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称皇 > 第11章 内阁

第11章 内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称皇!

东南军饷催的紧迫,内阁必须要召开紧急会议了。

这是萧牧进入内阁以来,第一次参加内阁的会议。

作为重视,萧牧穿着亲王服制,早早地来到了文渊阁,推门进入时,却发现华亲王,还有叶重卿,王合,董仪和四人,已然在这里了。

华亲王坐着首辅的大坐上,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把弄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嘲讽道:“进了内阁,还当是以前那个样子么,这都日上三竿了,还让我们大家伙儿等着你啊,告诉你,这里顶多配让我们等的,也就只有太子爷!”

话说的实在难听,萧牧谨记着李回轩嘱咐的话,没有分辩,默默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太子的外祖父,当今国丈,内阁次辅王合,突然起身,向萧牧作了一揖。

“闻得殿下高升,微臣还未登门祝贺,望殿下莫怪。”

萧牧深知,五亿贪污案,自己和太子已然有了嫌隙。素来与自己没有什么交集的王合,突然与自己示好,亦是怕自己与太子决裂罢了。

“不敢不敢,本王年轻,今后还请王中堂多多赐教。”

“岂敢,岂敢。”

见王合这般,叶重卿还有董仪和亦不好不来与萧牧寒暄几句。

华亲王心里本就不爽萧牧进内阁,此时更是一肚子火。

“行了,今儿难得这么齐全,是有大事要商议的,大家都忙得很,有什么话儿,私下说。”

三臣闻言,又坐回了座位上。

“内阁的会可不比其他的会,说出来什么话,底下就要怎么做,君子说,一言九鼎,说话可都仔细着!”

华亲王靠在椅背上,扬起下巴,轻蔑地看着萧牧,冷冷说道。

“听见了没有?礼亲王。”

萧牧忍着怒火,态度恭谨。

“是,二哥。”

“还有一件事!在这里没有什么哥哥弟弟,这里是内阁!坐在这里的都是大周的臣子,心里得拎清!好歹也是亲王,连这些道理也不懂吗!”

萧牧的手攥成了拳头,但脸上仍旧恭谨,可见是将愤怒隐忍到了极致。

“是,华亲王。”

华亲王脸上拂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三位臣子无一人敢站出来给萧牧说话,但心里却很是佩服萧牧的隐忍。

“太子到!”

众人起身迎接,华亲王照旧等着太子进来之后,才懒洋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给太子请安。”

“都坐吧。”

太子第一眼看的就是萧牧,接着径直走到首辅位置上,华亲王退下来坐在次辅的位置上。

众人落座。

太子看着萧牧,温和笑道:“如何?这几日在内阁,差事办的还顺利么?”

“回太子的话,臣弟年轻,许多事还没有经验,但好在还有华亲王的提点,诸位老臣的协助,差事办的,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差错。”

太子点了点头。

“什么事都需要历练,时间长了就好了,你们在内阁,更要互相协助,不要结党营私,你们坏一点,下面可就坏一片了。”

“臣等谨记在心。”

看着冠冕堂皇的太子,萧牧心里一阵恶心,只感觉他比华亲王还要更可恶一些。华亲王虽恶毒,却是直心肠,让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心眼坏。

而太子同,表面上看的何等人品贵重,心里就有多肮脏。

除了衣冠禽兽,道貌岸然,再也没有什么词可以形容太子。

太子:“今儿把你们都叫了来,是东南的军饷催了许久,而国库短缺,无法供应。你们有什么主意?”

王合:“这几年几次天灾,百姓的土地都到那些地方上那些乡绅地主手里了,朝廷的税赋是一年不如一年,之所以一年不如一年,说白了,就是上面有人专权弄势,下边逢迎上意,收上来的税银,层层盘剥,层层贪污,最后能收上来的,能有三四成已然不错,这才是国库日益亏空的病因。不把这病根除去,便是今日凑齐了银子,亦是杯水车薪。”

董仪和:“王阁老此言极是,不除去这些贪官,国库实在难以凑齐银子。这几年,地震,洪水,蝗灾是一个也没落下,老百姓能够维持温饱,已然不易,再要加税,只怕要激发民变了。”

王合:“臣以为,可以派御史,巡查大周一十三省,查抄底下贪官的家产,可以凑齐军饷的银子。”

王合所说的贪官,完全可以理解为,华亲王,以及他在地方上的爪牙们。

当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叶重卿咳嗽了一声,道:“王中堂此言不妥。御史出京,石破天惊。眼下正是东南决战的时候,大周境内,更应该安定才是。”

王合与叶重卿同岁,但王合是世家大族出身,家规严格,最是一身正气。叶重卿小门小户,而且为人奸诈,见风使舵,王合很是看不上他。

他抱着膀子,靠在靠背上,冷冷说道:“那叶中堂有什么高见?”

叶重卿道:“太子,华亲王,老臣倒有一拙见,只是......要让二位殿下赦臣无罪,臣才敢说。”

太子:“说吧。”

“回殿下,近些年来,由于天灾不断,科举考生大幅度减少,许多官职,到现在还空着,有的不得已,让别的官员兼任,这就十分不利于朝廷政策的实施。老臣以为,可以设立临时的考察官,派到地方上,七品以下的官员,由考察官推举,上报朝廷,朝廷再考核之后,便授给他们官员。”

萧牧在一旁听着,心里便明白叶重卿他们是把主意放到那些商人身上了。

自古以来,哪朝那代,要敛钱财,未有不取之于民,取之于商者。

如今百姓被压迫到极限,再压迫就会天下大乱,所以只能想办法从商人身上敛财。

王合冷笑道:“这不就是卖官鬻爵嘛,亏叶中堂真的能说的出来!科举取士,是大周的祖制,多少士人,寒窗苦读,只为了能借此机会翻身,叶中堂倒好,不问才情,只论财富,断了那些发奋图强的人的路,你也不怕遭天谴!”

叶重卿:“启禀殿下,王中堂的话,老臣不敢苟同。老臣说的是设立考察官,并未提到任何关于卖官鬻爵的四个字!”

“哼!”

王合素来性子刚硬,气得横眉倒竖,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叶重卿。

“别以为老夫看不出来!还什么考察官,不给那些考察官好处,他们凭什么举荐你?满大周朝廷,能找出一个能全心全意选官员的考察官,老夫立刻把这乌纱帽放在桌子上走人!你们为了敛财,坑害天下几十万的读书人,我王合第一个不答应!”

王合出身世家大族,自然要维护他们世家大族的利益。

那些商人,岂能与自己并肩?

华亲王凶狠的目光瞪着王合,冷笑道:“王合,你这话本王可就听不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朝堂里面全都是奸臣喽?真是笑话,我庆熙皇帝即位三十多年,谁不说一句太平盛世,你的意思,到底是骂朝廷这些大臣,还是说皇上昏聩!”

“华亲王这话臣可担当不起,文景之治年里还有七王之乱呢,哪朝哪代还没有奸臣了?您这么激动干什么?”

“行了!”

太子及时停止了这场唇枪舌战。

“礼亲王,你有什么看法?”

“臣弟......还没想好,两位大人说的,臣弟以为都好。”

华亲王冷笑道:“得,还有个和稀泥的。”

作为庆熙帝的眼线被安置在内阁的董仪和,站起来说话了。

他说的话,往往就是庆熙帝的话。

“太子爷,臣赞同叶中堂的法子,只是需要稍微改一下。”

“你说吧,如何改?”

“选官之权,首先要定期限,在东南平叛胜利之后,考察官官职即刻作废,以防有人凭借选官之权做大。还有,选官之权,必须要被朝廷紧紧抓着,所以考察官,要从朝廷来选,而且官职不宜太大。不知尊意如何?”

“众卿呢?”

庆熙帝的意思都摆在这里了,谁还敢有异议?

自然是一口答应。

“好,立刻传教,着选京官贤能者,到内阁,由内阁亲自来选!”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