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7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大年初五忙生意,正月初八更便宜

于氏一看万三妮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懒得跟她多说,直接让他们回家,不就是生了两个儿子吗,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真以为谁都跟她娘家一样把儿子当宝把闺女不当人看。

徐芷看到婆婆都处理好了就没说什么,直接进屋继续盛饺子,明松明柏正坐床上看着明椿和茉莉,两孩子醒了以后就开始乱爬,这又是锅又是灶没人看着可不行。

一个小风波,谁都没在意。吃过饺子,也没有多少来拜年的了,几个孩子都出去找伙伴玩,于氏和徐芷都在家里,下午大伯母和嫂子来串门,几人聊聊家常,大年初一就这样过去了。

今年沈家不走亲戚,于氏也没有女儿,娘家那边也断的差不多了,没几个来往的亲戚,所以接下来几天还是一家人在家呆着。

徐芷开始慢慢准备往镇上拿的东西,将肉切成大小差不多的方块,豆腐也一样,鸡蛋打散炖熟切块,腊肠切片,这些都可以先准备,切好串好放到后院冻着,等用的时候再拿屋里解冻就行了。

然后是老汤,猪腿骨煮的,加了各种调料,分了两锅,一锅微辣,一锅原味,还有调好的不同口味的酱,到时候根据口味往上刷就可以。

陆陆续续都收拾好,初四一天都在来回倒腾这些,家里已经开始摊单饼了。帮工先找了一个,二十一叔家的大儿子沈启木,和明松一起在前面招待客人加收钱,徐芷在单独隔出来的角落里卷饼,莲花和在里正的二孙女小桃带着荷花明柏在后厨煎馍片和菜盒子,这个只需要掌握火候就行,小桃十六岁了,在家也做过不少饭,莲花几个整天给徐芷帮忙,所以不用担心几人在后厨忙不过来。

初四晚上一群人都在镇上过的,没回村里,男孩在北厢房,女孩住那间西屋隔出来的里屋,有单独的开出来的门直接在院里进出。徐芷自己住西屋,钱之类的重要的东西都被徐芷锁在箱子里放到炕角单独垒出来的地方,乍一看就是和炕连在一起的,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有个小洞。

初五开市,徐芷挂上“试营三天”的牌子,初八才是正式开业。

单饼是家里堂哥大早上送过来的,馒头还是前一天活好的面,先蒸馒头切好片,再点上炉子烧开老汤,把各种串放进去,趁没人把后厨的原料都准备好,饼也捏好,待会有要的直接下锅就可以,免得客人多等或者吃凉的。

炉子上的串串煮熟了就可以开门了,徐芷先卷了一些几人自己吃,味道确实不错。徐芷松了口气,虽然在家也试过味道,但是也没有一锅里面全是串这样煮,这下尝了,没有夹生的或者没入味的就放心了。

街口这家店关门挺长时间了,年前那两天有人在装修都好奇是开的什么店,后来听说挂了匾是沈家小吃铺,都猜是不是以前卖酱馍馍片的那家。这下看到开门就有人好气进来买点尝尝。

初五是年后第一个集,有人路过发现这家店开门了,人还不少,老板确实是以前摆摊的那个沈家媳妇,进去想买点馍片,结果发现加了新吃食,听说初八有新的,没想到今天就有了,好奇尝尝,确实挺好吃的。虽然价格不是很便宜,但那是实打实的白面饼,卷的东西自己挑,有一文钱两串的白菜菠菜,也有两文钱一串的肉和腊肠,鸡蛋一文钱一串,想吃什么卷什么,还给刷酱,两个饼再加一碗粥就吃个半饱,再来两个菜盒子,一荤一素,真是神仙也不换。

人都有从众心理,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这么多人,所以今天一天的生意很是不错,有闲钱的会都尝尝,串的种类多吃不完下次吃。没那么多闲钱的,可以先买两串尝尝或者哄孩子,素包子还一文钱一个呢,这样算起来也没多贵,何况还有一文钱一大碗的粥,还不是稀粥,稠的都快能立住筷子了,店里还卖大馒头,一文钱一个比别家的大一圈,咸菜不要钱,五文钱十文钱,怎么吃都能吃饱。

天一擦黑徐芷就关门了,街上人已经不多了,虽然没有宵禁徐芷也不打算做晚上生意,一家都是女人孩子,就算生意再好也不冒这个险。堂哥晌午就走了,明天还得来送饼,其实镇上也有闲着的

晌午是客流最多的时候,几人轮流吃了点菜盒子,卷了两个饼凑合凑合,对沈家人来说这顿饭一般,对其他两人来说可能是今年吃的最好的一顿。沈启木问徐芷可以把菜带回家吗,他光吃饼就行。徐芷让他自己做主,有跟他说如果饿了自己拿馒头吃,那个管够,没说再给卷个饼的事,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可算是明白了,虽然二十一叔一家人都很好,但是给了启木那给不给小桃?给多少?以后再来两个干活的都怎么算?

沈启木听了特别高兴,能带回家就是好的,回家给弟弟妹妹尝尝,等他发了工钱一定要买肉回家,今年过年家里就吃了一顿白菜油渣的饺子小妹就很开心,这个闻着就香,小妹一定喜欢吃。

最后沈启木把那个卷饼和两个菜盒子一起拜托沈启福捎回去了,自己吃了两个馒头,下午干活比原来更努力了,把自己忙成一个陀螺,除了收钱什么都抢着干,明松都被他弄得没事干了,只能去后厨帮忙切菜烧火煮粥。

沈家卖了两种粥,一种是土豆泥的,这边叫做地蛋,土豆切碎了扔锅里,加点面一起煮,煮出来的粥稠,也便宜,一文钱一碗。另一种是白米粥,白米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因为是碎米便宜点,煮粥看不出来,两文钱一碗,大半碗是米。前一种卖的好点,一般人觉得在外面喝粥不实惠,很多都是买了饼回家吃。

晚上吃的也不错,卖剩下的小半锅白米粥几个人分了,炒了两个菜一个绿豆芽豆皮炒肉丝,一个土豆丝,豆芽是徐芷在家生的拿过来的。馒头单饼管够随便吃。

初五的生意不错,晚上算了算大约能净赚四两银子,初六初七比初五差一些,但比年前摆摊挣得多多了,徐芷交代明松两人前三天对客人说初八那天正式开业。

初八早晨开业,徐芷直接挂上三个套餐。第一种是五个大馒头加粥,本来六文钱现在只要五文文钱。第二种是两个肉馅两个素馅盒子加粥,本来定价是九文今天只要七文钱。第三种是两个卷饼,每个饼里面分别有肉串、鸡蛋、腊肠、豆皮、两串青菜,加一碗白米粥,本来十八文现在只要十五文。

徐芷把每种套餐摆在柜台上,把相应的钱数也用木板刻出来摆上,进来就能直观的看的出每种都有什么卖多少钱。

另外一个优惠就是满十减一满二十减二,以此类推,满一百文可以选择减十也可以选择送一份第三份套餐,不想要也可以换成八个肉串。

听说今天有活动的客人被各种实惠扑面而来,都不知道买什么合适了,最后还是买套餐三的人多,荤素盒子在别的地方也吃过,这个串串还是第一次见,何况买一份多再送一个肉串,比满十减一更便宜了。

买第一份的也不少,沈家的馒头分量足,一份五个馒头,两份十一个,不要汤还可以换成馒头,买一份省着吃能够一天吃的,有节省的壮力买一份把馒头装起来,拿干粮就着粥喝,馒头买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徐芷本来是不打算多卖馒头的,后来见有人买两个菜串或者一个素菜盒子要一碗粥,明白是因为粥不单卖又不舍得吃其他的才这样买,就加了馒头的数量,虽然没多挣多少钱,也就能赚个人工费,也算是做好事了吧。馒头也有两种,都是一文钱一个,白面馒头小一些,黑面馒头大一些。黑面馒头可不是现代吃的那种黑米或者黑芝麻,而是用白面加棒子面加地瓜面做的,成本低,味道不如白面馒头,但也能填饱肚子,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又没人在身边帮忙做饭的人的一个好选择。

前两天徐芷就让堂嫂也过来帮忙了,堂哥每天晌午人少了就回家把饼带过来,晚上夫妻俩住另一间厢房里。

对此大伯母文氏很高兴的同意了,儿子儿媳在镇上帮忙,不用在家吃饭还能赚钱,自己再帮忙摊饼,家里男人也劈竹签,一天下来不少挣钱,过几个月都能攒出盖房子的钱了,虽然没有孙子,但是她相信,两人在镇上待上几个月肯定有好消息。

小七可是命里带福的,你看自从小七来了沈家,妯娌家的孩子可是一个接一个往外蹦。这两年家里事情不断,等小七嫁给了启贵马上就好了,妯娌的病也好了,生下来就不好养活的两个小的也健壮了。孙女就是小七被捡来那年有的,儿媳和小七再走近点,肯定会有孙子,虽然她不在意,可是不想儿子和自己当初一样被人骂绝户头。

作者有话要说:庆祝成功签约,本章24小时内评论发红包,大家一起开心呀

第16章 十六文

徐芷坟前诉苦情,六郎惊醒忆梦情

对于大伯母的言论,于氏还跟徐芷提起过,不过徐芷没在意,她要是运气那么好沈家也不能只剩老的老小的小了。

不管怎么说,沈家的生意确实不错,两个月就把欠的钱还上了,送明松几个去了学堂,又在村里招了两个帮工。

中间还闹出来来点事,刚开始怕明松几人去学堂以后忙不过来,就先招了个人熟悉熟悉,那人是沈家本家,叫沈启生,他娘和万三妮的娘是姐妹,他也是万三妮的姨弟,家里条件还可以,为人也不错,听说徐芷家吃的用的好,就想着来来混吃混喝,求他爷爷也就是沈家五长老,辈分比于氏大一辈。

于氏不好推脱,徐芷也觉得一个孩子也不能怎么样就带来了。没想到来了以后不干活,吃饭的时候倒是很积极,还嫌菜不好。徐芷本来打算让他干完十天走人,这也是原来说好的先干几天试试,没想到第三天就出事了。

徐芷有记账的习惯,店里卖出什么也会记上,一直没出过什么问题,有差额也就是一两文,直到那天晚上合算的时候少了四五十文,这可不是小数目,一般差不了这么多,把人都叫来核查了一遍,只有沈启木看见沈启生靠近过柜台。

柜台一般都是明松待着,沈启木避嫌一般都不会靠近。沈启生刚开始不承认,后来沈启木又说了自己放在窗台的卷饼不见了,而小桃见过下午沈启生在后院偷偷吃东西。这下谁做的就明白了,沈启生不承认偷了钱,但是偷吃东西是明摆着的,店里有馒头随便吃,不存在会饿着的情况。

第二天徐芷和堂哥一起回的村里,把沈启生送到他家,直接说因为手脚不干净,也没管别人怎么说,村里当天就议论起来。五长老喊着徐芷污蔑他们家,让族长把沈儒海一支除族,被族长和其他几个长老挡回去了。

他们又不傻,徐芷的生意越来越好,在村里招的人越多,听二十一说,在那帮忙吃得好工钱也多,他们还想让自家小辈过去帮忙呢,只是不好意思明说罢了,五长老当时上门让十一家的让他孙子去镇上他们就有意见,现在赶回来多丢人,以后他们有事都不好意思让十一的儿媳帮忙了。

接着徐芷在村里又招了两个人,一个是族长的大孙媳,在村里帮着摊饼,一个是三伯伯的孙子在店里,也是二长老的侄孙子,这下都挺满意,只有五长老一家不高兴,但是没人理会就是了。

六伯一家也分了家,沈启金一家分了不少东西,但是越过越差,一家人谁都不想干活。反倒是沈启银和沈启铜两家,虽然分家没拿到多少,但是媳妇跟着六伯母在沈家摊饼,兄弟俩农闲的时候就结伴去后山打柴,攒够一车就往镇上拉,小半年的时间合伙买了头牛,日子越过越好。

后来生意镇上没刚开始那么受欢迎,徐芷也没加别的吃食,一方面觉得钱够用就行,另一方面在等明松长起来,现在挣点小钱没多少人计较,真要是生意做大,不光是族里不好应付,镇上其他竞争对手也会打坏主意,别忘了徐芷只是个望门寡,现在族里有休了她的权利。

还清债的那天,徐芷多在沈启贵坟前待了会,告诉他家里都好,只是家里没人,怕受欺负。表面上她挺坚强,实际上心里也是怕的,如果有人给她依靠她也想歇歇。

番外(一)

清明节

南河镇沈家村祖坟

徐芷蹲在她名义上的丈夫坟前,石碑前已经摆好了水果和酒水,边往烧着的火堆里加纸钱边对着碎碎念。

“小哥,你说你要是活着多好,婆婆也不会这么难过了,家里也有个顶梁柱。”

“你说你要是小时候对我好点,我也能多来看看你,结果你从小就欺负我,还不让我姓沈。”

“我要姓了沈,就招个婿,让他倒插门,生意也能做大点。”

“去年没来看你,只让明松给你烧了点纸,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想起来你小时候欺负过我,一时气不过,就懒得来看你了。”

“明松他们很听话,年前明松还偷偷接了书铺里抄书的活计,抄了那一次我就没让他抄了,熬夜抄书太伤身子了。”

“两年了你也快投胎了吧?下辈子从小就对女孩好一点吧,说不定里面就有你未来媳妇呢。”

“给你带了酒,喝点吧。家里一切都好,婆婆也好了,明松年初参加县试了,我想让明柏也去,虽然他们老师说他年龄小,最好过三年,但我觉得明柏比明松基础还好。不是说明松不努力,是明柏太用功了,我怕他这次不去考一下再埋头学几年都成傻孩子了。”

“不过他也是想去的,我就去找了先生,最后明柏还是去了,结果中了,我发现明柏比以前轻松了。四月份的府试我要带两人去府城,不管过不过,院试都不能参加了,他们先生说最好延后一次,三年以后再考,不容易因为年龄被压下年龄还正好。”

“我也是这样想的,前两场简单,试试无所谓,院试就下次吧,那可是一个省城里的人一起考。万一打击到了,一蹶不振就坏了。”

“明椿和茉莉会走了,学会叫人了,不过他们不会叫我婶娘,只会叫娘,婆婆说把他们两个记我名下,我同意了,我觉得等我哪天不在了有人来给咱俩烧点纸也是好的,对吧?”

“明松十三了,婆婆想给他相看媳妇,我给挡住了,过几年吧,还是个孩子呢。但你十三岁的时候就去参军了,在外面很累吧?”

“前几天官府发了抚恤金,五十两,婆婆让我拿着,我没要,婆婆收着,记在明椿两个名下了,我没反对,你说我是不是特别自私呀。当初明椿没记在咱们名下的时候,我对他们都一样,现在我竟然开始偏心了。”

“莲花的婆家又来了,说不退亲了,被婆婆骂出去了,我也骂了,我听有人说沈家就剩两个泼妇了,你不会觉得我泼辣吧?”

“看我,跟你说这么多干嘛。你能投胎就投胎吧,多给你烧点钱,贿赂贿赂阎王,投个好胎。”

“不早了,我也回去了,明天还要忙呢。”

镇南军队某兵舍

“沈六郎,醒醒,六郎,六郎,你怎么又打我。”一个大胡子的青年喊到,边说边摇晃身旁的战友。

“嗯?怎么了?”被摇醒的青年有点迷茫。

“嗯什么嗯,你又打我了。做什么梦了,怎么天天打人。”大胡子抱怨。

“没做什么,抱歉,我去边上睡。”被摇醒的青年回过神,拽着被子去另一边,那边靠墙,空间大,就是有点冷。

“算了算了,你还是在这吧,反正我睡足了。”看好友这样,大胡子心里有点愧疚,是不是说重话了,别看是春天,这兵舍漏风,边上是真冷。

没去边上,青年也睡不着了,两条胳膊放到脑袋后,盯着屋顶沉思。

那年他在战场醒来,什么事都不记得了,身上穿的军服上也没有标志,只能看出来是朝廷的兵。

镇南将军优待俘虏,战场上俘虏的兵都不杀,别说他还是穿着朝廷的衣服,所以就顺势加了镇南军。因为脖子上有个小银牌,一面写了沈一面写了六,所以一直被人喊沈六、沈六儿。

但是又因为他来历不明,所以一直没有多少晋升的机会,不过在战场上挺拼命,所以熬了一年多才熬出来个百夫长。别人对他的称呼也改成了六郎,沈六郎。

中间因为一些原因被派去了京城,那段时间真的是多折多难,不过好歹是熬出头了,然后又被派回来了。

因为拼命,受过不少的伤,不过都有惊无险。最严重的一次是去年冬天,听别人说那天眼看就要活不成了,就等第二天给他收尸呢,没想到晚上突然就醒了,烧也退了,军医都说没想到,白捡了一条命。

只是从那天开始,他就经常在梦里莫名闻到一股饭香味,有时候是肉,有时候是鱼,还有时候是青菜,或者其他的菜,各种各样,什么都闻过,还有些他说不上来的东西。每次被香醒了,睁开眼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股兵舍特有的臭脚丫子味。

后来还梦到过有人对他说话,说的挺多,但是醒来就不记得梦里说过什么。只隐隐约约记得好像有人嫌他欺负她,但是他真不记得什么时候欺负过别人。

也有时候梦到有人在哭,他还是看不清人,不过能看到对方脸上的泪,伸着手想去替她擦泪,结果每次都是打到别人也没有擦掉泪,醒来发现还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人哭,只有一群呼噜声此起彼伏。

又思考了许久,还是睡不着,可是外面也黑了,出去也不方便,又开始回想这段时间的梦,虽然具体内容忘记了,但是梦里人的声音他还记得,想着以后见到她一定能认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徐芷:认出来了吗?

沈六郎:没有

第17章 十七文

深思熟虑去买地,明竹逃课挨惩罚

手里有了余钱,徐芷和婆婆商量了下,打算买点田,沈家以前有不少好田,因为各种花销不够都卖的差不多了,徐芷醒来的时候家里就剩十亩地,因为必须留点家里吃才没卖。

这个年代,田和牛是一家人最值钱的财产,所以一般不会有人卖,沈家村的地都在村子附近,倒是可以开荒,但是村子附近的好点的荒地都已经被开了。再往远开垦也不现实,徐芷买地是想租出去的,离得远开荒不容易,租给外村人以后收租也不方便。

买地的事不了了之,倒是另一件事情可以提上日程。沈家的房子挺大,房间不少,但是明松几个以后大了,到时候娶了媳妇,刚开始能住一起。往后估计有些矛盾,徐芷实在是被现代那些婆媳剧和各种贴吧上的婆媳问题给吓怕了。

为了自己的自由,也为了未来的侄媳妇,徐芷决定给几人每人都准备房子,到时候想搬过去也可以,想在老家住也行。

虽然快但也要过几年,所以不用买现成的房子,可以先把宅基地划下来。

村里的规定是一家一子可以划一块宅基地,多的也可以,价格就有些高了,徐芷觉得可以把他们兄弟几个的都要过来,稍微种点东西也是可以的。

找了村长,沈家下一辈五个男孩,能低价划出五块宅基地,本来准确来说应该是四块,因为现在住的地方也算一块,因为徐芷帮了村里不少,村长也就没在这点小事上为难人。

沈家村现在的布局是个以祠堂为中心的椭圆,沈家在祠堂南边,离村子口不远,村子东边靠北是田地靠南是一片山坡,村子西边外姓人比较多,再往西也是田地。

徐芷把宅基地选在了村子南边往东的位置,离山近,虽然附近没几户人,不过山坡上也没什么危险的动物,安全不用担心。

选在这个位置是徐芷早就想好的,只是原来的打算是包个山头,因为徐芷想要多养鸡,当然不是漫山遍野的养,山里虽然没有豺狼但是黄鼠狼还是有的,她可不想给黄鼠狼送大餐。她想的是圈起来一块地地给鸡养蚯蚓养草用,村里每家养鸡都是去山上割点草完事,但是徐芷想多养,如果把草都割光了别人肯定会有意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