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九章 玩心大起

第九章 玩心大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朱允熥实话实说道:“李善长既是武勋,又是文臣,且其人贪恋权位,又自恃为开国第一功臣。长此以往,俺怕祖父不得不用他的人头来震慑开国勋贵,朝堂诸公。但是俺想保李善长,俺想让李善长做我大明之萧何,全祖父君臣相宜之佳话。”

朱元璋越听越满意,但是还是不解的问道:“你这小娃,俺心里那点盘算,倒是被你猜了个七七八八。但是俺这些年,也没少敲打百室,但这厮真是越老越糊涂。再说那李祺,俺把长公主下嫁这厮,这厮却不知感恩,当年俺得病,这厮一连六日竟不来探视,俺要不是看在李百室和长公主面子上,早就将这厮赐死。”

朱允熥:“孙儿觉得这人倒是还有点用,他的身份在那里,还是可用的。不过俺也会考验俺这位大姑父,若是此人还不识抬举,那么到时候别怪俺们心狠手辣。”

朱元璋:“好,既然俺孙儿想办正事,明个你去华盖殿,俺把那李祺给你叫来。另外那个宋忠你也见一见,不过这人俺们以后还有大用,你莫要瞎折腾。”

朱允熥:“孙儿谨记,不过孙儿听闻,锦衣卫中有很多从民间收拢的孤儿,孩儿想要讨要一孤儿出身的总旗,另请祖父许孙儿一百户官官职。”

朱元璋:“怎么,连锦衣卫都想要伸手了?一个百户够不够,要不俺许你个千户?不够俺们给你个佥事同知都成。”

朱允熥:“祖父,俺从书中看到了很多帝王笼络人心的故事,俺只是想试试,一个百户现在足够了。”

老朱听到这里心中已是乐开了花,不过还假模假样的说:“妹子,你倒是听听,标儿的儿子现在就要在锦衣卫培植党羽了,还说现在够了。俺看啊再过几年,这锦衣卫的指挥使他都要安排自己人了。别人家的孩子十六成丁,俺看允熥十六想当个英雄天子了。”

朱允熥当然明白老朱只是在逗弄孙儿,要是他真有能力管好锦衣卫,按老朱的性格,怕是能跑去祖宗面前吹嘘了。

随后朱允熥不停的在老朱面前卖乖。

一家人一起享用了一些点心,之后老朱和朱标就离开了坤宁宫。

朱允熥心里嘀咕着,本来祖父和爹爹,只是来和祖母说下我那哥哥的身后事,被我这么一闹腾,今天怕又要加班了。

果然如小朱所料。

晚些时候,女官回报马皇后,老朱和朱标的晚膳是一起在武英殿对付的。

马皇后显然是对此习以为常,未做其他表示。

转眼来到第二日,小朱还是准点起床,和朱济熺锻炼完以后,就准备动身前往华盖殿。

马皇后亲自给孙儿穿戴完后,不由的感叹:“还真是雄英的弟弟,雄英穿过的衣服都穿的上。俺家允熥穿上这身冕服,还真有了那么一丝帝王气。”

随即又看向朱济熺,道:“济熺,以前你和雄英也亲近。允熥是雄英的弟弟,也是你的弟弟,以后你这个当哥哥的要照顾好弟弟。”

朱济熺:“祖母,俺明白。虽说允熥小,但是平日里,他比俺们几个加起来都要聪明。俺和高炽,有炖,还有几个叔叔都听允熥的。以后有人要是欺负允熥,俺,俺就把那人抓起来让允熥处置。”

听罢,马皇后满意的点点头:“好了,允熥去吧,俺让小玉儿陪着。济熺祖母教你读书,前两天你祖父说了,过两天让你回太原看看你爹,等你再回来的时候,大本堂差不多就要重开了。”

朱允熥和马皇后、朱济熺告别后,赶往了华盖殿。

华盖殿。

朱标的贴身太监之一王进忠,正等在门口。

一旁还有一个高大威武的青年和一个略显忐忑的少年郎。

一套见礼之后,朱允熥突然恶趣味发作,对着王进忠说道:“孤在想,你叫李进忠,孤叫起来更顺口,再给你个表字忠贤。”

听罢小太监又跪了下来,激动的边磕头边回话:“奴才李进忠谢殿下恩典。”

作为朱标的贴身太监,李进忠自然明白这位小主子的份量,有这份恩典,以后哪怕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至于朱允熥的自称,也是早上马皇后交代的,当时小朱还提出过抗议,但是终究逃不过真香二字,称孤道寡的非常受用。

说罢朱允熥进入殿内落座。

这会李进忠的激动劲久久没有消散,略显兴奋的说:“宣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总旗贾竹涛觐见。”

贾竹涛?假猪套!朱允熥表示他真的有点绷不住了。不过还是强行控制住了自己。

待二人见礼后,朱允熥也没有让二人平身,反而是走到跟前仔细打量。二人都低着头等着这位主子的训话。

不知怎么回事,今天的朱允熥完美融入了自己孩童的角色中,玩心大起。

随即用前世做公司董事的语调,对二人说道:“孤,听闻二位,心思缜密,为人忠诚,日后皆是我大明栋梁。今日孤也赐你们二人表字,宋忠,字温暖。贾竹涛,字君鹏。”

闻言二人激动不已,一个劲的磕头谢恩。这架势恨不得把地板磕碎,以展示自己的忠心。

朱允熥让二人平身,心里却得意起来了。

嘿嘿,以后就是:开门,开门,锦衣卫宋温暖。

想到这画面朱允熥故作严肃的表情差点就绷不住了。

至于另一个,贾竹涛?假猪套!天下无敌!还是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朱允熥稍微调整了一下心态。

随后对贾竹涛说:“贾君鹏,孤听闻你是个孤儿,孤身边有一贴身嬷嬷,原也姓贾。由于战乱,一家人就剩她一人了,后来幸遇先开平王,收留活命。”

朱允熥快速的把常嬷嬷的生平大概说了一遍,随即问道:“孤有意让你认常嬷嬷为母,入贾家,续贾家香火。贾君鹏你可愿意?”

朱允熥得意的想着:贾君鹏你怎么能没有妈妈,不然谁喊你回家吃饭?

闻言,贾竹涛大喜,又赶忙跪下磕头:“先是陛下活命之恩,今又有殿下恩典,属下万死不能报天家恩情,唯结草衔环,粉身碎骨。”

一旁的宋忠则是羡慕不已,心想:这样的娘还有吗?俺也想要!俺也可以姓贾,大不了,俺以后多生几个儿子,让俺儿子再认祖归宗。

朱允熥也没让贾竹涛起身,又继续说道:“孤,感念常嬷嬷之恩,因此请旨升汝为百户,以后汝要待常嬷嬷如生母,切莫辜负了孤的一番好意。”

此时,大喜过望的贾竹涛磕头如捣蒜。

拿捏完贾竹涛朱允熥就命其退下。

接下来就要开始,为自己谋划已久的殖民主义做铺垫了。朱允熥打算先从石见银山、佐渡岛金矿为引,用实际利益驱动,促进海军发展。

将宋忠单独留下,朱允熥见李进忠依旧躬身在门口,如泥塑一般,随即明白用意,也就当他不存在了。

对宋忠说:“你是个可用之人,孤想听你说说,何为锦衣卫?锦衣卫职责何在?”

宋忠条件反射似的答道:“锦衣卫乃天子亲军,天子剑锋所指,吾等心之所向。”

朱允熥略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宋忠接着没有把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说出来,而是顺着刚刚的话说道:“锦衣卫替天子监察天下,凡危及天家之人、之事,锦衣卫当一律扫灭。”

朱允熥不带感情的说:“倒是有趣,没说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说明你用心了。”

继续说道:“昔日陛下欲征倭国,朝臣以蛮夷之地论之,劝谏陛下,汝有何感?”

宋忠:“臣只知为陛下效忠,别无他想。”

朱允熥装作不满道:“汝虽年轻,但已是四品佥事。为天家当差,有些事你该有点自己的想法。”

宋忠连忙磕头认错。

作为现代人的朱允熥,很不习惯动不动磕头这套,于是说道:“现在就孤和汝,站着回话便是。”

宋忠又是条件反射般的跪下称是。

朱允熥不悦道:“孤的话也不听?一会回去领五下板子。”

宋忠连言谢恩,这次却没有再跪。

“宋忠,汝还是说说倭国之事。”

宋忠思索片刻后答道:“倭国区区蛮夷之地,殿下若有所驱遣,卑职定当万死不辞。”

朱允熥随即长篇大论道:

倒也是忠心,不过给孤做事,光有忠心不够。

孤读先秦史,世人认同夷夏之分,且大多数人对诸夷不屑一顾。

昔日中原诸侯视秦、楚为蛮夷,不愿与之为伍。

然,先有楚庄王一鸣惊人,邲之战败晋国,问鼎中原,成春秋一霸。

后有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宇内,一统天下。

今,朝堂诸公亦视四周如蛮夷。汝等锦衣卫对外负责情报刺探,孤想知道,汝等对这“蛮夷”了解几何?诸夷之中可有如同秦楚潜质之辈?

宋忠闻此,慌忙一躬到底,连忙告罪:“殿下深谋远虑,卑职不及,卑职罪该万死,卑职对那倭国,也知之甚少。”

朱允熥毫无波澜的说:“孤无需汝万死,再则汝万死亦对孤无用。孤闻,昔年诚意伯劝诫皇祖父勿征倭国,言曰:弹丸小国,蛮夷之邦,芥藓之痒,元廷犹在时不能敌神风而倾覆日本,尚且如此,今我大明国刚立。内有灾患,外有元廷残余,倘若为一小国倾力,不值。”

孤近日遍寻史籍,预要了解倭国一二,然对倭国记载语焉不详,孤竟无从得知。

孤想着汝等锦衣卫不但为天子亲军,更为天子耳目,既然天家有所不知,汝等应尽心收集资料。

如这倭国,物产几何,民风如何,国内局势如何,为何倭寇之事源源不断,等等之事。孤更是听闻这些时日,竟然有两波倭人来朝。

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物种无数,功在千秋。

汝等锦衣卫当以张骞为榜样,不求汝等带回什么物种,但求汝等能带回倭国详细之情报,届时孤自当为汝等请功。

孤言尽于此,汝回去好好思量。孤建议汝等可从倭国,高丽入手。

朱允熥感觉说的差不多了,于是挥挥手,示意宋忠退下。

正在此时,一太监至门口,隔着窗户,轻声与李进忠言语。

李进忠见宋忠正要退出,随即过来通传,迅速跪下道:“奴才启禀殿下,驸马都尉李祺殿外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