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本体 > 第66章 洞天福地

第66章 洞天福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本体!

少顷,小恶载着三人落入林间,重新化作一个黑衣女子。此时的无一已收回神识,一双蓝眸只是茫然的望着周围。

此情此景下,一袭紫裙的紫墨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无一,只是悄悄的握住了他的手,她知道,此刻不论说什么,对于无一来说都是苍白的。

“此地天地元气好生浓郁......”从未多言的小恶,此时却突然开口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茫然无措的无一不由连忙再次散开了神识,略一感知之下,竟确如小恶所说,此地方圆数十里内的天地元气竟是远远超过了蛇吞城附近数倍有余,然而方才的他在心神不定中竟是完全没有察觉,此时的无一猛然意识到,自己初修吐纳之术时之所以精进神速,应是与此相关。

“小恶,你修炼多年,可知是什么缘由!”

收回神识的无一,目光微转间不仅有些期待的望向一身黑衣的小恶,而就在此时,却见白影一闪,却是小善从白骨剑中飘出,落在小恶身边,

“难道这里本为一处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小善,此话怎讲......”

见得现身的小善似是知晓些端倪,无一不禁连忙问道。

而小善在细细观望了片刻眼前的树林后,却是秀目迷离,她微微摇头道,

“具体我也知之甚少......只是耳闻过一些传说......”

言至此处的小善却是微微一顿,那双眸朦胧间好似翻开了某些传承久远的记忆,

“相传,这天地之至,始于一,而终于九。自天地之始就存在着几处神奇之地。”

“据说,这上有九重天,名曰九霄;中有九方土,名曰九宫;下有九重地,名曰九幽。而这些都被称之为洞天,分别掌管着天地人三界......”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世间万灵中,竟是有极少的一部分窥悟了天地法则,于是这世间就出现了修真一途。而他们之中,有一些惊天地,泣鬼神之辈,在道法大成后,竟以一己神通效仿三界洞天,开辟出了自身的福地。”

小善言语虽是悠悠,娓娓道来,可听在三个少年的耳中,却无疑如晴天霹雳一般,震的心神嗡嗡作响。

洞天福地之说,虽然世人常有提起,可都只当是一些山川妙处,人迹罕至的世外秘境。可如今却是才知,竟是如此的神奇之处。

见得三人呆愣当场,竟是久久未语,小善忍不住又嫣然一笑道,

“这些或许只是传说,你们三个小家伙别这么大惊小怪的。”

虽是听得小善如此说,可无一却并不这么想,正所谓空穴不来风,他是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

不言其它,就说自己已是地境的神识,就是从炼魂得来,而这魂魄岂不就是鬼。

从前的他从未深思过此等问题,可现在想来,那所谓的九幽之地,岂不就是众生万灵的魂归之处。

想至此处的无一,心中好似突然有一道闪电划过,顷刻间竟是大汗淋漓,顺着额头滴滴而下,

“这......这不会只是巧合吧......”

此时的他突然想到在明德书院时,曾经就想到过的一件事,九泉山!九泉之下!九水村......这答案似乎就要呼之欲出!

然而与他心神相通的小善,察觉到无一突然冒出的心思,不由连忙道:“据传,这九幽洞天的入口位于西方苦海与孽海之间,绝无可能在此!”

闻得小善此言,无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也不禁渐渐的平息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以他目前的修为,即便此地真是九幽,他又能如何。

察觉到无一心思,小善又说道:“小家伙,修为不到神婴境想入九幽是绝无可能,只有修出元神,脱离凡胎才可勉强进入。”

“地境巅峰......”

小善所说的神婴境,无一是知晓的,《天牝经》中云,地境者——玄婴境、真婴境、神婴境。

“小善,你怎么会知晓这么多。”

此时的无一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从机缘巧合下,他施展血炼之法,一并炼化了白骨与小善后,二人可谓是心神相通,可方才小善所述,他丝毫没有察觉。

“小家伙不要多想,这一切干系到我蛇族上古传承,是自然的本能,你是无法觉察的。”

无一心知小善所言非虚,也就没再多言,他与两女关系微妙,对方绝无骗他之理。

一个时辰后,小恶重新化作一条黑色大蛇,载着三人飘然而去。这一个时辰中,无一再次神识散开,一寸一寸的搜索了这片树林,可却再也没有发现丝毫蛛丝马迹。

虽然此地的天地元气极其浓郁,极为适合他在此修炼,可无一心中记挂小虎等人,便决定要尽快赶到铁木城。

然而却不知为何,小善与小恶竟要在此之前,先去找一趟小和尚觉心。对此无一也有些好奇,便没再多言。反正以小恶的飞行速度,追上小虎等人应是轻而易举。

无一记得,李夫子带着自己与小虎和宋思,第一次走出九水村去往蛇吞城时,几人足足走了五日光景。

可如今有了小恶,相较之下简直就如天壤之别,去时无一并没留意,待得再次回到蛇吞城时,他发觉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

虽是一日之间,但故地重游,无一心下不免少不得一番感慨。他想到初来此地时的明德书院,心中不由升起景物依旧,人事全非之感。若不是此刻紫墨就在身边,他甚至怀疑,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噩梦。

似是小善今日之言太过震撼,这一路上,东方少卿一直沉默不语,显得有些魂不守舍。而相比起来,紫墨却显得很是镇静,似乎小善所讲之事,距她很是遥远,并无多大干系。

也不知为什么,在经历了无一昏迷的一个月,紫墨与无一之间好似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由于东方少卿与小善小恶的存在,这一路上二人虽是没有牵过一次手,但紫墨却一直紧紧攥着无一的衣角,一刻都未曾松开过。

而无一自从发现紫墨化成顽石的手臂,竟与青梅留下的石戒似乎出自同源,尤其是一点猩红的梅花。好似爱屋及乌,又好似别的什么,反正现在的紫墨在他的心中变得更为的不一样。

“小僧就就住在城东三十里外的大觉寺,日后有了闲暇可去寻我!

这是昔日无一与觉心相识的当天,在二人酒过三巡后的临别之言。

为了避嫌,此时小恶载着几人漂浮在蛇吞城上方的云层中,无一神识散开,确定了大觉寺所在之处,正要告知小恶出发时,他的眉头却是微微的一凝。

城中的大街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和无一初到此地时一样热闹,并无什么差别,似乎发生在明德书院之事,对于这些俗世百姓并未有多大的影响。

然而就在此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无一的神识里。

一个穿着华服的少年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位鹰鼻隼目的老者,只不过此时少年身上的华服已是破破烂烂,嘴里更是念念有词,好似疯疯癫癫不知在说些什么,若不是有身旁的老者在,这少年恐怕早已被时而围观人群丢出的杂物,打个鼻青脸肿。

“赵狂......”

无一心中一声轻叹,昔日的纨绔公子如今却落得如此光景,不仅让他唏嘘这红尘的苟且,不过和那些死去的学子们相比,他赵狂最起码还活着。

些许感慨后,无一带着一丝落寞伴着些许微风,在小恶缓缓的飞行中,向着大觉寺而去。

“有意思,两条小蛇好像知晓不少呢......那个小和尚也是有些不简单。”

待得无一几人离开后,一个手握布幡,身穿古旧道袍的老道士出现在蛇吞城上空。

“没想到师妹还有这么一个孙儿,不错不错......如此作为可进我东灵宗天骄榜,届时若赢了南真宗,岂不妙哉!届时师妹会是什么脸色......哎,可惜啊......”

一座山丘上,树木很是茂盛,唯独在山顶有一块不是很大的空地,此处的环境还算优美,只是众人眼前的一座寺院却是格格不入,很是破败。

“大觉寺......”

这寺院与其说不大,不如说实在是很小,满打满算也只有三间简陋的房舍。这房舍更是年久失修,屋顶上已没剩下几块灰瓦,若不是大门外的一方匾额还算显眼,否则绝对看不出这是一处佛门修行之地。

“阿弥陀佛,小僧等你们很久了。”

随着一声佛号传来,只见小和尚觉心,一手拿着木杖,一手合什,从门框内走出,之所以说是门框,只因仅剩下的一扇大门还歪倒在地上。

“东方少卿拜见大师。”

“紫墨拜见大师。”

见得觉心,紫墨与东方少卿不敢怠慢,均是连忙合什行礼,对于二人来说,觉心对他们可谓有救命之恩。

“觉心,你怎知我会到此。”

无一双手合什间,却是眉头微皱,他实在没想到以觉心如此修为,所居之处却如此清苦,比之他这个从九水村出来的土包子,也是有所不如。

要知觉心的年龄也不是很大,和无一相仿,此时在他的心中不禁顿生同病相怜之感,甚至还起了几分怜悯。

“阿弥陀佛......”觉心对着紫墨与东方少卿微微打了一个稽首,又望向无一道,“小僧与诸位患难一场均不是外人,我等无须客气,进屋说话。”

三人随着觉心走入寺院大门,却见满目尽是杂草丛生,乱石无章,小小的一个院落却是无人打理,显得甚是荒凉。

觉心带着三人走入中间的一个屋舍,只见其内横七竖八的摆着几个茅草编织的蒲团,两侧的墙壁上还画着一些无一看不懂的壁画,屋顶虽也是雕梁画栋,但却已是失了原貌。

在无一看来此处应是寺院的佛堂,看情形从前应不止觉心一人,不过让他更为奇怪的是,这佛堂正中并无佛像,只是写了一个大大的“心”字,且是头下脚上倒着写的。

众人借着蒲团席地而坐,小和尚觉心似乎看出了无一的心思,在诵了一声佛号后便道:“当世佛门不盛,小庙香火更是不旺,多年前我的师父带着几个师兄出去苦行,如今只剩下了小僧一人。”

闻得此言,无一心下不禁轻叹,此时的他想到了九泉山顶的山海庙,羊爷爷曾对他说,那上面也住着几个大和尚,而其中的一个好似还给他疗过伤,还让他有机会上去一趟,可如今......

想至此处的无一,心下暗叹中又不由问道:“觉心,即是佛家寺院,因何看不到一尊菩萨。”

他自幼读书,也曾翻阅佛门经典,心知佛门乃外来之教,教义更是晦涩缥缈,寻常之人绝难领悟。

佛门虽有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却也没有几人脱得苦海,可即便香火如此不济,但一尊佛像也是应该有的吧。

小和尚觉心闻得无一问到此事,竟是脸现讪讪之色,没来由的挠了挠光溜溜的脑袋。

“这佛像吗,本是尊木佛......这冬日寒冷,被小僧劈碎当柴火给烧了,就是底座小僧也没留下半点。”

“为了装点门面,又怕佛祖怪罪,小僧只好用剩下的木炭写下自己的名号,日日倒挂墙上,就当向我佛恕罪了。”

三人闻得觉心如此之言,不禁面面相觑,此时的紫墨更是忍不住掩嘴莞尔一笑。

她虽是墨家子弟,但自幼也是读书颇多,见识不凡。心道这觉心作为佛门弟子,竟是对我佛如此不敬,干出这等令人啼笑皆非之事,实是世上头一个,无出其右者。

而此时的东方少卿,却是脸色通红,脖子上更是青筋暴起,他嘴巴紧闭着,似是极为艰难的忍受着胸中大笑之意,他本想一吐为快,可一想到当日小和尚大战吕之浩时的厉害之处,又怕对恩人失了礼,有所不敬,就再一次的拼命憋下。

反观此时的无一却是面色如常,似是心中很是了然,要是紫墨与东方少卿二人也与小和尚一起喝过酒吃过肉,那么眼前之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