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十章 李祺大义灭亲

第十章 李祺大义灭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朱允熥示意宋忠暂时留下。

思索片刻后,沉默不语。

心中则是盘算着怎么敲打李祺。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朱允熥觉得差不多了,就示意宋忠退下。

对李进忠说:“让李祺进来吧。”

李祺入殿,叩首道:“臣驸马都尉李祺见过皇孙殿下,殿下千秋。”

片刻后,李祺见没有应答,便略微抬起头,用余光瞟去,只见主位上的朱允熥正在看书,李祺也不敢起来,只得继续跪着。

不知过了多久,朱允熥假装刚刚看到李祺,责备李进忠道:“你这奴才,大姑父到了都不通禀。”

李进忠闻言,赶忙磕头认罪。

朱允熥不去管他,又转而对李祺说:“大姑父,侄儿刚刚看书入迷,竟不觉大姑父已至。”

又假装生气的对李进忠说道:“你这奴才,没点眼力劲,还不把大姑父扶起来,赐座。”

李祺只得叩首谢恩。

朱允熥也不管李祺心中作何感想,自顾自的道:“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孤也爱读史书。”

李祺:“臣听闻殿下酷爱读书,且聪明伶俐。”

不等李祺说完,朱允熥打断道:“姑父是听何人所言?锦衣卫曾奏言韩国公留守中都时,好打听朝中大小事宜。你许是不知,皇祖父认为锦衣卫是诬告,还将诬告之人处死,莫非此事另有隐情?”

闻言,李祺大惊,连忙跪下:“家父恪守本分,还望殿下明察。”

朱允熥见状说道:“姑父和孤是自家人,坐着便是,传出去岂不是天下人要说孤苛待自家长辈,说孤不尊礼法?”

此时李祺大惊,坐又不是,站又不是。

朱允熥此时又陷入了沉默,只是在认真看书,整个大殿之中,只有偶尔传出的翻书之声,李祺则是汗流浃背。

武英殿。

宋忠出了华盖殿之后就迅速赶往武英殿,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禀告给了洪武皇帝。

朱元璋听完后说:“就按皇孙殿下说的办,锦衣卫派20人入高丽,50人入倭国,按皇孙要求刺探情报。有任何结果尔等可直接报予皇孙。”

说完便让宋忠告退。

回到华盖殿。

约莫一刻钟后,朱允熥像是看完了书,就好似突然看到李祺还坐立不安的在那里一样。

朱允熥继续说道:“孤年幼,既然说到了礼,请问大姑父何为礼?君父身体抱恙为臣者不来问安,可谓礼乎?”

闻言,李祺大惊失色,慌忙辩道:“当年臣年少无知,幸得陛下宽宏大量,臣不胜感激。”

朱允熥道:“既感激皇祖父宽宏大量,为何不见大姑父上书谢罪,感恩?”

李祺:“殿下教训的是,是臣唐突。”

朱允熥随即冷冷的说道:“韩国公堪比吾朝之萧何,这萧何知进退,明事理。韩国公也该如此。孤又闻临安长公主严修妇道,知书达理。大姑父岂是会唐突?”

李祺不知如何回答,只得站起来一躬到底,口言有罪。

朱允熥见差不多了,便说道:“刚刚大姑父说多被李存义父子蒙蔽,孤也听闻这李存义父子依附胡逆,陛下念韩国公之功未予追究。然姑父刚刚奏报,这李存义竟贼心不死,又联合韩国公府家奴丁斌,着实该死。”

朱允熥对李进忠言道:“还不速拿纸笔来,这李存义在韩国公府只手遮天,驸马虽有天大冤屈竟无法申诉,今就在孤这华盖殿将奏折写完,呈予皇祖父。”

待李进忠拿来一张桌案,将笔墨等一应置于岸上,朱允熥也来到桌案前,道:“姑父既有冤屈,就赶紧写出来吧,皇祖父必会体察姑父冤屈,宽宥一二。”

李祺瞟了眼朱允熥,只见一股摄人心魄的气势从这5岁孩童身上迸发出来,此时的李祺只觉得是在面对一个迷你版的洪武大帝。

李祺颤抖着双手,努力的握住毛笔,在朱允熥的注视下将刚刚的内容写在了奏折上,写完后李祺仿佛是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软在座上。

朱允熥见李祺已写好奏折,对李进忠道:“送至武英殿,言明陛下,驸马都尉李祺有十万火急之事奏报,此事涉及胡逆余党。”

随后朱允熥露出了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和李祺拉起了家常,虽说李祺此时心乱如麻,也不得不应付着。

现在的李祺真可谓是度日如年。

突然间,朱允熥问道:“大姑父觉得是长公主府好听,还是韩国公府好听。”

此时的李祺像是认命一样的回道:“臣驽钝。”

朱允熥也不打算继续拿捏李祺了,直接说道:“国公,臣也。公主,君也。”

见李祺只是如行尸走肉般的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前几日,太医院的戴思恭和孤说,应天的天气不好,韩国公年老,还是回凤阳荣养为好。孤也在想,韩国公乃开国首功,切莫劳碌过度死于任上,孤也认为太医院的建议很好。”

李祺麻木的回道:“臣代家父谢过陛下天恩,谢殿下恩典。”

朱允熥:“皇祖父一直体谅老家出来的兄弟,韩国公为大明操劳了大半辈子,归乡后就不要再操劳国事了,该好好地含饴弄孙,寄情山水了。”

李祺只是麻木的点着头。

随即朱允熥说道:“曹国公府可一门双公,孤在想,韩国公亦可一门双公,他日必将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至于大姑父,皇祖父曾言:四方水旱,每每赈济,圣心甚慰。将来大姑父还要多多为国效力。”

李祺闻言一喜:“臣回去定和家父说明利害。”

朱允熥:“孤和大姑父除了叙家常还说了其他吗?”

李祺惶恐道:“是臣失言。”

朱允熥:“大姑父莫非心中有事,既如此,孤不留大姑父了。忠贤快带驸马下去。”

李祺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华盖殿,随即瘫倒在了门口,一旁的太监赶紧将其扶起送出宫去。

朱允熥见事情都处理完了,也离开华盖殿,在小玉儿的带领下返回坤宁宫。

武英殿。

在朱允熥离开后,李进忠根据先前吩咐,去武英殿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向朱元璋叙述,甚至包括朱允熥的神情也描述的惟妙惟肖。

老朱饶有兴趣的问道:“允熥真有你说的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李进忠:“奴才不敢妄言,虽说当时殿下看向的是驸马,但是奴才当时也是如临深渊,奴才的双腿一直在打颤。”

坐在下手的朱标说道:“既然皇孙给你赐姓了,你以后就去皇孙跟前听用。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待李进忠退下后,老朱再也按奈不住,高兴地说道:“允熥这娃真是出息,俺5岁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可能还在爹娘面前玩闹吧。哈哈,俺们老朱家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真是祖宗保佑,大明之福。”

朱标也是笑着说道:“爹,别说是5岁了,就是孩儿15岁那会,也没允熥这般出息。俺听闻那北宋的蔡伯俙3岁就中进士,俺看允熥前些年要不是藏拙,这蔡伯俙也不会是允熥的对手。”

朱元璋:“标儿,儿孙出息是俺们的福气。你比俺要强,哪天俺要是闭眼了,也能去地下给列祖列宗报喜了。”

朱标:“爹,别说这些个不吉利的话。”

“标儿,这李祺的奏折怎么处理。”

“既是谋逆,儿子这就让锦衣卫去提人。”

“标儿,俺昨晚琢磨着,这武人立法得让李百室提出来,你让毛骧给李百室带个话,他儿子是不是国公就看他了。俺想着允熥昨个那意思,就是想让那李百室自绝于勋贵。这孩子的帝王心性好得很,只要稍加锻炼即可。”

当日,武英殿内时不时会传出皇帝和太子爽朗的笑声。

应天城。

今日整个应天城,锦衣卫缇骑往来不绝。

延安侯唐胜宗、河南侯陆聚、江夏侯周德兴皆被抄家。

已故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也遭受波及,家人也被锦衣卫一并擒拿。

另外锦衣卫从韩国公府抓获大量奴仆,韩国公之弟李存义全家被捕。

而后传出消息,驸马都尉李祺趁早上觐见皇孙时,揭发其叔李存义为胡逆残党,言韩国公府亦被胡逆控制,韩国公父子被胡逆胁迫。随即上书揭露逆党名单。

接下来三天,全国上下共有万余人受此牵连,被下狱问罪。

一时间人人自危。

后洪武皇帝下旨嘉奖驸马李祺,忠君体国,大义灭亲。

又二日。

韩国公李善长在朝会借胡逆案上书言武勋多有不法,建议洪武皇帝专门立法,并推荐其子李祺并郑国公常茂,魏国公世子徐允恭筹备立法

并建言设立军法处,推荐由即将返京的魏国公徐达任军法处大法官。

同时李善长言自己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乞骸骨。

洪武皇帝不许,并嘉奖李善长乃开国首功,当老骥伏枥,鞠躬尽瘁。

而后三日。

李善长又不断上书,乞骸骨。

洪武皇帝最终同意李善长致仕,并下旨在凤阳为其营造府邸,加封1800户。

并封李祺为韩国公。

韩国公府一门两公,顿时风光无两,同日改韩国公府为临安公主府。

当夜,坤宁宫偏殿

朱允熥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我这只蝴蝶终于改变世界线了,原来的胡惟庸案扩大化竟然提前了这么多,好像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受到牵连。

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这些人应该感谢我吧,这些人要是没有我都会被扔进胡惟庸这个大坑里给埋了。

这李善长倒也聪明,两天后魏国公就要返京了,他倒是走的快,祖父刚批完他就直接回凤阳去了,就是不知道这李善长会不会提前被李祺孝死?反正只要不是祖父杀的就好了。

听说这些天勋贵们是恨死李祺了,据说一个个见了李祺都是恶语相向,民间有很多编排他的故事流传。他成了孤臣倒也是好事,立法还没那么快,而且他也就是个吉祥物,那么邸报倒是可以让他来负责,想来他以后也只能依靠皇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