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着三国系统穿越到五代十国 > 第162章 元宵佳节

第162章 元宵佳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三国系统穿越到五代十国!

春节过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元宵佳节。

元宵节,一个能用“狂欢”二字来形容的节日,在古代,元宵节大概就是最隆重、热闹的节日。

在元宵前后的几天里,人们张灯结彩,把街道布置得灿烂通明,让黑夜变成白昼,为火树星桥的热闹赞叹提笔,聚成一代代人笔下的回忆。

每年元宵之夜,濮阳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共三天,期间宵禁解除,允许人们夜间出行。今天的元宵节尤为壮观,此时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大家普天同乐,“宴赏往来,车马骈阗”,可说的是人山人海、狂欢之都。

在众多节日中,诗人们对元宵节的描绘是最热闹、最有狂欢味的,画面感极强,他们在元宵佳节营造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用上无数耀眼的字词描绘元宵。

火树星桥,这四个字带着令人意外的浪漫,有时候真为汉字称奇,能组成这样美妙的成语。

整个城池灯火辉煌,点缀着无数的华丽明灯,连城池下黑沉沉的水面也被映照得如天上的星桥银河般壮观。

热闹非凡的元宵夜,人们倾城而出,香车宝马随处可见,组成了一幅精巧多彩的灯火盛况。

都城里的灯火会是最让人期待的,大明如今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盛世之下的元宵节更是流光溢彩,一派繁荣景象,这吸引了无数的诗人。

很难想象,在如今这个战火遍地的时代,还有这么一处盛世乐园。

明月悬天,银光大盛,由花灯铺就的京城仿佛成了灯的海洋。街上赏灯的人群该是何等的热闹,达官贵人的香车宝辇挤挤挨挨地布满大道,一路过去,留下阵阵幽香。

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有喜乐自然就有悲伤,就好比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人的喜乐可以共通,但是人的哀伤是不能共通的,比如结过婚的作者就体会不到单身读者的痛苦(●—●)

回忆对比着两个元宵之夜的落差,有情人相伴的元夜是那么甜蜜,没有情人陪伴的元夜又是如此的痛苦。由此牵出一段缠绵的、刻骨铭心的恋情。

元宵又叫上元节,不仅是个观灯猜谜的好时节,还是古代青年男女约会恋爱的好时机。

由于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很重,一般年轻女子很少有外出自由活动的机会,而像元宵这样的节日,她们就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这短暂的、不宵禁的全民狂欢节,便也为青年男女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恋爱的时机。

能自由出门的日子不多,更何况是元宵这样的大节,可想而知女孩子们会如何为自己盛装打扮了。正如辛弃疾所描绘的那样,佳人们成群结队,戴着美丽的饰物,穿着明艳的服装,一路走过去,洒下盈盈香气,留下银铃笑声,和璀璨灯火交相辉映,令人目醉神迷

濮阳城元宵夜万民欢腾,百姓们家家出门,万人空巷;

宫殿内万灯齐明,歌舞翩翩;

美妙的歌声直入云霄,传到天上。

街上游玩的人们尽情而来、尽兴而归。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犹如娇艳的花朵一般;

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通往皇城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

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李旭也没有大煞风景的去处理政事,而是携着妻儿共同游玩这难得一见的元宵盛会。

李旭带着妻儿乔装打扮了一番,其实也不需要太乔装打扮,元宵节有出售的面具,众人一人带了个,这下更不怕有人看到了,如果传到荀彧耳中,第二天又少不了一顿唠叨。

周围都有禁军,御林军,女卫装扮后跟随,安全情况倒是不怕。

濮阳城的中心是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

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大明盛世景色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