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19章 教子

第19章 教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拜别了宋大官人,兄妹俩沿着河道散步,这一带的河道两旁多是民宅。再往前走一段就来到跟镇中心接壤的地方,附近几户人家都改建了一个房间做成铺头。

街道两旁的树下还有不少小商贩。人开始多起来,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拉着满满一车物品的,也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更多的是驻足欣赏河道风景,顺便看着自家普渡桌的镇上居民。

林春生牵着夏儿,边走边小声讨论着宋大官人,春生虽不愿背后说人闲话,可妹妹却非常好奇,他只好把自己所理解的教妹妹免得她瞎猜疑。

抛开宋大官人真正的性情怎么样不说,人家表面功夫做起来却是非常到位,就连对他们两个小孩也没有丝毫敷衍,难怪他爹那么崇拜。

不一会儿就来到客栈,夏儿熟门熟路地来到后院敲门。

约翰见到兄妹到来欣喜若狂,夏儿是一个月终于出来一次开心,约翰是一个月终于有人能好好聊天开心。

把船上送过来的红薯给了夏儿,约翰马上就要离开大兴国了,客栈中还剩下的一些不好换的物品,他提出送给夏儿。

满满当当一大箱,约翰连他的皮革手提行李箱都不带了留给夏儿,准备回国后便要制作拉杆箱。

夏儿考虑着要送什么给约翰,可自己确实拿不出啥好东西。最后是春生提出写一幅字送给约翰。约翰虽然看不懂,但这样一幅书法,带到国外往自己家里墙上一挂,确实是有些特别的。

林春生练字花了不少功夫,就算两年没去读书,他在家每天也不忘练字,字如其人,就连书院里的夫子都点评林春生的书法已初现风骨。

拿了一大行李箱的杂物,却是没法再继续逛了,兄妹俩只好回家。

夏儿有点可惜,想想自己来镇上后,居然哪也没去玩过,出门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除了第一次逛了市集买小宝,后面三次都是去找番外人约翰。

“哥哥,你知道镇上有啥好玩的地方吗?”

“妹妹,我出门的次数比你还少。”

“哥哥,明日你回书院,我又开始坐牢了。”

“瞎说什么。”

“哥哥,等番茄熟了,我给你送到书院尝尝。”

“哥哥,你最近是不是又长高啦?”

“哥哥,哥哥……”一路上都是夏儿的问题。

兄妹俩很快回到家,刚回到家,他爹刚好自己拿了肉菜回来。

耶,夏儿心里悄悄开心,今日哥哥回来又有口福,又是爹爹做饭。

实在不是她嫌弃娘亲,最拿手就是卤水煮肉,第一次吃确实好吃。但是她娘亲中午卤,晚餐卤,第二天还卤,谁撑得住?

那卤水天天用,感觉都快成古董了。她亲爱的娘亲说了这卤水都是这样,一直煮了又煮,卤水少了就再添一点酱油就好,让她有的吃不许挑,多少人家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她天天有肉吃还挑。

作为一大家子的大家长,林荣很开明。

杨梅一直说他对女儿比对儿子好,他总觉得女儿过几年就得嫁人,此时不宠何时宠?

儿子毕竟如果读书不成还可以带身边慢慢教。

他并不愿女儿同妻子般软弱,这世道对女子本就不公,妻子运气好遇到自己,可女儿他却是宁愿她泼辣一点。

“夏儿,来给爹打下手,今天都给爹吃两碗饭。林荣进了门直接就进了厨房。

夏儿马上原地蹦起,“来了,爹爹。”

说是打下手,其实就是烧个火跑个腿,夏儿还是搬到小院后才真正第一次自己点火起灶。

杨梅看她差点把厨房给烧了,差点没让她气背过气,谁家9岁的女娃娃不会烧火起灶?原来每次让兄妹俩去厨房,春生都是舍不得妹妹干活。

还好夏儿还不太笨,一个月磕磕碰碰下来倒是学会大概怎么掌握火候了,最近一直也陪杨梅做饭打打下手。

“夏儿,拿颗咸菜泡一下。”林荣已收拾好灶台,见大鼎里杨梅已经蒸好饭,便开始动手切肉了,一边给女儿安排点小事做。

夏儿从碗柜里拿出一个陶碗,又打开咸菜缸盖子,利索地掏出一颗咸菜。“够吗?爹爹。”

林荣瞟了一眼,“够了,去打点水泡一下,等会做咸菜炒肉。”

“好咧~”夏儿拉长了声音。

夏儿端着咸菜出了厨房就来到井边,拿起绑好麻绳的木桶,小木桶往井中倒着盖下去又晃一晃绳子,很快小木桶便倾斜着咕噜咕噜进水,夏儿迅速一拉,木桶就这样翻转过来了,夏儿这才慢慢把小木桶拉上来。

把水倒进碗中洗了一遍咸菜后,又重新倒入清水泡过咸菜。

“爹爹。接下来做什么?”咸菜还要泡一会夏儿又回到厨房找林荣。

“等着跟爹说说话就好。”林荣正在起另一个小炉准备用砂锅煮个汤,今日有渔民出海回来在市集卖海藻,他又买了两块豆腐,准备做海藻豆腐汤。

海藻豆腐汤,林荣外出收账时,在府城最大的酒楼吃过,酒楼里加入了干贝提鲜。

家里当然是没有干贝这种高档货的,林荣剁了些肉沫和虾米准备给汤增加点鲜味。

鱼饭是在市集买了现成的,已经摆好在盘中。

当地靠海为生,渔获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食材,渔民会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在船上或码头上就近处理,煮熟或蒸熟后再售卖,这种熟鱼称为“鱼饭”。

夏日里吃上一尾冷鱼也是一种惬意。

林荣边生炉子边说道:“以前你爷爷最喜欢冻鱼饭,家里夏日没冰又不好储存,你爷爷便盛半桶井水泡着大碗挂在井中降温,他说冷鱼热菜最尚,鱼要吃冷的才够鲜甜,炒菜却是要厚朥,猛火,香腥汤,缺一不可。”

用猪油炼制的油,放置凝固后成白色状,当地人称为“朥”。

猛火则是形容火候要够,灶里烧的火要旺,锅也要烧热再放入足够的朥热开后才可以倒入菜翻炒。

菜还讲究要马上洗好的稍微带点水下锅,使油水结合产生热气,让青菜在翻炒过程吸收油水,热气蒸发在菜叶及梗茎上,使青菜呈现翠绿,且酥脆。

香腥汤也就是鱼露,其实是渔民们将鱼类加工发酵后得到的一种特殊的液体,这种液体具有浓郁的鱼香味道,是做菜绝佳辅料,当地人做菜喜放鱼露调味。

铁鼎里的饭打出来装在小木桶中,林荣又快速地刷鼎洗净擦干,“夏儿,烧大火。”

夏儿手脚利索地往灶肚子塞入两个稻草把子,拿起旁边的草编扇子轻轻地扇着风,只见刚灶里两根还暗淡的木材段突然像死灰复燃似的又冒起红光。不一会儿,便有火星点点冒出喷在稻草把子上,又过一会,突然火苗就热烈地串起来了。

泡好的咸菜,稍微挤掉菜叶尾部的水后快速在砧板上切成丝,灶上的铁鼎已微微发烫。

林荣快速从朥锅里舀出一勺放入铁鼎中,稍等片刻又马上倒入咸菜丝,只听到呲啦一声然后便是油与水珠碰撞发出的清脆噼里啪啦声,林荣稍微翻炒几下又倒入切好的猪肉一起翻炒,鼎中热气腾腾,一股香气直串入鼻,夏儿已经想象到这道菜该多下饭啊!

夏儿沉醉在林荣做饭的烟火气里,杨梅做饭温温吞吞总让她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但每次林荣做饭总是能从厨房里就勾得她胃口大开。

撒下些许鱼露又勾芡了一点粉水倒入鼎中迅速翻炒几下最后撒入葱段出锅,一盘香气四溢又热气腾腾的咸菜炒肉就完成了。

厨房中此时温度很高,虽然是快速炒了一道菜,林荣额头也是热汗淋淋。夏儿忙把饭和菜端到正厅桌子上,又打开了正厅后门,与前面天井一连通,屋里空气对流起来还是挺凉快的。

夏儿收拾了碗筷出来,喊了哥哥出来吃饭,她娘亲也给小弟弟喂了奶出来帮忙收拾了。

林荣先给妻子晾了一碗海藻汤,杨梅皱皱眉头说道:“我总觉得这海藻太腥了。”

“你喝点,海藻下奶,要不然总吃鱼头你又不爱。”林荣劝道。杨梅只默默得端起碗,林荣又夹了一筷子肉给杨梅。

“春生如何?在书院可习惯了?”关心完妻子,又问起儿子。

春生正给夏儿剃鱼骨,他手里动作没停答道:“习惯的,书院中的夫子对儿子很好,和同窗也都处的挺好。对了爹,我这次月考还是第一,免了下个月束修。”

“好小子,好好读书。那束修你看看买书去可别存着,家里有钱呢。”林荣又勉励了春生几句,夏儿撒娇说道:“爹爹,你就关心娘和哥哥,都没有关心女儿。”

林荣乐呵呵地说:“这样,那请问夏儿小姐,早晨可好啊?”今晨夏儿才把他送到巷子口,相比儿子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女儿却是每天都见到的。

“不好不好,我早晨和哥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差点让宋大官人家一个胖胖的仆人给欺负了。”夏儿嘟囔着说。

林荣顿时放下碗筷,“此话怎讲。”却是问儿子林春生。春生坐直了身子把早上所遇之事和后来宋大官人回来解决的经过说了一通。

“你这丫头,娘不是让你出门看看可以,不要乱说话吗?”杨梅一听也是着急,这丫头实在胆大,如果不是宋大官人刚好回来,那自己一双儿女不是要被坏家奴打了。

夏儿缩了缩脖子,“我那是听他自报家门说是宋家的我才敢说,如果他还要动手,我就要搬出爹爹名头来了。”

“如此,你们做的也算不错,既阻止了一场祸事又使得老乞丐夫妻得到救助。”林荣先是肯定了儿女今日所为。不过顿了下,又说:“在镇上有宋大官人,有道理的事搬出爹爹名头还行得通。但出了镇子,外头却是非常复杂的,切不可冲动行事,很多事情并非有道理就可以行得通。”

“儿子尊爹爹教诲。”春生认真地回答。夏儿却是说:“爹啊,我一辈子就让娘关在家里,哪有什么机会去别的地方。”

林荣乐呵呵地揉了揉夏儿的小脸:“你个小不点,一辈子那么长,才关你两个月就这样耐不住性子。你哥哥在书院不也一个月才回来一日,每次都是陪你出去玩半日,另外半日还带小弟弟,陪你逗小宝,我看他也心甘情愿。”

一番话说的夏儿顿时无语了,要这样说,哥哥比她还惨呗,不止要读书回家还要带她和弟弟两个小孩,还要带狗弟弟小宝!

一家人又热热闹闹地边吃边聊,刚吃完饭,就听到门外叫门声。

“掌柜的,掌柜的。”原来是陈楷来了,大官人这才刚到家,就遣了人来店里让林荣吃完饭去家里一趟,又说清泉刚回来没有认识的朋友,让他带上春生和夏儿同去玩。

林春生和夏儿对视一眼,这宋清泉干嘛?要跟他们兄妹交朋友?

“既然如此,你们两人收拾收拾,同爹去一趟。”林荣头疼了,自己去见大官人并没啥讲究,带上儿女同去,就复杂多了。杨梅也是懵了,“那需要带什么上门礼吗?”

夏儿这个机灵鬼马上跳起来,“嘿,约翰那一大箱东西,我看看有啥让那宋清泉长长见识。”

“那也成,由你们两个带给清泉少爷也合适。”林荣说。又对媳妇说:“不用过于紧张,你放心在家带着小三儿,就当他们两个去隔壁人家做客。”

父子三人收拾好便出了门,不一会儿便来到送大官人那大宅子前。

林荣平日也常来,门房都认识的,一见林荣过来,便客气地过来,“林掌柜,大官人交代了,在正厅等您,您过来了就直接去正厅。”

正厅中,不止宋大官人在,宋夫人和宋清泉也等在一旁边,宋大官人见二人跟着林荣前来也是落落大方,心里暗暗点头。他有心让儿子和林春生多来往,示意宋夫人带他们去和老太君请安。

林荣目光一直盯着,见夏儿的小短腿迈出门槛没跌倒才收回来:“让官人见笑了。”

“做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嘛。”宋庆理解地点点头。

林荣心有戚戚地:“又怕学太野了,又怕太窝囊了。”

“可不是嘛!我那两个大的在身边还好点,清泉送到京里读书一送就是好几年,关照不到更是操心。”宋庆开始吐槽。

林荣微笑着安慰宋庆:“几位少爷本性纯良,不会让您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