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 第54章 炸出个蘑菇云

第54章 炸出个蘑菇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坞堡一处偏僻院中,江晓看着眼前的坛坛罐罐发愁。

这些东西是江晓让杨广从全堡搜罗来的,反正杨广现在对他是有求必应。不过这些东西明显都不合用。

江晓需要的是类似易拉罐那样的陶器,最好还是细腰,无奈这种器型在这个时代肯定是没有的。

江晓只能拿起一个鸡首壶。

这壶是南北朝时期民间流行的储水器,器型古朴,通体青釉,细口,鼓腹,平底,有鸡首状短流,流口实心,要是流传到后世也能卖个十万八万的,但现在只能挨炸了。

没办法,看来看去只有它最合适,个头最小嘛。不过就这,江晓估计装上煤焦油、硝土、木炭什么的也得有十来斤,他都没把握把这玩意儿扔到十几米外。

看来还是有点危险呢,江晓不由嘀咕。

没错,是会比较危险,因为江晓现在想要动手制造的叫“莫洛托夫鸡尾酒”。

莫诺托夫鸡尾酒起源于西班牙内战,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其实说白了就是燃烧瓶,曾在苏芬战争中大显神威。至于说为啥叫莫洛托夫鸡尾酒,请自行百度。

其主要构造为玻璃瓶内装易燃液体,瓶口上塞上布条作引燃物。使用之前把布块沾透易燃液体,点燃之后扔出,随着玻璃瓶的碎裂,易燃液体四溅,沾哪儿哪儿着,可谓凶残。

虽然江晓并不想制霸天下,但你不去打别人不意味着别人就不来打你,尤其是在这乱世,总要有点自保的手段才行。

所以,从知道有煤炭那时起,江晓就琢磨要搞个大杀器出来,而最方便也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就是这个被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的东西。

至于真正的手榴弹?

还是别想了,根本不现实。

首先没有硫磺或者雄黄,他造不出黑火药来。但,就是有黑火药,他也造不出能用的手榴弹来。

因为江晓解决不了引信问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引信、引信、引信!

让火药爆炸很容易,但让火药如何符合要求地爆炸就真的很难。

引信是爆炸的源头,更是核心。不谈引信谈爆炸都是耍流氓。

隋唐时华夏就已明确发明火药,北宋以后的兵书也对其多有论述,可还是打了一千多年的冷兵器战争,“火器”始终没有成为战争的主导,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引信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武经总要》中专门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和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武器的构造及制造方法,可同时记载的引爆方法是什么?是用加热烧红的铁锥把武器外壳烙热以引燃其内部装药。

不能说是简易,只能说是胡闹。

可古人也没别的办法啊。直至明朝,才出现由棉线、火药等制成的“捻子”这种现在看来依旧粗陋不堪只配用在鞭炮上的引爆方法,《火龙经》中将捻子称为“信”或“药信”,而这也是“引信”一词的由来。

但这种方法依旧难以控制。

所以说,不解决引信问题,是不可能弄出手榴弹来的。

现代手榴弹,无论是采用拉发延时还是万向碰炸,都少不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发火装置,要么是拉火管,要么是火帽(底火),而这两种东西没有基本的化学工业是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的,因为需要雷汞、氯酸钾和硫化锑。

像火柴那样拉火是否可行?

这倒是比正儿八经的发火装置简单得多,但事实上,这样的氯磷反应并不好。玩过火柴的都知道,没有说划一次必着的。记得有一次咱点儿背,想抽根烟,一盒火柴全划完愣是没点着。

事实上,抗战之时,我们的敌后小作坊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也无奈地用过这种方法,但效果嘛,十个里面七个不炸。

总而言之,江晓要是想弄个土玩意儿出来,不是不行,做“捻子”很简单,但炸死敌人之前能不能确保自己不被炸死就不好说了。

所以,江晓才想着做莫洛托夫鸡尾酒。

这玩意儿威力是不如手榴弹,但架不住好用啊,摔破了才能着,相当于自带一个碰炸引信。

如果想让它威力更大点,可以在易燃液体中加入些粉状可燃物,譬如面粉什么的,让液体更粘稠。不过这就太奢侈了,而且对江晓来说也没必要,因为煤焦油本身就比较粘稠。

江晓将煤焦油倒入一个陶盆中,咬着嘴唇思考。

虽说煤焦油的易燃性不低,但毕竟不如酒精和汽油,没有氧化剂,怕是不会那么容易瞬间燃烧,所以硝土必须得放。

但放多少呢?

“一硝二磺三木炭”这个口诀都知道,但现在把硫磺换成了煤焦油,肯定不能按这个比例来了。

那还是实践出真知吧。

江晓抓了一把硝土放入煤焦油中,慢慢搅拌,又放入一把炭粉继续搅拌。硝土高温下才会热分解释放出氧气,所以常温下的这种搅拌只要不碰明火就没什么危险。而江晓还特意用的木勺,确保不会因碰撞产生什么火星。

搅拌片刻,硝土和木炭已经和煤焦油充分混合。原本就黏糊糊的煤焦油变得更加粘稠,仿佛刚刚融化的黑巧克力。

江晓将这混合液体小心地倒入鸡首壶中,用麻布塞紧瓶口,并留了很长一段作为“引线”,然后再在“引线”上涂满煤焦油,这是为了防止鸡首壶出手后引线被轻易吹灭。

这名字还真是恰当,江晓捧着这鸡首壶嘀咕,三种原料组成的,还有鸡,可不就是鸡尾酒?

江晓一手拿鸡首壶,一手拿松油灯走出院子。

坞堡内的房子也基本上都是石砌的,并且院墙很厚。江晓已经想好,站在院外往院子里扔,绝对安全,而且不用担心走水。

但愿成功,江晓呼一口气,点燃了布条。

沾了煤焦油的布条燃烧发出浓浓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江晓皱眉闭气像投铅球似的隔着墙将鸡首壶扔进院中。

没有听到陶器落地发出的清脆破裂声,有的只有一声闷雷般的巨响和清晰的地震感。

江晓抬头,就见一股黑烟从院中滚滚升起。

靠!

居然是蘑菇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