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传奇姻缘 > 第12章 四年光阴未虚度 弦子毕业进了城

第12章 四年光阴未虚度 弦子毕业进了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传奇姻缘!

7月10日,最后一门课《复变函数》考试完以后,贵江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生的专业学习任务全部结束。

不少同学大呼小叫地在寝室打牌、下棋。我与马海洋上街散步,然后到贵江市图书馆阅览室看报纸杂志。

7月13日,贵江师范学院全体毕业生在大礼堂开会。

院长传达了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会议,还有全省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全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对毕业生分配工作作了安排。他指出,分配原则是择优分配,即把最优秀的毕业生分到最好的地方或单位。

接着,贵江市教育局宋局长作了关于全市教育形势及发展趋势的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贵江市教师的问题是,数量多、素质差,小学教师中有70%是民办教师,中学教师超编1000多人;贵江市教育局准备在明年对全市教师队伍进行一次大整顿……

虽然,各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及辅导员都在场,但是,还是有不少同学几次鼓倒掌。

7月16日,贵江师范学院举行毕业典礼。

主席台上方挂着“毕业典礼”4个大字,左右两个耳门内侧从上到下分别写着:“志在八方创伟业”、“勇为四化做栋梁”。

学院领导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各单项积极分子颁发了奖章、奖金。优秀毕业生奖金80元,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金各50元,单项积极分子奖金20元。

这是4年来,学院第一次给受表彰的学生发奖金。

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毕业典礼半小时就结束了。

贵江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进入即将摊牌阶段。跑门路的、托关系的,只要能活动的都在使出浑身解数。

有些人已是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了。

大家都明白,按照今年的分配方案,分到省城、留校、分在贵江市区都是热门,换句话说是最佳去向。

当然,这些指标都是极有限的,就看谁“实力”大了。大部分毕业生都要各回各县,由各县教育局进行二次分配。

谁去给某个领导送礼了,谁的家长拿着贵江市领导的信找院长了,谁的父亲托省里的领导给院长打电话了……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许多同学坐立不安,想知道自己的分配去向,埋怨学校不早日公布分配结果。

在男生宿舍1号楼的墙壁上,甚至出现了“后门有理、杀人无刀”的标语。

我没钱送礼,也最厌烦这一套,更指望不上父母。

我的一切只能靠自己。这种意识从小就在我脑海里扎了根。而我所能做的已经做过了,现在只有等待。

边疆去不了了,我就想去个好地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去好地方呢?

何况,按照学校公布的择优分配原则,凭4年来的表现,我难道没有资格去最好的地方和单位?

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我现在的想法跟写支边申请书时已不一样了。

马海洋、林祥首等同学再三催我去找系领导打听一下分配情况。

他们知道,我在系领导面前是受宠的人,比他们有面子,因为我是被学校树立的先进典型,是大红大紫的人。

我犹豫一阵子,还是去找了赵国强。

刚到行政办公楼楼梯口,我碰见邱洪海踌躇满志地从楼上下来了。他神秘地微笑着,朝我点点头。我俩都没有说话。

来到六楼赵国强的办公室,我见门开着,没人,就敲了几下门。里间的门开了,赵国强出来,又小心翼翼地关上里间的门:“木弦子,你来得正好,我也正准备找你呢。”

“赵书记,分配的事定下来了吧?”我急切地问道。

“你不是不想回明日县吗?把你分到贵江市第一高中了。贵江市第一高中只有一个分配指标,不少人都想去。我们考虑到你4年来的优秀表现,就让你去了。”

“谢谢。”

这个结果对我来说,不是最理想,但也不错了。

“还有个好消息,前天,学院党委已批准你为中共预备党员了,党龄从党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

“谢谢胡书记。”

我被学院党委批准入党,虽然在意料之中,此刻,我还是感到一阵惊喜。

我又问马海洋、林祥首等人的去向。

“除了你留在贵江市,你们班邱洪海留校,其他的都各回各县。”

赵国强给我开了《高等院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报到证》、《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赵书记,需不需要补交党费?”

“交不交都行。”

“党费一个月多少?”

“你们在校大学生没有收入,党费一个月5分钱。”

我掏出1角钱交给胡大权,补交了六七两个月的党费。

当晚,我用刚领的优秀学生干部的50元奖金,到贵江师范学院大门外的吉祥饭店,与马海洋、林祥首等同学吃了一顿告别饭。菜、酒是马海洋点的,6个菜,6瓶啤酒。

马海洋说:“木弦子4年来收获最大,就是不会巴结领导,会溜须拍马就圆满了。”

我没有接话。因为这又戳到了我的痛处。

我确实不会溜须拍马。

我小时候,李志军等生产队的干部每次上我家,不是通知父亲木卜凡参加批斗会、“五类”分子及家属学习班,就是安排木卜凡去干又重又脏的活儿,反正没好事儿。所以,我看见当官的就反感。

我的父母更没有在这方面向我传授任何经验。

叫我刻意去投其所好、巴结领导,我是做不到的。我觉得与领导在一起还不如与同学在一起自在……

“木弦子在学校该得到的荣誉都得到了,我自愧不如……我这4年算是白混了。惨哪。” 林祥首说。

“社会复杂,世道艰难,我等太单纯幼稚呀……”马海洋感慨道。

“来,喝酒。”我说着,与他们逐一碰杯。

“毕业后我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否则,誓不为人,死不瞑目。”马海洋说。

最后,我们都哭了。

我入了团,又入了党,又将留在贵江市上班、生活。这在我上大学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比起眼前这两位以及班上其他大多数同学,我算得上是个佼佼者。

我应该感恩培养、教育我的老师和系领导、学院领导, 感谢朝夕相处、给了我不少帮助与支持的同学们……

次日,学校派车把我的行李运到贵江市第一高中,邱洪海、马海洋、林祥首等同学及于自华前来送行。

临别,于自华握住我的手说:“木弦子,你在学校搞得不错。出去后,首先要把工作搞好,讲第一堂课蛮重要;其次,要注意搞好各方面的关系……”

到贵江市第一高中,门卫说,学校已放暑假,让我9月1日再来报到。

学校的车又把我的行李送到贵江市长途汽车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