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4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哎呀妈呀!有人犯蠢!表衷心的时候来了,兄弟们快上啊!

崔智贤:“王珏虽为女子,其才华和对大唐的贡献却远超一般男儿。比起那些靠着身份压人,自身又好似草包的人强多了,至少她不是靠着抢同族功绩得到的认可。”

看崔智贤如此有战斗力,别人也不急着上了。清河崔氏精英对博陵崔氏长房草包之子,好戏好戏!崔智贤就差指着崔轩鼻子骂了:你爹是草包,你也是草包。你爹无故打压同族,你冒领旁支功绩。

围观党也不免为博陵崔氏的有才之士拘一把同情泪,连清河崔家人都站出来为他们抱不平了,得多惨啊!

“都亏分宗了,不然俺家婆娘处境堪忧啊!”程咬金就是个惟恐天下不乱的主,他媳妇是清河崔家的,他也能借着话头插一脚。

“我意已决,休要再吵。”拟完旨后,李世民就找理由跑了。再不跑容易出事啊,崔轩这样的草包能站到这个位置,有他一份功劳。为了不让博陵崔氏扩大影响力,崔轩冒功的事情他也睁只眼闭只眼。若是让人揭开这事,他还咋继续装糊涂?

比起朝堂,众位大臣的家里更热闹。知道程咬金要帮忙装炉子,早几天他们就跟家人打过招呼,现在都等着赶紧换掉危险的碳炉呢!

程家兄弟出门前先商量了一番,他们将炉子都罩上后再抬到马车上运送。听说三人是带南山村民上门装炉子,很是受到一众当家主母的热烈欢迎。

“婶婶,这里要凿墙,恐伤到你。”

以这样一个理由将人支走,而后赶紧完工跑路。有惊无险的运用着同种方法,程家三兄弟顺利完成任务。还好今日早朝事情多,如果被哪位大臣逮个正着,多少都得收拾他们一顿。

回到家的三兄弟有种劫后重生的感觉。老大拎着包袱只回家歇歇脚就跑回军营了,老二、老三决定在家闭关,最近有事没事都不出门。

“程咬金派人来了吗?”这是很多大臣们回家后,看到媳妇说的第一句话。

“程家小郎君亲自带人过来的,炉子很好用,就是,就是……”

一看媳妇支支吾吾的,都知道事情不对头。看到炉子后,众人反应也各不相同。

李靖:“惟我大唐程咬金?混帐,老夫才是大唐军神!”

秦琼:“程咬金从出道开始就跟俺在瓦岗混,咱咋不知道七进七出虎牢关的事呢?”

杜如晦:“这个灵感不错,应该把荷儿的玩具全刻上论语。”

魏征:“唔,能用就行……”

看人家魏征多有觉悟,用免费的东西肯定得带广告贴不是?帖子内容不真实?真实也不吸引人注意呀!

有那不甘心的,自己寻到南山村下订单,结果也是空手而回。

吴村长:“天气渐冷,郎君家既然已经有了炉子,还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家吧。我知道你家有,今天上午刚装完,我都记纸上了。”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吴村长忽悠起人来一点不心虚。

还有聪明的,懂得资源利用勤俭持家,咱在后面接着刻!

什么“我等世家子弟要引以为戒,勿要像程咬金一样盲目自大。”或者“程咬金酒后戏作,特以此炉送与大唐真正的军神,以表歉意。”

自从一人从他人处得到灵感后,大唐群臣又玩起了接字游戏,好不热闹。

反正自家的东西没问题就成,李世民收了好处,对受害者的告状之言充耳不闻。长孙皇后也无暇注意那些。她在屋内烤着热乎的暖炉,一会往炉子上烧点水,一会烤些吃食,玩得不亦乐乎。

为大家办了好事儿,李世民自然要去各宫转悠一圈,毫无意外收到赞扬声无数。瞧孩子们照着炉子念他的诗句,李总内心十分满足。

只有孔颖达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孔今日沐休,他一早就带着儿子、孙子、门徒若干,来南山兑换积分。

他们来的时候,王宝金正在算账。正认真投入的时候,被周志火急火燎地拉着就跑,这样子可把他给吓一跳。等被周志拉到随园外看清门口情形后,王宝金差点没晕倒!

只见官道上摆着十辆牛车,每辆车上都堆满了书。仔细看,车上的书全是用新纸制成的。攒了多久才来换的?真能忍!

车旁有一群穿着得体的儒生,为首的是一个老头,他们正坦然的接受随园外书生围观。

这老头是谁?他想干啥?

“老夫孔颖达,今日在论谈室与人相约论诗。家中晚辈孝顺,抄书给老夫兑换积分用,今日便把抄好的书一同带来了。”孔颖达的动态和语气好似云淡风轻,只是那炫耀的小眼神还是出卖了他。也难怪,他儿孙确实够孝顺,人家有炫耀的资本。

孔颖达从怀里拿出随园指南,指着积分兑换选项里,需要最多积分的三个名字问:“这位郎君,敢问自行车、三轮车和轮椅是何物?”

听到孔老头发问,王宝金连忙回答:“我也没见过此三物。我妹妹说,自行车可用人力驱使,既省力又比走路快很多。三轮车用起来比自行车费力,但能拉东西。轮椅是专门给腿脚不便之人使用,就是带轮子的椅子。”

听了王宝金的回答,孔颖达也没想象出来,它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老头很犹豫,是该换棋谱还是继续攒积分换车呢?棋谱介绍的好,若是夸大其词怎么办?那什么车听着神奇,如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怎么办?

经过再三考虑,老头决定要棋谱!反正他出门有车有轿,还弄个需要自己驱动的车干嘛!

待孔颖达换完棋谱,方才围观的书生们赶紧上前搭话。他们可是听说了,孔祭酒来此除了兑换东西,还因为在论坛室留言约人论诗。便是原本没在帖子上留言的人,都想着过来一同听听,能得孔祭酒指点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孔老头一直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想法,他不止没因为涌来的书生们厌烦,反而让门下子弟都加入一起讨论。借着人家的地方,随园外的空地处变成了孔颖达学术交流大会场地。

王珏听仆从禀报此事,她并没有靠近参与,而是面带微笑远远地看着。似孔祭酒这样的长者,才能真正让人发自内心敬重。

开国县子

这一早可真热闹,有早朝掐架,孔颖达换书,还有卢氏携子拜访王珏。

房家夫妇商量过,王珏既然已经让房遗爱带东西回家,他们也不好再装做不知道。房玄龄上朝后,卢氏就带着房遗爱和一车礼物往南山村而去。

根据房元指路,车子一路行至王珏家院门口。卢氏理衣服准备下车的时候,房遗爱已经扑向院门抬手猛敲,边敲边喊道:“王大哥,我来了!王大哥,快开门,我是你遗爱贤弟啊!”

卢氏看到房遗爱的做派,脸都绿了,她儿子就是这样跟名士相处的?

“呀!是房家小哥!快请进,我这就去通知主人。”王成开门看到房遗爱后,连忙将他请进来。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主人似乎对这个孩童另眼相看,没见连刚得的盐都给了他整整一筐吗?

卢氏站在房遗爱不远处有些无语,他儿子居然被热情地请进去了,她赶紧让仆从搬礼物进院。

王李氏刚吃完晨食,就看到房遗爱像炮仗一样冲进堂屋:“哟,谁家小郎君,长得真讨喜。”

卢氏见王李氏眉开眼笑地夸自己儿子,立刻将王李氏引为知音:“我家这个猴儿,到哪都撒欢跑,也亏得王娘子不嫌他吵。”

“活泼点好,有句老话怎么说的,越闹越有!”

话题的主人公早就跑没了,堂屋初遇的两位母亲反而聊的热火朝天。

“王大哥!!!”王珏也体会了一次李世民的苦逼心情,她的字啊!

“王大哥,我娘也来了,在堂屋呢。”

一听卢氏也来了,王珏赶紧跟房遗爱一起往堂屋走。卢氏毕竟是长辈,又不是李世民那种活要债的,不能怠慢了。再说,她也对因为嫉妒两个字,而名流千古的人物很感兴趣。

这件事在史书上也有具体记载。李世民想赏给房玄龄一位丽人,房玄龄坚决辞让不要。李世民知道内情,因而把卢氏召进宫,对她说“让房玄龄纳妾或喝毒酒,你选其一。”谁料卢氏毫不思索地说道:“我选毒酒。”说完当即接过李世民准备好的酒盏一饮而尽,涓滴没有惧意。李世民叹气道:“连我都怕你,况且房玄龄。”

因为此事,千年后的人们把她当成女权主义的先驱者,赞誉有嘉。现在能看到活生生的真人,王珏内心的八卦因子又蠢蠢欲动起来。

王珏走进堂屋,看到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正与王李氏大声说笑。看到她进来,妇人带着好奇的神情围着她转了一圈。

“一直听说南山王珏大名,今日有幸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若是让那些读书人和想求医的人,知道老妇能进得你家大门,非得羡慕我不可!”说完,自己又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

王珏看着卢氏,想到了红楼中的一个经典人物--王熙凤。

王李氏听到卢氏夸王珏,笑意直达眼底,嘴上却说:“可不兴这么夸,孩子骄傲怎么办?”

卢氏嗲怪地看了王李氏一眼:“你呀,就是太谨慎了!依我看,以王娘子的才学和她为大唐所做的贡献,什么样的夸奖都受得!”

呵呵,呵呵呵,王珏看到举止亲昵的两个妇人,内心顿时生出一种不妙感。两个嘴炮成为了好友,未来会如何?

“娘,你为啥总管王大哥叫王娘子?”

看到房遗爱肉嘟嘟的脸上露出懵懂的表情,两个妇人把他抱过去一顿揉捏,又各自发出一阵无耻地爆笑。

王珏正在思索如何逃遁的时候,圣旨来了!

接旨这事卢氏有经验,她一点没拿自己当外人,帮着王李氏把该准的东西弄得妥妥当当。

“门下:南山王珏,林下风气,于唐有功。可封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其母王李氏,教女有功,特封县君。”

王珏边接旨边在心里吐槽,哪有受封没赏一点财帛的?李世民已经抠出新境界了。

王李氏可不管什么钱不钱的,圣旨念完她早已泪流满面。当年虽有道士测算,她也没敢抱这么大期望。做为一个寡妇,她有二子一女。小女儿丢失,大儿子离心,若不是有二儿子和大孙子在,她没准已经随老王头去了。王李氏的泪不止是激动,也是对前几年痛苦生活的发泄。

“大姐快别哭了,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王娘子可是咱大唐第一个以女子身份获封开国县子的人,史书上必然会大大记下一笔!”

“对,对,是喜事,大喜事!”

经卢氏安慰,王李氏也转变了心态。她现在苦尽甘来,儿女孝顺又有本事,还想那些事干嘛,谁的人生也不是事事如意。

内侍来宣旨,总得打赏一二不是?给钱显得太市侩,俩内侍最后一人提着一刀纸离开。这纸俩人也没能留住,回去就让李世民给扣下了。李世民拿了纸反而闷闷不乐起来,若早知道王珏会赠纸,他就派百八十个内侍过去了。

王宝金和王刘氏夫妇也闻讯赶来,俩人都为妹子高兴,没啥嫉妒心思。王珏怕她跟母亲都有爵位,二哥身为儿郎心里自卑,也琢磨着以后给他弄个爵位。

又有各位大臣回家后着人送来贺礼,王珏家里来客不断。都亏有卢氏帮着,几人带仆从忙了两个时辰才把物品归类放好。

刚坐堂屋休息一会,王成又一脸为难地走进来:“娘子,门口有很多乡亲们和读书人来送贺礼,你看?”

“娘,你们聊着,我出去看看再回。”

“我也去!”见王珏起身,房遗爱连忙蹦起来跟着。

卢氏也想看看王珏如何行事,最后屋内人都跟王珏向院外走去。

王珏打开院门,看到门口黑压压站了几百号人。村民提着吃食,读书人拿着雅物,总之没有空手的。

见王珏出来,原本喧杂的说话声顷刻间全部消失。王珏对众人做长揖,起身后开口道:“王珏感激众位乡亲和学子们的关爱。我自小在村里长大,长辈们待我如自家子侄,我也从不跟大家客套。我家人口少,收了这些吃食恐会浪费,大家还是带回去吧。我欲摆流水宴,到时还要劳烦乡亲们帮忙!”

“大侄女说的什么话,有事开口就是!”

“那我们先回去了,需要帮啥忙,到村里喊一嗓子就成!”

村民们陆续离开,王珏又把目光转向书生群。还没等她开口,李晋江抢先站出来:“村人生活不易,王娘子为了安抚他们可算煞费苦心。娘子不止学贯古今更是心善如佛,我知道娘子想说什么,定是再找理由让我们也把礼物收回。娘子怜惜我等读书人,不止提供书籍,还设法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大恩无以言谢,请娘子受我一拜。”

李晋江说完便下跪,对王珏行大礼,他身后的几百位书生也纷纷下跪行礼。

王珏被他们的赤诚之心所感动,不欲阻止他们,自己也跟着下跪回礼。

卢氏看着这个场景感叹道:“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她对王珏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学识渊博,待人以诚,仁善怜爱,姿容优雅,真名士也!

门口的人群都离开后,房遗爱羡慕的看着王珏:“王大哥,我长大后也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我吗?”

卢氏接话道:“得人喜爱不在年龄,你看你爹年岁大不?有这么多人给他送礼吗?”

房遗爱猛摇头,他家客人最多的一次,还是他娘过生日的时候,那也没这么多人。

他又转过头问王珏:“王大哥,我能跟你学本事吗?”

在王家人的劝说下,卢氏的推销下,房遗爱的闹腾下,王珏同意六日后收房遗爱为徒。

王珏快哭了,她也有意收房遗爱为徒,但她要教的本事和房遗爱以为的“本事”,不是一回事啊!

卢氏走后,王家人又开始讨论起建房子的事情。平民住的房子有规制,现在母女俩有了爵位,可以得到更多宅基地。随着新纸的远销,王家老宅用来造纸的地方明显不够用,此时能扩建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山上风景不错还有天池,王珏打算在山上建一些房屋,以后徒弟增多便在山上授课。

王家这边忙着找上次的施工队开工,卢氏那边已经带房遗爱回到房府。

房玄龄正在思考怎么处理炉子问题,看见他媳妇扭秧歌似的进了屋好悬没被吓回娘胎里。没等他开口询问,卢氏便像倒豆子似的把在王家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