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10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1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白瞎一番打算没处陈述,徐芷有些憋屈,把屋里几床被子抱出来晒好,打算做晌午的饭,看到院子里几个人都在忙,迎春出去玩都乖乖把牛带出去了,只有沈向东把静婶帮忙剁好的野味泡盆里就没事干了,在那干站着。

心情不好就想找别人麻烦,自然看他闲着不顺眼,没好气的说:“我说沈向东大公子,你看家里除了三岁的孩子,可就你和我闲着了,灶房里没柴了,你是打算让我去搬吗?”

沈向东还是感觉饿,想离这个让他想吃东西的地方远一点,听到徐芷的话答应了一声赶快去后院搬柴火了,他又没给别人干过活,哪能想到这么多,灶房没了柴火还得想着搬。

在后院逛了一圈才找到柴在哪,向东想着多搬点找点搬完,早点不用再忍受灶房的饭香,就一下抱了一大堆,不小心扯到了后背的伤口,疼得咧嘴,没办法只能放弃,一点点的搬了起来。

第22章 二十二文

怕再牵到背上的伤,所以等沈向东小心翼翼的把木柴搬到灶房堆好的时候,徐芷已经点着火把鸡块炖上了,用的是灶房里剩的细小的木条。

看了眼沈向东搬来的木柴,徐芷心想幸亏没指望他搬来柴再点火,心累地又指导他怎么搬柴:“柴火堆北头都是粗的树干,也没干透,不能点火,要先拿南边那些散着的,那些劈开了,在地上晒了几天也干了,那种才好烧火,你搬来的这种都是北边的,不能烧火,算了,我带你去拿。”说着起身领他去后院。

沈向东也很无奈,他也没点过火,就算以前出去游玩烤野味吃也用不到他去点过,谁知道哪种是能烧的哪种还得劈开等几天,就看着那边一堆放的整整齐齐好拿他才搬了过来。跟在徐芷后面去后院搬了两趟,等确定沈向东明白先用哪些徐芷就不再帮他了,反正这些以后都是他的活。

两人一个搬柴火一个做饭,相安无事,自然不知道刚刚去后院的场景被人看了个正着,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山上的鸡比较老,多炖会才好吃,徐芷炖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做别的,天热了,屋里的灶台就不用了,做饭都在这屋。静婶已经把做馒头用的面活好揪成团揉好了,只等摆到蒸笼上蒸。

摆好了馒头,又和静婶两人合力把蒸笼一层层搬到锅上面,剩下的就让静婶看着烧火就行了,沈向东早就被徐芷赶去翻鸡蛋削竹签去了。

屋里,沈向东托着两个摔破了的种蛋手足无措,他就想拿起来看看,想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有鸡蛋孵出小鸡这么神奇的事,谁知道手一滑鸡蛋就掉了,还巧不巧的砸到了另一个,它俩两败俱伤,现在担惊受怕的却是他,现在他真饿了,饿得恨不得把手里两个鸡蛋吞了。但是如果被徐芷发现鸡蛋少了两个,他觉得自己会完。

正当沈向东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徐芷在外面叫他了。

“沈向东,让你去翻鸡蛋又不是让你孵鸡蛋,趴在屋里不出来了。”

徐芷本来想着等他待会出来帮静婶捡馒头,谁知道左等右等就是不出来了,馒头熟了放那静婶一个人捡到什么时候,自己又要炒菜走不开,等不及就喊了。

“来了。”屋里的沈向东急急忙忙的答应了一声,着急忙慌的把鸡蛋塞到床底下就出去了。等到了外面,徐芷让他捡馒头,捡完馒头又跟着去西院送饭。

徐芷盛出两人菜,带着勺子,拉着馒头,让静婶和沈向东跟着,赶着牛车去西院送饭

到了西院那边,村里帮忙的基本上都在,碗基本都是他们自己带的,因为都会留着好菜拿回家,徐芷不会说什么,只要干了活其他的她也管不着,而且人家带回家的也都是一人一碗的菜,随便吃的馒头谁都不会拿回家。村里虽然免不了有几家为人不好的,大部分人还是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

徐芷到了以后就喊着分菜:“六伯,别干了,招呼下大家吃饭吧。”

六伯听了以后答应一声,招呼其他人:“启贵媳妇来送饭了,大家都停一停,吃完饭攒攒力气再干活。”

众人听见应和一声放下手里的活,去另一个角落拿着自己家的碗筷围过来,排队等徐芷分菜,这是最近都已经习惯了的。

徐芷把菜分得差不多就走了,家里都还没吃饭,吃完饭回来收拾正好。静婶跟着回去,沈向东说他留这里等等,等收拾好了再走。

他都这样说了徐芷能说什么,想着他身上还有伤,就能把牛车赶走,又跟六伯说了声待会吃完饭帮忙把盆什么的都搬到车上放好,六伯答应了以后徐芷才放心回家。

徐芷一走,沈向东就在车上拿了个碗盛了一碗菜,抓出来一个馒头开始狼吞虎咽,一连吃了两碗菜,拿了两个馒头才慢下来。众人看他吃的开心,欲言又止,又想着他是沈家的长工没说什么。

沈向东吃完以后才发现其他人都没怎么吃菜,只是蘸着菜汁吃馒头,看他吃完了,六伯过来拿起勺子把剩下的菜又分了一遍。

六伯这次分菜是连菜汁都分光了,最后把留的一点菜和菜盆用热水涮了涮,喊了旁边一直在等着的一个孩子,倒在他拿的碗里,又给他拿了一个馒头,那小孩没接,六伯硬塞给他的:“不是我要给你的,是你四婶单交代我的,让我每天给你留着,别怕,你帮忙干活了,谁也不能说闲话不让你吃。”

那小孩接过去捧着碗跑了,紧接着像打开了一个开关,本来在墙角躲着的孩子都跑过来,各自找各自父亲或者祖父,接过碗往家跑,把碗递过去的汉子不放心,在后面交代:“慢点跑,摔了碗当心老子打你。”

“二狗,你再偷吃下次就不让你来拿了。”

沈向东没见过这种情况,被这一番景象惊呆了。

六伯看他吃惊,笑着说:“小哥没见过这样的吗?”

“回老伯,确实没有,遭祸前家里略有资产,没见过这种景象。”对年长人沈向东一直是持尊敬态度的。

“哎,咱这边地不多,前些年一直饿着,这些年好点了,也没几家富的,也亏得儒海家启贵媳妇心好,哦,就是你主家,谁家请人帮忙也不管这么好的饭,还一天再给十文钱,等盖好这个院墙,再盖几间屋,一家能赚个一两百文,还省了不少菜,晌午的菜让崽子带回去,一家人都能解解馋,谁家也不天天吃肉呀,还是因为穷。”

沈向东听了有所触动,想当初父亲没入狱,每次出去游玩他都被众人捧着,虽然不是他付账,但也有所了解,一天下来一众人的花销就不止百两。沈向西得父亲疼爱,每次要的零花钱也是百两起步,他亲妹妹桃子的一件首饰最低也是十几两。当真是世事无常,当初斗得你死我活的两帮人竟然被一个主家买回来了,而这家人买他们的价格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以前他一双鞋的价格高。

曾经万事不愁的公子和姑娘,都得因为自己犯的错赎罪,洗衣服的洗衣服,喂猪的喂猪,就连他,也开始瞧别人脸色过日子了,被人呼来唤去的,真真是世事无常。

这边沈向东正在感慨,另一边徐芷和静婶一回到家,于氏就指使梅子两人去盛饭。家里的菜和送到西院的是一起做出来的,饭不一样,于氏牙口不怎么好了,虽然没有掉牙但还是喜欢吃松软的,家里还有孩子,馒头噎人,所以平时都不怎么吃馒头了。像今天就蒸了米饭,大家想吃米饭吃米饭,想吃馒头吃馒头,徐芷还交代梅子锅里留点菜。

吃完饭沈向东就赶着牛车回来了,没想到他还会赶牛车,徐芷有点吃惊,本来以为他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养公子,转眼一看他坐的特别僵硬,才想起家里牛听话,估计是自己跑回来的,估计沈向东坐上面也就是个摆设。

可不就是个摆设吗,沈向东骑过马坐过马车,牛车也坐过,不过都是带着车厢精致万分的,第一次坐这种露天的车板,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别说赶车了,要不是牛认识路一人一牛都得丢。路上他还想着也亏的徐芷放心,不怕他赶着牛车跑了。

实际上是他想多了,西院到这院子一共才几步路,他回来的时候六伯就在后面盯着呢,看他拐进沈家门前那条路才放心,而且他愿意走牛也不跟他呀,养了大半年的牛犊早就认家了,这头牛除了徐芷能赶着去陌生的路,其他人都支使不动。

“锅里有菜,凉的话自己热热,会点火吧?火石在灶台旁边那个洞里,米饭没了,吃馒头自己拿,烤着吃泡着吃随便你。”徐芷交代了一声就让他下来,把牛牵到棚子里解下车架,又摸了摸小牛犊的头,拿了两个小地瓜喂给它,徐芷对家里这些牲畜也是宠的不行,平时累了都给喂点好吃的。

再次被赶得沈向东伸手摸了摸鼻子,看着徐芷进了牛棚才回过神来,突然回想起刚刚徐芷说的话,留的饭?

到灶房看了下,果然锅里还有不少菜,第一次被人留饭的这件事让他很陌生,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他,就算是懂事的妹妹,也只是例行问一下,别说表面上心慈手软实际上心狠手辣的继母和那个总是忽略他们兄妹两人的父亲,连最会装模做样的姨娘也不会在他回家的时候记得交代小厮做顿饭留着。

这应该就是被人关怀的感觉?有些奇怪,但是感觉不是很坏。

感性完又看着锅里的菜发愁,他不是不想吃,只是刚刚在西院吃的是真多,现在还有点撑得慌,现在这些真的吃不下。

沈向东自己站那纠结了好一会,一直到徐芷哄完大黄回来还没从灶房出来,听见外面的动静以后才走出来。

第23章 二十三文

犹豫了一会出来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就试探的说:“太太,锅里的菜我看到了,多谢太太还惦记着我,只是晌午在那边闲等着的时候,想着先吃了回来也能省点时间多干点活,就先吃了。”对,就是这样说,先打好铺垫,再强调一下原因,最后引出原因,听说这样对别人讲话容易得人原谅。

让沈向东没想到的是徐芷回了一声知道了就没再说其他的,也没怪他自作主张先吃饭,也没问他要不要再吃点,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过去了。

徐芷没理会他内心的多愁善感,忙着去跟于氏说下午走,本来不想这么早走的,又有点不放心镇上的明松几个,还有一个月就是县试了,照前世初中生中考的状态来说,这段时间很关键,家长一定要注意调解学生心情,千万不能让他们出现厌学现象,虽然知道明松和明柏都很靠谱,但是徐芷主要怕他们太用功伤了身子,不管怎么说一定要保证身体健康才行,上了考场下来的也不少。

进屋跟于氏说了,于氏也担心两个大孙子,有交代一番让徐芷不要委屈了自己,这才放心。

徐芷进屋就没出去,因为又被明椿两人缠上了,想着待会就走,徐芷就多陪两人一会。

“娘,抱抱,觉觉。”茉莉看见徐芷坐到了炕上,抱着老虎枕头就往徐芷身上扑,今天两人醒的早,现在有些困了,徐芷想着也差不多到了他们睡午觉的时间,就接过枕头放炕头,让茉莉躺着睡觉,手放在她肚子上轻轻的拍着。

另一边在玩拨浪鼓的明椿看见了,扔手里的东西就想往这跑,徐芷看见了严厉的对他说:“把玩具捡起来。”

明椿听见了,但是不想捡,就装作听不见,还是往这走。

“捡起来,不捡起来就不要你了。”徐芷知道他是故意的。

明椿瘪了瘪嘴,缓缓的挪回去把拨浪鼓捡起来,放到那个专门放他自己玩具的小床上,慢慢的走过来,爬到徐芷怀里不说话。

徐芷知道估计是哭了,看茉莉差不多睡着了,把明椿抱到外屋里,脱了鞋上炕,把他托到自己身上,让他看着自己的眼睛问他:“不开心?生娘的气?”

明椿不说话,又往徐芷身上扑,把脸靠在徐芷身上不动了。

徐芷把他拉开,对着他说:“明椿乖,说话,不然娘娘生气了。”

“哇~~娘不要我。”明椿憋不住了哭出来了。

徐芷有些心疼又有点无奈,平时都是于氏在家,不好好纠正一下他们的毛病到时候累的就是于氏了。

只是也不能任由他这样哭下去,只能哄着:“好了好了,没有不要明椿,只是我问你,你扔东西对不对?”

“不~嗝~不对。”明椿哭着打了个嗝,回答道。

“那娘让你捡起来你为什么不理我?”徐芷又问。

“不~不想捡,让娘抱。”

“那你为什么不把玩具放到床上再让娘抱?”

“下~嗝~下次放。”

“那你现在知道错了吗?”

“错了。”

“下次还乱扔东西吗?”

“不扔。”

“那如果我发现你再扔怎么办?”

“就~就打。”

“好,这是你说的,下次我再发现你不听话就打了。现在我们回屋睡觉去?”看明椿点头,徐芷抱着他穿鞋。

“娘打,娘要明椿。”徐芷打算抱着他回屋里睡觉的时候,明椿小声的突然说到。

“这次娘不打明椿了,不过下次不能乱扔东西了,娘要明椿,刚刚娘错了,不该说不要明椿,明椿是娘的乖孩子,谁说不要明椿娘就打谁。”

哄睡了两人,徐芷小心的走到外面,于氏正在收单饼。刚开始单饼是在前院弄,后来人多了,院子虽然能待得开,但是吃饭又都得回家,徐芷干脆外放加工了,每家接多少面出多少饼,多劳多得,都是实诚人家也放心,只要说好注意干净,再时不时过去看看就行。这样家里不那么吵,她们也自由,对双方都好。

因为家里平时只有于氏自己,除了大伯母每天来看几次,其他人都是一天送一次饼,,一般都是晌午以后,这样堂哥也好送到镇上去。今天也一样,于氏把送来的单饼都堆到筐子里,待会徐芷走的时候放车上就行。

迎春明杉海棠三个都出去跑玩了,两个小的睡了,家里顿时安静下来了。

临走前徐芷又交代了沈向东,好好看着家里,又跟静婶说带孩子一定要小心,这才放心的赶着牛车去镇上。

直到车拐弯了回头也看不见在家门口的于氏,徐芷才转过头,心想等明松两个看完就在家不出来了。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虽然没经历过婆媳相处,但是于氏这么宠儿媳的,真的是没听说过。

徐芷在这边很感动,另一边,于氏见儿媳拐过去看不见人了就转身回家,孙子孙女还在炕上睡着呢,孩子小,醒了见没人再往下跑就不好了,没走两步就被人叫住了。

“荣儿娘,荣儿娘。别慌走,我有事问你。”来人喊着。

于氏听见动静停下来回头一看,是北边的钱大嫂。

“怎么了大嫂?”平时这位大嫂子可不来这边。

“也没啥,我就想问问,你家四媳妇真把奸夫带家来了?”钱大妮好奇的问。

于氏一听这话脸都拉下来了:“我说钱大嫂,话可不能乱说,我家小七哪里得罪你了,不就是没让你弄饼吗?你就这样败坏我家小七名誉。”不管她想不想小七再嫁,这名声都没能坏了,不然吐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你就骗人吧,我可听说了,那新来的长工就是你家四儿媳的姘夫,那谁今天都看见他俩在后院……”

“没有的事,新来的长工都是有卖身契的,都姓沈,小七是拿他们当家人才不避讳,你们怎么这么恶毒,一天不收拾自己的事盯着别家后院等着编排人家。小七和向东就去后院搬个柴火都能这样说?”

于氏气的打哆嗦,今天如果真让钱大妮把这闲话传出去,小七下辈子也别做人了,族长都得亲自过来问这事,通奸这是多大的罪名,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只会乱说话。虽然旁边没人,但是不远处洗衣服的可都支着耳朵呢。

钱大妮讪讪的说:“我这不是听别人说的吗。”

“钱大嫂这样说就不对了,今天太太一直和她我在一起,你听说的只是太太去后院拿点东西,正巧别人也在而已,怎么到了您的嘴中就不清不白了呢?要知道三人成虎,你这样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沈家村都是些什么人呀?”静婶走出来说。

“你谁呀你?”钱大妮问。

“这也是昨天小七待回来的,两天都在家,今天家里也没断人,小七也没和谁单处过,谁知道哪里来的闲话,正事不干编排别人倒是有一手。”于氏说道,这事今天必须说明白了。

也幸亏沈家为人一贯不错,有路过的村民看不下去了:“行了铁柱家的,小七什么人咱看不出来?这些话就别乱说了,你看现在谁家不指望小七给咱找条路?”

“就是,小七也没亏你家吧,别的不说晌午那顿饭每天都是小七交代买回来的肉,知道大伙往家端小七还交代往多了做,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见过这样好心的。”洗衣服的也不装听不见了,过来劝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