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20章 身世之谜

第20章 身世之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宋家的大宅是一套四马拖车户型,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

“'落'是当地方言,也就是‘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连廊。过了天井就是二进,二进有二间大厅一般作为待客厅或议事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大房一般是家中主事人居住。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结构与二进相同,一般是家里最大的长辈居住,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排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宋夫人带着林春生兄妹俩和宋清泉穿过火巷,来到第三进拜见老太君,老太君是宋大官人的母亲,虽是头发银白,眼角和额头已显皱纹,却是满面红光感觉特别精神。

宋夫人看着林春生毫不拖泥带水地向老太君行礼问安,举手投足之间比起自家儿子竟丝毫不差 。

要知道自家小儿子刚从京城回来,在京里接受的可是最一流的世家教育。

那林夏儿也跟哥哥后面向老太君见礼,见礼完了,也并不怯场,大大方方地接受老太君的赐礼和夸奖。

老太君得知夏儿跟着春生读书后连连夸好,在她看来,读书能明辨是非,女子读书不止修身养性,出嫁后操持家事,辅助夫君,教育儿女都是有大用。

而宋夫人听了却是眉头微皱,这个林家,确实不怎么有规矩。夫君还说让清泉跟林春生亲近。

这林家女孩子读书也就罢了,当前但凡有点钱的人家对家里女孩教育都不差,但都是请的女夫子教学,哪里听过这已经九岁的丫头竟跟着哥哥读书,一点也没有避嫌。

夏儿戴上了老太君送的金手环,从怀里掏出一把小镜子呈上。“老太君,夏儿也有礼物送您。”

“哟,我老婆子也有礼物呀,快快让我看看是什么?”老太君接过镜子一瞧。乐了!

“哟,这玩意可太神奇了。”她已经有多年未曾看过自己的容颜了,铜镜本就模糊,随着岁数渐长眼睛也越来越花更是看不清,老太君端着小镜子瞧了又瞧一时却放不下了。

宋清泉会心一笑,这林妹妹可真是伶俐,竟能送给奶奶这么贴心的礼物。

宋夫人却是心里直犯嘀咕,这小镜子早前就有人在番外人那换到,她也跟人买了一个。她可是花了20两银子买的,这林夏儿小小年纪怎么可能?

只见老太君看了好一会,又突然放下说:“唉,我老婆子老了,一把年纪了,用不上这么好的物件了,你这丫头有心了,还是留着自己照着好。”

“老太君您哪里老了,五十岁了还看上去跟那四十岁的一样年轻。”夏儿脆生生地夸道,眼睛盯着老太君一脸真诚。

老太君顿时就让她逗笑了:“你这小丫头的嘴哟,那天上的鸟都要让你骗下来了,老婆子我五十九了,哪里还年轻了。”

夏儿一脸惊讶地说道:“竟是五十九了却一点也看不出,我还以为您最多跟我外婆差不多岁数呢。”

林春生淡定地看着自己的妹妹把老太君逗得乐开了花,他一直觉得妹妹特别聪明,只要她愿意对谁好,没有谁能逃得过她手掌心。

宋清泉却是没见过这样有趣鲜活的女孩,平日里伯父家里的几位姐妹,见面都是客客气气,说话慢声细语,好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更别提其他大户人家的小姐更离谱。

就连他早晨回到家,见到家里的妹妹,也是被他娘亲往大家闺秀模板教得毫无活力。他离开家时妹妹才出生,转眼就是这么大的粉团子了,他想抱抱妹妹,他娘亲竟然说男女有别得避嫌。

他都有点羡慕春生兄了,他的妹妹都9岁了却没有被要求要避嫌,兄妹俩感情一看就特别好。

几人又陪老太君说了一会话,宋夫人说道:“老太君要午休,不如让清泉带你们,去看看他从京里带回来的新奇玩意长长见识。”

“行啊,走。”宋清泉也是行动派,三个人拜别了老太君又跟着宋清泉走。

三人一走,老太君却是板起脸对宋夫人说:“老二媳妇,你可莫要看低人,人家见识不一定比你少呢。老二今日特意交代要同林家结交,不管是何原因,至少林荣还是小三的救命恩人,你就不该对他的儿女如此傲慢。更何况这林家大儿如今也在龙溪书院读书,此子气度不凡绝非池中物。”宋夫人还想反驳,老太君太直接赶人,“一句话,莫欺少年穷。你出去,我要睡了。”

宋夫人被老太君训了一顿,却是不太服气的,她觉得林荣不过是运气好刚好撞上人贩子救下清泉,得了宋庆的关照才能在米店做掌柜。

让自己的儿子同掌柜的儿子结交,她心里确实是有点看不起他们的。不过宋庆交代她还是不敢不从的,就按普通人家来往罢了。

相比他亲娘对兄妹俩的傲慢,宋清泉却热情地不像话。

不止一直拉着春生聊天说地,连夏儿也一直被点名。

“林妹妹你觉得呢?”

“林妹妹你喜欢吗?”

“林妹妹你去过吗?”

惹得春生不禁警惕起来,这臭小子想干什么,对妹妹有非分之想?

宋清泉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确实千奇百怪,他在京城里读书生活了5年,家里最不缺就是钱,什么稀奇古怪他只要想要,自有人捧到他面前来。

“林妹妹,你看这个。”宋清泉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黄花梨首饰盒,上下的四个边都用黄铜包角,造型典雅古朴,虽外观看上去简单,打开却见盖子里面雕刻着花开富贵图,盒底铺垫着一块红色绒布,可以想象这个盒子装上首饰后该如何的华丽。

夏儿接过首饰盒摸了摸,唉真好看这古董感觉是个千百年后摆放在博物馆的样子。又想起自己一共才一对银耳环,刚才老太君给她的金手环还是她得到最贵重的东西,不禁有点心酸。

“林妹妹你喜欢吗?送给你。”宋清泉这傻小子,却是不知道送女儿家的物品不可随意乱送。

林夏儿还未回答春生已出声制止:“不妥,这盒子太贵重,清泉弟弟你还是送我们兄妹一本书吧,我们想知道京城里的人看什么书。”

“嘿,我有一套游记那可就是京城最热销的书了。”宋清泉说着,又打开另外一个大木箱这里面都是他从京里带回来的书。

宋清泉说的这套游记《大兴赋》是大兴朝皇帝遣官员周游大兴国土,走遍山川河流,历经两代皇帝几十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与其说是游记,其实更像是一套特殊的地理文学巨作。

《大兴赋》一开始几册是老皇帝为了歌颂自己统治下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朝代经济蒸蒸日上,派遣官员全国周游,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歌颂皇帝丰功伟绩。

而后来随着前几册的出版,新皇帝登基后整个社会环境也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民间也出现了一批文人学子,自发对名山名楼探访后书写出大量华丽的文章和诗句。这些文章通过在文学圈的传颂后也进入京城,编写入了《大兴赋》。

一时间学子们都以拥有此套游记为荣,连皇帝想不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每次出一册新编的游记,都将在京城造成火爆的抢购潮。而后再风靡席卷全国。

宋清泉手里这一套得有十本,看来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版本都齐全了。

“春生哥,林妹妹你们看,这套书里记录的许多大兴的名胜古迹,好诗好文,风俗习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得出,宋清泉对此套书也是非常推崇的。

宋清泉虽从小读书,但都是在家里的书房请了先生回来教授。书里不乏各种名山大河的歌颂赞美文,可他只是觉得文章写的好,却没有直观的感受。

直到此次宋庆上京接他回乡,一路上的各种惊险见闻,让他觉得自己平日在书中所学却是极贫乏,书中那些华丽的字句在现实面前虚伪得可怜。平时在《大兴赋》里看到的各种见闻,原来在现实里竟更精彩和复杂。

“不怕春生哥和妹妹笑话,在京里,成日困在侍郎府里读着四书五经,先生的阿谀奉承。差点让清泉迷失自我,当初我爹来信要带我回乡,我甚至想的是,以我之才学,回到乡里肯定是连中三元。一路考回京城里去,同我伯父般再也不用回到村里,从此踏上光宗耀祖的行列。”说到这里,少年突然觉得有点羞涩,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还好回乡这一路的所遇,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整日读死书,不过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泉哥哥无需自我否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夏儿道。

宋清泉似是突然被点醒般,“林妹妹,好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清泉弟弟也不用妄自菲薄。”春生也有所触动,不禁也说起了自己先前在村里读书,家庭突遇变故休学种了两年田,现在又重新恢复读书的经历,一时间二位少年竟有一些遇知音的感觉。

“明日我爹也要带我去龙溪书院了,听闻哥哥以头名考进书院,日后还要多多仰仗春生哥了。”宋清泉最后还是没能送出这套游记,毕竟兄妹俩看出是他心头好,也不是傻子,只说先借两本给春生,看后归还后再借。

可以说,原本宋清泉对自己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很清晰,从来也未曾考虑过自己未来,自大地认为自己读书厉害将来就是顺利地科考做官。

这一个多月来,一路上的各种遭遇让他开始怀疑自己读了几年书是不是真的有用,而刚才林夏儿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他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自己读书的意义。

送走了兄妹俩和他小时候的救命恩人林荣。宋清泉心潮澎湃,他感谢父亲带他回乡,不然他不知何时才能认清自己,在父辈们安排的安逸的环境里自我陶醉。

林荣父子走后,宋庆又喊了宋清泉过来问话,询问今日与林春生兄妹俩相处如何,得知夏儿说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宋庆也不免感叹。

谁能相信?这是一个9岁女童所说的话,据说她是今年才开始跟春生读书,之前一直在村里是爷爷奶奶带着并未读书。如果说之前还有怀疑,此刻却深信不疑了。

宋庆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此次前去京里,还牵涉一桩旧事,林家可不是泛泛之辈,虽然还未定论,目前正在查,但十有八九林荣还是已故老国公的孙子。”

原来当年老国公因受奸人陷害背上叛国罪名,除了已经出嫁到公主府的女儿林玉薇刚生下公主的大孙子,在公主的力保下安然无恙。

国公府上下几十口斩的斩,流放的流放。而世子林玉堂正是当时第一批被派出到各地写游记的人员之一,他在国公府出事后直接消失了。老皇帝一度派出不少人马追踪,最后却是追到海边有人传说世子出了海才不了了之。

新帝登基后,对国公府一案重审翻了案,虽恢复了国公府的名声,却已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此次林荣所托的紫水晶一经带到京里,便在京城商圈引起了关注,而林玉薇的丈夫更是以一百两黄金巨资购入此物送予妻子。

宋庆以为收了钱便告一段落,谁知第二日便被请进了公主府。

郡王和哭的两只眼睛都肿了的郡王妃,竟然是为了向他打听紫水晶的来源。

宋庆这才得知,这紫水晶竟出自国公府。

世子林玉堂离家之时,刚出嫁不久的林玉薇回家探望,偷偷将出嫁前哥哥送她的紫水晶又塞回哥哥行李中。

本以为哥哥在旅行中看到这水晶石能记起在京中的妹妹对他的牵挂,没想却直接成了她这半辈子的念想。

又结合了林荣他爹出现在龙坑村的时间,可以说时间,人物都对上了,只是毕竟时间过去几十年了,所牵涉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两宗。

如果真的是国公府后代,还需要上禀皇帝,是否恢复国公府的爵位和充公的财产如何分配,一桩桩都并非一两日的功夫可以达成。

宋清泉听完一时不禁愣住了,林荣变成国公爷的孙子,他一点也不关心,但是可爱的林妹妹突然就可能要变成国公府家的小姐了?

想起在京城里遇到大户人家那些知书达理的无趣的小姐姐们。

宋清泉突然在心里祈祷,不要啊,希望林妹妹不是,国公府的什么小姐谁稀罕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