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6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6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去了一个香烛店买好上坟用的纸钱香烛之类的,又去买了两份贡果,一份是明天上坟用的,一份是过年上贡用的。

走着走着,徐芷看见一个卖花生的摊子,花生在这个地方可不常见,问了一下才知道是亲戚带过来的,家里觉得是好东西没舍得吃,拿出来卖掉,也不知道价格是多少,就卖的比米面贵点,八文钱一斤。徐芷看了下那一堆大约三四斤,就问摊主还有没有。

摊主看徐芷想买,从身后拿出来个袋子,袋子里还有大半袋,徐芷让摊主称了下都要了,也没讲价,只是问了问那亲戚是哪的。一共五十六斤多,花了四百五十文。

有了这个,徐芷更想开店了,以花生为原料的吃食还是挺多的。

有再多的想法也没用,还得继续花钱,花钱容易赚钱难,徐芷算是明白什么叫恨不得一文钱能掰八瓣了。

去肉摊上称了五斤腊肠,十斤肉。再去油坊买了二十斤豆油,又去买了几副碗筷。零零碎碎买了一堆东西,把带来的钱和今天的尾款花的干干净净才回家。

“落花生,咱这边不种这个,年轻的时候你公公买来过,吃着是不错,就是太贵,又占空,也没带多少,我拿出来点先剥着,莲花来帮忙。”于氏看到花生没有多惊奇,既然儿媳买了就是想吃,所以招呼着开始剥花生。

今天是明竹生辰,过完年就要去书院了,也算是个大孩子了,其实这边没有什么过生日的传统,只是徐芷觉得最近家里越过越好,打算做几个菜庆祝一下。

大冬天没什么青菜,就多买了点豆腐豆腐皮和豆腐干,家里还有点前两天发的绿豆芽。暂定四个菜是绿豆芽炒豆皮、蒜苗炒豆干、挂霜花生、青椒肉丝,每种都多做点,平时不怎么吃好的,今天都吃尽兴。

四个菜也就后两个复杂点,要做也快,两口锅一起更快,一口锅炒菜,另一口烧粥加热馒头。

先把食材准备好,花生还在剥不急用,肉丝切丝,用少许酱油,料酒,淀粉抓匀腌制,青椒切丝,蒜切沫,豆干切小段,蒜苗切段,红辣椒切成小粒,豆皮切丝在热水锅里稍微一烫。

先炒青椒肉丝,锅中放油烧热,放入猪肉快速炒散,炒至猪肉变色后加醋和酱油,用铲子翻炒均匀,接着放入青椒丝同炒,炒到青椒丝变软后加入蒜苗炒一下,放入少许盐调味,翻炒均匀然后装盘。

然后是炒豆干,先下油锅把黄豆酱、蒜片、辣椒放进锅里爆香,再加进豆干翻炒,加酱油调味,倒进蒜苗,加上少许白糖、食盐调味,翻炒到熟。

接下来是挂霜花生,这个直接用小炉子做,将花生仁放入锅内,用小火将其炒香,取出晾凉,净锅内倒入水与白糖,待白糖融化后转小火,熬至糖浆出现很多泡泡、用锅铲沾少许糖浆能挂住牵出丝来;倒入先前炒好的花生仁,一边用锅铲快速地翻动一边用漏勺筛入淀粉,待锅内的糖浆凝固花生表面挂上白霜后即可出锅。先单独盛出来一小盘让几个孩子先吃着,把其他盛到盆里。

最后一个最简单,锅烧热,爆香花椒葱姜,加入绿豆芽,翻炒均匀后加入豆腐皮,翻炒均匀,再加入适量酱油和盐翻炒,一直炒到绿豆芽断生、豆腐皮热透就行,加入青椒提味,装盘。

四个菜出锅,粥也就好了,一家人坐在桌前准备吃饭,小的都还在睡。先挨个把准备的生辰礼物交给明竹,于氏给做了件外衣,针脚密实;徐芷是昨天买的书篓;明松用自己攒的钱买了砚台和笔;莲花是自己做的一双布鞋,鞋底是于氏帮忙纳的;明柏是自己抄写了本三字经,字迹工整,开蒙用刚好;荷花自己绣了个荷包,针线整齐,绣了几节竹子,一看就是用了心的;芙蓉小,给做了个手帕,绣了明竹的名字,就是字有点歪;其他四个在炕上睡得昏天黑地的。

吃到一半海棠醒了,徐芷觉得也该让两人吃饭了,就把明杉给喊醒了。

今天的菜受到了全家的喜爱,哪怕是徐芷都吃了不少,孩子们一个个吃的肚皮滚圆,怕积食看吃饱了就不让吃了,反正留着明天也能吃。

吃过昏食又坐了会算下账,徐芷让几个小孩起来多走动一下再睡。

躺在炕上,徐芷又为店面的事情发愁,她还是喜欢拐歪处那个,就是手里没那么多现银,借都没处借,亲戚朋友谁家也没这么多余钱呀。

突然,徐芷想起徐耀宗徐老板临行前说的话,让徐芷有事可以去徐家粮店找掌柜,他已经交代过了。虽然是客套话,但是好歹得去试试,万一能借到呢。

打定主意明天去沈家粮店看看,又想了想该怎么说,算了下需要多少钱,徐芷揣着对明天美好的期望睡了。

腊月二十八,徐芷难得都睡了个懒觉,到了辰时以后才起来,等洗洗刷刷收拾好更是不早了,隔壁屋里于氏已经起来了正和文氏刘氏在套棉袄,知道她累没喊她,还把茉莉抱到外屋来了。

徐芷有些不好意思,昨天想事情想的晚,早上睡得沉,连孩子什么时候被抱出来都不知道。

于氏看见徐芷醒了不止没说什么,还让莲花去把饭盛出来让徐芷吃,吃完好带着明松去上坟。

旁边大嫂刘氏羡慕的看着徐芷,婆婆对她也不错,但从来没这么好过。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这两天忙晕了,都忘记祝福大家五一快乐,迟来的祝福,大家假期开开心心呀

第13章 十三文

借钱买店解困难,腊月三十团圆饭

“多谢王掌柜,真是太麻烦你了,那我就不耽误你了。”出发晚,来到徐家粮铺是下午,也免了大清早借钱的尴尬。

“徐娘子不必客气,银钱你先拿着用,主子临行前说了,您帮了他大忙,有什么需要的您尽管吩咐我就是,别的做不了,这点方便还是能给的。”王掌柜客气的回道。

又道了谢,告别了王掌柜,徐芷才往街的另一头走。

在徐家粮铺借了一百两银子,本来是打算借八十两用,王掌柜知道徐芷要买店铺怕不够用,又给添了二十两,凑够一百两拿给她。

其实徐芷身上还带了点钱,不过以防万一,还是把钱都收下了,买了以后还得稍微改造一下,门匾也要换,桌子椅子都要添几套,锅碗瓢盆也不一定够用,哪里都需要钱,多点心里也有准备。

边想边走,很快到了东市,刚巧房主也在,徐芷带着明松过去,价格还是昨天的价,好说歹说才把价格压到了八十六两。

说好了就去衙门过户,打点的钱又花了小二两,房子落在了徐芷名下,这是昨晚商量好的,于氏别说家里走不开,就算能来也不愿意来,明松几个落在谁名下都不好。干脆直接徐芷拿着,一方面家里的钱都是徐芷张罗进来的,另一方面,徐芷拿着也不会偏心哪个。

徐芷也有另一重考虑,自己不打算嫁人,可能一直在沈家,现在明松几个都不错,但谁知道等他们成了亲娶了媳妇还愿意养着几个弟弟妹妹吗?就算他们愿意,新媳妇怎么想?

这样一想,徐芷觉得这房契还是捏在她手里保险,家里谁都没有意见。

过完户又回去看了看,前面店面不大,三丈多长一丈多宽。接着就是厨房,厨房倒是不小,靠墙的地方有四个灶台,两个炉子,三个水缸,另外还有切菜台,架子什么的,不同大小的碗盘也有不少,听房主说这些是留下来抵房租的,刚刚没压下价格也有这部分东西的原因。

厨房对面有两个厢房,可以住人。再往后就是院子,院子不大,放不了多少东西,正房有四间,不过没有家里的大,这也是没法比的。正房不接墙,有个两人宽的小道可以过去,后院能放点东西。院子和后门间还有个小胡同,虽然不宽,但是长度倒是可以,起码有三丈长,宽也就两三步,两边是左右两家的院墙,安全不用担心,徐芷打算用木板把这块隔出来养鸡,还要先盖个鸡棚。后院需要修整修整,能种点葱蒜,青菜什么就算了,家里种了不少,用的时候直接拿来就行。

徐芷先把锁换了,才和明松一起去找镇上的木匠,东西多村里的木匠估计赶出来,镇上的店里一般都有点存货,去看看能不能早点买来。店里有上家留下来的桌子凳子,堂内够用,徐芷打算多买点凳子放在门口,有等着的客人可以坐,也免得占了桌子堂食的人没地方去。

到了发现店里还有存货,问了价格,高凳子二十文钱一个,低凳子十五文,价格还算公道,讲了讲价,最后花了七百文文买了三十个高凳子、十五个低凳子。又定了十个长凳子和三个柜子,说好了样式,交了三百文定金,这样一贯钱又花出去了,年后来拿剩下的。因为要的急,价格稍微贵些,这也是没办法的。

接下来要去铁铺,买了四个鏊子,村里的人一般都会摊饼,不过不是每家都有鏊子,买也是是几家合买一个然后轮流用,这种的也不多,一般没人会想到买它,除了家里有孩子了,别人来喝糖茶的时候才会用它摊糖饼回礼。一般借着用也行,毕竟一年用不上一次,面食可不是整天吃的。

徐芷想加的吃食就是单饼卷菜和荤素盒子。单饼在村里找人摊就行,这个菜有多种,肉类蛋类都打算加,而且不是炒的,徐芷打算炖串串,像现代的麻辣烫和火锅一样,不过是带着串煮好然后拿出来卷饼的。菜盒子也好弄,调好料以后也不怎么麻烦,再加上原来卖的馒头片。这样沈家三种吃食就是鸡蛋馍馍片、单饼卷串和菜盒子。

买好了鏊子,又去买了一大堆肉类肠类,问了屠夫初五一定开业,徐芷这才放心。

回到家托大伯给做一批木签子,村里的汉子都会做点木工,只是质量不一样,大伯会的不少,堂哥也能帮忙磨磨毛刺,就没必要交给别人了,有钱给自家人挣不更好,反正不是很急着用,离开业还有好几天。

沈家在镇上买房子的事没人知道,于氏只在去给沈父上坟的时候提过一嘴,明松不是多嘴的孩子,所以连大伯家都不知道徐芷打算开店。大伯听了徐芷的要求也没多问直接应承下来了,堂哥倒是问了句,徐芷说是打算做点吃的,这样一说两人就明白了是要做生意的,大伯说一定给好好做,徐芷笑着说到时候给大伯拿点来尝尝。

离开大伯家,徐芷往村西头走,六伯家在这边。

六伯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沈启金是六伯前面的媳妇生的,沈启金三岁的时候前六伯母因为得病去世了,隔了两年六伯又娶了现在的六伯母。

六伯母的婆婆,也就是三奶奶怕沈启金受后娘欺负,就把孩子抱过去养着,一直到十二岁的时候三奶奶得病了没法照护才送回来。可是孩子已经长歪了,再加上这期间六伯母生了两儿一女,自然对这个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继子没有感情,六伯刚开始对这个儿子还有点疼爱,谁知道一到家就欺负弟弟妹妹们,一眼看不见就抢几个小的吃食,还在外面说后娘待他不好,六伯就更不喜欢这个大儿子了。

沈启金十六岁娶了三奶奶给他定的隔壁村的媳妇万三妮,成了亲以后家里的活两人什么都不干,地里也不去,两人的衣服都是让妹妹沈红红洗。六伯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沈启金就是不改,又不能提前把两人分出去,不然村里人又该说六伯母这个后娘虐待继子了,后面三个孩子也不好说亲。

这不好不容易熬到现在三儿子沈启铜年前成亲了,六伯打算过了年就分家,夫妻俩跟着小儿子过。

第14章 十四文

跨年讨论新计划,满心欢喜迎新年

六伯家前几年孩子多劳力少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沈启金有两个儿子,沈启银有一个女儿,沈启金的两个儿子仗着大老是欺负堂妹,这也是六伯母坚持让六伯分家的原因,这可是自己的亲孙女,比那两个继孙子心疼多了。

六伯想着大儿子那个样,老了也不一定给他养老,所以也着急分。唯一的担心就是,家里没钱,给大儿子盖了两间新房免得别人说闲话花光了家里的现钱,二儿子和三儿子住老宅,从院里一分为二,老宅破的不行,每年都要补,这些都要钱,所以年前六伯才喊了两个儿子去后山弄柴,也是打算挣一点算一点。

徐芷来六伯家直接找了六伯母,没理会主动打招呼的万三妮,当初她嘲笑自己傻讽刺沈家穷徐芷一句话也没忘。

跟六伯母说好初四带两个儿媳去沈家帮忙摊饼,又去二十七叔家找了二十七婶,二十七是按族里这支的排名,上一辈最小的都排到了三十六。二十七叔比徐芷大不了几岁,几个孩子最大的才八岁,不过已经能帮忙照顾弟弟妹妹了,婶婶也能腾出空去帮忙。

二十七叔在他自家排第二,老大是二十一叔,二十一婶身子因为月子里落下的病不怎么好,二十一叔的腿也不好,两儿两女,大儿子十三岁,大女儿十一岁,小女儿八岁,小儿子五岁,徐芷打算年后让二十一叔的大儿子跟到店里去帮忙。

这样找了四个人加上大伯母婆媳,摊饼和面一共六个人,应该忙的过来。

腊月二十九,徐芷终于能歇一天了,一家人紧赶慢赶,终于把年后要拿到镇上的东西凑齐了,接下来就要准备迎接新年了。

这一年对沈家是个悲与喜相交的年,辛运的是先苦后甜,一切都步上了正轨。因为风俗,今年沈家不贴春联,不放鞭炮,不拜年,所以没有多少事情,能多歇几天。

腊月三十这天一早就开始包饺子,上午包晌午吃的,素馅的。本来徐芷想调韭菜馅的,只是这个季节没有,只能包白菜豆腐的。

吃完饭又包第二天的,人多包得也快,就算包的多,一个时辰就完工了,开始准备年夜饭。

这是徐芷来的第一个新年,就多做了几个菜菜单定了红烧肉,糖醋排骨,油炸小鱼,拔丝土豆,炖丸子,地锅鸡,凉拌菠菜,酸溜白菜。八个菜里里一半是硬菜,不说村里,整个南河镇都没几家比得上。

鱼是在镇上碰巧买的,这边虽然有河,但是鱼并不多,徐芷在集上看见有卖的,一共也就十来斤,直接就给包圆了。应该是一家人打了几天的,有大有小,不过都冻上了,徐芷就把没有巴掌大的那些挑出来,除去内脏洗干净腌了一天,炸出来特别好吃。

丸子也是自己做的,纯瘦肉剁成馅,加葱姜花椒盐,看量加鸡蛋清和淀粉,朝一个方向搅拌,搅好了在手里攥出球形,用勺子挖进热水里,等飘上来就是熟了。

其实这几个菜也不是全荤,红烧肉里加了不少白菜,地锅鸡里土豆片比鸡肉多一半,丸子里也是白菜木耳之类的放了不少,架不住这时候缺吃缺喝,家家都是能吃饱就不错了,过年能有点好菜就算是拿的出手的,还有人家年夜饭一样是糊糊咸菜呢。

家里孩子多,两个甜口味的菜徐芷都往多了做,没想到都被吃光了,看着几个孩子吃的一脸满足,徐芷和于氏都跟着开心,连于氏都没忍住多吃了点,一不小心吃撑了。

没好意思笑话婆婆,吃完饭以后都开始收拾盘子碗,吃光的都洗洗唰唰,没吃完的收起来。糖醋排骨和拔丝土豆吃光了,但是其他菜做得多,剩下不少,都放到了堂屋,那里冷,能放得住,徐芷也没想到是,因为这菜还引发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风波。

徐芷收拾好了桌子,于氏已经把两个炉子都点上了,一家人边聊天边守岁,聊聊年后的规划,一家人都充满欣喜的迎接新的一年。

明椿茉莉两个小的最先熬不住,连连打哈欠,把两人放炕上很快就睡着了。过了一会明椿醒了一次,徐芷给他把了尿又继续睡了。

在熬睡了五个孩子,第六个开始昏昏欲睡是,终于到了子时,外面猛地想起鞭炮声,把刚睡着的明椿吓得一颤,徐芷赶紧把他抱起来捂住耳朵,所幸没吵醒,皱了皱眉又睡了。又看看其他几个,发现都睡得呼呼的。

徐芷笑了笑,把新做的衣服都拿出来,挨个放到每个人枕头旁边,又把给每个人的压岁钱用红包封好放到枕头下面。

第二天一家人起来的还算早,都收拾好了天才刚刚亮,知道待会可能有人来拜年,就早早的把门打开了。

果然,刚打开门没一会,堂嫂和几个堂伯家的嫂子就先来了,拜年一般都是先拜亲近的长辈,应该是刚从大伯家出来就来了。

几个嫂子拜了年,又唠了几句家常,就去下一家了。接着又有本家来拜年,陆陆续续大半个村子都来了个差不多。

看一拨人走了,于氏赶紧招呼徐芷把饺子下了,去年家里也没拜年,但是除了大伯和其他几家亲近的来的早,其他人都是快到晌午才来拜年,没想到今年都来这么早,一家人都有些饿了。

饺子刚盛出来端上桌,沈启金和媳妇万三妮带着两个儿子进来了,六伯家其他几个媳妇都是早早的来了,当时徐芷还好奇这个大嫂怎么没和她弟妹一起来,原来是分开了,估计又闹了什么矛盾。

两人的儿子沈大柱和沈二柱一进门就往桌上扑,把正端着碗喂弟弟的莲花吓了一跳,赶紧把碗拿另一边去,要知道这可是刚盛出来的,很热。

没抢到莲花手里的,沈二柱直接去抢明竹手机的,别看他比明竹小,在家霸道惯了,明竹从小被几个哥哥姐姐让大的,还真没注意被抢了,想要把碗抢过来却被沈大柱拦回去了。

沈大柱把明竹拦住,接着就往弟弟手里拿着的碗里伸手,沈二柱已经往嘴里塞了两个了,手里还抓着两个,怕烫明竹碗里徐芷就没给盛几个,两个一分碗里就没了,沈大柱又去抢迎春的。

这下莲花也反应过来了,把抱在怀里的海棠放明竹怀里让他抱好,就去拦着两人,荷花已经像个小炮仗一样冲向两人。家里这几个孩子,莲花最温柔,荷花是最泼辣的,一直被哥哥姐姐护着,就没受过什么委屈,看有人来抢自家的东西一生气就往上冲。

莲花连忙把两人拉开,本来在隔壁煮饺子的徐芷听到动静也出来了,于氏本来在招呼沈启金夫妻俩,不管平时怎么样大过年的来给你拜年都得给个笑脸,结果一回头看见这一番情况当时就炸了。

于氏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年轻的时候她就把婆婆压的死死地,沈儒海在外行商几十年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一方面是两人感情好,一方面就是于氏压的住。后来接连经历了丧夫丧子,脾气也没变,毕竟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虽说忍得一时等明松长起来就好了,越忍越受欺负谁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接着徐芷清醒了,家里越过越好,于氏这脾气也也没以前那么急了,再加上前段时间生病,最近也没怎么生过气。

今天这下算是惹急了于氏,你说她家孤儿寡母的容易吗,去年也苦没见几家来拜年的,今年看过的好了都凑上来了,还不是看着小七有本事了,帮着亲戚了才来的吗,现在倒好,又来欺负沈家的孩子,当她们家都是死的吗?

两步走过去把两个皮孩子扒拉到他们亲爹娘那边,张口说道:“大柱他娘,这孩子可得好好看着了,万一在我们家烫了伤了,你们又得说我们刻薄孩子,我家可担待不起,你们还是带着孩子赶紧家去吧。”

于氏这样说也是故意的,前段时间沈大柱兄弟俩在家打架摔伤了,实际上就是破了点皮,万三妮把孩子领出去逢人就说婆婆打孩子,关键是还真有人信了,把六伯母气的直掉泪,后来六伯看不下去说了几句,万三妮又改成自己没说,是外面人瞎传的。

万三妮刚刚站在于氏对面,刚刚自然是看到自己两个儿子抢饺子吃,自家人占了便宜,她是傻了才会往外说,直到被于氏说出来了才说话。

“看我一眼没看住,这俩臭小子,怎么想吃了,是不是刚刚跟着爹娘拜年饿了?来,先给二奶奶拜个年。”

故意这样说,也是指望于氏能留两人吃饭。两个弟妹嘴里说嫌她带着儿子拜年吃别人家东西,还不是嫉妒她肚皮争气,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眼红呢。

心想却想着桌上那么多吃的,吃点怎么了,明明这么多吃的,给她儿子吃点怎么了,那可是沈家的根,做这么多肉菜还让家里那么多的丫头片子上桌,是不是傻呀。

第15章 十五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