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十八章 征北大将军Judy

第十八章 征北大将军Judy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说到李祺,朱允熥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历史上的他也挺倒霉的,现在的他虽然爵位有了,但是还是挺可怜的,什么古往今来第一奸臣的骂名都扛在了身上,听说还有人把他和秦桧做对比,最后竟然得出了一个李祺之奸胜秦桧十倍的结论。

朱允熥也打算让他在弄完殿兴有福论以后功成身退,好好躺平享受国公加驸马双重身份加持的后半生了。

就对老朱说道:“毕竟是俺大姑父,俺们家亲人,这些事结束以后孙儿打算让胡俨、杨士奇接替他的位置。这胡俨学问好,杨士奇这人文章做得好,实务能力也强。”

朱标也好奇起来:“好,允熥,到时候让俺也见见这两人。你那心学想让这两人来推?”

朱允熥回道:“心学肯定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先一步步来,后面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推。”

听说征北大将军Judy要回来了,朱允熥想了想,就把那些建文、永乐朝名臣说了出来:夏原吉、金幼孜、胡广,黄观。想了想三杨中的另外二杨现在还太年轻就没有说出来。几人中朱允熥对于黄观是期望最大的,毕竟其他人历史上做了些什么事情,朱允熥还是大概了解的,只有这个黄观历史上唯二的六首,还没做出什么成就,就给建文陪葬了,他对于黄观抱了很大的期望,目前黄观是他心中推广心学的最佳人选。

最后朱允熥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前日俺哥梦里说北方有个和尚有点本事,俺想着让锦衣卫去查查,不过祖父放心,俺不信僧道,只是觉得此人可能有用。”

闻言,老朱和朱标在心里记了下来,后面肯定会让锦衣卫去暗中查探,不过对于那个和尚,朱标说:“允熥,要是找到了那个和尚,先让爹爹看看。”

最后老朱好像是刚刚回过神来,意识到之前这个孙儿的豪言壮语,好奇的问道:“允熥俺知道你学问好,但是你才7岁,你就这么自信你能中会元?”

颇有学问的朱标说道:“相传唐代莫宣卿,七岁能吟诗作赋,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中状元,已是最年轻的状元,你才七岁莫要过于自信了。”

老朱也在一旁严肃道:“允熥,你要参加那科举,俺可事先说好了,这试题俺是不会提前告诉你的,你也不能去打听,要考就凭自己真本事考。”

朱允熥也是无奈,纯粹是因为按照历史,黄子澄会是这一科的会元、探花,所以他才想着去凑个热闹不让黄子澄那么耀眼。

对于朱允熥来说,考个现在的会试完全就是对于现在考生的降维打击,当科举卷到明朝后期的时候,不但题目越来越难了,而且更是出现了成熟的应试套路,破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这些步骤都被人玩出了花。知晓后人总结的无数种做题方法,只要大量引用先人注解的儒家经典,特别是朱熹注解的,就能在这个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个八股文刚刚起步的时代,就像现在他拿着一挺无限子弹的马克沁去草原打蒙古,就像是让一个做微积分的人来做加减乘除。

至于后面的殿试,朱允熥觉得做个搬运工就行了,大不了把后世一些成熟制度直接拿过来就是了。

随即朱允熥决定再去国子监找些武勋子弟来一起捣乱,既然准备打击黄子澄了,那么就让这个打击再狠一点吧。

之后朱允熥告辞离去,回到坤宁宫后开始奋笔疾书。

第二日

坤宁宫偏殿

朱允熥对着跪在下面的李进忠说道:“忠贤,你去国子监寻一些读书尚可的武勋后人。然后按孤所写方法去教授。你就说是孤的意思,若是本次科举可以考上孤重重有赏。”

李进忠不做他想:“奴才遵旨。”

朱允熥道:“这两个月你就住在国子监,孤已经和皇祖母说过了,一会你领了懿旨就下去吧,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进忠这边自然没有其他想法,赶紧退下。

朱允熥想到:倚注法和顺逆法,这两种方法应该足够了,只要肯背书,能够顺利破题,用倚注法想来在这个年代的科举中已经是属于降维打击了。如果能用顺逆法,那更是一鸣惊人了。希望别让我失望吧。

应天城

整个应天城又又又一次沸腾了,此时在民间颇有名望的历史悬疑小说家——厉飞雨,又一次有新作出世,共济会续传之孔府春秋在新的应天日报的头版头条出现。

这魏彬、高凤两年内,在报社一丝不苟的执行朱允熥的要求,特别是这一次的共济会风波。所有关于共济会的主版文章:要真中带假、假假真真;不能事无巨细;要充满悬疑性;要充满爆点;要留给读者脑补的空间;更要让读者能够帮作者圆话。而且还要激发其他作者进一步进行创作。

来自后世的朱允熥自然明白,这种阴谋论的文章自然是最有市场,当然这二人自是不懂这些道理的。

一间人满为患的茶楼内

一群儒生正在面红耳赤的争吵着:

“上次那个共济会也是这厉飞雨先写的吧,我看此人不仅离经叛道,更是有辱圣人。”

“这厉飞雨满纸胡言,有辱斯文。”

“但是上次这个共济会,不就被人考证说是确有其事”

“我看这厉飞雨写的颇有道理,你看看这些孔氏族人名字都对得上,不像是胡说八道。”

“你说那昆阳之战天降陨石怎么就能砸中大军?我看肯定是那阿尔法狗操控。”

“你说那阿尔法狗到底是何方神圣?看这配图也看不出什么门道啊。”

“你们没注意到更严重的问题吗?现在这阿尔法狗已经苏醒很久了。”

“我更关心这共济会孔氏究竟欠了那辽人多大的人情,竟然咒杀自己的皇帝?”

“这赵宋到底许了孔氏多大的好处,竟然不顾那器灵损伤也要助那宋太宗登基。”

渐渐地那些偏向阴谋论的讨论占据了上风。

整个应天城,原来那股已经趋于冷淡的共济会热度,又迅速暴涨。

应天城,孔府

“这厉飞雨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这么编排我孔家?”

“不过这共济会是真的嘛?”

……

最后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道:“哼,都收起你们的那些心思。应当立刻上书陛下,这厉飞雨妖言惑众,有辱圣人之家。”

众人一起应道:“老爷子说的对,必须上书严惩厉飞雨!”

“对,还有那李祺也得给孔家道歉!”

“那应天日报必须关停!”

当日来自孔府的奏疏就呈到了御前。

不过老朱并未处理

第二日

驸马李祺呈上考古证物,表示共济会至北宋前的所有传说,大体上都没有太大的错误,只是部分细节描述与实际考古证物有所出入。

同日曲阜孔氏某一匿名子弟上奏说:手上有铁证,可以证明孔讷为共济会孔氏后人,请朝廷夺孔讷爵位。

整个朝廷像是遭受到了九级地震一样。

当日除了寥寥几人还在上书直言严惩厉飞雨,关停应天日报之外。

大部分朝臣都选择了闭嘴。

甚至还有一部分上书建言皇帝,彻查此事,若此匿名奏折所言为真,应当废孔讷衍圣公。

洪武皇帝还是对这些奏折未做回复。

接下来几日

在皇帝的沉默中,原本渐渐转冷的共济会话题,又一次在全国刮起了一阵飓风。

坤宁宫

刚刚完成一套回京流程的燕王朱棣前来拜见马皇后。

此时马皇后抱着朱允熥坐在主位上,小朱也明白什么意思,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藩王回京了。

完成了一套行礼后,马皇后就和朱棣开始叙起了家常。

朱允熥自是不停着打量着历史上的这个征北大将军,一个高大魁梧的不到30岁的青年人,脸上的美髯已经初步成型了。

待和马皇后聊得差不多了,朱棣转头好奇的打量起了朱允熥。喜好武事的朱棣自是知道,那徐允恭的火铳骑兵,就是来自这个侄子的奇思妙想。那能在雨天使用,又射速奇快的火铳也是出自这个侄子之手。也听徐允恭谈起过,很多大明军制的革新,甚至包括洪武操练手册也有着这个侄子的身影,因此朱棣对于这个侄子有着说不出的亲切。

朱棣问道:“允熥侄儿,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么奇妙的骑兵之法。”

“四叔,其实俺也就是喜欢瞎琢磨,俺平时也喜欢武事,俺看书的时候就琢磨着这骑兵能用弓弩杀敌,为什么就不能用火铳杀敌。”

朱棣还是好奇道:“俺最开始听到骑兵装备火铳的时候,俺也去试了,但是俺是真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精妙的火铳骑兵战法。侄儿,你还有什么奇思妙想快点和四叔说说,俺平时就喜欢弄些这玩样。”

朱允熥自认为自己不是建文帝,所以也没怎么防着朱棣。

便和朱棣高兴地聊了起来,朱允熥挑着普鲁士军队训练法;正在训练的排队枪毙阵型;以及对于未来的战争形式的思考,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朱棣也根据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对于朱允熥所讲提出了很多见解,特别是对于应用到对鞑子作战上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和朱允熥讲了很多自己在关内关外的见闻。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晚膳时间,老朱和朱标也一起到了坤宁宫。

晚宴中

朱棣:“父皇,俺今个是服了允熥了,俺7岁的时候还在爬树抓鸟,俺就是17岁的时候也没有允熥的见识。”

听到其他儿子吹捧自己的嫡孙,老朱自然十分高兴:“哈哈,老四,以后允熥还要你们几个叔叔辅佐。”

朱棣回道:“允熥这一看就是一代雄主,俺到时候给他披坚执锐,扫平不服。”

朱标:“四弟,你也少夸他,不然又要自满起来了。”

老朱和两兄弟高兴地聊着各种话题,当然马皇后也时不时的插几句,不过小朱除了给几人倒酒以外,倒是没有说话。

心里则是一直盘算着:今天看俺的征北大将军说这话不像是言不由衷,估计这会还没有别的想法吧,不过还是先把那个姚广孝弄过来吧。Judy同志的打仗能力还是顶级的,还有个一心想做李二的儿子也是个猛将,要是手里有这样的宗室将领,对于平衡军队也有很大的用处。

在各有心思中,这场宴会就结束了,大家各自归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