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与子骁遥 > 第128章 挑起众怒

第128章 挑起众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与子骁遥!

洪嬷嬷这下有些慌了。

“这如何使得?厨房里的人这会都在准备今天的午膳呢,若都叫过来,耽搁了各房用膳,老奴如何担得起责任?”

封弋遥冷笑道:“不用你担,责任我来负。”

“佩兰,你去告诉厨房里的人,若是他们来不及做午膳,就叫外面的酒楼给府里送餐好了。”

“账记在我头上。”

佩兰脆生生地应了。

心里有些兴奋,她记了一早上的东西,白纸都满满当当地写了十来向,总算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了。

嘿嘿,夫人这是要拿厨房开第一刀了。

“余妈妈,你去让人叫厨房的人都过来吧。”

不一会儿,厨房里除了烧火的婆子,其他人都过来了。

就连洗菜摘菜的也都来了。

封弋遥让那些管事全部站在一边,给厨房里人腾出地方来。

厨房里的几十个人,满满当当地站了五排。

封弋遥让佩兰铺好了纸笔,对厨房里的众人说道:“现在,你们每个人,把每天自己做菜,做点心,煲汤,等等,只要是需要用到鸡蛋的地方,把数量都给我报一报,就从你开始吧。”

封弋遥指着第一排左边第一个人说道。

第一个是个身材高大的大厨,长着一副忠厚老实的脸,他的脸型较方,眼窝比常人的要深,鼻子高挺,不像是京城本地人。

他略沉思了片刻,便开口道:“回夫人的话,小的负责的都是大荤菜,以牛羊肉居多,很少用鸡蛋,若是用了,每日也是最多五六个。”

佩兰拿笔记了下来。

封弋遥点头,看向下一个人。

第二个,是个稍微矮一点胖一点的大厨,是个圆脸,浓眉,小眼睛,厚嘴唇。

他也大略算了算,“回夫人的话,小的负责小炒,鸡鸭鱼肉都有,每日府里主子们的菜,用到的鸡蛋的用量大概有三四十个。”

他说完后,悄悄地看了一眼洪嬷嬷。

第三个是个小个子,身材瘦小,眉眼之间透着精明。

见众人将目光都投在了自己的身上,他连忙上前大声说道:“回夫人的话,我负责素菜,且以青菜居多,从来都不用鸡蛋。”

第四个又是高个子,长的壮实,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右脸颊处有一颗黑色的小痣。

他看着封弋遥说道:“回夫人的话,我负责汤羹,每日鸡蛋用量大概是二十几个。大多是给几个小主子蒸蛋羹吃。”

第五个和第六个都是厨娘。

一个是大约三十多岁,圆脸微胖,穿着一件样式简单,颜色素淡的衣裳,前面系着一条天青色的围裙,围裙上还绣着一些简单的花草图案。

另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衣服,也系着一条同样灰色的围裙。

她的围裙上干干净净的。

什么图案都没有。

她们两个都是点心师傅。

那个三十多岁的说道:“回夫人的话,我们做点心要用的鸡蛋比他们多些,因为每个院子基本都有点心,鸡蛋嘛,每日大概要用十来斤吧,若是论个的话,应该最少也有一百多个吧,不过不会超过一百四十个。”

那个四十多岁的厨娘也表示她说的对。

后面的人也纷纷说了自己每天鸡蛋的用量。

封弋遥听了一下,基本属实。

心里便有了数。

“佩兰,给大家报一下你记得数字。”

佩兰将自己刚刚写好的那张单子拎了起来,面朝着众人。

“根据大家的记载,厨房里鸡蛋一日的用量大概是二百三十六个。”

二百三十六个?

账本记的是一百斤,约八百个。

相差将近五百六十多个鸡蛋。

众人纷纷将目光移向了那厨房管事洪嬷嬷。

她也太贪了吧?

每天贪了五百多个鸡蛋!

一个月下来,乖乖,该有一万五千多个鸡蛋吧?

撑不死她?

封弋遥心里基本上有数了,不过,她没有当场发作,而是看向了二夫人丁氏。

“二弟妹,你掌管侯府的中馈时间最久,不如你来教教我,这每日里剩下的五百多个鸡蛋都到哪去了?”

“进了谁的肚子?”

二夫人也没料到封弋遥会在一个鸡蛋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不过,她毕竟掌管过几年内务。

想了想,硬着头皮说了一句,“大嫂,俗话说宰相的门房七品官,咱们侯府里有头有脸的管事也不少,就是主子们赏她们每天吃几个鸡蛋,对咱们侯府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二夫人心里明白,这厨房管事肯定是贪了,可哪家的内院管事不拿回扣?这都是惯例,不过贪点食材,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罢二夫人摆出又一副教导封弋遥的模样。

“大嫂,你初掌侯府,又年纪小,不懂这后宅之中的弯弯绕绕,其实,哪个大户人家不是如此?大嫂何必如此斤斤计较,让人觉得咱们苛待下人呢?”

“大嫂若是觉得每日一百斤鸡蛋多了,往后减些用量也就是了,何必如此大张旗鼓,又是算点心,又是算蛋羹的,没得让人觉得侯府小气。”

“三弟妹,你说是不是?”

二夫人一句话,就将封弋遥架在了与众人对立的一面。

言下之意,她的这般举动,是在斤斤计较,还苛待下人。

若是下人都没了油水,谁还肯再卖力干活?

吴氏被丁氏一起拉了出来,那些管事里面,也有三房吴氏的人,吴氏若是站在封弋遥那边,就是让自己的人吃亏。

于是,吴氏就没有出声。

众位管事听了也觉得有理,不过是几个鸡蛋的事情,新夫人也太斤斤计较了些,唉,她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相比二夫人,新夫人眼界窄了不止一点。

二夫人掌家,她们可都是吃的饱饱的,还能拿出许多回家里。

甚至,有的人,还偷偷地将府里的东西往外倒腾。

挣了不少回扣银子。

若是新夫人人人都要查,她们哪个屁股里都不干净。

于是,众人纷纷闹腾了起来。

对封弋遥的不满也渐渐增加。

老夫人也是的,二夫人掌家掌的好好的,怎么就换成新夫人了呢?

新夫人懂什么呀?

一个鸡蛋的事情也闹的人仰马翻的。

心眼也太小了。

若都是如此,那今后她们怎么捞油水?

没了油水?

她们这个管事还做的有什么意思?

“二夫人说的没错,夫人若是觉得鸡蛋要多了,明日少要些鸡蛋就是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夫人还是赶紧让厨房的人回去吧,他们还要准备午膳呢。”

一个管事在一旁大喊道。封弋遥看了她一眼,是洗衣房的那个张嬷嬷。

这张嬷嬷掌管的洗衣房,按理说应该没有什么油水可捞,那她此时帮着那洪嬷嬷和二夫人说话,图的又是什么呢?

封弋遥突然想起,这张嬷嬷刚才禀报的事情,莫非,那个与护院私会的女孩子,跟这几个人有什么关联?

“就是,夫人,别再折腾了吧,老夫人的院子一会就要点心了。这点心师傅还在这里闲站着。”

“几个小主子也要等着吃蛋羹呢。让厨房的人回去干活去吧。”

“别再耽搁了。”

“多大一点事?”

“区区几个鸡蛋都要计较,不行的话,夫人就去告诉各位主子,以后别吃点心了。”

封弋遥看见说这话的依旧是那个张嬷嬷,而洪嬷嬷听到这句话以后,嘴角居然勾起了一个得逞的笑意。

“大嫂,你看看……这乱糟糟的,该如何收场啊?”丁氏不怀好意地说道。

封弋遥自然听出了二夫人的言外之意,也瞧见了各位管事脸上露出了不满。

听她们七嘴八舌的讨伐自己,二夫人嘴角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意。

这封氏可是惹了众怒了。

看她如何收场?

若是她就此打住,不再追究这鸡蛋的事情,大家相安无事。

若是她一意孤行,看谁还愿意在她手底下做事。

到时候,府里的内务都乱了,老夫人就会明白,到底谁适合掌家?

福安堂里。

永定侯老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对梁妈妈说道:“你觉得骁儿媳妇怎么样?能不能压得住场面?”

梁妈妈替她将毯子往身上拉了拉,“您老就别管那些事了,刚才夫人不是说了吗?让您好好地静养呢。”

永定侯老夫人说道:“我不想操心,可那封氏毕竟年纪还小,出身又低,恐怕压不住那两个。”

梁妈妈说道:“我看未必。”

“夫人虽然年纪小,可是个聪慧的,要不然,咱们侯爷的腿……”

梁妈妈压低声音,“老奴听说,那封氏医术十分了得,已经得了那封御医的真传。她小小年纪就独立经营那封记医馆,见过的人恐怕比二夫人三夫人合起来的都多。”

“老夫人您就放心吧,夫人不会吃亏的。”

永定侯老夫人点点头,“你说的对。”

既然傅子骁是名正言顺的永定侯,那么,封弋遥,就是永定侯府唯一的当家主母。

“就让她好好历练去吧。”

梁妈妈道:“再说了,若是夫人不成,不是还有老夫人您在坐镇吗?”

“这府里呀,乱不了。”

永定侯老夫人苦笑道:“谁知我还能替他们看几天呢?”

能看一天算一天吧。

永定侯府另一个院子里。

一个略显沧桑的声音说道:“今日,那丁氏铁定要摔个大跟头了。”

另一个声音说道:“姨娘说的是,今日是那封氏第一天管家,有的乱的呢。”

“哼,让她们乱去吧。”

“回头你给吴氏说一声,少掺合她们的事。”

“此时,坐山观虎斗,才是咱们要做的事情。”

“那丁氏肯定也想不到,她辛辛苦苦筹谋了三年,如今不但落得一场空,反倒是还要吃瓜落。”

“那封氏你别看她年纪小,可不好糊弄。大房那个瘫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娶了一个这般厉害的夫人。”

“如今那瘫子又重新站了起来。最不乐意的,肯定是那位……”

“咱们只需要见机行事,老三才能回的来。”

“姨娘,你说三老爷,真的还能回来吗?”

“能。”

“不过,要等咱们将这府里的人都清理干净了以后,老三才能回来。”

“到时候,傅子骁如愿以偿战死沙场,跟他那个短命的爹娘一起,留在北境……”

“可,就算傅子骁死在北境,这永定侯府的爵位也落不到咱们手里啊。”

“不是还有二房呢吗?”

“那可是嫡出……”

“嫡出又如何?”

“嫡出的都死光了,不就是只剩下庶出的了吗?”

“那老东西压了我一辈子,到最后,我倒是希望能看到她……眼睁睁的看着咱们三房的人,坐了这永定侯的位置。”

“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她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呵呵呵……”

“哼,听说她快不行了,活不了几天功夫了。”

“那还真是便宜她了。”

“便宜不了的。”那沧桑的声音阴恻恻地说道:“到时候,我高低会送她一程的。”

“姨娘,你说这事,咱们要告诉子峰和子杭吗?”

“糊涂!”

“他们两个没出息的,告诉他们只会坏事,特别是子杭,狗肚子里盛不了二两猪油,他又对那个瘫子百依百顺……”

“那,还是先瞒着他们。”

“等三老爷回来了,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哼,老三那个憨货,当初还死活不肯呢,如今,还不是比我们还着急了。”

“若不是我极力反对,他说不定早就偷偷回来了。”

“啊,千万不能让他回来,现在,这府里,可是那瘫子说了算,老三若是回来,还不露馅了?”

“您说,万一,万一那瘫子最后知道了当年的真相,会不会对三老爷不利啊?”

“那就不让他知道。”

“反正,没几天,他就要走了。那封氏刚嫁进来不久,根基未稳……”

“先让她和二房闹起来,越乱越好。”

“那老东西虽然看重大房,可对二房也不赖。”

“不能让她在中间和稀泥,你想个办法,尽量让大房二房闹起来,闹的越凶越好,若是能打起来,就更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