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十七回 拒招安广州失守 赌球技成都遭殃

第十七回 拒招安广州失守 赌球技成都遭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僖宗皇帝正要下令招安,一位大臣出班道:“且慢!”原来是驸马于琮,刚从岭南回到京城,已被任命为左仆射。

于琮道:“广州地处南方滨海,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各国海船来往贸易,广州的各个仓库里堆满了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还有国内要装船出海的茶叶、丝绸、瓷器、铁锅等。广州出发,到达西洋的海运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宝地,若落入贼手,国库将日渐空虚。”

于琮出身河南于氏,乃是北周太师于谨之后,尚唐宣宗女广德长公主,曾任宰相,德高望重,唐僖宗对他非常敬重。而且,唐僖宗李儇(李俨)最怕的,就是国库空虚,没钱花!因此只能指望高骈成功!乃依卢携提议。

但是明确拒绝招安,不是落人口实么?

最后由群臣议定,只任命黄巢为卫率府率,这卫率府率是个什么官职呢?

卫率府率,原来不过是护卫东宫的一名武官,执掌兵仗羽卫,没有什么实权,只是一个四品小官,说白了就是太子的护卫,而且终日生活在禁卫军的监视之下,随时可能被当做叛贼被人拿下。

这野心勃勃的黄巢,想要的是正二品的节度使官职,而且看中的是节度使能大权独揽,还能保留自己的军队,岂肯低声下气,接受这么小的官职,给太子当护卫么?而且,唐僖宗李儇(李俨)有太子吗?太子在哪儿呢?

列为看官,朝廷如果是真心要招安黄巢,至少要封他个节度使。如果觉得天平节度使,驻地郓州,离黄巢老家太近,离东都洛阳也太近,容易养成心腹大患;广州节度使又掌管海外贸易,油水太大,这两个节度使都不能给,那么,完全可以让黄巢去做安南大都护,防御南诏,跟外敌作战。

其实也可以叫他去成都,做西川节度使,或者接替老将辛傥,接任岭南西道节度使,这两个地方与安南一样,都经常遭受南诏的进攻。

这样,一来黄巢得了功名,成为一方诸侯(节度使),面子上过得去;二来,需要防范南诏,所以黄巢部下人马也不用解散,可让黄巢自己在对南诏作战中,对部下论功行赏,安排官职;如此,黄巢及其部下需要功名,需要讨生活、找出路,朝廷需要精兵强将守卫边境,可谓两全其美。

或者,就让黄巢做振武节度使,让他去讨伐李克用,以毒攻毒。二虎相争,朝廷得利!

现在黄巢仅仅被封为卫率府率,正四品。

前些年王郢请求招安,被任命为右率府率,也是正四品。王仙芝接受招安,任命的官职是神策军押牙、监察御史,只有正八品下。

而实力小很多的柳彦璋要求招安,却被封为右监门将军,正三品;王郢部下朱实投降,封为金吾将军,也是正三品。

为何朝廷对实力强大的王仙芝、黄巢如此吝啬官职呢?至少应该授予正三品的将军吧?

这就是,表面上,朝廷同意了招安,但是你黄巢肯定不能接受!你不接受,继续造反,就是你黄巢理亏!

等到中书商量起草圣旨,郑畋仍然对卢携说:“妖贼百万,横行天下,高骈养寇自重,迁延观望,无意翦除,草贼得计矣。国祚安危,在我辈四五人画度。公却依靠江南用兵,我不知赋税从哪里出了!”

卢携大怒,拂衣而起,衣袖被砚台染黑了,气得把砚台扔到老远。

唐僖宗李儇(李俨)闻之大怒,道:“这两人天天吵闹,如何治理天下?”遂将二人撤销全部职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

当下由朝廷颁给卫率府率的告身,黄巢大怒,将诏书摔在地上,大骂僖宗皇帝以及执政大臣,愤愤地说:“唐廷不给我做广州节度使,难道我不能自己去攻取广州么?”

镇海节度使高骈,上表朝廷,推荐部下黄碣,出任漳州刺史。黄碣是福州闽县人,文武双全,颇得高骈真传。为了防止黄巢南下,因此高骈有此安排。

不料,黄巢率大军日夜兼程,经过泉州、漳州、潮州,沿着海边,只用两个多月就赶到广州。这时,黄碣的任命才刚刚下来,黄巢大军已经南下广州,把漳州甩在身后了!

广州因地处南方,百年未经战乱,城墙不甚高大,士兵不习战事。也不像邕州有北方士兵驻守。

草军四面架梯,攻打广州城。

不料,广州节度使李迢登城据守,倒是调度有方。他的部将刘谦,登城抵抗,带人随处增援,数次将草军攻城的士兵杀退。连续三天,草军仍然未能拿下广州城。

刘谦,字内光,本是河南上蔡县人,自言乃汉高祖刘邦后裔。其父刘安仁,迁居福建经商,后来买官从政,出任潮州长史,因此又迁居岭南。刘谦少年从军,在岭南节度使部下为小校。

十多年前,韦宙担任岭南节度使时,就赏识他的才华,又见他状貌雄伟,将侄女嫁给他为妻。韦宙出身名门望族的京兆城南韦氏,曾经担任宰相。

当时,名门士族绝对不肯和普通人家通婚。有时候,名门士族子弟,连驸马都不愿意当。韦宙却对刘谦这个出身寒门的军人赞赏有加。有人劝阻这门婚事,韦宙却说:“此人非常人也,将来我的子孙或许要依靠他”。

黄巢再次下令攻城。无数草军士兵,手持盾牌,肩扛长梯,向城墙冲去。

忽然,城墙上闪过一个高大的黑影!只见一位黑大汉,手持长刀,上下翻飞,将十几个城上守兵放到。

草军士气大振,只一天轻松攻克广州。

刘谦对广州节度使李迢道:“大人,守不住了!快撤吧!”

李迢说:“你们逃吧!本帅誓与广州共存亡!”

不久,草军就活捉了李迢。

刘谦眼见广州城破,率数百人,带妻子韦氏和年仅五岁的儿子刘隐突围逃走。后来,他多次与黄巢大军作战,多次立功。再后来,他出任贺江镇遏使。四年后,朝廷任命刘谦为封州(今封川县)刺史,拥有士兵万人,战舰百余艘。此乃后话,不提。

邓天王、葛从周等人簇拥着一位黑大汉来见黄巢。

黄巢大喜道:“原来是孟贤弟!”此人正是孟觉海。原来孟觉海正是岭南人氏。之前,因家母年老,没有答应和黄巢一切造反,而是选择回岭南老家尽孝。如今,他母亲已经去世,刚好黄巢大军杀到,正准备投奔黄巢,见草军攻城不利,于是混入城中,助草军拿下广州城。

广州节度使府衙。黄巢逼李迢起草给朝廷的奏章,就说自愿让黄巢代掌广州节度使的节钺。

李迢慨然道:“我世受国恩,你就是砍断我的手腕,我也不能起草这样的奏章。”

黄巢大怒,立即拔出龙泉宝剑,斩下李迢的左手。再问:“写不写?”

李迢答道:“不!”

黄巢出手。李迢失去了两只手。

黄巢又问:“写不写?”

李迢道:“我已经没有手了,怎么写?再说,你就是砍下我的头,我也不能起草这样的奏章。”

黄巢遂砍下李迢的头颅!可怜一缕忠魂,升入九天。

斩杀了李迢后,黄巢才顾得上外出欣赏一下广州这座岭南名城的风土人情。虽然早就听说过广州的繁华,但是真正到了广州的街市,黄巢仍然大吃一惊。这广州的繁华,竟然丝毫不亚于京城长安。

黄巢多次进京城赶考,对长安很熟悉。当时长安城内有八十万居民,据说开元年间,长安城内人口曾经超过百万,号称是天下第一大城市。长安城规模宏大,街道规划整齐,如同棋盘一般,但是居民区都用高墙围起来,而且围墙面向大街是不许开门的,门只能开在里面小巷子里,因此长安的大街上了无生气。到了夜间宵禁时,整个长安就成了鬼城。长安的繁华,仅限于白天的东西两个市场。

而广州就不同了。这广州城,虽然城池的规模比起长安,最多只有五分之一大小,城内却有五十万居民,城外也有十几万。而且广州所有街道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街道边,允许随便开门,因此全是密密麻麻的商铺。

虽说因为打仗,很多商铺都关着门,但是还有很多店家冒险营业。就是那些关门的,仅凭商铺上面鎏金的招牌,就可想象得出平日的热闹景象。

广州还有很多外国商人,在此经商,官府专门开辟了几条街道,建立番坊,专供外国人居住。但是后来外国人太多了,高达二十万,番坊不够住,就有很多外国人与中国人混居在一起,也有很多中外通婚的。外国人与中国人通婚后,再也不回国,在大唐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也有不少。

当时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司,专门管理过往船只征税及胡商番人管理事宜。

黄巢派人去市舶司,将其仓库全部搜缴,并对各国运来的珍珠宝货以及国内要装船外发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按比例征税,充作军费。

有一些胡商,蓄养大批昆仑奴,平时亦商亦盗,又勾结来自大食、波斯的海盗武装抵抗,率十数万人,数千战舰,袭击草军,抢夺宝货。

黄巢大怒,水陆两路进兵,将他们全部歼灭。

随后黄巢分兵转掠岭南各州县。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岭南东道全境。

这时是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九月。

唐朝时,广州的天气,比现在还要热一些。当时吐蕃,可以在青藏高原大量种植庄稼,因此国力很强。四川,可以出产荔枝。广州天气,可能相当于今天海南三亚一带。而且,广州外围的大山区,尚未开发,原始森林密布。

镇海节度使高骈上奏朝廷,提出,黄巢部下多是北方人,在南方可能呆不习惯,很多人将会感染瘴气、瘟疫,因此必将逃回北方。而北逃的路线,因为伤员、病号多,必走水路,不是赣江,就是湘江。现在应趁黄巢在广州立足未稳,将他们一鼓剿灭,作战计划如下:

一、命舒州刺史郎幼复暂代镇海节度使,留守江南;

二、派我部下,都知兵马使张璘率精兵五千据守郴州险要之地,防止黄巢经衡阳进入湘江北逃;

三、派我部下,兵马留后王重任率兵八千,进攻惠州、潮州一线,防止黄巢东窜;

四、我亲自统领大军一万人自江西南下,越过五岭之一的大庾岭,直捣黄巢大本营广州,同时也防止黄巢经江西,顺赣江北上;

五、黄巢听说我大军来攻,只能向西逃窜。请朝廷令王铎、李系率精兵三万,扼守梧州、桂林、平乐、永州一线,据险坚守,不必主动进攻,但只严加防范,待我追兵到来,将黄巢团团包围,再前后夹击,必可将草贼一举歼灭。

按说这份计划相当严密。黄巢刚到广州,根基不稳,这时从东、东北、西北三路夹击,将黄巢赶往西边桂林一带,在那里预先埋伏重兵,完全有可能将黄巢大军消灭在桂林一带的山区。

可惜朝廷习惯性不准。五年前,高骈镇守西川,就提出彻底消灭大礼(南诏)的计划,朝廷也不准。

高骈仰天长叹道:“空有平戎策,生不逢太宗!”

高骈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渐渐不再关心国事。他现在宠信道士吕用之,每天忙于修仙,妄想长生不老,对军务渐渐厌倦了。

这吕用之,乃是江西鄱阳人,出生茶商世家,自小就经常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贩卖茶叶。他父亲死后,留下万贯家财,本是衣食无忧,只是他不务正业,天天与一班酒肉朋友一起到处吃喝嫖赌,竟然将家财败光。

他又喜欢算命打卦,炼丹修道,遂拜在九华山牛道长门下,学得驱鬼役神之术。牛道长去世后,他又拜在龙虎山张真人门下,正式做了道士。但是他道士也不好好做,淫乱道观,被张真人逐出。

回到家,仍然是恶习难改。他的舅父徐鲁仁收留他,他却与舅父的小妾通奸,被舅父赶出家门。

后来,因妖言惑众,拉帮结派,为害乡里,被官府通缉,于是逃到扬州,一住就是十年,靠画符施咒、卖耗子药、蟑螂药、坑蒙拐骗过日子。曾经非常落魄,只能穿粗布衣服,住在后土庙里安生。

前宰相刘邺出镇淮南,对用道术蛊惑人心、影响社会安定者,严加打击。吕用之大恐,立即渡江南下,逃奔京口。

前几年,高骈来到润州,做镇南节度使。这时,高骈已经年近花甲,自感精力不济,身体越来越差,遂招募道士,想要学习轻功之类的道家养生术。

吕用之听说后,峨冠博带,打扮成仙人模样,也去应召,一个多月了,连高骈的面也没有见到。

常言道,侯门深似海。堂堂的节度使大人,岂能随便见到?

吕用之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铜板,一贫如洗了。也是他命不该绝,这天,他竟然意外地见到一位亲戚,名唤俞公楚,从渤海国回来,现在,正在高骈部下,担任左骁雄军使。

俞公楚大惊。吕用之告知来意,又为他表演法术。

俞公楚给他换上儒生的服装,引荐给高骈,说:“这是江西才子吕用之,也精通法术,就要被推荐给渤海国国王了!”

高骈大惊道:“这样的人才,推荐去渤海国,太可惜了!他愿不愿意留下来?”

俞公楚说:“这个可能有难度!属下尽力劝他留下来!”

俞公楚让吕用之为高骈表演法术,暗中派了不少心腹做托,表演非常成功。

高骈大喜,引为知己,任命他为帅府幕僚,待遇非常优厚。

十月,根据卢携建议,朝廷将高骈从镇海节度使,调往扬州,任淮南节度使,仍然兼任盐铁转运使。

另派泾源节度使周宝为镇海节度使。周宝在神策军,曾经与高骈长期共事,亲如兄弟,年龄比高骈大几岁。这次调到镇海,也是出于高骈的推荐。高骈想,大家是兄弟,遇到战事可以相互支援。

提拔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刘巨容,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唐僖宗李儇(李俨)一向游戏无度,赏赐无节,左拾遗侯昌业,曾经上疏极力劝谏,并且斥责宦官头子田令孜错误地引导皇上,将要危害社稷。一番激烈的言辞,反惹得僖宗皇帝怒起。

左拾遗是专门负责进谏的小官,只有从八品。

唐僖宗李儇(李俨)怒道:“侯昌业出身贫寒,朕没有嫌弃他,反而擢升他到官员的位置,将他放在身边,十分亲近。谁知他不知道谨言慎行,甚至捕风捉影,侮辱与朕,并且诽谤高级官员,必须依照国法,严加惩处。”

竟然召侯昌业召唤到内侍省,赐令自尽。

从此唐僖宗李儇(李俨)更加爱好游戏,凡骑马、射箭、剑术、长枪、拳击,以及音律、舞蹈、戏剧、打猎、博斗等等,都特别拜师苦学,刻苦练习,一定要做到天下最好。

唐僖宗李儇(李俨)与几位皇兄弟们赌鹅,一头优等的斗鹅竟然能值五十缗,就是铜钱五万文。要知道,这时候,一斗米的价格也就一百文左右。一头鹅,竟然值五百斗米的价钱!五百斗米,按每天一斤,够一个人吃至少十七年。

唐僖宗李儇(李俨)最喜欢的是蹴鞠(又称击球,现代的足球的雏形)、斗鸡、赌鹅等游戏,而尤其擅长蹴鞠,曾经对演员石野猪说:“朕若应试蹴鞠进士,必得状元。”

不料这位演员一点面子也不给皇上。石野猪答道:“若遇尧、舜做主考官,恐陛下不务正业,不仅考不中,甚至不免要被判流放。”

唐僖宗李儇(李俨)闻言,眉头一皱,似乎就要发火。左右都替石野猪捏一把汗。

不料僖宗皇帝想一想又觉得好笑,于是一笑而罢,并不追究。只是本性难移,始终不改。更可笑的是这一次,竟然通过蹴鞠比赛的成绩高低,任命了几个边疆大臣出来。

宦官头目田令孜,本姓陈,之前小时候家里穷,不得已净身入宫做了宦官,恐家族蒙羞,不想用本姓,于是冒姓为田,他的哥哥陈敬瑄,在老家成都,原来是个卖烧饼的师傅,自田令孜得宠,陈敬瑄一再升官,现在已经进京,得封为神策将军,但他哪里晓得怎么带兵?就是经常亲自动手做些粗粮烧饼给唐僖宗李儇(李俨)吃。

粗粮烧饼这么好吃?僖宗皇帝大喜,厚赏陈敬瑄。原来唐僖宗李儇(李俨)吃腻了山珍海味,咋一吃粗粮,竟十分喜欢。

现在,田令孜见关东群盗纷起,黄巢他们势力日渐坐大,却也知道要未雨绸缪,早日布置退路,暗想,不如效法唐玄宗,逃到巴蜀一带避难?毕竟成都府是自己的老家,经济繁荣,那是天下第二,仅次于扬州!于是推荐陈敬暄及私党杨师立、王勖、罗元杲四人,出镇蜀中三镇节度使。

蜀中三镇,或称三川,就是西川成都府、东川梓州、北川兴元府(汉中)。北川兴元府因为在终南山南面,以它为首府的藩镇,正式名称叫做山南西道,与襄州的山南东道并列;但民间一般都将它看成是蜀中三镇之一。

我们今天说四川,唐朝时都是说三川,或两川。

唐僖宗李儇(李俨)说,干妈,你现在有四个人选,这蜀中三镇,西川、东川、北川,节度使的名额却只有三个,叫我如何任命呢?我们现在又没有四个川?

田令孜说:“我儿莫慌。我有一计。”

田令孜献计道,四个川,确实要到明朝才有。我们唐朝只有三个川。现在有四个人要当官,名额只有三个镇,西川成都府最富,东川梓州次之,北川兴元府地盘最小。不如让四人通过击球比赛,赌胜负,采用末位淘汰制,第四名不得升官。前三名依次授予西川、东川、北川节度使,不知我儿意下如何?

唐僖宗李儇(李俨)大喜,干妈此计甚妙!于是下令四人到球场上击球赌胜负。

陈敬暄经常陪皇上玩球,球技最好,当然夺得第一名,即授西川节度使;第二名是杨师立,命他为东川节度使;第三名为王勖,命他为兴元节度使;罗元杲球技最差,不得擢升。

这种选拔制度,真是古今奇闻。这些只擅长击球的人物,叫他如何治民,如何统军?眼见得三川百姓,就要倒霉了。

原来,前一阵子,田令孜向西川节度使崔安潜,推荐他哥哥陈敬瑄,让他哥哥出任西川兵马使,崔安潜竟然拒绝。田令孜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罢免崔安潜,让他哥哥接任。

唐朝时岭南一带很多大片的原始森林,尚未进行农业开发,许多地区蚊虫肆虐,瘴气弥漫,瘟疫流行。

有看官问,什么是瘴气,什么是瘴疬?很多古书中都会说到这个,多数语焉不详。其实,这个瘴气,还有古人常说的瘟疫,应该就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就是疟疾、急性肺炎等等,就像非典、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类似。

热带、亚热带的原始森林里,终年不见阳光。常年累积的枯枝败叶,本身就会产生甲烷等各种有毒气体,令人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各种毒虫、野兽藏身其中,如鱼得水,他们身上寄生有各种病菌、病毒,时间长了,这些动物本身有了抗体,能够与病菌、病毒共生共存。但是人类却没有抗体,当地土着都不一定抗得住,黄巢大军这些北方人初来乍到,根本没有抵抗力。

黄巢部众四处作战,不免传染上瘴疠。也免不了猎杀各种野味,充作军粮。这样病菌、病毒就传到人身上。有些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古人既没有预防的知识,也没有预防的手段,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瘟疫很快就在草军中流行起来,每天好几百人染病,好几十人死亡。

朱温的二哥朱存也染上瘟疾,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朱温拉着二哥的手,不禁流泪:“二哥!你快点康复啊!”

朱存用尽最后的力气,猛拉了一下朱温的手,说:“三弟呀!你我兄弟一场,哥哥我没法子再照顾你了,我就要死了,你将来少闯祸,就一定会发达。你发达了,一定要照顾好你的二嫂,还有两个大侄子啊!”

朱温道:“二哥,你不要死,他们要你自己亲自照顾!”

朱存艰难地说:“阿三,答应二哥!一定照顾好你大侄子!”说完就咽气了。

朱珍等帮忙安葬了朱存。朱温唏嘘不已,于是与众将一起劝黄巢北还,共图大事。

这时已经是十月了,如果是在北方老家,早已入冬。可是广州的鬼天气一点也没有凉快的意思。勉强呆了一个多月,这些来自北方的草军官兵实在受不了广州的天气和瘴气。

黄巢与尚让等商议,这广州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不如弃了广州,回北方去。

尚让道:“我军瘟疫流行,是必须回北方。但是我们现在伤病员很多,要回去必须走水路,才能携带大批伤员病号。”

黄巢连连点头称是,认真思考北上的行军路线。

如果从来时的路,原路返回,唐朝官军并不多,可以轻松北上。但是这一路都是陆路,难以携带大量的伤员病号。

如果取道江西,经过赣江北上,则要翻越大山。大庾岭山高林密,瘴气弥漫,军中本来就流行瘟疫,势必更加严重。

尚让当然知道黄巢在想什么,就献计道:“大将军可知道庞勋的故事吗?”

黄巢猛然醒悟:“对啊!我几乎忘记了。十一年前,庞勋大帅就是在桂林起兵,经过秦始皇为征伐岭南而开凿的灵渠,顺利进入湘江,顺流而下,然后直抵八百里洞庭湖,进入长江,再顺长江而下,经过扬州,北上回到徐州。咱们的船只,从广州出发,可以经过西江,逆流而上,再经漓江,到达桂林。到了桂林以后,基本上就是按照庞勋的路线再走一遍就是了。这是万里长征了。”

孟楷又献计道:“可令朱温等,率偏师直接走韶州,出大庾岭北上,吸引官军注意,保大军安全。”

黄巢赞同,即命朱温率本部经韶州北上。

黄巢等人,当下谋划北伐已定,征集大量船只,又命士兵编造大量的竹筏、木筏,率大军乘船一路向西,经过端州、梧州北上,直抵桂林。

因朱温先行,已经吸引了大部分唐军,大军这一路,几乎毫无抵抗,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桂林。

草军在桂林,经过灵渠,沿着十几年前庞勋兵变北返的故道,自湘江顺流而下,经过永州、衡州,一路并无多少唐军守卫,因而秋毫无犯,势如破竹,大军迅速直抵潭州(长沙)城下。此时距离从广州出发,竟然只有一个多月。

这时,我们再看一下高骈之前围剿黄巢的计划,黄巢果然是向西经过桂林一带北上。如果让王铎大军南下,在桂林一带埋伏重兵,即使不能全歼草军,黄巢哪里能轻易脱身呢?可惜朝廷没有采纳高骈的计划。

同平章事、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兼荆南节度使王铎,此前任命李系为南面行营副都统,湖南观察使,镇守潭州。

这个李系,虽然出身将门世家,但是他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之前担任泰宁节度使,三年前,草军攻打沂州时,就是黄巢的手下败将。这时见黄巢大军,比起三年前,更是兵强马壮,凶悍万分,吓得抖做一团,不敢出战,孤身逃往朗州(常德)。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月二十日,黄巢大军抵达潭州城下,当天就攻陷潭州,大杀潭州守军。

黄巢打算沿着当年庞勋起义的路线沿江而下,东进扬州。

军师尚让献计说:“宰相王铎,现镇守江陵,官居南面行营大都统,荆南节度使,此人乃是个名门子弟,根本不懂兵法,我等乘胜进逼江陵,王铎定不战而逃。我军若攻克江陵,北上可直达襄阳、邓州,便可西进长安,或北伐洛阳。”

于是黄巢命尚让攻打江陵。尚让率大军十五万,号称五十万,战船数千艘,沿长江逆流而上,浩浩荡荡杀往江陵。

江陵守军还不满一万人,王铎知道很难守住,万一被黄巢活捉了,那自己是投降好呢,还是不投降好呢?投降,自己一世英名,就要付诸东流了!不投降,恐怕就要像广州的李迢,英勇就义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他就招来江陵大将刘汉宏说:“本都统要去山东南道,会合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共商大计,一起联兵围剿黄巢,命你居守江陵,不得有误!”

当下自己率大军往襄阳撤退。只给刘汉宏留下少数兵马。

刘汉宏是兖州人氏,原来就曾经是王仙芝的部将,前不久刚刚归顺朝廷,他可不想与黄巢照面。何况他的手下,不过三千士兵,而且多半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老弱病残。

眼见统帅临阵脱逃,骂道:“老匹夫,你这大唐宰相,堂堂的大都统,黄巢还没来你就先跑了,叫老子留下来替你送死!想得美!老子索性官也不做了,当强盗去!”

当下他下令征集大量船只,将江陵所有仓库,不论公家还是私人,把里面的钱财物品席卷一空,全部装上船,然后又把仓库一把火烧了,乘船沿长江顺流东下,满载而归,回家乡兖州做盗贼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