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 第4章 铲除奸商

第4章 铲除奸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自隆庆五年(1571)后,大明与蒙古的互市贸易就开展了起来,每逢月初,蒙古诸部就会牵牛赶羊驱马,来到张家口和大同外的马市,和内地交易绸缎,茶叶,烟叶、白糖、冰糖、粮食、绸缎等生活必需品,其中以粮食和绸缎最受欢迎。这种互通有无的贸易方式,倒是给明朝宣大边境,带来了难得的短暂安宁。

以往双方展开的都是易货贸易,这回则大不相同,蒙古人女真人是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冒充和明朝交好的土默特部和内地晋商开展交易。

女真人缘何会远道而来?其实早在后金发七大恨攻明后,努尔哈赤为了打破明朝对后金的贸易封锁,就在深入辽东买参晋商的建议下开辟了这条商路,用人参貂皮鹿茸东珠换取大明的粮食布匹等,尤其是来自大明锦绣江南的蟒缎深受八旗奴隶主们欢迎,在沈阳售价达二百两一匹的蟒缎,在张家口马市只要五六两一匹,利润如此丰厚,金人自然是纷至沓来。垄断对外贸易的八大晋商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和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大批量的将后金需要的货物转手卖出,无论是在经营范围内的蟒缎茶叶烟酒,还是在经营范围外的粮食食盐食糖,甚至是属于违禁品的火药、苏钢、铅弹、精良铳炮等。只要后金人肯出钱,就没有晋商弄不到的。在晋商走私贸易最猖獗的天启六年七年,后金全部火药、八成粮食、六成钢铜都来自“诚信通天”的晋商!

刚从内地抢掠回来的后金人蒙古人岂会缺钱?很多人都是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呆在口外等着,就等着开市的日子。有些底下人本也想一起抢算了,抢多少回不还是抢,上层脑子明白的跟他们说你们要去抢就只能抢一回,抢完南朝商贩不敢来了你们就是有银子也没有地方去花,以后怎么办?不如到别的地方抢来在这里交易,可保细水长流。

晋商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哪怕在国难当头之际,只要价钱合适,他们是连自己爹妈都能卖的。至于后金,在晋商眼里就是一个实力不断壮大的超级客户而已,客户的钱是怎么来的他们不管,只要能赚钱就行。而在大明四方不稳风雨飘摇的关头,部分晋商特有的灵敏嗅觉,使他们看到了后金不断膨胀的雄厚实力和吞并天下的野心,于是在正常的贸易之外,暗中便为金军输送军需物资,搞起了政治买卖。面对权威的命令和利益的驱使,三分之二的人都会放弃良心和正义...这不仅是当时,也是现在的现实。

...

“耕田之利几倍?”“十倍”

“珠玉之利几倍?”“百倍”

“立国家之赢几倍?”“无数倍”

“如今立田耕作一生,不得暖衣余食。现后金建国立君,势不可挡,愿往事之,或可以泽被后世,至不济也能大赚一笔。”

这是八大晋商魁首范永斗在努尔哈赤称后金后,在商队出发前与家人的对话。

后金被大明经济封锁,各种物资奇缺,抢来的大笔银钱还愁没处花,范永斗的商队一到,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这更加巩固了他想与后金展开长期贸易的信心。所以,只要条件合适,范家就会派出商队前往后金,再贩运回参貂等物回内地售卖,两头赚大钱。后金崛起,使整个中华大地的各族人民都遭受了深重苦难,却养肥了后金贵族以及像范永斗一样发国难财的走私犯。

以前有后金大汗敕书罩着,加上范家八面玲珑会来事,一路上该打点打点,多次商路也平安无事,可这一回在遵化口外就不一样了,护国军完全不吃他的贿赂,直接把商队带回了遵化,马进忠知道其中有诈,略施手段便取得了被范永斗心腹人吞到肚里的蜡丸,打开蜡丸,里面赫然是大明九边的布防图,每处驻兵多少,将领为谁,有何长短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与实际出入不大。在图上看本军的详细情况被标注得一清二楚,马进忠是倒抽一口凉气。

把范永斗等关入大牢后,马进忠马上去找卢象升商议,卢迅速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听说出了内奸迅速采取了行动,除了从八大晋商家里抄出他们借机囤积的辽参裘皮东珠鹿茸等物,官吏们还发现了封在酒坛里的一圈圈码叠整齐的精钢箭头、分成小包藏在茶叶里的火药、夹在布匹中的弓弦、成套的封在油缸中的盔甲、用苏钢草草制造打碎后重炼就能转制成上好盔甲的锅盆犁铧、比定额超出十倍多的盐和糖、还有穿越草原各部的路条、后金政权赋予的通商敕书......

真不知有多少杀害华夏百姓的箭头是从这里走私出去的,也许后金骑兵手里砍向百姓的钢刀就是那些作伪的锅盆犁所化......当这些查获的违禁品在府衙里展出后,当地人民终于知道,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就是帝国根基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都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官府将奸商抄家灭族。铁证如山,又有了皇帝的旨意,很快大小奸商都被明正典刑,逆产全部充公,给了人民一个圆满的交待,一时间大快人心,人们都燃放万响鞭炮庆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