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 第178章 第一批生意做成

第178章 第一批生意做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灾年种田,我家商铺通古今!

沈清篱跟书肆掌柜谈话时,书肆的伙计以及拉车的车夫已经把车上的所有包装纸都卸了下来。

“沈姑娘,你看,全都在这儿了,一万张,你验收一下。”书肆掌柜殷勤地说。

沈清篱随机抽查了一些包装纸,发现印刷无误,在这个世界来说,算得上精美了。

她让人清点了下数量,数量也无误。

虽然知道书肆掌柜肯定会做到最好,但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

生意归生意,崇拜归崇拜。

书肆掌柜见沈清篱这样做,更加欣赏她。

真正做生意的人就是应该这样,不能因为人情面子而放弃原则。

何况,他跟她才刚认识,说不上人情面子。

沈清篱清点无误后,对书肆掌柜说:“这批货验收合格,掌柜,谢谢你们,你们今天先休息一下吧。明天还是这个时候送过来就可以。至于余款,我等下会送去给你。”

她手头没有那么多现银,不过,她等下会去酒楼,跟那伙客商谈火锅底料的事,那时就有钱了。

书肆掌柜巴不得能够再见沈清篱一面,连声答应:“可以可以,沈姑娘,你要是手头不方便,再晚点给我们也行。”

沈清篱微笑说:“我要去取点钱,等会就有了。掌柜,你先回去吧。”

“好的,沈姑娘,回头见。”

掌柜带领着一众拉货的马车走了。

沈清篱转身吩咐工坊的工人们,把昨天凝固好的火锅底料从模具内倒出来,用包装纸包好,送去仓库储存。

今天熬制的火锅底料则倒进模具内冷却,然后再开始第二锅的熬制。

沈清篱手把手教了两次,三个厨子都学会了自己的那道工序,可以单独进行操作,不必她再守在这儿了。

沈清篱安排好这边的事情,便去了刘掌柜的酒楼,去见昨天约好的那几个商人。

那几个商人昨天都派人去打听过了,他们的消息都很灵通,都知道火锅底料工坊昨天就开始生产了,因此今天一大早,酒楼刚开门,他们就在这儿坐等了。

见沈清篱进来,几个人都欢欣异常,急忙站起来,邀请她到里面坐下。

刘掌柜自然也不会落下,急忙跟了过来,吩咐伙计上茶上点心。

沈清篱等伙计离开后,不跟他们兜圈子,开门见山说正事:“我这几天赶赶工,一天能生产一万包左右。”

此言一出,几个人都乐开了怀。

这个生产量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还以为她一天最多能生产四五千斤呢。

刘掌柜也吃了一惊,照他的估算,一天也是只能生产几千斤。

没想到,沈清篱竟能生产这么多,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众人纷纷向沈清篱要货。

“沈姑娘,我定的货最多,你优先发给我吧,两天时间就可以先凑够我要的货。”

“那可不行,你的要两天才能凑够,难道要我们等你两天?我这一批只要几千包,一天的量都要不完,还可以再给别人分点。所以,应该先给我货。”

“我一天要一万包,正正好啊,先发给我,最省事。”

……

沈清篱抬手下压,止住他们的争执。

“诸位,且听我说。公平起见,我会平均分给你们,一个人一天能分到一千多包。你们可以先送一批货出去。山道不好走,分批送货比较好。”

听她这样说,大家都没意见了。

这大概是最合理的一个解决办法,无论多少,大家一视同仁。

而且,沈清篱说的的确有道理。

泽阳县通往外界的山道不好走,一次送一千多包出去,两辆马车正好可以拉走。

这样分批拉也成,边卖边送货。

大家便都点头。

“不错,沈姑娘的方法好。”

“我同意这样做。”

沈清篱见大家都没意见,提醒他们:“你们要注意品质的问题。我这火锅底料经过了特殊加工,像这样的冬天,最多能保存半年。如果是夏天,必须在两个月之内用掉。否则,会坏掉。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购买数量,不要一下子买太多。”

她不愿用塑料包装,在这边没办法抽成真空卖,只能往火锅底料里面添加适量的可食用的防腐剂,香料也使用了一些具有防腐作用的香料,如丁香和小豆蔲等。

防腐效果有限,没办法保存太长久的时间。

几个商人对她的话并无特别反应。

这东西能够保存多久,他们做食品生意的,自然关心,早就从刘掌柜口中打听过了。

刘掌柜的说法跟沈清篱的差不多。

沈清篱其实知道,他们了解这个情况。

因为,刘掌柜向她打听过保质期的问题,说是那几个商人和某些顾客想知道。

沈清篱当着他们的面再说一遍,不过是想强调并确认一下,以免后期引起麻烦。

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

有些离得近的商人欢喜道:“今天就能把货运出去,明天就能开卖了,正好看看行情。我觉得,肯定没问题的,肯定好卖。”

也有人感叹道:“我们那边比较远,得后天才能到,真想快点送过去啊。”

有人便抱怨道:“其实距离不算太远,就是这山道太难走了。要是路好点,可以省一半的时间。”

又有人说:“好在火锅底料是个新鲜玩意,外面没有的,利润高。要是换作普通的货物,根本不值得运出去卖。”

沈清篱听着他们的聊天,心里琢磨着,是时候修路了。

她早就有这个想法,修一条清河镇通往泽阳县的路,再修一条泽阳县通往通江府的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只要修好了路,生意就好做了。

有许多生意,她也不必想着找借口掩饰了。

比如说,这药材生意,她就完全可以拉到外面的某个仓库去,说是运出去卖了。

实则是运到另外那个世界去卖了,没必要再弄个制药的工坊。

只是以前只能想一想,她还没那个实力去修路。

如今火锅底料的生意做起来,她不愁这个修路钱。

修路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事,她是否可以利用这个,让灰雾再往后退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