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楼之公主无忧 > 第39章 :建平二年

第39章 :建平二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之公主无忧!

除夕这一日, 灵萱自然没有出宫, 她提前给诸位师父拜了年, 且圣上也派人送了不少生活物资,够他们过了一个热闹的新年了。

今天出了太阳,只有这样的冬天,人们才会感念太阳的好,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快到午时了, 灵萱还缩在屋子里, 但三哥哥和两个姐姐跑了进来,说该去甘『露』殿了。

今天中午有团圆宴, 依旧在甘『露』殿举行, 这个时间点过去就差不多了。

丁香和绿蕊跟着灵萱, 三个小孩子带着一群伺候的宫人往御花园的方向而去。

没有从景和门直接进甘『露』殿,而是先往御花园的方向而去, 最后从昭德门进昭德宫,这会一众宫妃和皇子、公主都在。

还有楚王、楚王妃及袁弘桥一家三口, 不过没有看到楚王妃, 还有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楚王正在逗弄二公主,二公主和袁灵秋年纪差不多大,他这辈子只能有一个儿子,就特别眼馋侄女。

灵萱四兄妹齐刷刷跑过来, 软声声地说:“二哥哥。”

袁英北『揉』了『揉』弟弟一把,也抚了抚大妹妹二妹妹的小脑袋,一把就把小妹妹抱在怀里了。

灵萱也习惯了, 大哥哥二哥哥特别喜欢抱她,幸好她现在还小,再有几年长成大姑娘了,他们就不会再抱了。

“二哥哥,二嫂嫂呢?”袁弘桥和老六、老七三个堂兄弟坐在一堆,除了这仨就属于那种特别省心的孩子。

这时候,楚王妃掀开门帘子,从皇后寝殿里面出来了。

袁英北立即问道:“大嫂没事吧?”

灵萱眨了眨眼,大嫂怎么了么?

楚王妃微微一笑道:“没事,大嫂就是着了凉,有些风寒发热,已经吃过『药』了。”

说完了话,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从里面出来了,三兄弟如出一辙的如释重负的表情。

灵萱扯了扯二哥哥的衣袖:“二哥哥,大嫂嫂生病了么?”

袁英北没回答,楚王妃『摸』了『摸』小姑子头上的两个小揪揪说道:“这段时间天气太冷,皇后娘娘受了寒有些风寒发烧,吃了『药』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如果皇后这两天好生休养,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但这可是除夕,明天还是大年初一,作为一国之母,颜皇后是万万不会缺席的。

所以,甘『露』殿的家宴上面,颜皇后也出席了,不过她脸上化了妆,不怎么看得出来,只是能感觉到确实精气神不好,没坚持到最后,颜皇后就下席了。

下午,颜皇后一直没『露』面,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这回倒是乖觉,兄弟三人乖乖地留在了昭德宫,就连御花园都没有去。

袁英朗和袁英北兄弟下棋,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就在旁边围观,偶尔袁英朗和袁英北会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毫无观棋不语真君子的态度。

楚王妃和诸位宫妃也都在一起玩叶子牌,灵萱倒不是看不懂叶子牌的规矩,实在是见多了娱乐活动,她对古人的叶子牌不怎么感兴趣,扑克牌、麻将、跳棋哪一样不好玩呢?奈何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呢。

等等……灵萱一下子就想到了重点,她因为年纪小,所以不好‘发明’出这些玩具,但那两个疑是穿越者的女孩呢?

扑克牌、麻将有多受欢迎,灵萱毫不置疑,毕竟当初在修真界时她无聊时做出了扑克牌和麻将、跳棋等等教会了宗门的师兄弟姐妹们,等她出去历练回来,也就一年左右吧,听说这些玩意都已经传遍了二分之一修真界。

所以,牛三姑娘和陶大姑娘应该不是穿越者,这俩人除了帮助自己的父亲升官之外,没有做出什么太过于出格的事情,比如在外面发展自己的生意呀,借此招揽手下……

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她们也才来不久,再观察观察。

窝在暖榻上,灵萱昏昏欲睡,这样好的气氛实在让人忍不住,一年到头就这么几天真正的假期,教人骨头都酥软了。

晚上家宴时,颜皇后精神状态好很多了,言语间较为和缓慈爱,不像中午那般连话都不想说。

灵萱就觉得很诧异来着,颜皇后才当上皇后一年时间,怎么就感觉心力交瘁了这么多呢?

倒是诸位嫔妃们精神头很好,穿着打扮上不能招摇,那就只能往素净方面打扮,但像江贵妃不适合清淡的装束,不过非常时期非常行事罢了,但她的精神头却很好,她看向颜皇后的目光倒较为平淡,看向圣上的目光就充满了渴望了。

再看其他嫔妃看向圣上的目光也都是那般充满了渴望,含情脉脉的眼神,或清雅或娇艳的容颜,于男人而言是大大的享受。

灵萱心中猜测,大概她们看向大哥哥的眼神都是强烈的生子欲呀!

吃了家宴之后,从大哥哥二哥哥和两位嫂嫂那里领了丰厚的压岁钱,灵萱可谓大赚特赚一笔了。

守岁到子时左右,一众孩子就在甘『露』殿的暖榻上睡得东倒西歪了,圣上让各自的宫人把他们抱回自己的院子里去睡觉,楚王一家三口也歇在宫里。

次日是新的一年大年初一,标志着建平二年的开始,也是圣上登基第二年。

早晨祭祖之后,天『色』才将将亮起来,不过春天已经悄悄迈开了脚步,很快就会降临。

灵萱上午没有出宫,倒是午后出宫到封平街见了还余下的九位师父,只是因为张青道长的去世,让灵萱意识到他们的寿命大概比她想象的要短一些。

比如,她现在正在跟着圆真大师学习,一方面把他所学囫囵吞枣地吞下去,一方面把他所学装订成册,批注上他的理解,等到有机会把这些完全交给他的传人。

佛门佛经大致差不多,不一样的是师父亲身传导的那种对于神佛的理解,对于普度众生的不一样的理解。

还有另外一位大师法常大师,他和一般和尚的修行路子不一样,他走的是杀生佛的路子,他不避讳杀戮,不讲究出家人慈悲为怀,当然他秉承着少受因果的关系,一般也会多方劝导,但若是还是不听,他选择以杀止杀。

还有两位师太玄静师太、妙灵师太,另三位道士栖真子、青霞子、赤真子,再有一对伴侣,野生道士李波鸿和苗疆巫师乌心兰,或许她将在两三年内陆续失去他们。

灵萱挨个院子拜了新年之后,这才从封平街出来。

这会街道上可热闹了,家家户户的少爷、小姐都跑出来玩乐,个个脸上展『露』出灿烂的笑容。

前面一群穿着锦衣华服的少年少女走了过来,他们有说有笑,少年意气风发,少女娇羞的样子都特别美丽。

灵萱不认识他们,但他们从她身边经过时,她听到一个穿粉『色』夹袄的年轻偏小的女孩叫另外一个年纪稍微大点披着斗篷的少女‘陶姐姐’,还问什么‘陶姐姐你堂姐堂妹没跟着出来吗’,披着白『色』狐狸『毛』斗篷的少女语气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轻蔑说‘不用管她们’……

灵萱立即转头看向漂亮女孩,她头上『插』着翩翩起舞的蝴蝶步摇,还有流苏跟着一晃一晃的,她走路的姿势很优美,行走间身上环佩都不响一声,说仪态万千都不为过。

方才灵萱没有留意,留意到之后,仔细观察却发现她身上的特征非常明显,和大哥哥后宫那些宫妃差不多。

看来,这大概就是陶侍郎之女陶大姑娘,她是货真价实的重生者。

到申时左右时,灵萱就打算回宫了,但却不想偶然一个抬头的瞬间,街边酒楼二楼窗户边大侄子的身影赫然在列,不过他只是片刻时间,紧接着是另一个人影映入灵萱眼眸,赫然是她才刚刚认出脸孔的陶大姑娘。

当然,不只是灵萱看到了,吴月、丁香他们都看到了,只是在宫里呆久了,深谙保命之道,他们是立即挪开视线当着没看见。

袁弘盛确实也没有看见窗外小姑姑一行人的身影,陶大姑娘倒是看见了,但她不认识灵萱,也没把灵萱当一回事,毕竟窗外走过的人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带人出来玩而已,就是这边颇为静谧,不抄近路的人一般不会往这边走。

灵萱确实是抄近路,这个街头走到末尾就登上马车回宫,她已经看到李渡在前面等着了。

至于大侄子的感情路,她这个长辈太小了,没有资格给对方提意见或者建议。

不过,她悄悄瞥了丁香和吴月一眼,今天绿蕊和初夏没有出来,初夏年前生病了,她好了绿蕊却生病了,初夏留在宫里照顾她,于是两个人都没有出来。

她能保证自己不会告诉任何人,但不能保证丁香和吴月,因为这俩是大哥哥给她的人,她们大概会在汇报她的事情时,顺便把大侄子和陶大姑娘相会的事情报上去了。

不过两次碰面,她都没有仔细留意,所以还不曾观看到陶大姑娘的面容,下一次有机会好好看一看她的面相,看看会是个什么走向?

从初二开始,灵萱又恢复了每天早晨出宫学习,晚上下课回宫这样非常规律的日子。

朝廷各衙门从初十正式开始上班,不过刑部倒是提前上班了,因为外城发生了特别命案,属于非常特别的凶杀案。

全家老小二十多口人,男的全死了,还有一众孩子,包括半岁的婴儿,除了一众媳『妇』儿。

一众死者,只有那个半岁的婴儿魂魄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地府,其他死者的魂魄都入了地府,想要等到它们回人间的话,需要半月到四十九天左右,这是地府那边的流程。

刑部尚书和左右侍郎来到玄监司时,玄监司上下一众活人和阿飘正头疼呢,半岁的婴儿还什么都不懂,只顾着大哭特哭,玄监司上下全是它的嚎哭声,就跟深更半夜突然响起的猫叫声那般,吓人惊悚得很!

岳尚书、左右侍郎三人一踏进玄监司的大门就被那尖刺的哭声刺得脑袋发晕,三人赶紧退出了玄监司,在外面缓了缓心情,岳尚书才敲门小心翼翼道:“老赵啊,什么情况?”

赵老头连忙关了门跟着出来了,瞬间把鬼婴的哭声阻绝在玄监司里面了。

“大人,你们是为了昨天韩家那桩凶案来的吧?正在哭的这个鬼婴是韩家唯一没有进入地府的魂魄,韩家其他人的魂魄都入了地府,王爷说等尚书大人来见一面,他便要赶紧把鬼婴送回地府。”

岳尚书、左右侍郎深呼吸一口气,三个人跟随着赵老头进了玄监司,果然那尖刺的哭声还在,赵老头递给了三人一大团棉花,三人赶紧把棉花塞进了耳洞里,但没法完全隔绝。

三人进了正堂左屋,就见一众和尚、道士对着中间桌子上躺在摇篮里正手脚『乱』动的鬼婴一脸崩溃的表情。

岳尚书、左右侍郎看过之后,连忙和一众和尚、道士打了招呼,而后就赶紧走了。

入了夜,玄监司可热闹了,岳尚书和左右侍郎也跑来看热闹,大家的表情都非常崩溃,万万想不到鬼婴这么会哭!

楚王燃香请来了白无常,白无常现身的刹那,表情都有一点幻灭。

不过他一抬手,摇篮就飞到他手上了,他身上的鬼气安抚了鬼婴,鬼婴不但不哭了,还咬着手指头冲着他咯咯笑起来。

大家松了口气,白无常和楚王互相打了个招呼,还互相拜了个年之后,白无常带着鬼婴消失了,前后不超过半刻钟时间。

大家彻底松了口气,至于韩家的命案,那就要靠刑部官员调查了。

灵萱是在课余时间,听丁香他们说起韩家这桩命案的,毕竟大过年时间,发生这样的血案,实在不能不让人恐慌,一传十十传百,没两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韩家老爷及三个儿子、七个孙子孙女全死了,只有韩老太太和三个儿媳『妇』活了下来?”没有算韩家的下人,这场血案不算灭门惨案,死的只是姓韩的,而韩老爷恰恰又没有女儿,只有三个儿子,结果姓韩的全死了,那就是有人恨死韩老爷,大概是情杀。

事实上,刑部很快就破案了,前后不过三天时间,就抓到了凶手,一个流浪的孤寡老婆婆。

故事很简单,韩老爷早年为了攀上现在的岳家,害死了留在老家的发妻和儿子,结果其实他发妻没死,但儿子死了,发妻找了他一辈子,总算在快死前找到了他,又暗中观察了韩家半年,总算谋划成功。

这个老婆婆流浪这么多年,三教九流什么都见过混过,她会配置很多毒-『药』,毒死韩老爷及儿孙的毒-『药』就是她自己配置的。

一种『药』下到了韩家厨房的水缸里,这个全韩家人都中『药』;另一种『药』下到了韩家爷们喜欢喝的酒里和小孩子喝的牛『乳』羊『乳』里面,两种『药』混合就成了剧毒,半个时辰之后发作,最后毫无回天乏术的机会,姓韩的都死定了!

当然,如果波及了无辜,老婆婆说那就是她们倒霉了!

老婆婆当天晚上就在刑部大牢死了,死的时候是带着微笑而死,她为儿子报仇了,她的心愿已了,该去地府找儿子了。

刑部结案之后,很快在各大闹市街贴了公告,京城百姓了解了命案始末,恐慌解除了,余下的就是无尽的讨论。

如,到底凶手该不该报仇雪恨?

如,韩老爷确实该死,死了活该,这下断子绝孙,老婆婆做得好!

这桩命案结案了,倒是让京城百姓过了一个欢乐的元宵节,不然以讹传讹之下,世人会以为京城潜伏着一个杀人恶魔,正等待时机继续杀人,只怕没人会想着过节,天天龟缩在家里,根本不敢出门。

过了元宵节之后,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燕子飞回来了,草木焕发了新芽,墙角开起了娇美的红花,人们身上厚厚的冬衣褪去了,换成了样式好的春衫,沐浴在春风里,少年人愈加意气风发。

只是刚进入二月份,就有不怎么好的消息传来。

一是,往西南方向,某些土匪山寨壮大了,导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要发兵剿匪。

二是,西海沿子那边一直不安分,朝廷很头疼。

三是,北边边境和鞑靼族冲突也不小。

总之,青朝现在属于外忧内患不断,袁英朗这个皇帝整天绷着脸,就没见他展颜一笑过。

这些繁琐的事情导致袁英朗再一次连自己的二月初二的生辰都过得非常简单,那一天就是在甘『露』殿吃了一顿家宴,各人送上一份贺礼,也就完事了。

灵萱心中暗暗道,大哥哥太难了,他必须做好这个掌舵者,不然刚刚稳定下来的天下又会陷入战『乱』。

到了二月下旬,京城就少了很多纨绔子弟,据说都被塞进各军中,被带出去打仗了。

这些纨绔子弟大多数都进入了绿营,除了真的想建功立业的有志者之外,他们都是去剿匪混功劳的。

真正想建功立业,大概要去北边边境和西海沿子那边,反正这两处迟早要打仗,建平帝可不是吃素的,他也是一个开拓者,青朝半壁江山是他打下来的。

三月份的天时,基本上要到戌时过后天才会黑下来,灵萱白天就多了许多时间。

今天,她回宫之后,先去了御书房给大哥哥请安,再去了昭德宫给颜皇后请安。

昭德宫很热闹,靳贵妃、江贵妃她们正在颜皇后这里打牌喝茶、谈天说地。

她们说起了今天上午颜皇后见的承恩公府的女眷们,除了承恩公夫人、世子夫人、二太太之外,便是叶家其他女眷,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妇』人,那边是礼部尚书叶和光一直没有找回来的七妹妹叶冬。

叶皇后名叶春,叶和光的三个姐姐妹妹正好就是夏、秋、冬,不过叶冬比叶皇后小了很多,她是在叶皇后出嫁那一年才出生的。

叶冬带着一个八岁大小的儿子回京来投靠兄长,她说她早年嫁的夫婿死了,后来逃亡路上受了伤失去了记忆,又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生了大儿子,今年十四岁,不过拜了先生,正在全力攻读诗书。

不过丈夫被『乱』军害死了,她一个弱女子无可奈何之下又带着大儿子嫁人了,夫婿黄雅昶,生下小儿子黄宇翔,和大儿子不是一个父亲。

只是她现在的丈夫黄雅昶是个骗子,他明明在老家成亲娶妻生子了,却骗她没有成婚,让她做了外室。

之前她没有恢复记忆,因为自己一无所靠,只得屈服于黄雅昶,做了他的外室。

直到去年,她恢复了记忆,知道自己还有兄长和姐姐,于是就趁着黄雅昶回老家时,带着小儿子黄宇翔跑回了京城,而大儿子一直在书院上学,她派人转了书信给大儿子,让他上京来找她,有了亲舅舅做依靠,就不怕黄雅昶区区一个商户了。

江贵妃微微皱了皱鼻子,说道:“那位叶家姑『奶』『奶』,本宫不是很喜欢她。”

靳贵妃、郭淑妃、何贤妃也都跟着点头,郭淑妃掩唇一笑道:“那位叶四姑『奶』『奶』,按说我们应该叫一声姨母的,本宫也不怎么喜欢她。”

灵萱支着耳朵听得正有趣呢,结果她们不聊了,直接转了话题,说到这个春天京城最流行的时尚去了。

颜皇后出来了,江贵妃、郭淑妃她们就开始拍马屁了,灵萱心中无语,果然不愧是混后宫的,转个脸就是另一副表情了。

灵萱向皇后嫂嫂行了礼,颜皇后把她拉到身边坐下闲谈,这样过了大概两刻钟后,一众皇子公主一块来了。

因为皇子公主早上都要早起上课,所以除非放假,皇子公主给皇后请安的时间都是下学之后,冬天的话就是傍晚左右,春夏秋天大概就是黄昏时分了。

很快,诸位宫妃领着自己的孩子走了,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自然留了下来,灵萱也跟着告辞来着,但被皇后嫂嫂留了下来。

灵萱混了一顿晚饭,和皇后嫂嫂、三个侄子一块用的,不像正式宴席场合食不言寝不语,颜皇后和三个儿子用膳没这么讲究。

席间颜皇后就是过问了一下三个儿子的衣食住行,饭后闲聊时,陡然放了一个大炸-弹,她提起了大皇子二皇子的婚事。

大皇子今年十九岁了,二皇子十七岁,也就三皇子更小一些,但三皇子也有十四岁了,等到两位哥哥成婚之后,就会轮到他了。

大皇子对婚事的态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是二皇子沉默了好半晌说:“母后,儿臣暂时不想成亲。”

颜皇后笑道:“没让你现在成亲,你们祖父的孝期要明年才结束,你们就算定了亲,也要等到后年才能大婚,但现在有必要相看起来,毕竟人家女子等不得。”

大皇子依旧是那话:“这事儿臣无异议,父皇母后做主便是了。”

二皇子低垂着头,最后妥协道:“儿臣要自己选。”

三皇子作壁上观,反正两个哥哥成婚后,他大概才会开始考虑婚事,不过也不是不能提前的,他转着脚尖想着想着……

颜皇后抿唇笑道:“都长大了。”神『色』带了几分揶揄之意,说道:“老二放心,母后也不会独断专行,怎么也要容你自己同意才行,毕竟是你和媳『妇』儿过日子。”

灵萱抱着手看了好一会,见大嫂嫂和侄子们不说话了,她才『插』话道:“大嫂嫂,弘云长得这么好看,未来的侄媳『妇』也要这么好看才行呀,不然侄媳『妇』没有弘云好看,以后都没有勇气和弘云一块生活啦。”

今年灵萱也四岁了,她长大了这么多,且外在表情本就聪明,可以发表一些以前不敢发表的言论了。

二皇子的耳朵倏地绯红,大皇子、三皇子脸上满是揶揄的笑意,三皇子啧啧有声道:“照小姑姑这样的要求,二哥,我看你还是别成亲了。”

二皇子却飞快的冷静下来,瞥了灵萱一眼,神情淡淡道:“小姑姑,你还小,知道什么是好看不好看?”

大皇子、三皇子笑个不停,颜皇后看着二儿子却满是自豪,三个儿子完全遗传了他们夫妻的所有优点,但老二却是长得最好看的,每天看着二儿子都觉得心情好。

灵萱眨巴着大眼睛,嘟囔道:“我不小了,我马上四岁了,我怎么不知道好看不好看?每天看着你,我都可以多吃一碗饭。”

二皇子嘴角抽了抽,他不想和小姑姑讨论他长相的问题,转身向母后行礼告退了。

三皇子也紧随其后跟上去了,大皇子留在最后,灵萱就理所当然地拽着大侄子的手臂,大侄子吊着她往公主所皇子所那边的方向走去,她回头朝大嫂嫂使劲挥手。

却见大嫂嫂脸上带笑,但笑容一点一点地消失,眉宇间有着无尽的忧愁。

灵萱微微蹙眉,大嫂嫂当上皇后后,就这么辛苦?怎么一天天愁成这样?她该为了什么而殚精竭虑?

她抬头看着已经长成大男人的大侄子,心中微微叹了口气,除了担心三个侄子之外,她想不出大嫂嫂会为了什么而那般忧愁?

“大侄子啊,我今天发现大嫂嫂好像又瘦了,大嫂嫂是不是又生病了?你得和弘云、弘沣努力逗大嫂嫂开心呀。”

袁弘盛站住了脚,灵萱就这么像『荡』秋千那样晃来晃去,他低着头看着小姑姑,眼神有些复杂。

“小姑姑,你可真是个大忙人,比我还忙。”袁弘盛不愿讨论这个问题,立即转移了话题。

灵萱扁了扁嘴道:“我当然忙了,我有那么多个师父,要学他们的本事,我当然要花时间咯。”

袁弘盛立即眼睛冒光:“小姑姑,那些道术真有用?”他嘀咕了两句,提了秦始皇和汉武帝。

灵萱有些好笑,大侄子这会大概是真担心大哥哥走上秦皇汉武的歧路。

“佛曰不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反正又没有影响你的生活,大侄子你关心那么多做什么?”

袁弘盛嘴角抽了抽,运了运气道:“小姑姑,以后能不能不要叫我大侄子,你直接叫我名字不就行了么?”

每回听到小姑姑叫大侄子,他都适应不良。

灵萱嘿嘿笑道:“你本来就是大侄子呀。”但在大侄子的瞪视下,她还是妥协改口:“好啦好啦,我们要彼此尊重,我以后记住啦。”

袁弘盛嘟囔道:“最好是这样。”但小姑姑若是一意孤行的话,他也没办法强迫她。

说笑间就到了公主所,灵萱朝他挥了挥手就跑进了公主所,她回头再看时,大侄子忍不住『揉』了『揉』臂弯。

嘿嘿,大侄子臂力不错,她至少有三十斤重,他吊着她走了一路也没有停过,这份体力不错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