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称皇 > 第16章 乱南

第16章 乱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称皇!

吃过晚膳,萧牧抱着汤婆子,斜倚在铺着鹅绒垫子的椅子上,听着窦廷熹向他汇报江北近来的情况。

尽管他已经疲倦至极,仍不得不强撑着精神,好几次都睡着了,还须得陈岁宜轻轻拍醒。

“如你所言,江北有蔡慈他们掣肘,咱们的事就难办了......”

萧牧一脸疲倦,幽幽说道。

窦廷熹:“这些年没有他们,老臣怎么着也能省出些银子来,这次供应前线也够了,都被他们挪用公款,盖房子,放高利贷,买地,贿赂上面,藩库的银子,都被掏空了。”

萧牧长叹一声。

“朝廷的国库何尝不也是这样......”

窦廷熹很小心地说道。

“老臣想把江北的情况跟皇上说一下,想让他老人家给老臣指条明路,但皇上亦说朝廷艰难如此,老臣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你找他才是找错了人。

萧牧暗思。

他也没想到考察官的事会变得这么复杂。

本来只要不收上钱来就行了,可现在不但必须要收上钱来,还不能让华亲王他们收了去,关键是还不能引起江北士人大乱来。

难呐!

萧牧的神情愈发凝重,愁眉不展。

窦廷熹脸色铁青,亦是愁的一句话也说不出,脸上的褶子总觉得又多了些,看起来更苍老了。

萧牧喃喃道:“怎么把江北这些刺拔了去才好......否则,你在会上三言两语断了他们的财路,将来煽动士人造反的,一定是他们。”

思来想去,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阴狠,射出来的寒光紧紧包裹着窦廷熹。

阴森程度不亚于他的父皇。

窦廷熹一阵恍惚,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庆熙帝。

萧牧突然笑了起来,清冷的脸上,笑容总带着几分的寒意。

“窦大人,您今年多大了?”

“回王爷的话,老臣今年五十八了。”

萧牧满眼惋惜,叹道:“可怜您还未到花甲之年,便已然花白了头发,当真是为了国家,日夜操劳啊。”

“老臣蒙受朝廷大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一个在所不辞!”

萧牧等的就是窦廷熹这句话。

“窦大人,一个人身上要是有了烂疮,该怎么样才能好的最快?”

窦廷熹一怔,接着小心翼翼答道。

“自然是......剜了去。”

“对!如今蔡慈他们,就是江北的烂疮,不把他们剜了,江北永远都是一块烂肉!不过既然要把他们剜了,遭受点痛苦,是必然的......窦大人,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吗?”

窦廷熹心里咯噔一跳,有些惊恐的眼神看着萧牧。

上次他这颗心咯噔一跳,还是接到朝廷要卖官鬻爵的那封公文的时候。

“王爷的意思是......”

萧牧眸中透着冰冷的寒意。

“粮草的事情,你不要管了。蔡慈是布政使,您不在江北,将来要怪罪,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可......\

窦廷熹几乎不敢相信地看着萧牧。

“前线三十万将士呢,难道就不管了么?”

“本王何尝不想管,可能管吗?谁有办法管?要凑齐买粮食的钱,就要卖官,卖官就会激起民变,咱们是个死,不卖官,凑不齐粮食,耽误前线打仗,照样是个死!这就是个死局,窦大人,你说怎么管?”

萧牧说完,接着又低声补充了一句。

“更何况,咱们这么辛苦筹谋,就是为了倒华啊......不过是三十万,可咱们要筹谋的是整个天下!”

窦廷熹面无表情。

他几乎不认识萧牧了。

那个为国为民,赴汤蹈火的萧牧似乎不见了。

当萧牧轻飘飘地说出那句“不过是三十万”的时候,窦廷熹的心再次咯噔一跳。

眼前人不再是萧牧,而是礼亲王。

他的心已经足够狠,足够当一个皇帝了。

窦廷熹不敢想萧牧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变化这么大。

他忘记了萧牧是庆熙帝的儿子,他本就是个凉薄之人。

只是沦陷在你死我活的夺嫡之争中,让萧牧的心更加狠了而已。

萧牧继续说道:“明年你在江北的任期就满了,本王会提前给吏部打一声招呼,看看能不能提前给你调任。正好淮河总督病死了,你素来有功绩,把你调到那里,问题应该不大。

你从江北抽身出来,正好麻痹华亲王他们,让他们在江北随便肆意妄为,他们要是逼你调粮,你打死也不能借!到时候粮草不敷,士人大乱,华亲王一党必然不攻自破!”

窦廷熹闭上眼睛,没有说话。

萧牧有些不悦。

“怎么,你不愿意?”

窦廷熹无比诚恳说道:“王爷,关系到几十万读书人还有几十万士卒的命运,您可要三思啊......”

萧牧冷冷道:“本王没办法管得了这许多。”

“还有您的手足兄弟呢?宁郡王呢?别人不管,您也不管吗?”

“本王早就忘了还有什么手足兄弟!”

萧牧突然怒吼一声,接着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他脸色苍白,眼中却红血丝密布,表情无比狰狞。

“本王以前何尝不念着手足之情,可最后呢!一个一个都想治本王于万劫不复之地!”

窦廷熹受到了惊吓,他第一次见一向稳重的萧牧发这么大的火,有些手足无措。

陈岁宜轻轻拍着萧牧的背,柔声安慰道:“那些事窦大人又不知道,你朝他老人家发什么火?”

又向窦廷熹陪笑道:“窦大人,您别怪,最近二哥,九叔......还有太子......都挺不地道的......”

萧牧长呼了口气,恢复了冷静。

“窦大人,你若是不愿意,本王自然也不逼你。本王不仅是在保自己,更是在保你,你是聪明人,知道现在是抽身而退的最好时机。从你去江北那天开始,你就应该知道,你身上背负的可不仅仅你一人的性命,本王,还有太子,我们多少人的性命,都在你身上。”

萧牧脸上没有一点儿气色,又吐了口鲜血。

他知道自己撑不住了,扶着陈岁宜缓缓起身。

冰冷的目光看着窦廷熹。

“窦大人,本王知道你不贪财,但你好名声,将来江北若是乱了,你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好名声只怕也要毁于一旦。咱们都是自己人,本王今日把话说的直白些。你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就告诉陈娘娘,本王身子实在不适,不能陪客了。”

萧牧眸色深沉,两个贴身侍奉的下人赶紧进来,搀扶着他,往寝室走去。

陈岁宜也跟着出去了。

只剩下窦廷熹一人坐在书房里,怅然若失。

昏黄的灯光照在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好似夕阳落山,无比落寞,无比凄凉。

他有选择,好像又没有。

江北的百姓,萧牧的性命,全在他的肩上。

抽身出局,葬送几十万读书人的前程。

继续入局,葬送萧牧的前程,更对不起萧牧对自己的提携之恩。

他仰天长叹一声,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身不由己。

没有选择。

没有萧牧,就没有他窦廷熹的今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