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一百七十章 宾主尽欢

第一百七十章 宾主尽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朱棣夫妇一样看的透彻,第二天,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就找尽各种借口来到了慈庆宫。

虽说徐妙锦对此早有预料,但是还是疲于应付,大多数人按辈分算起来都是她的婶婶,毕竟只是太孙妃,不敢摆什么架子。

这会,安王妃正在和徐妙锦拉着家长里短。

“姐姐,妹妹真是羡慕你啊,妹妹命苦,安王殿下也,哎,以后都靠姐姐照拂了。”

对于这位的到来,虽说徐妙锦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无可奈何。

不去说那理不清的辈分关系,单说是两姐妹很多事情就很难处理,加之这个妹妹也是飞扬跋扈,平时也没少听太孙提起她在封地的作威作福。

徐妙锦也只能应道:“妹妹哪的话,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不过你和安王殿下尽快得有个子嗣才是要紧事。”

安王妃也叹了口气道:“哎,姐姐怕是不知道,殿下尽喜欢那些个妖艳贱货,我和殿下,哎……”

“妹妹,俺们做女人的有时候该大度也得大度,殿下都纳了两个侧室,安王说到底也是天潢贵胄,妹妹有些事情可要注意分寸,很多事情可是传到宫里了。”

安王妃闻言也是大惊:“姐姐您可得帮我说说话,妹妹以后可都靠您了。”

两人又拉了会家长里短,毕竟是姐妹,还是有很多话题的,说着说着,安王妃也开始说出了真正的目的:“姐姐,您看妹妹以后要常住平凉,远离应天,不能给爹爹尽孝,也不能和姐姐叙姐妹之情,哎……”

徐妙锦哪能看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这位妹妹无非就是嫌弃平凉苦寒,不想去那里受苦,不说这个事情她能不能说上话,光是父亲从小的言传身教她就明白,这种事情不该她来掺和。

徐妙锦也只能场面的宽慰这个妹妹。

不过安王妃不达目的哪愿意离开,死皮赖脸的呆在慈庆宫,直到用完午膳,才不情不愿的离去。

送走了这位妹妹,徐妙锦也不得不叹了口气,今天该说的不该说的她也说了很多,就是不知道她的这位妹妹听进去没有。

晚些时候,一身疲惫的小朱也提前溜号回了慈庆宫,徐妙锦见到也迎了上去,说道:“殿下,刚刚小妹她……”

小朱摆了摆手,示意底下人都退下,之后拉着徐妙锦的手说道:“相信娘子已经处理好了,我听说你二姐今个抱着小孩回了娘家。”

徐妙锦也不知道说什么,虽说天家无私事,但是说来说去也是自己的姐妹,也不好不帮衬。

小朱见到徐妙锦的表情也大概猜了个七七八八,说道:“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非是人之常情罢了。”

接着徐妙锦就一五一十的把今天来过的亲王妃、郡王妃都告诉了小朱。

小朱说道:“这些人可真沉不住气,刚有点风吹草动就坐不住了。”

小朱倒也没有过多的评价,这件事情本就是老朱提前放出的风,结果也不出所料,数日后皇帝想要退位的传言就已是人尽皆知,不过这种事情朝廷也不会出面解释。

今日,朱标、小朱二人在文华殿接见了奥斯曼最新一波的使团,这一次使团由奥斯曼的维齐尔亲自带领,因此受到了朝廷最高规格的接待。

当然小朱更为感兴趣的则是副使,巴耶塞特的儿子——穆罕默德。

小朱这几天一直在考虑奥斯曼的问题,是要扶持在历史上被证明了雄才伟略的穆罕默德一系,还是选择其他三个失败者中的一个作为扶持对象。

至于说今天的话题,小朱反倒是不怎么感兴趣,扶持奥斯曼这个大方向早已经敲定,今天的会谈对于大明来说只是走个过场,看看还能敲到多少好处而已。

这会朱标也刚刚看完维齐尔递上的国书,满脸笑容的对使团说道:“孤代表天子感谢奥斯曼的友好,后续天子也会亲自起草国书问候苏丹。至于国书中所提及的遣使交流之事,孤倒是非常认同。我们之前在教宗国的问题上合作的非常愉快,希望两国的友谊长存。”

这时,身为副使的穆罕默德请求道:“尊敬的大明太子殿下,我是巴耶塞特的儿子穆罕默德,我希望能够带领20人在大明军事学院学习先进的军事思想,恳请殿下恩准。”

朱标笑着回道:“孤早就听说苏丹的儿子穆罕默德英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孤有一侄女,年龄正好与王子相符,不知道可否愿意与大明结个亲家。”

穆罕默德还有三个兄弟,对于娶一个明朝宗室女这种买卖显然不会拒绝:“感谢太子殿下赐婚。”

接下来的事情就自然了很多,既然穆罕默德都是大明的女婿了,带几个人在大明学习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件事情也是小朱所期望的,能够留在大明学习的人将来回到奥斯曼无不是各领域的精英,因此影响这批人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接着对于两国之间的通商贸易,以及军备交易,通过近半个时辰的拉扯,双方也达成两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

同时朱标也按照既定计划,明里暗里的鼓动奥斯曼向亚美尼亚地区渗透,虽说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小朱认为能够提前引爆这个炸药桶说不定就会把安卡拉之战提前。

当夜,老朱也亲自设宴款待了奥斯曼的使团。

因为巨大的文化差异,一些在老朱看来难于登天的事情,在奥斯曼眼中却是本该如此,尤其是奥斯曼竟然直接答应了明人进入奥斯曼宫廷为苏丹服务的请求,老朱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个年代的人更是不会理解开设工厂等事的含义,对于奥斯曼的渗透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开展了起来。

至于说帮助奥斯曼训练一支一万五千人的亲卫部队,也是大明求之不得之事。

在宾主尽欢的气氛中,接待奥斯曼使团的主要工作就已经完成,接下来一段时间,则是在外交部和礼部的安排下,带着奥斯曼使团参观了大明的一些地方,展示了天朝气象。

在奥斯曼使团离开应天后不久,李景隆和朱高煦也班师回朝。

原本骑在马上趾高气昂的朱高煦这会看到小朱身边的朱棣之后顿时像是焉了的茄子一样,下马的时候都差点没有站稳。

虽说朱棣内心里是感到开心的,不过一码归一码,儿子“私自”离京的事情也必须处理,待小朱走完迎接流程以后,朱棣就从袖口中掏出圣旨,读了起来:“皇孙朱高煦私离应天,命李九江替俺重打50大板。”

听到这样的圣旨,原本把心提到嗓子眼的李景隆终于松了一口气,皇帝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圣旨就说明这件事情皇帝压根就没当回事,只是象征性的罚酒三杯而已。

李景隆接过圣旨,转身对朱高煦说道:“郡王,一会可要忍着点,千万别大声叫出来。”

李景隆一边把大声叫出来说的极重,一边不停的朝着朱高煦使眼色,饶是朱高煦这方面再没脑子,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朱棣看到这副场景也算是松了口气,显然他的这个傻儿子总算有了那么一点长进。

一整套完整的行刑工具早就已经备好了,李景隆也开始执行了起来,只见李景隆的板子“重重的”打着,朱高煦也是发出了杀猪般的嚎叫,当板子打了30几下的时候,小朱开口道:“好了,到此为止吧,剩下的孤会和皇祖父说的。”

见到太孙开口,众人哪敢忤逆,朱高煦则是快速起身向小朱行礼言谢。

小朱看着这个毫无艺术细胞的大明李二也不知道他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还是提醒道:“高阳郡王真不愧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会还能站起来……”

小朱说道一半,朱高煦也反应过来,这会迅速的戏精上身,开始大喊大叫起来,小朱也借坡下驴,说道:“一会就坐孤的车驾回去吧,毕竟高阳郡王立下大功,总的来说还是该赏的,不然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一旁的文官们则是迅速的反应了过来,今天太孙哪是在惩罚高阳郡王,分明是在警告他们,让他们好自为之,懂得收敛。

这会一个个都跪了下来,齐声道:“臣等谨遵殿下教诲。”

朱棣也早就明白,所谓的惩处朱高煦也只是做样子给文官看,文官们不喜武勋,那么就更不会希望宗室掌兵,他也早就听说了自从朱高煦“私离”应天以后,御史对于他们父子的弹劾就没有停过,今天闹了这么一出,甚至是还没打足五十下,太孙就下场“求情”,那么就是公开的出面保朱高煦了,朱棣内心也升起了对于小朱的感激之情。

这会回去的路上,小朱、朱棣、朱高煦、李景隆都在车架内,小朱对着朱高煦说道:“以后多向九江学学,有些事情你远不如他。”

朱高煦虽说不太明白,还是先应承下来,准备回去请教父亲。

接着小朱又对着李景隆说道:“回去先给岐阳王守孝吧。”

李景隆也意识到了应该是朝中不太平,所以满口答应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