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平淡不丢人 > 第49章 制版

第49章 制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平淡不丢人!

“春兰,给赵老师泡杯柠檬。”看见赵晓峰进来,唐一山哪还不知道,这货耗子别左轮起了打猫心肠。

“谢谢!谢谢!”来三天了,这货虽还是紧张,站起身诚惶诚恐接过茶杯,但至少敢正眼看着春兰。

“唐总,我昨天回去给杜文东说了。”赵晓峰汇报,喝水、放下。

“谢谢赵老师了。”自己未来财神总要给点面子,唐一山温言道谢。

“不谢。”喝水、放下。

“赵老师放假就回老家?”没话找点话吧。

“准备在蓉都多呆几天,大年二十回去吧?”赵晓峰端起茶杯,喝水、放下。

“赵老师家里几姊妹?”拉家常了。唐一山知道赵晓峰是蜀北绵州的。

“上面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我老幺。”赵晓峰端起茶杯,喝水、放下。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唐一山开始盘家庭情况,不管有没有可能,先多了解吧。

“两个姐姐都嫁了,哥哥也结婚了,有两个侄儿,都在家干农活。”哦,农村出来,研究生毕业留校,赵晓峰水平是够的。喝水、放下。

“爸爸妈妈好多岁了?身体还好吗?”赵晓峰不主动,唐一山只能继续问。

“爸爸一直有病,走了快十年了,妈妈今年五十三了。”说起父母,赵晓峰停顿了一下。喝水、放下。

“赵老师最近研究上遇到什么难题没有?国际上同类研究怎么处理?”赵晓峰家庭条件估计不好,再问下去就有可能伤人了,唐一山果断强行转弯。

“最近研究上······,”说到专业,赵晓峰开始滔滔不绝。

“赵老师,在这吃晚饭嘛,反正就在茶楼,简单。”听话听得头疼,好容易吃饭时间到了,唐一山连忙打断他。

“哦。不了,我先走了。”说完起身告辞、出门,留下一杯泡得早已发白的柠檬。

吃过晚饭,自去违建小院接姐姐。今天姐姐一如往日,杜文东找她没有?情况怎样?姐姐没说,唐一山也不问,还是一路聊天回到仙湖。

赵晓峰终于没来了,他来干什么?没话题呀?

春兰还是那个快乐的茶楼店小二,开心的小股东二老板,全然不明白这些事。

“三姐,今天下面到了好多吃的,等会儿去看看?”快乐的茶楼店小二。

“三姐,佳琪店里衣服卖得好快,又上新货了,等会儿去看?”开心的小股东二老板

“三姐,放假放这么多天,会不会别个想喝茶都找不到地方?”放这么多天?少挣多少钱哦!忧国忧民主要忧自己的茶楼二老板。

“好,行,没事。”好脾气都被磨得敷衍起来的茶楼大老板。

看着两个小丫头愉快的聊着天,唐一山端起杯子,喝茶、放下,国泰民安就是好。

“唐老弟,版师明天下午有半天空闲,他给老板请了假。明天你得空见他不?”邓永进过来询问。

“我明天到厂里,在厂里见面吧。”想起自己股东身份,一次不去也不对。

“好,那我先走,有什么事明天再说。”邓永进来去如风。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街上的闲人多了起来,吴映雪和彭春兰出去逛街去了,唐一山一个人喝着茶。明天还有什么要提醒的?想不到?算了,车到山前再说。

宝华服饰公司,大气的门头,洁净的环境,邓永进不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

“唐老弟,这里是后整区,这里是成品库,这里是打版房,这里是原材料库,这里是大烫房······,”邓永进和潘达陪着唐一山把厂区逛了个遍。

“邓哥,大烫这里,你用锅炉还是用高压锅?”这时候为了节约资金,好多小厂大烫都用高压锅代替锅炉使用。

“我准备先用高压锅代替,等生意好了再换,一个锅炉几大千呢。”邓永进还是想节约,毕竟还不知制衣厂的未来。

“邓哥,用高压锅可以,但高压锅要注意和人隔开,时常注意放气,宁愿压力小点,也不能出事。”安全事故出不起。唐一山前世办厂,一个流水线女工,下班回家顺路买菜,被渣土车撞了。对方没买保险,车都没要跑了,医疗费和营养费等花了七十来万,全是厂里出的,下班顺路买菜也是工作时间,这也是唐一山关厂打工的原因之一。

“我会注意的,潘厂长,你要记到唐总的话啊。”邓永进转身吩咐生产厂长潘达。

“我会注意,以前我们都用的高压锅,没出过问题。”潘达有点看不惯这个指手画脚的小股东,虽然表现不明显。

“邓哥,这个布料房最好做个架子,布料不能直接放地上,万一被水淹了就惨了。”看见布料房只是地上做个防水,唐一山觉得还是提醒一下。

“唐总,我们这个衣服要洗水的,洗一遍就看不出了。”对这个不懂装懂的小老板,潘达还是温言解释道。

“是要洗水,但布料泡了水,再怎么洗质量下降是改变不了的。我们的厂不是开一天两天,衣服不是卖了不管,所以质量是我们办厂要重点抓的。”唐一山对潘达本就觉得飘,现在印象又下滑一步。

“我记住了,唐总。”潘达不想多说。

“就是,就是,质量是生存之本嘛!我下来就找人做架子。”邓永进最近在学管理,质量是生存之本就是书上看来的,立刻活学活用。

接下来,三人又对厂里需要小改动的地方,边走边讨论,不多时来到版房。

“邓师,你是老师,我不多说,这个地方这样改,你看可以不?不会影响整体效果嘛?”版师很重要,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过裁剪,制版好了,节约布料不是一点两点。这时代有些大牛版师,布料利用率能达到98%,什么概念?唐一山前世所谓电脑打版达到93%到95%,节约一个点是多少布料钱?所以唐一山再三和版师商量,万一漏算一片,那就不是麻烦是事故了。

“唐老板,这么改好像没有刚才好看?要不下摆往里收一公分?一样节约布料?”为了适应布料,两人对之前的设计进行微调。

“邓师,要不朴收一下,是不是一样的效果?下摆收了,这里用料也空了?”潘达还是有能力的,在旁边看了这么久,提出一个建议。

“可以,我觉得行。”唐一山觉得这样改正合适。

“行,这一版就这样。”邓师也比较高兴,毕竟一个懂行的老板比不懂行的老板好合作啊。不懂行的老板就会问,这么大一块布就用不了?

四人接下来对两款衣服的制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为没有实物,只有唐一山画的草图,好多东西都要靠想象,数据难度可想而知。终于,两款衣服的基础款式数据确定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邓师,你接下来再仔细研究一下这两款其他规格,开工就要放开生产,你这里千万耽误不得。你和邓哥是老乡,要帮他扎起。”唐一山也对版师叮嘱。

“我懂,唐老板,既然答应帮邓哥,怎么都会尽力的。”通过一下午接触,邓师是个比较适合宝华的版师。

“邓师,工厂是大家的工厂,只有工厂办好了,业务才多,大家工资就领得多,工厂办得久,大家也安定。”这时候,蓉都的制衣人才大多是沿海打工回来的,稳定、离家近、工资差不多就是打工人的追求。

“我晓得,唐老板。”邓师也不是多话的人。

“邓师,制版的材料你列个清单交给邓哥,在春节前一定要配齐,节后不一定及时买得到。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想到的,你就及时提出来。”唐一山害怕自己和邓永进计划不完善。

“没有了,唐老板。”邓师确实觉得没有什么了。

“潘总,邓哥以后的主要精力会放在销售上,我希望你在家把生产抓起来,打衣服环节多,琐碎,你多费心。”虽有不满,但邓永进确定要用,唐一山还是仔细吩咐潘达。

“唐总,我清楚,我以前在别的地方,管的厂都没出过问题。”

“好,费心,我相信你会管好。”还能怎么办,只能相信。

临分别时,唐一山和邓永进单独聊天。

“邓哥,你叫嫂子在生活上多关心员工,小姑娘太多,她一个大姐姐总归比你我说话方便。吃住稍微比别的厂开好点,这些人都会互相比较的。”邓永进老婆比较节约,唐一山怕变成黑心老板。

“我晓得,赚钱不是从工人生活费上赚,我会给她说。”邓永进也知道老婆是为赚钱着想,这年代,一个中年农村妇女还会想到什么挣钱手段?

“邓哥,你有空可以多和谢春杰坐一坐,都是新湖上来的。谢哥的业务主要是大型工厂,这些厂都要统一制服的,你们可以相互介绍业务,互通有无。”唐一山还是希望合作共赢。

“要得,我哪天就找个时间,我们大家坐一坐,别说,好久没看到险峰老弟了。”邓永进也是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

两人话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