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浮生之骁 > 第42章 那张老虎皮

第42章 那张老虎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浮生之骁!

“是大皇兄得知父皇的要求后,就派人四处打探,才找来这个方法的,所以,我真的没碰她。

而且,当时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我一个人在偏殿,总是没有、没有状态,就让人将那张虎皮送了过来。

那个时候,我脑子里想的都是与你在一起的……”

梁嘉言越说声音越小,这种事情,他除了被皇后下药那回,还是第二次做。

梁骁知道,对方虽然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是热情奔放的,可除此之外,因为自小森严刻板的教养,所以梁嘉言是个脸皮极薄的人。

难怪对方之前那样难堪的说,自己是像牲畜那样配种的话。

这也是对方太思念自己,万般无奈下,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吧。

梁骁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将不安的皇帝往怀里搂紧了一些。

已经知道具体的过程的他,又问道:

“她也愿意?”

“嗯,她说只要能怀上皇子,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而且,她还让赵府的人找了什么药吃,太医说不会影响身体,只是会加大几率”

“难怪她当时那样反常”,

梁骁想到了昨天皇后赵佳曼的反应。

“有一次,我和父皇提出去西北看你,惹恼了他。

当时父皇大发雷霆,说,如果不是因为没有皇嗣,就是我为你清空后宫,都可以。

后来小福子说,当时赵佳曼来找太上皇,虽然被太监拦住,但应该是被她听到了。

所以,如果能生下皇子,她自是想着能保住皇后的位置。

也因为这样,我才一直放任她在宫里上蹿下跳。

不过这次处置了赵家,又将德儿交给母后抚养,她该是能安分些了。

阿骁,我知道,这事总归是不太光彩。

德儿无辜,他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可到底是因为我,才会有这样不正常的出身。

所以我没有及时告诉你,以后,无论何事,言儿都不会再瞒着你的,你不要生气好吗”

梁嘉言其实在前天梁骁大发雷霆的时候,就想过说出这件事,但是当时对方一句

“太子难道不是皇上的儿子”,

就让他无言以对了。

“好,这样总也是个办法,既然赵佳曼自己也是乐意的,从那样慌乱的反应来看,她自己也不会说的。

太子只要不知道,就没什么问题了,言儿不要再思虑这些了”。

梁骁既然已经决定与皇帝和好如初,就不再纠结这些事。

现在又知道了皇帝并未做背叛自己的事,至于留下骨血,对他而言,已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梁骁搂住梁嘉言,拿起那只瓶坠。

“阿骁这只是蓝色的,言儿先戴着,等回西北,我将这个锦囊也做成瓶坠,咱们再换回来。

阿骁想把你的这只做成红色的,言儿这样的冰肌玉骨,戴上肯定是极漂亮的,可喜欢”,

他在对方的发顶蹭了蹭下巴。

“自然是喜欢的,阿骁,三个月后,你在晟州等我”。

两人虽然依依不舍,但皇帝知道,梁骁回西北,还要赶好几天的路,所以现在,必须让对方离开了。

梁骁又嘱托了梁嘉言几句,起身后,瞅着旁边眉眼纠缠、表情不舍的阿贵和小福子,他突然拍了拍自己的侍卫统领。

“交给你个任务,三个月后,护送我媳妇去晟州”,

说完,梁骁对已然激动不已的梁嘉言,笑着眨了眨眼睛。

“那,我,您的意思,可是您”,

见主子摆摆手,

“卑职领命,谢王爷”,

阿贵高兴的一个劲瞄小福子。

梁骁禁不住又打趣道:

“三个月后,你得骑马回来,可别被马车拉回来就行”,

说完,他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那两个已经面红耳赤的人先出去,然后附身看着、正深情望向自己的梁嘉言。

“言儿,养好身子,阿骁等你”。

等阿贵送走了从寝殿匆匆出来的主子,他到底还是有了点低落的情绪。

毕竟这些年,都是他贴身伺候主子的。

不过对方刚才跨上马后,撂了句话,

“你这是娶进来,又不是嫁出去,苦个脸给谁看,这段时间,我把哥哥交给你了,要比对我更尽心,到时候,让他给你个恩典”。

说完,梁骁爽朗一笑,让侍卫大琅拿给阿贵一个银袋子,

“置办个院子,就当是贺礼了”,

梁骁对自己的人,从来都是大方的。

“回去接父王,走了”,

梁骁一扯缰绳,对向自己行礼的阿贵招招手,就带着几个冲阿贵挤眉弄眼的侍卫,打马离开了。

阿贵回去后,看到殿门口眉眼含笑的小福子,也是灿烂一笑。

对方已经二九年岁,他的福儿,终于长大了。

…………

太上皇一下朝,就让人将三道旨意发了出去,然后召了梁臻进宫。

他心情极好的和梁臻一起用了午膳,连连感叹梁骁明事理、顾大局,全然忘了昨日傍晚时,他明明在心里无数遍,想把对方揪到面前狠狠打一顿板子的愤怒。

老王爷听太上皇讲了昨晚以来发生的事情,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骁儿能度过这样的劫难,什么子嗣、什么名声,自己是通通不在乎的,不过,就是有些对不住王府现在那位名义上的镇北王妃。

镇北王妃黄雅芝,自入府以来,一直是安安稳稳、尽心尽力的对待骁儿。

后来和梁臻的妻子说起过,对方当年在都城,就对梁骁一见钟情。

就算偶尔在一些场合遇到、儿子待她与其他人并无任何不同时,对方也一直将骁儿放在了心上。

后来,太上皇给镇北王世子挑选世子妃,黄雅芝也进了初选的名单。

那次的考核是一道题,据说是皇帝出的,

‘对成为镇北王府世子妃,会有怎样的期待’,

当时,20多名高门贵女都有些怔愣。

不过她们都是自小受过良好教养的,所以只一会儿,就都落笔疾飞。

这个题目似乎并不难,不管是从建功立业、股肱之臣,还是从举案齐眉、后继有人方面,都有太多能罗列的了。

在太监收了一摞洋洋洒洒写满字的纸笺中,黄雅芝只写了短短一段话。

她说,她希望能看到,梁骁永远保持第一次来都城时、脸上那样绚丽夺目的笑容。

十天后,她收到了赐婚的旨意。

当黄雅芝欣喜万分的踏上嫁往西北的花轿前,太监总管福公公,来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好好照顾他”。

自成亲以来,梁骁从来没和黄雅芝亲近过,偶尔一些场合上,对方虽然从来不曾给过她难堪,但却也一直敬而远之。

渐渐的,她明白了,对方心里是有人的,但是王府的人,对此都是讳莫如深的。

黄雅芝也琢磨过,能让梁骁如此尊贵的身份惦记至此,却不能娶回来的,梁国就没有符合条件的女子啊,难道是别国的吗?

不过,既然是皇帝赐婚,就说明王爷心里的人,应该不能与他长相厮守的,所以,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而且,王府的人,对黄雅芝都是礼敬有加,因此她尽职尽责并且满心期盼着,等梁骁化解了心结后,他们就可以夫妻恩爱、举案齐眉。

直到后来,镇北王府秘密接待了皇帝,她无意见到了那个与自己丈夫亲昵的人。

对方转过头的瞬间,她看清了那个满头乌发披散的绝色美人,居然是皇帝。

那个时候黄雅芝才明白,自己面对的,根本就是完全无解的局面。

梁臻知道,儿子一直存着与儿媳妇合离的念头,也知道那个看着文静的女子,一直倔强的不肯答应。

看现在的情况,一切,只能等回西北了再说吧。

而在梁骁他们离开都城的时候,后宫里,正闹的鸡飞狗跳。

当皇后接到‘即日起太子梁宇德交由太后抚育,公主梁唯凝交由贤妃抚育,皇后禁足两年,月俸减半’的旨意后,整个人立刻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况。

赵佳曼是个有权利欲望的女人,眼高于顶的她,一直盼望着能入宫。

尤其当年宴会上她见过了太子,那样俊美温润的男子,还是梁国未来权利最大的人。

所以,她在知道祖父会安排自己进宫的时候,简直欣喜若狂。

她不同于贤妃的想法,赵佳曼对皇帝充满了势在必得的野心和欲望。

就算大婚前,皇帝无比冷漠的告诉她,自己只喜欢男子,不会与后宫之人亲近,可是赵佳曼,却对此隐含着自以为是的自信。

当时太上皇并未放权,而且看到皇帝总是愁绪万千的样子,必然是心仪之人不能长相厮守。

那等对方和自己有了肌肤之亲,皇帝总不会一直不进后宫吧。

母亲说过,男子但凡沾过荤腥,就会寂寞难耐,都说日久生情,她有的是时间谋划。

大婚后,赵佳曼因为接连被皇帝拒绝和申饬后,她对皇帝心里的人,起了强烈的嫉妒。

一开始,她也像其他人一样,根本不会想到这个人会是镇北王梁骁。

后来因为迫切的想有皇子,所以在急火攻心了一年后,当皇帝向她提出,可以给她一个孩子,但是方式,却那样不可理喻时,她答应了。

她知道,如果等太上皇不在了,那个时候,还有谁能逼皇帝必须有皇嗣呢。

到时候,自己还能不能留在皇宫都不一定,还遑论能保住后位。

所以她同意了,并且吃了进补的药。

不过,当羊肠里代表希望的液体,被推进来的时候,她除了身体上的猛然一疼,心里也是羞恼的。

皇帝宁肯用这样闻所未闻的羞辱方式有皇子,也不肯碰自己这个明媒正娶的妻子,再是心甘情愿、甚至是满怀期待的她,也是有怨的。

而第二天,她从被赶到寝宫门口的心腹宫女那里得知,头天半夜的时候,皇帝让人将一张虎皮,送到了偏殿。

在家努力学习过如何伺候皇帝的赵佳曼,自然知道皇帝当时在偏殿做什么。

突然,她灵光乍现般反应过来,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皇帝会需要虎皮,睹物思人吗?

那张虎皮,是镇北王梁骁几年前,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梁嘉言的。

据说那年梁骁猎虎失联后,太子带着兵,连夜亲自去邯城找寻对方。

她那天自己一个人思前想后,终于想通了,为什么作为一国之君,还能爱而不得了。

皇帝和镇北王,居然有这样违背人伦、纲常的行为。

难怪,自己之前还疑惑过,就算是男子,只要皇帝喜欢,那也是能入宫的,为什么却一直没发现皇宫中有这样的存在。

原来,那根本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丑闻。

她震惊之余,甚至有点暗自庆幸,皇帝中意的居然是镇北王梁骁。

那样桀骜不驯的骁王爷,如何能接受做皇帝的男宠呢。

对朝堂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赵佳曼,又开始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贤妃明显是个不争并且愚昧的人。

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就是见到皇帝,对方也只是温柔的注视着那个男人,从来没有其他行为。

所以皇后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虽然受孕的过程,是那样难堪,但知道有了身孕后,赵佳曼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有了子女,那她的地位就稳固了。

尤其后来生了龙凤胎,皇后彻底安心了。

因为皇帝并不管她的事,让她有一次见到坏过自己好事的小福子,就有些肆无忌惮的罚对方跪两个时辰。

虽然皇帝之前下旨不让自己出后宫,可是有唯一皇嗣傍身的皇后,仗着对方一直对自己的容忍,觉得只要她扣着对方的心腹,那皇帝就会亲自过来。

后来皇帝真的来了,并且没有惩罚自己,但离开前,对方一脸嫌恶的说:

“如果再这样不知天高地厚,朕不介意给德儿和凝儿换个母亲”。

这话是赵佳曼的死肋,自己那样忍辱负重生下的孩子让别人养,那自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所以她老实了很多。

在知道镇北王一次次抗旨不遵、拒绝来都城,皇后心里不由的畅快起来,越是这样,自己的机会就越大不是吗。

所以,她经常带着儿子往来于太上皇和太后那里,以期能遇到脸色愈加愁苦的皇帝。

可是册封太子前,居然是太上皇下旨召梁骁父子进宫。

在知道对方去了东宫时,赵佳曼心急如焚。

第二天,她得知了镇北王去太和殿接老王爷的消息,急忙带着太子也去了那里。

然而,当她企图用太子打击和羞辱对方的时候,却被梁骁一句话就怼了回来。

难道对方已经与皇帝和好了?这个男人也知道了那晚的事?

皇后顿时感觉异常难堪和愤恨,所以她仓皇而逃。

赵佳曼一方面,将孩子当成自己的护身符,但另一方面,又对这两个一看到就会感到愤懑的孩子感到厌烦。

不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系于孩子、尤其是太子的身上,所以在人前,她还是做出了一副慈母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