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小郎君 > 第149章 水调歌头带来的最大好处

第149章 水调歌头带来的最大好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小郎君!

赵庆回到宅子里,碰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自从周旺来了小汴京以后,许久没在宅子里见到的贺双卿。

赵庆站在回廊里,看见贺双卿坐在书斋的窗棂前,拿着一卷书籍,细细的看着。

赵庆推门而入,笑问道:“贺先生怎么突然准许你来赵家宅子了,以贺先生对于女儿的宝贵程度,不可能让她的名声有任何损失。”

贺双卿扶了一下水晶眼镜,本就带着一股子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气质,又增添了几分女先生的诱人吸引力。

赵庆已经算是定力深厚了,只是看了一眼,一股子销魂的感觉扑面而来。

倘若不是因为大白天,早就扑了过去,撕碎了女先生的衣服。

贺双卿拌嘴道:“我现在还拿着西席先生的月钱,怎么,不想养着我了。”

这句话说出,带着很大的歧义。

赵庆先是一愣,随后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你若是愿意,养你一辈子都没有问题。”

这番话从贺双卿自己嘴里说出来,倒没有觉察到不妥的地方,从赵庆的嘴里复述出来就不一样了。

贺双卿的脸容瞬间就红了,红得发烫,如同烧开了的茶壶,赌气的扭过去脑袋。

不再与赵庆说话了,盯着眼前的书卷,似乎是不想搭理他了。

只不过,以贺双卿过人的聪慧,看书的时候有着一目十行的本事,很快就能记住整整一页的内容。

过去了不短的时间,始终没见贺双卿翻过下一页,明显心思不在看书上。

赵庆走了过去,坐在贺双卿身边的黄花梨官帽椅上,用手臂碰了碰她:“你知道的,我这个人从来不说虚言,说的全都是实情。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住在宅子里,养你一辈子没有问题。”

贺双卿突然沉默不语了,相比较周旺,心里也更愿意接纳从小一起求学的赵庆。

只是……

再是容易接纳又能如何,赵庆早已娶妻,又不知道何时才能考中乡试举人的功名。

难不成就凭他一句话,一直等着不嫁人。

贺双卿自己愿意,父亲贺先生也不见得愿意。

好在贺先生没在这里,说出这话的地方也不是贺先生院子里的书房,倘若是被贺先生听见了,肯定是气得吹胡子瞪眼。

随后,抄起竹竿,追着赵庆就打。

明摆着是耽误女儿贺双卿,却还把话说的如此明目张胆。

以贺双卿的才情,不见得参加一次乡试就高中,何况是赵庆了。

贺双卿再是聪慧,面对当前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了。

只能把这件事暂且放下,船到桥头自然直,等到以后再说。

贺双卿放下手里的书卷,提起了这次过来的目的:“我这趟过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提醒你一声,在族人里挑选一名比较可靠的族人,准备随时去衙门里当差。”

去衙门当差?

赵庆皱起了眉头,不明白贺双卿这话是什么意思,好在身边有一位深通官场规矩的女先生,可以给他排疑解惑:“王思礼也离开的时候,未曾留下书信交给衙门里的人,安排我的族人去衙门里当差。”

赵庆目前还是白身,与小汴京的衙门牵扯不了半点关系,别说是碰到了衙门里的官差,就算是官差的亲戚都能随便刁难他。

就像上次碰到粮长那件事,没有其他任何解决的办法,只能铤而走险杀了粮长全家。

倘若赵庆的族人里有人在衙门里当差,哪怕只是最普通的衙役,也会有粮长忌惮的地方。

粮长面对只是白身的赵庆是一个态度,面对同样是在官场上厮混的自己人,就是另一番态度了。

有了磋商的余地,不再是只用针对手段,双方可以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商谈。

最终商量出一个章程,只是动动嘴便解决了问题。

赵庆听到可以安排族人去衙门里当差,镇定从容的心情,不免有些激荡了。

贺双卿听到赵庆说话时有些激昂,理解他的心思,更清楚衙门里有人这句话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

贺双卿扶了一下水晶眼镜,细致的讲述官场上的规矩:“在地方衙门,不能仰仗上面人的过多照顾,即便是王思礼帮你安排了一个位置,难免会给地方衙门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导致衙门里的官差排挤你的族人。王思礼离开的时候没有留下安排,应该就是出于这一层的考虑,另外,他也考虑到了已经不需要主动帮你安排族人在衙门里当差了。”

不是王思礼的安排……

赵庆陷入了沉思,排除了京城里的权贵王思礼,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了:“难不成是因为我与莘瑶琴的关系,又与整个小汴京最有权势的税监太监搭上了关系。”

贺双卿点点头,随后又是摇了摇头:“是,却也不是。你和辛瑶琴之间的关系在小汴京里传的沸沸扬扬,她现在又是税监太监的干女儿,小汴京的衙门自然会考虑这一层关系,不过,真正让衙门里准备接待你,或者说是接纳乡下赵家,全是在于你一人。”

说到这里,赵庆心里大致有些回数了,先后排除了王思礼和心瑶琴,贺双卿又说了一句因为他,这么看来,只有一个原因了。

一曲新词《水调歌头》。

赵庆提起松花釉茶壶,给贺双卿倒了一杯,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呷了一口说道:“看来水调歌头带来的影响,超出了我的预料。”

贺双卿笑颜逐开,还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就被赵庆看出了一切的根源:“看来你还真是个天生做官的料子,不在官场上做官都亏了。”

贺双卿打趣了他一句,继续说道:“你猜测的不错,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你的那首水调歌头,足够成为进入小汴京官场的敲门砖。小汴京一直以来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名篇佳作,这也是最让姚公头疼的地方,对于衙门里来说在文治上有所欠缺。以水调歌头的才情,足够让你坐稳小汴京才子的名头,有了这个名声,不管你的出生如何,小汴京官场都要开始接纳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