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21章 大户人家

第21章 大户人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一向乐呵呵的林荣出了宋家大宅,脸色便沉下来了,一言不发地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家。

夏儿第一次去宋家大宅拜访,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结果却看她爹爹一脸严肃,瞟了林春生一眼,哥哥还傻乎乎地一直在和她爹讲宋家见闻。

还好,宋家大宅离小院不远,三人不一会儿便回到家中,杨梅很快迎了出来,林荣却是郑重地牵起媳妇的手直直进了房。

留下春生和夏儿在天井中面面相觑。

“妹妹,刚才哥哥说的有何不妥吗?”林春生首先检讨自己,回想自己进了宋法管人家到出来后的表现。

夏儿拉着他的手撒娇道:“可不关我们的事,爹一出了宋宅便失魂落魄的。”

“不知爹怎么了。”春生不免担心起来。

“该不会是宋大官人不让咱爹做掌柜了吧?这契书是不是还没签啊?”夏儿也开始胡乱猜测起来。

一时春生也拿不住主意了,如果爹爹不做掌柜了,自己是否要再次辍学?

虽然书院考了第一免了束修,但谁也无法保证,下个月月考是否还能保持第一。

书院读书的费用并不少,一个月1两银子,笔墨纸砚书本都得另外买,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这两个月免了束修,身上倒是有他爹给的几两银子,只是长期却还需要再想想别的办法。

夏儿此时也很懊恼,自己那土豆才开始发芽,红薯今日才拿到,番茄甚至还没熟!

万一她爹事业出现危机,自己竟然啥也帮不上啊!

兄妹俩没了主意,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各自思量。一时连狗子小宝都顾不上了,急得小宝一直团团转,两个小主人怎么都不搭理自己,拼命地扭着屁股尾巴都快摇断了。

不过夏儿却是马上又想开了,她抱起小宝逗着它,狗子真好没心没肺的,自己该如此,自己才9岁这会操心也没用。

她还是相信她爹就算不做掌柜了,肯定也能发展其他事业。

再不然搬回龙坑村,家里还有十几亩田,到时种上红薯土豆的。等自己这些新物种真种出来了,那致富是分分钟的事。

看来这一大家子的未来生计搞不好就在自己身上了,老天爷让她穿越过来可能就是要让她过来大干一场的!

不过她爹没让她脑补太久,不一会儿就出来,粉碎了她刚刚萌发的创业梦想。

“春生,夏儿,你们过来。”林荣这时在房子与妻子商议好了,还是决定把消息告诉儿女。

宋庆说的很清楚了,十有八九,他爹就是国公府失踪的世子,国公府除了一个嫁到公主府的女儿,所有男丁无一不死于老皇帝刀下,其他女眷流放的路上病死的,饿死的,坚持走到流放地的翻案后去找,也无一生还,林氏家族已是家破人亡。

如果他爹是国公府的世子,确实很容易就想通了,为何他娘没有让自己姓郭,而是跟着他爹姓林,为何他爹明明文武双全却流落山村,一辈子未曾离开过龙坑村,又为何一直反对他到镇上去。

一直到春生5岁那年带他到镇上看花灯机缘巧合,他爹同意他到镇上做学徒,只怕也是因为听说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了吧。

所有原本想不通的好像一时间都有了答案。

啊?

夏儿要惊掉下巴了,“爹,您还真是大户人家流落在外的少爷啊!”

林荣显然也想起之前发现水晶石时跟女儿的玩笑话,两人当时可是一个吹嘘自己是大户人家失散多年的小公子,一个说自己必须是那大户人家的小小姐。

一时看着女儿目光都有点囧囧的。

原来不是爹米店出事情啊?

春生此时也有点囧囧,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表态,他不知道大户人家的公子该是怎么样的?

但是他印象里好像没有什么难倒爷爷的,爷爷除了教他读书,平时下田跟村人并做两样,上山捕猎,下河抓鱼,都是爷爷带他玩了一遍的。

“爹,那这样说我们在京城里有个老姑了?”春生想了想,按这样发展,是不是自家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了。

林荣叹了一口气,这消息消化了半天还是难受,不知是为他爹难受,还是为那些素未蒙面的冤死去亲人们难受。“官人说了,郡王已经禀了皇上,还需要朝廷派人下来村子里查证后,如属实,应是会赐回原本国公府的宅子和家产,只不过时长日久,很多老物件应该也是不知流落何处了。”

林荣又叹了一口气:“暂时也不影响家里正常生活,该咋样还是咋样,春生你明日还是照常回书院去,不管结果如何,勿忘初心。”

“爹啊,那米店的契书还签吗?”春生突然冷静下来,如果爷爷是世子,那爹这掌柜怕还是做不成了。

不说还好,一说林荣又想叹气了。

十年的努力都是为了做掌柜,谁曾想最后关头竟出了这事。有点不甘心,却又没办法,宋庆也说了,契书先不签了,暂时按掌柜的待遇先帮他干着,他看看从别的镇上的米店调个掌柜过来,让他教几个月。估摸着调查的事不会久,毕竟郡王对郡王妃林玉薇之事如此上心,不然也不会一百两黄金就买下了疑似妻子少女时代哥哥送的心形紫水晶。

虽说此事流程上还要经过调查取证,但宋庆却是心里已经认定林爷爷便是国公府世子了。

难怪今日还点名要邀请春生和夏儿过去,应该是以后想当世交来往了。

一时间,一家人除了杨梅淡定的在房中陪小儿子睡觉,其他人都各怀心事忐忑不安。

并非杨梅心里多强大,她从小接受的是出嫁从夫的教育,林荣是种田的还是米店掌柜对她来说都没啥差别,她的任务就是生儿育儿操持家事。外面的事自有林荣操心,她只要把家里的事做好便是对夫君最大的支持。

前两个月刚搬来镇上前,她也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两个月多月下来,她发现这日子比在村中与林荣分居两地好多了,也并不那么难。

不得不说,她这心态真的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