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3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看相?李承乾狐疑地看了王珏一眼。

王珏连忙转移话题,“咳,菜要趁热吃才好。”

妈蛋,熊孩子把她当成相士了……

回到后院,仆从们已经摆好了碗筷。除了李承乾做的佛跳墙,周婶也做了几样拿手菜。

“王大哥,这些都是什么菜呀?真是秀色可餐!”房遗爱看着面前冒着诱人香气的佳肴,顿时觉得食指大动。

“贤弟听谁用过秀色可餐这个词?”秀色可餐是这么用的?王珏捂嘴,不能细想,细想就开始反胃。如果用这四个字形容食物的话,秀色可餐=美女可以被食用。

“我爹,我们吃饭的时候他说过好几次,不对吗?”房遗爱疑惑地看着王珏,想想又补充了一句:“每次都看着我娘说,不看菜,太奇怪!”

“房贤弟,先尝尝合不合口味。”王珏忍笑,连忙低头吃起自己案上的食物。

李承乾用餐动作既斯文又具有美感,他的礼仪是唯一不用王珏指点的地方。动作虽美,筷子夹食物的频率却越来越快。孩子太可怜,王珏决定以后多做点好吃的给他。

再看房遗爱,好家伙,整个一饿鬼投胎,饿狼传说!左手拿着勺子往嘴里猛塞,右手的鸡腿随时准备着,好等勺子离开后补位。

房管家正好捕捉到了王珏那个震惊的表情,顿时觉得羞愧非常。内心呐喊着,老爷呀,房元对不起你,我实在拦不住二少爷啊!

三人用餐很安静,期间仆从补充了N次菜,这顿饭才在历经一个时辰后结束。

李承乾正在低头自我反省,自己太不知节制了。还好有房小郎比着,不然…不然……

王珏对李承乾微笑着摆摆手,让他别在意。

“嗝!王大哥,还有一位王小哥呢?”房遗爱撑得躺在了榻上,挺着小肚直哼哼。

“他去游学了,归期未定。”那日从长安回来后,王珏就跟王宝金商量让王思源出去走走。王思源比同龄人成熟很多,多派几个仆人跟着同去,王家人还是很放心的。

王思源听说自己能出去溜达,第二天就跑了,以至于连王珏收徒他都不在场。

说到王思源,王珏想起了她让人打造的玩具。自家侄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先拿出来给他俩玩吧,“我书房有好玩的,你们要不要看看?”

听到好玩的,房遗爱眼睛一亮,李承乾也期待的看着王珏。

三人来到王珏的书房,她从一个木箱里依次拿出孔明锁、鲁班球、七巧板和九连环。

王珏把四种玩具推到他们面前:“玩吧!”

怎么玩……

王珏看着不知如何下手的二人,把各个玩具的玩法讲了一遍。

见两人玩得投入,王珏也开始练字,三人都忘了时间,这可急坏了门口等着的仆从们。太子的护卫们没有他本人批准,不敢提前去跟圣上说盐的事,但他们知道这是大事,着急回宫。房管家想着南山离长安毕竟有断距离,怕过了宵禁的时间。

好在王珏有交代过给他们打包食物,厨房的人来问,三人才察觉到时间有些晚了。看着李承乾的护卫拿着好几盘菜,还有一筐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房遗爱对比了一下自己的,发现少了一道很好吃的菜,他渴望地看着王珏。

李承乾主动说:“把我做的菜也给房家拿一份吧。”

李承乾毕竟是太子,王珏能吃李承乾做的菜,也能把菜送给王李氏,却不好做主送给别人。

最后,房遗爱挺着小肚,拿了跟李承乾一样多的菜,和一筐他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回去了。

李承乾先到的家,他乐呵呵地跑去找他娘,发现他爹也在……

“父皇、母后,今日老师教我做了一道菜,我拿回来给你们尝尝。”

“你个不学无术的东西,不知道君子远庖厨吗?!你老师是个小娘子,她做菜你就做菜,她绣花你也跟着学吗?”李世民气得直喘。

老师说了,巴拉巴拉巴拉,李承乾把王珏教育他的话学了一遍。

李世民无语,他发现王珏不在他面前,他也赢不了。长孙皇后赶紧打圆场:“我儿有孝心,正好我跟你父皇还没吃饭。”

一家三口,也没外人,三人边吃饭边聊天。

“今天在老师家遇到了一个总角之龄的小郎君,姓房,自称老师的至交好友。”

李世民肯定地回答道:“房玄龄第二子,房遗爱,他怎么了?”

李承乾刚想形容房遗爱的吃相,看他爹也吃得满嘴流油,赶紧转移话题。

“老师用毒盐制成的精盐,也送了他一筐。我看老师对他不错,故此打听一下,他是否与房相家有关。”

李世民拍案而起,大吼道:“什么?毒盐制成精盐?!”

长孙皇后也惊的掉了勺子。

“老师说朝廷可以使用,但是方法不能外传,尤其不能被外族知道。”李承乾就是故意以这种方式淡定着说出来,谁让父皇说些做菜绣花的话题,害他越想越怕。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说?!快把经过细细道来。”

随后半个时辰,李承乾唾沫横飞,李世民依然满嘴流油,长孙皇后双目放光。

再说熊孩子房遗爱,他进屋就挨了房玄龄一巴掌,卢氏在旁边坐着居然也没阻拦。

夫妻俩下午刚回家,就听到大管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房遗爱的行头和去处。房玄龄气得眼歪口斜,人丢大了!卢氏也免不了失望,就这样,人家名士还能愿意跟他来往吗?

“爹你干嘛,枉费我这么孝顺,还从王大哥家给你带了吃食!”

夫妻俩一阵头晕目眩,这才注意到房遗爱身后的仆从。房玄龄一眼扫过去,发现都是菜,只有一个捂得很严实的筐。他指着筐问:“里面是什么?”

“不知道,我看李哥哥有一筐,王大哥给我,我也收着了。”

李哥哥?兔崽子说的不会是太子殿下吧?!

房玄龄赶紧打开筐查看,满满一大筐精盐!大名鼎鼎的房相好悬没晕倒,这得多少钱?有钱也不好买呀!

啪啪,又是两巴掌。这一打可不要紧,房遗爱藏在怀里的七巧板和鲁班锁掉出来了。

好家伙,不止仆从拿着,他怀里还揣着!若不是知道自家孩子不会做偷东西的事情,瞧他这藏东西的样子都得以为是偷拿,然而就这样已经够房家夫妇头疼的了。

“孽畜!给我老实交代,你到南山后都做什么?一点也不许差!”房玄龄气得直哆嗦,生怕儿子做了什么,把太子和王珏都得罪了。

“呜呜……”房遗爱边哭边说,又有房元补充,事情叙述的很完整。

房玄龄又怀疑地问了一遍:“东西都是他们主动给你的?王郎君让你有空就去玩?”

“嗯嗯嗯。”房遗爱狂点头。

“孽畜!你倒有几分运道!房元,送二少爷回去休息。”

房遗爱只觉得日子没法过了,不知道为什么挨打,不知道为什么挨表扬,好无助…好悲伤……

把仆从都遣出去后,夫妻俩又开始密谋。

“当初我怀俊儿的时候,梦到天上星宿投入我怀中……”

“打住,这样的消息放出去,咱们只会被人笑话。”房玄龄必须制止,如果他少说一句,这个消息明日就会传得满长安尽知。

“我俊儿怎么了?现在连名士和太子殿下都看重他。”

“不要弄巧成拙,王珏性格难以捉摸,恐让其心生反感。”

卢氏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自从听说儿子结识王珏后,卢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打探王珏的消息。再有杜如晦的八卦新闻传出,卢氏对王珏也算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没见过王珏,却不妨碍卢氏对她产生强烈的好感。原因如下:

第一,王珏有眼光--愿意跟房遗爱来往。

第二,王珏有眼光--看不上她的死对头杜楚氏。

看到卢氏已经彻底打消了刚才那个恐怖的念头,房玄龄深深舒了一口气,好险好险!

作者有话要说:九连环起源于算盘。这一论断有待考证。关于它的发明,我国有许多民间传说。最早记载这种玩具的典籍是《战国策》。其中提到秦始皇派使臣入齐时,带有一种玉连环。宋朝周邦彦《解连环》词中,就有“信妙手,能解连环”。

但是,他那个玉环,谁知道是什么东西……

所以,所以,所以,本文当成女主发明的。

好不要脸

“爹,这样不好吧?”

“让你去你就去,扭扭捏捏的像什么样子?!”

程处默肠子都悔青了,还以为爹找他有什么急事,让他特意跟大将军请假回来。哪成想,竟然是让他去给各位大臣家装炉子?!再看那炉子上的字,他死的心都有了。

“我去上朝,你们三人赶快按我刚才安排的分头行事。”程咬金嘱咐完三个儿子,就哼着小曲走人了。

程处默,程处亮和程处弼看着院中摆得满满的炉子,和旁边笑容可掬的南山村村民,顿时觉得欲哭无泪。三人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情,按程咬金的安排迅速行动起来。

程咬金也不傻,他后来又去订了一批炉子,上面刻的都是李世民的诗。这些炉子装在宫里和上早朝的大殿内,圣上那个自恋狂肯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有人告他黑状,圣上也能帮忙挡一挡。

随着早朝时间的临近,大臣们都陆续赶到。看着堆了一殿的炉子,第一次没人出言讽刺程咬金炫耀。他们正怀着美好的幻想,以为程咬金装到自家的炉子也是特意刻了自己的诗呢,连魏征都破天荒的给了程咬金一个笑脸。

李世民昨日得了制盐法,好心情一路跟到现在。一早又看到殿中被晨光照耀得闪闪发光的炉子,内心顿时升起一股舍我其谁的豪迈,连赞了三声好!

“我今日有一开心事,欲跟众位分享。”

看着李世民一脸:快问我,快问我,问我我就告诉你的表情。众位大臣也不介意配合一下,他们心里都好奇的紧。

“敢问圣上,何事如此开怀?”

“昨日王娘子教给太子一种制盐法,可把毒盐石变为精盐!”

哗!!!除了早就有所猜测的房玄龄,群臣无不被惊的目瞪口呆。惊讶过后便是狂喜,殿内充斥着各种嗷嗷之声:“天佑大唐!天佑圣上!”

“请圣上将此法公诸于众,让我大唐百姓不再为盐发愁。”

哟,那谁谁,你说的好听,谁不知道你老丈人家干啥的?

“王娘子献此法时有要求,此事由太子运作,秘方需保密。”李世民都快穷疯了,哪愿被人虎口夺食。

看到刚才发言的那位又要冲上来,李承乾赶紧站出来:“若把制盐法传给百姓,对外族又有何保密可言?难道要让他们吃得兵强马壮后来打我们吗?再有,商人重利,若商人得此法后大量制盐,供大于求时又该如何?若百姓和商人一起无节制的采盐,盐矿没有后又该如何?”

房玄龄等人又把迈出的步子收了回来,众人看向太子的眼神均透着赞赏,这孩子总算不中二了。

最后经众人讨论,盐的事情交给太子运作,作坊安全归侯君集管,所得利润归国库。太子能得到历练,国库有余钱也能更好应对之后的天灾,除了李世民的私房没见涨外,真是皆大欢喜。

民部尚书唐俭率先出列:“圣上,土豆和地瓜已经发芽种植,亩产不会少于王娘子报的数值。臣上奏,请封南山王珏。”

擦,老东西反应真快,居然被抢先了!王珏回归大唐已近半年,她有多大本事,这些人精早就看得分明。王珏又不入朝为官跟大家抢位置,还能带来政绩助他们青史留名,不想跟她交好的是傻瓜。

赶紧吧!

武官众:“臣附议,请圣上封赏王珏。”

文官众:“所谓褒罚必以功过,臣亦请封王珏。”

李世民看着难得不互掐的文武大臣,问了一个很光棍的问题:“众位以为该如何封赏?国库空虚啊……”

诶?一群斗鸡眼,无语地相互瞅了瞅。抓头发的、翻白眼的、咳嗽的,大家都对李世民无奈了,最后还是长孙无忌打破僵局:“臣以为,国库空虚,王娘子自然也不是看中钱财的人。不若封王娘子为开国县子,领食邑五百户。封其母为县君,无食邑。”

“长孙大人,王珏乃女子,封为县子似有不妥。”这位说话的大臣来自博陵崔氏,他前些日子得到家族指示--全力打压王珏。王珏一直窝在南山,他连人影都摸不着,怎么打压?好不容易得到个机会,他就毫不犹豫的冲锋陷阵了。

博陵崔氏自汉以来,一直名列五姓七家之首,出了很多忠孝、刚正耿直、为民请命的贤臣。奈何,这届崔家当家为嫡支长房长子,其空有身份却才智不足。一头猪带领一群精英,还能出现什么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