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9章 成亲

第9章 成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二舅舅杨杰成亲,林夏儿作为小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忙的,而林春生虽然年纪小,个头却高,刚进门就让二舅舅抓出去门口帮忙换喜联了。

杨梅生完小儿子后第一次带小儿子回娘家,一进门就感受到家人们热烈的欢迎。

听到女儿一家回来,杨秀英放下手中的红纸,第一个冲了过来。

她上前帮忙解下杨梅身上的背带,欢喜地把小弟弟抱了过来。

圆胖的脸蛋,乌黑的头发贴着头皮,讨喜的是那张嘴巴,睡梦中嘴角微微上翘,却是小弟弟睡的正香。

也许是突然从母亲怀中被解开,小弟弟突然睁开双眼,醒了。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杨秀英,嘴里吐了个泡泡,逗得杨秀英笑开了花。

杨秀英从怀里摸出准备好的红包,“来来来,外公外嫲嫲给我们小宝的红包。”

大舅妈也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红包,塞入小弟弟的襁褓中,“来,给我们臭弟弟乖乖长大。”

为什么叫臭弟弟呢?因为当地人认为,小孩福轻不能夸。实在稀罕也是叫臭弟,臭弟弟,臭妹妹。

小孩长的好抱起来重了也说最近臭臭,而不说最近重了。不能夸最近重了怕犯了忌讳小孩容易生病。

这时正厅里正喝茶聊天的女眷们,还没见过小弟弟的都纷纷起身过来看小弟弟,每个人不约而同都往小弟弟的襁褓中塞红包。

“长得真像他舅舅。”

“同个粿印印出来的,这鼻子跟阿杰一模一样。”

“给我们的臭弟弟红包乖大乖大。”

“虎头虎脑,看着就喜欢。”

在这一片夸赞声中,杨梅客气推脱着:“不用不用,大家太客气了。”

结果是所有女眷异口同声说是给小弟弟的,不是给你的。

当地有给第一次见面的亲人小孩送红包的习俗,特别是有小孩子第一次上自家来,更是要给红包,以表示对小朋友到来的欢迎和欢喜。

红包不要求多少,只是一个心意,但是一定是双数(偶数)。

如时下一般也就包10个铜板。

当地办好事给的红包,绝无给单数(奇数)的道理,单数只有给去世的人家送礼金的时候才可以使用。

现场的很多亲戚都是听杨秀英说了女儿今日会携小儿子来,早就准备好了红包。

那边第一次出门的弟弟收获了一波红包。

而这边第一次出村的“土包子”林夏儿才刚进了屋,就让她大舅舅的大儿子冬冬拉走了,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礼物。

表哥杨伟贤只比林春生小一岁,个头却比春生矮了一个头,小名冬冬。他领着两个弟弟杨伟光,杨伟标,三人正在南北厅中和一众亲戚的小孩玩游戏,嗑瓜子。

一群半大的孩子,今晚都让家长给穿上了最好的衣衫,一个个打扮得精精神神的。

夏儿今日也是特地打扮过的,内衬虽穿的还是普通的棉衣,外衫却是今年过年时杨梅刚给她新裁的红色外褂,设计与时下的样式没有差别,都是最简单的衣领和排纽,只在袖口翻起一节并绣上了梅花。

这样设计也不是为了时尚和潮流,而是为了下一年,放下袖口长度又可以穿,穷人家的孩子做衣服并非只穿一年或一季度,都是要做大一些下年还可以继续穿的。

“夏儿妹妹,你怎么不长个啊?”杨伟贤看着身前可爱的小表妹,又拍了拍她头上的小花苞。

林夏儿气恼地拍开表哥的毛手。

这2个小花苞可是她娘特意给她梳的。“少来,你又高到哪里去,我哥哥那才叫高。你个矮冬瓜。”

杨伟贤也不生气,笑嘻嘻地把林夏儿推到椅子上,他弟弟杨伟光马上抓过桌子上的瓜子塞进夏儿手里,杨伟标也马上围过来亲亲热热地拉着夏儿的手喊姐姐。

他们两家来往密切,表兄弟妹关系和睦,相处轻松并没有那么多规矩。

“夏儿,这个给你。”杨伟贤突然从怀里摸出来一个“圆盘”。

夏儿接过一看,镜子!

而且还是个玻璃镜。

这可真是稀奇了!自己翻遍家里连个镜子都找不到,还是前几日在君君表妹那第一次看到铜镜,大表哥竟随手就可以送出一个给自己。

与时下模模糊糊的铜镜不同的是,玻璃镜中清晰可见。

镜中少女皮肤细润如温玉,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双眉浓黑修长,灵活的眼眸转动带着几分惊讶,腮边散落的几根发丝轻柔拂面,头顶上两个小花苞显得又有几分俏皮。

跟自己想象的一样,她跟娘亲杨梅长的很像,仔细一看又觉得跟林荣林春生也有点像。

嘿,感觉就很奇妙,血缘真是妙不可言。

“冬冬哥,这个镜子哪来的?”夏儿惊讶地问道。

杨伟贤也不藏着,他说道:“镇上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番外人,据说是在船上漂了两年才来到我们大兴国。他手里有许多镜子,只要给他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换回一个。”

“那你给他什么了?”夏儿觉得不大可能,这番外人难不成傻的,他表哥能有什么好东西去换镜子?

“我自己雕的一个老厝的木雕。”杨伟贤在村里的老木匠处学木工活,乡下人家,儿童的玩具都是木制雕刻。

“哥哥雕的特别厉害特别像!”来自亲弟弟杨伟光的认证。

平时闲暇时,杨伟贤喜欢倒腾一些木工玩具练练手,雕完就给弟弟和族里的弟弟妹妹玩。

因为建了新房要搬离老厝,他便雕一个老厝的房子形状准备放在新厝中,谁曾想从师傅处回家路过市集,见许多人围着便跟着挤进去看热闹。

这番外人拒绝了人家银两直接购买,却看上自己手里的木雕。

“那番外人说的话你听的明白?”夏儿又问出一个疑问。

杨伟贤大笑起来,模仿了一番番外人讲话,“那番外人一激动起来叽里呱啦的听不懂,不过他会一些简单的官话,嘴里一直说换东西,换东西我还能听不懂啊。他要的东西千奇百怪,有人用铜板银子给他买,他却是不要的,只换东西。”

夏儿得了镜子很是开心啊,看来还是要走出山村。

看,过了条河而已,就在河对面的舅舅家,不止收到了玻璃镜礼物,还收集到这么重要的信息,这个时代已经有外国人的船来到此处换物资了。

端起镜子瞧了又瞧,又给房中其他的小孩长了见识,都抢着要看镜中的自己,一个个对着小镜子咧嘴笑,做鬼脸,一时间,嬉笑声,尖叫声,一屋子小孩子闹翻了天。

大人们却是不会骂他们的,小孩子有活力才好,更何况今日杨杰娶媳妇,就是要热热闹闹。

南北厅中孩童嬉闹不断。

新房中却在举行“安床”仪式。安床仪式也是需要先请“先生”看好时辰。

新郎官杨杰的叔公取来已经装好银钱的红封配上红花仙草,放置在四个床角,开口唱道:“安床万事兴,富贵添财丁。年年行好运,代代人高升。”

此地办喜事都兴唱四句祝福的吉祥话,也称“做四句”。

叔公又在床头贴上一张红底黑字的“安床大吉”纸条。

这样一个简单的安床仪式就完成了。

安床仪式完成后,旁人就不能动这张床了,要等着接新人回来后由新人来第一个使用。

很快就到了要去接亲的时辰,亲戚的小孩们都让家里长辈带回家去了,只留下了直系的亲族还在家里。

杨杰已经换上了黑底长衫红外褂,身材板正精瘦,精神小伙嘴角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林荣也是接亲队伍中的一员,大舅舅,三舅舅,舅舅的堂弟和堂哥,还有一位辈分最大的是杨杰的叔叔,也在接亲随行的队伍压阵,7个男性去接亲,阵容强大,这样的人数过去也是有讲究的,去接亲的人数宜为单数,接了新娘回来就变成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与其他地方白天接亲敲锣打鼓的风俗不同。

当地大多是在半夜“悄悄”接新娘,迎娶这个环节也称为“迎亲”。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整个成亲六礼中最主要的程序。

当地半夜接亲也有几个原因。

其一办好事都希望有个好彩头,如果白天接亲,万一遇到白事(送葬哭丧做法事之类)就感觉不太吉利或白天人多事杂容易遇到其他事冲撞。

其二半夜接亲一般在头几个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对应十二时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在半夜这几个时辰出嫁,迎亲,是新旧一天交接时刻,也意味着人生新阶段的新开始有美好的寓意。

其三是当地地理位置靠海,自古以来为了躲避倭寇,夜间戒备强烈,为了方便婚礼仪式便延续到半夜,随着时间推移便一代代人传承下来了。

借来的大青牛车也已经准备好在门口,大青牛今日两个角都绑上了红绸,看上去也是喜气洋洋。

林荣挑起装好了女婿包和豆条的两个竹箩放上了木板车,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出发了。

送走了去接亲的人,家里迎亲的事情也要准备起来了。

新人进房还要吃甜汤,时间差不多了,夏儿大舅妈已经在灶上忙活起来,翻滚开的水中倒入搓好的糯米丸子,煮到丸子浮起来了就可以加入糖了,又在碗中放入剥好的两个水煮鸡蛋。

两碗甜汤端到新房中,摆放在床前的梳妆台上,梳妆台边放着一个木凳,新人入房后就得坐在这先吃一碗甜汤。

夏儿和两个小表弟等得一直打盹,眼皮一直在打架。

夏儿这些日子天天早睡早起,睡觉时间一到,生物钟自动自觉的管理起自己的大脑了。

林春生和杨伟贤两个大小伙被派去门口把风,待接亲队伍回来,家里所有的人都得暂时躲起来以防跟新人正面冲突,等新人进房后换下上轿衣后才可以出来相见。

“回来咯,回来咯”杨伟贤眼尖,远远就看到远处他老叔提着子孙灯走在牛车前面。杨伟贤一喊,林春生也看到了。

两人忙跑进屋报告情况,家里所有准备已经做好,刚还在正厅聊的热火朝天的人都赶紧站起来,分别躲进几个房间里,只从门缝偷偷看着外面。

不一会儿,就听到接亲的队伍回来了。接亲的兄弟和长辈们都在天井中站着等一对新人完成仪式。

杨杰抱着新娘子下了牛车,牵着她来到正厅,厅中已经摆好拜祖先的各式准备,因杨杰与新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没有请媒婆,便由族里的胖婶娘代做四句。

“夫妻双双拜祖先,今日有缘结成双,庆贺明年生贵子,胜如仙子下凡来。”两人双双跪下拜三拜。

杨杰又牵着新娘子入了新房,只听另一个房中胖婶娘又高声唱道:“夫妻双双坐床边,床贺同房食甜丸,男欢女合堪匹配,双双偕老到百年。”

吃了甜丸,新娘换下上轿服和鞋,重新换上一套喜庆的衣服这才出来敲门喊公婆敬茶。

杨振邦和杨秀英这才出了房间,端坐在正厅准备好的长条椅上,大舅妈赶紧端出准备好的茶壶,加入新娘刚带过来的红糖包,冲出甜茶两杯给新娘子。

只见新娘双手接过茶盘,移步公婆跟前,杨杰扶着新娘一起跪下说道:“爹,请茶。娘,请茶。”新娘把茶盘举起也跟着说:“爹,请茶。娘,请茶。”

这时两位老人才端起媳妇茶并给媳妇送上红包,杨振邦准备的是红包,杨秀英却是给新人头上插上如意和红花并念道:“祝你们夫妻同心,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仪式到此就告一段落,新人送入房中休息。

当地却是没有闹洞房这种习俗的,新人成亲这天都有各种讲究怕冒犯了,辈分大的长辈打趣两句就有,同辈的婚闹却是没有的。

一众亲友分食甜汤和收拾了拜神的桌子和物品后也各自回家睡觉,天亮了才会过来喝改口茶,辈分小的不需喝改口茶的则中午才会过来吃喜宴。

强撑了一晚上,夏儿已经困的不行,上下眼皮打架打了一晚上了,可一躺下来又想起大事。

她爹从十几天前带着那大水晶去镇上,一句消息也没透露回来,真让人着急。

“爹,你还没说水晶石咋样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