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70福娃六岁半 > 第72章 开集,松动

第72章 开集,松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70福娃六岁半!

吃过晚饭,范老太和两个妇女来到了吴家,想请托赵莉帮忙买点儿布料。

今年收成不错,大多数社员家里都有一点余钱,但是,布票仍旧紧缺,过年了,想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这布料上就犯了难。

赵莉也不藏私,把买的几块残次品布头拿了出来:“几位大娘婶子看看,这是我那天去公社开会赶上处理买的,你们若是有相中的,就先拿去用。”

当然,她把小可挑的那块条纹布留出来了。

其实小可觉得,那块布料也没什么,毕竟能网购了,这些东西对她对她们家就真的没什么吸引力了。但王绣和赵莉这么做,却仍旧让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处理的布头都有残次,两个妇女却不嫌弃,一人挑了一块,再三道谢。

范老太却笑道:“这几块布我也喜欢,但我家除了大鹅都是小子,这些花布就用不上了。”

赵莉也笑:“没事儿,您说说要什么,我明后天给家里说一声,帮您买。”

范老太自然是欢喜无限,一一说了自己要的布料,主要是大孙子希成过了年就15岁了,初中毕业要考高中,考上高中就要去县城念书了,当然要准备两件像样的衣裳。

说起孙子孙女,范老太就一脸荣光:“老大老二都懂事,从小不用人操心的。小的从小娇惯着,原没指望她学个啥样,没想到那天也捧了张奖状回家。”

范大鹅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格好,劳动积极,团结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范老太说的奖状就是这个。

范大鹅在西屋和小可玩,根本不知道她奶奶在这边显摆,还朝小可八卦呢:“我爹和我奶说被我听见了,说是付老师被打惨了,鼻梁断了,掉了两颗牙,还断了什么根……你说说,付老师又不是树,还能长根?”

小可尴尬地咳嗽一声,拿了块大虾酥递过去:“你尝尝这个糖,好不好吃。”

小可给的,就没有不好吃的。

范大鹅兴冲冲接了糖,剥开后咬了一点,嘴巴里瞬间被浓郁的香甜味道填满。

她幸福地眯眯眼睛,连连点头:“好吃,太好吃啦,这是什么糖啊?”

小可指指糖纸:“你自己看啊。”

“大……虾……?”

“酥,酥糖的酥,酥脆的酥,酥麻……呃,酥瓜的酥!”

“小可你认识的字好多啊!”范大鹅惊叹一句,旋即又有点儿伤感,“难怪你能跳入二年级了。”

小可看她,问:“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咱们以后一直当同桌?”

“嗯嗯嗯,想啊,当然想!”

“那,你以后晚上过来跟着我一起学习吧!”小可向她发出邀请。

“我,行吗?”大鹅有些不自信。

她当然知道小可妈妈每天给她和舅舅们辅导,但是,她喜欢玩,喜欢偷懒,她还觉得自己不如小可聪明,她怕自己不行。

小可眨着眼睛看她:“你当然行啊!”

在范大鹅的疑问眼神里,小可给她例数她的种种优点:“你学习很快哒,说明你很聪明,好几次,吴小豹和保众学的都不如你快。你的字也写的很好啊,说明你是心灵手巧,是块学习读书的材料……所以啊,我看好你啊范希娥同学,加油!”

“嗯……嗯!加油!”

两个小姑娘很容易地达成了一致,互相砰砰小拳头,立下了共同学习的约定。

她们不知道,东屋里,几位中青年妇女也在说着付长华和李秀珍的风流事。

其中一个妇女说话粗陋直白:“……那俩啊,怕是早就滚到一个被窝里去了。你们不知道,就热天时,我三姐的大姑子去卫生院,就碰上了李秀珍从医院里捂着肚子出来,说是看着像‘打孩子’……还说哇,是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青年陪着,当时我还以为是她对象,如今这事儿一出来,可不就是付长华嘛。白白净净,大队里有几个像他那样白白净净的?”

“啊,连孩子都打过了?”众人皆惊。

恰好水开了,赵莉借着倒水的机会出了东屋,只留下几个年长的妇女聊八卦去。

隔着门帘子,赵莉听见另一个妇女说:“你们家不管啊?”

一听这话,赵莉就知道问的是范老太了。付长华的媳妇儿是范大鹅的堂姑姑,是范明武大伯家的闺女呢。

范老太却只能叹气:“唉,咋管啊?小玲那丫头自己认满了眼挑的女婿,今天还跑去医院给付长华伺候呢,说是就知道哭……唉!”

“这,也是!”

屋里几人都不好意思再继续八卦了,都跟着范老太叹息起来。

范小玲自己犯傻,非得喜欢付长华,无论如何也要跟付长华过日子,娘家人能如何?

隔了几天,等小可再听到付长华和李秀珍的消息时,据说两人打过四回胎……又有人说,付长华和李秀珍都是风流成性的,付长华上高中时就和女同学勾搭,后来又和公社的小寡妇勾搭……期间,还没耽误正儿八经娶了个媳妇儿,生了一个女儿,媳妇肚子里又揣了一个!

至于李秀珍也是花的不行……

这两个人,在社员们口中,简直成了渣男浪女、双贱合璧!

小可不关心这些花样百出的流言,她每天忙的不行,要和奶奶一起照料蘑菇棚里基质和菌种;要去后门外搬运布料和年货;她还网购批发了一些小玩意儿,比如发卡、丝带。

就在付长华二人被捉当场的第二天,大队里下通知,为了社员们过年,公社里恢复了集市,逢一、五赶集,也就是初一、初五、十一、十五、廿一、廿五是集日。

暂时每个公社开放一个集,据消息灵透人士透露,县里的意思是看情况,还会放出其他集日,分散到每个公社的某些大队。

社员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移到赶集这件事上。

之前,社员们允许少量出售自产的农副产品,政策也不明确,经常有人挑着自家的蔬菜、鸡蛋去卖,也被当做投机分子给抓了。如今有了集日就不一样了,社员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去集上售卖自家出产的农副产品了。

而小可嗅到的是政策松动的味道,这是改革春风吹遍大地的前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