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之黄天当立 > 第65章 街头说书人

第65章 街头说书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之黄天当立!

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传来,后面是队数百人的骑兵。

简雍见状连忙拉着张飞闪到路旁。

后面的骑兵很快赶了上来,领头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看到张飞一拉缰绳,停了下来。

简雍心跳加速,不知对方为何停了下来。

张飞倒是无所畏惧,看了一眼那名领头的将领,若有所思道:“典韦?”

“大胆,敢直呼将军名讳?”

旁边有小校手按刀柄,大声斥责。

直呼人姓名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一般称呼表字。

问题是典韦和大部分黄巾军将领一样,出身贫寒,根本没有字。

古之恶来什么的,那顶多算是偏褒义的外号,基本等同于:及时雨、霹雳火、黑旋风之类的,而且那是曹操给起的,这一次,典韦还没遇上曹操。

典韦倒是并未生气,抬起手止住了手下小校,看向张飞。

“尔等是何人?”

张飞跃跃欲试,典韦也是张致名将榜上之人,定然不俗。

简雍见状连忙拉了张飞一把,上前道:“回将军,我等乃是东郡太守刘玄德属下使者,前往临淄为张侯贺喜。”

典韦闻言点了点头,原来是来贺喜的,那没问题了,不过看着张飞一脸不服不忿的模样,顿时猜到了他的身份:“张飞张翼德?”

张飞一提手中丈八蛇矛道:“吾正是燕人张翼德,将军可敢与我一战。”

“没空。”

看着张飞不爽却无奈的样子,典韦哈哈大笑,一夹马腹,带着手下策马而去。

简雍见二人没有打起来,稍稍放下心来,看向张飞道:“张将军,还请稍稍收敛一下。”

张飞大嗓门道:“某省的,只是听闻那典韦武艺高强,想要切磋一番,想不到竟然是个胆小鬼。”

简雍知道张飞并非鲁莽之辈,放下心来。

二人继续前行,不一日,来到临淄。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简雍仿佛看到了当初齐国强盛时候的临淄。不由得感慨道:“书上说的,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也不过如此吧。”

张飞在一旁点了点头,倍感压力。

大哥刘备的志向一向的匡扶汉室,而青州张致黄巾出身,也从未隐瞒对汉室的敌意,现在双方是一边的,但早晚会对上。

这也是为什么张飞遇到典韦想要切磋武艺,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对手,提前了解一下。

“好。”

前方传来一声喝彩,二人好奇,只见那边围了一大群人,不由得也凑了上去。

只见人群中是一个小老头在说书。故事本身倒也没什么新意。

就是一个地方豪强,勾结当地官员,兼并土地、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最后被张致的黄巾军抓住,公开审判,罪有应得的故事。

这种事情太多了,本就有很多人经历过,感同身受,再加上说书人声情并茂,调动听众情绪,让人沉浸其中。

最后以一首据说圣师写的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诗句非常好懂,哪怕周围站的都是文盲,也能明白什么意思。

有人站出来道:“老人家,你说为啥四海无闲田,农夫还都被饿死了呢。

根本不用说书人解释,旁边就有人替他回答了:“土地都被豪强霸占了,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农夫就只能被饿死了呗。我们不用怕,圣师实行均田令,家家有田,心里不慌。”

还有听众意犹未尽,冲说书人道:“再来一段。”

说书人却慢慢悠悠道:“老朽已经说的口干舌燥了,再说诸位就没什么活计吗?”

三三两两的有人扔下几个铜钱:“给老先生买壶茶水润润喉。”

钱不多,但说书人在官府也可以领一份俸禄的,加起来也足以养家糊口。

一人一拍脑袋道:“坏了,我出来给我婆娘抓药的。”

其他人也大都是有事的,一边嘲笑着别人,一边匆匆做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看这有趣的一幕,简雍也不由得莞尔,准备带张飞离开,却见一年轻人走向说书人。

“老先生请了。”

说书人刚刚席地而坐,见状连忙站起:“哎,公子折煞老朽了,当不得先生之称。”

两人客气一番,年轻人道:“老先生刚刚所言,圣师将世家土地收走,统一分配,是否有些不妥?”

说书人顿时变了脸色,冷哼道:“有何不妥?”

“不合法度。”

不等说书人做出反应,旁边一个卖柿子的小贩抽起扁担就要打人:“在青州,圣师就是法。”

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多的水果,柿子已经是顶好的水果了,青州柿子可是供品,再加上现在临淄人大都富裕,小贩一挑柿子早早就卖完了,跟在说书人旁边蹭故事听。

听到年轻人说张致均田不合法度,顿时忍不住了,抽起扁担就要动手,幸亏旁边有人拦住:“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外头来给圣师贺喜的,别惹事。”

张致大婚,少不了各方使者,不论是趁机查探临淄,还是出于基本礼节,各路诸侯少不了要派使者前来。毕竟张致现在也是名义上的大汉关内侯了。

小贩闻言,这才不情不愿的收起了扁担。

说书人看着年轻人显然被吓到了,摆手道:“乡民鲁莽了些,还望公子见谅,公子所说的法度,老头子我不懂,只知道圣师来之前,青州流民百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圣师来之后,百姓各安其居而乐其业。”

年轻人瞥了说书人一言道:“看来老先生也读过书?”

安其居而乐其业这样的话不是街头百姓能随口说出来的。

说书人顿时心情大好,呵呵笑道:“老头子是没有那机会,不过感谢圣师,让我孙子有了读书的机会,我也不过是听孙子念书的时候,记住了几句而已。”

小贩先是瞪了年轻人一眼,然后也加入了进来。

“听老丈口音,不是青州人士。”

“是啊,我出身并州,跟着郭渠帅一起过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