁辉给了五百块钱,佳怡在来信里面都说了,依然给邮去条毛毯。

孟依东在省里的中学当老师,给依然来信说有对象了,也见双方父母了,男方家里人口简单,依然同样给她邮去条毛毯做结婚礼物。

姑姑听了依然的建议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房子,不偏不向每栋房子就三间的格局。

佳宝也上初一了,依北还在读小学五年级,自家弟弟则是按照姐姐的吩咐读初一呢,来信说考了全区第一。

老爸孟繁辉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给孩子们的房子都买好了,都是建了没几年的,还给闺女买了一个大三进的,说是什么王爷的府邸花了小三万块钱呢。

而他自己现在因为破获几个大案,荣获一个一等功,三个二等功,晋升为区公安局副局长,家属院也建了几栋楼房,建时都参观了研究所的格局,这回他们建得比研究所的楼还好,自家当然买三室的啦,由于自家拿钱了。

孟繁辉一挥手买了一梯两户三室一厅的格局都买了,要不然孩子们都回来住不下啊。

像老爸这样大手笔买房的有十多家,大多买小格局的二室一厅,或者一室一厅的,新婚夫妻都是一室一厅为主,解决了很多住房难的问题,不像原来的筒子楼那样没有一点私密性,这样就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私密性很好,这个时候也体现出集资建房的好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