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称皇 > 第12章 密谋

第12章 密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称皇!

“好!好!好啊!”

萧牧书房内,得知华亲王一党要设考察官的事后,李回轩甚是激动,连连叫好。

萧牧不解。

“先生,你高兴什么?”

李回轩笑道:“臣笑叶重卿江郎才尽,华亲王一党俨然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怎么说?”

“三爷,您想,叶重卿设这考察官,不过是变着法的卖官鬻爵罢了。这无疑是要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反目!朝廷里多少官员,哪个不是科举出身?华亲王他们就敢这样卖官鬻爵,无疑是背叛了天下的读书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华亲王一党,还能走得长远么?”

“难道二哥他们就不知道么?”

“架不住利益太大了。不出臣所料的话,叶重卿是想明面选官,暗地里卖官鬻爵,各类官职,明码标价,谁想当官,谁就出钱,天下十三省呢,臣给他算了个帐,怎么说也得赚个七八百万。”

萧牧有些不敢相信。

“这么多?!”

李回轩点了点头。

“大周祖制,一位军卒的饷银是二两银子,东南三十万军队,欠了两个月的军饷,也就是一百二十万。华亲王一党卖官鬻爵,挣上这七八百万,不但解了东南的燃眉之急,还给朝廷有了富余,皇上一高兴,五亿两的事,或许真的能既往不咎......”

萧牧神情严肃,眸中透着狠厉。

“断然不能让他们施行下去。”

他咬了咬牙,接着起身,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写完后交给李回轩。

“本王欲告诉窦廷熹,让他心里有数,不能让二哥他们得逞,先生觉得如何?”

李回轩连连点头。

“王爷此举甚妙。江北地区,最为富庶,那里卖不成官,华亲王他们至少要少收一半的银子!此其一也。江南战事胶着,已然到了决战之时,江北作为大后方,必须要安稳,如果在江北卖官鬻爵,必然会引起士人大乱,于东南战事不利,此其二也。江北算是大省,它开了头,其他省份必然也要跟着效仿,到时候华亲王一党之计划,必然不攻自破!”

“好!”

萧牧甚是激动,立刻传令,火速送到江北巡抚府。

......

朝廷派考察官的公文已经传到了各地省份,令各地省份做好准备。

江北,麒麟城,巡抚府。

江北巡抚窦廷熹,孤零零一人,面无表情地坐在大堂上,神情严肃,手里捏着朝廷发来的公文。

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江北全省负责前线军队的后勤供应,然而前线九十万石的粮草,到现在没有凑齐。

为了凑齐粮草,百姓已然遭受了太多的盘剥,民心思变,大乱在即,朝廷又下了这么一道公文。

这不是不把江北逼乱不罢休嘛!

江北乱了,自己乌纱帽不保。

抵抗上命,自己照样乌纱帽不保。

还有全江北几百万的百姓,何去何从,全在自己肩上。

他心里七上八下,只觉得胸口堵了一块大石头一般,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难呐......

窦廷熹沉重地叹了口气。

“中丞!中丞!”

心腹下人飞快地跑进来。

“京城来信了!”

“哦?快拿来!”

窦廷熹眼前一亮,急忙起身接过信件。

“三爷的信......”

窦廷熹心里一颤,快速地将信拆开。

仔仔细细将信件阅读一番后,窦廷熹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他脸上的愁云终于散开,转忧为喜。

“好!好!有三爷的信,本官心里就放心了!”

萧牧来信中告诉窦廷熹,不惜后果全力抵抗上意,这是太子和他的共同意思。

这无疑是给窦廷熹吃了一个定心丸。

他心里自然是倾向于拒绝上意的,毕竟江北士人是大周最多的省份,一旦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犹豫是因为怕无人支持,既然如今太子和礼亲王都肯支持,他完全可以放手去做了。

“启禀中堂,蔡藩台求见。”

窦廷熹眸色一沉,喃喃道:“他来干什么......让他进来。”

蔡慈官位江北布政使,是华亲王一党的人。

而自己表面看上去是太子的人,实际上是萧牧的人。

正因为太子和华亲王在朝中势同水火,所以窦廷熹在江北办事,多遭受蔡慈的掣肘。

“见过中丞。”

蔡慈进来,问礼过后,坐下。

“啊,是蔡藩台,你怎么来啦?”

“启禀中丞,卑职特来请中丞的示下,是否要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朝廷的上差。”

“上差?哪来的上差?”

蔡慈一怔,道:“自然是朝廷派来的考察官啊。”

窦廷熹呵呵一笑,道:“别人看不出来也就罢了,蔡藩台,连你也看不出来?”

“卑职不明白中丞这是何意。”

“实话告诉你吧,本官早就看出来,这道上令,是假冒的!还考察官,我大周百年来,何曾有过这种官职?科举取士几百年了,这可是大周的祖制!全天下的读书人可就指望着科举这一条门路打翻身战呢,弄了这么个劳什子,取士由朝廷到了一人手中,天下何曾有过这样的道理!在本官看来,必然是有人要诽谤朝廷!”

蔡慈听言,呵呵一笑。

“窦大人,听你的意思,你是准备要抗旨喽?”

窦廷熹冷笑道:“这他妈就不是旨意,本官有何抗旨之说?”

“内阁的大印可盖在上面呐!”

“本官问你,内阁会干出违背祖制的事情来吗!”

“这......”

蔡慈一时语塞。

“好好好。窦大人,你是咱们江北的巡抚,咱们可都是听您的,您都有话放在这儿了,咱们还有什么话说?”

蔡慈眸中拂过一丝寒意,起身而去。

看着蔡慈离开,窦廷熹长呼了一口气,肩膀终于松弛了下来。

他缓缓起身,腿还发着软,颤抖的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是他第一次抵抗上令。

上上下下,从京城的太子,礼亲王,到江北的几百万黎民百姓,生死命运,因为他方才的话,可能全部都要改变。

他身上背着的是大周江山的千秋万代,焉能不后怕。

“备下车马,去,去粮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